2025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卷
地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填写科目名称,并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待监考员粘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与自己的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5年5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天问二号”行星探测器发射升空。下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所示的天体系统包含“天问二号”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天体系统③中,中心天体是
A.彗星 B.卫星 C.行星 D.恒星
2025年1月14日,某地理科考队在四川凉山发现了距今1.45~1.25亿年的44个兽脚类动物足迹化石。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该兽脚类动物最可能生活在
A.二叠纪 B.侏罗纪 C.白垩纪 D.古近纪
4.该兽脚类动物所在的地质年代
A.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B.脊椎动物开始出现
C.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D.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某地3月8日和9日天气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热量传递过程,能使近地面气温升高的正确顺序是
A. ③→④→①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②
6.与8日相比,9日气温日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①减弱 ④增强 B.②减弱 ③增强
C.②增强 ③减弱 D.①增强 ④减弱
石沪(如下图)是利用石块堆叠而成的弧形捕鱼设施。潮来水位高过沪墙,鱼虾随潮涌入,潮退水位低于沪墙,有鱼虾留在沪内。在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石沪群像散落的珠链镶嵌在海岸边,蔚为壮观。据此完成7~9题。
7.石沪捕鱼利用了
A.潮汐 B.波浪 C.洋流 D.风暴潮
8.适合修建石沪的区域应具有
① 较大的潮差 ② 适宜的水温
③ 充足的石料 ④ 较强的风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目前石沪大多已不再用于捕鱼。为保护该地域文化,下列开发方式合理的是
A.水产养殖 B.建防护林
C.旅游观光 D.潮汐发电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中写道:“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据此完成10~11题。
10.徐霞客描述的地貌是
A.风沙地貌 B.海岸地貌
C.河流地貌 D.喀斯特地貌
11.下列关于该地貌景观演变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图意示踩扯膝”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土壤剖面构造是人们进行野外土壤观察的重要内容之一。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从地表垂直向下,土壤垂直分层顺序正确的是
A.腐殖质层、有机层、淀积层、淋溶层、母质层
B.有机层、淋溶层、腐殖质层、母质层、淀积层
C.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
D.有机层、淋溶层、淀积层、腐殖质层、母质层
13.图中甲层颜色较浅,是因为
A.有机质分解多 B.矿物质淋失多
C.风化碎屑物多 D.枯枝落叶较多
下图是某网络公司发布的“某日我国QQ同时在线人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示所体现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长城一线 B.秦岭-淮河线
C.长江一线 D.黑河-腾冲线
15.形成图示人口分布特征的根本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自然因素 C.社会因素 D.历史因素
建筑景观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下图分别是福建客家土楼、北京四合院、云南傣家竹楼景观。据此完成16~18题。
16.福建客家土楼反映建造时当地
A.聚族而居,增强防卫 B.缺少工匠,堆土围屋
C.地形平坦,森林茂密 D.降水丰沛,抵御水患
17.北京四合院多“坐北朝南”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北面较阴凉,室内温度较低 B.夏季南面温度高,节约能源
C.冬季朝南光照好,室内温暖明亮 D.冬季朝南温度低,便于扫雪
18.云南傣家竹楼居民多住在二楼,其原因是
A.二楼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 B.降水时间长,二楼相对干燥
C.台风频率高,二楼防风较好 D.该地多地震,二楼相对安全
在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16个身着花袄、手持花绢的机器人带来的扭秧歌表演,令观众眼前一亮(如下图)。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全球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在此投资研发和生产。据此完成19~20题。
19.对机器人产业布局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科技 B.市场 C.政策 D.原料
20.多家机器人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主要是为了
① 共享基础设施 ② 降低原料成本
③ 加强信息交流 ④ 缓解竞争压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25年4月10日,广铁集团今年首趟“银发专列”旅游列车驶出韶关东站,载着125名平均年龄60岁的旅客奔赴新疆喀什,开启为期16天的“慢游之旅” (如下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广铁集团推出“银发专列”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高铁网络不断完善
B.家庭旅游成本不断上升
C.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D.老年特殊旅游需求增加
22.铁路运输作为“银发游客”的主要交通方式,其最显著的优势是
A.稳定舒适,卧铺车厢休息环境好 B.速度快,适合长距离跨区域旅行
C.灵活性强,可随时调整停靠站点 D.票价低,降低长途旅行经济成本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然而大量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理却成为一大难题。政府提倡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据此完成23~24题。
23.政府提出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主要目的是
A.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B.增强政府信度
C.提高企业生产水平 D.减少环境污染
24.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的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据此完成25题。
25.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
① 巩固海防安全 ② 增加水资源总量
③ 保护开发海洋资源 ④ 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 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在答题卡上作答时,需依次写明小题号。
(非选择题共五大题,每大题10分;无特殊说明,每空1分)
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实验观察水和沙的热力性质差异,以探究“海陆风形成原理”。下图为该小组撰写的实验报告节选内容。
26.请填出上述实验报告中缺少的实验器材 。
27.判断装有沙的玻璃箱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沙的比热容比水 (填“大”或“小”),沙和水吸收相同热量,沙的升温速度比水 (填“快”或“慢” ) 。
28.与上述实验同理,滨海近地面地区,海洋白天升温 (填“较快”或“较慢”),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为 (填“上升”或“下沉”),气压 (填“较高”或“较低”),形成 (填“海风”或“陆风”),对滨海地区天气的影响有 、 。
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的中心于7月24日在我国台湾省东部沿海登陆,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33米/秒。下图为台风“格美”中心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29~31题。
29. 台风“格美”来临前,中央气象台适时更新卫星云图,提供灾害预警信息,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④数字地球
30. 台风“格美”从形成到登陆我国台湾省东部沿海前,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 、 和 。
31. 台风天气常伴随着 、 、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从政府和个人角度,列举三项台风来临前的应对防范措施 (3分)。
四、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据此完成32~34题。
32. 该城市甲、乙、丙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 区、 区和工业区。图中①②③三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该处建高级住宅区的主要区位优势为 、 。
33.该市钢铁工业布局在④处的有利条件 有 、 等。
34.该城市计划建一个新型电子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 、 等。
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西某市郊区现代蔬菜生产基地通过锯齿状连栋大棚开展生产,种植的蔬菜产量高、品质优,深受市场欢迎。下图为“锯齿状连栋大棚示意图”。
材料二
新疆南疆地区农民在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引领下,利用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近年来,这样的大棚设施蔬菜生产规模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生产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35.与传统大棚相比,广西的锯齿状连栋大棚,设计了可自由开关的气窗。当棚内气温 (填“过高”或“过低”)时,可打开气窗,以达到 的效果;气窗加装细网,可防止害虫入棚,从而减少 的使用,提高蔬菜品质。
36.南疆蔬菜广销天山南北,促使大棚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说明了 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生产类型。
37.南疆地区发展蔬菜种植的不利自然条件表现为冬季气温 ,水资源 ,土地盐碱化程度 等。请结合材料和南疆地理背景,为该地大棚设施蔬菜生产的持续发展建言献策__________ (3分)。
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11月28日,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3046公里绿色阻沙防护带成功“锁边合龙”。该阻沙防护工程通过光伏发电抽取地下水、铺设滴灌带、栽种耐旱经济树种,鼓励农户参与治沙种植,实现了工程的可持续维护。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边地区略图”和“于田附近锁边防护工程景观图”。
材料二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多个地区投资光伏治沙项目。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既有效利用了太阳能,也抑制了沙尘活动。
38. 图中甲处的地貌名称是 ,成因是 ,它的形态特征是迎风坡 (填“陡”或“缓”),背风坡 (填“陡”或“缓”)。
39.简析光伏板对风沙有抑制作用的地理原理 (2分)。
40.交通运输的建设可极大推动区域发展。图中沙漠公路的建设通过“锁边工程”的实施,一方面有效克服了建设中遇到的 威胁,实现了 效益;另一方面带动群众广泛参与治沙,增收致富,实现了 效益和 效益,推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