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经初步核算,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_____,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A.5.0% B.6% C.6.5% D.4.5%2.2025年2月6日,中国第一代_____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逝世,享年99岁。( )A.两弹一星 B.神舟飞船 C.核潜艇 D.探月3.2025年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伟大卫国战争胜利_______周年庆典,表明我国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决心。( )A.90 B.75 C.85 D.804.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摸索。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继失败,充分说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改革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无力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B.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5.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 )①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②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③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④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发表文章提出:“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这表明( )①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②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中国共产党把满足人民一切需求作为最高价值追求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这表明( )①我们党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科学执政②坚持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③党的领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障④履行经济发展职能是中国共产党的职责所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人大职能职责,5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森林法执法检查组到河北省对森林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全力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是全国人大执行机关,执行全国人大的决议②直接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③坚持党中央的领导,推动决策部署有效落实④依法行使监督权,推进相关法律的有效实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位于江油市中坝街道涪江、金轮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集“办公、会议、接待选民和人民群众、开展代表活动”为一体,定期开展座谈交流活动,及时反馈意见并处理落实。2024年度,辖区人大代表接待、帮助群众57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13个,交办有关部门解决问题13个,答复率为100%,办结率为100%。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 )①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民享有的民主②有利于人大代表履行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③有助于提升人大代表履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④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提案权和决定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2025年4月,受中共中央委托,民革中央围绕“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陕西、广东开展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并形成报告积极建言献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这表明( )①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②民主党派发挥自身组织和人才优势,积极建言献策③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进行政治领导,凝聚发展力量④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执政,决定国家重大事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统筹谋划新疆工作,新疆以令人瞩目的跨越式发展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从经济腾飞到文化传承,从生态文明建设到民族团结进步,每一个进步都闪烁着时代的光辉。新疆的发展说明( )①我国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我国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权利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④国家帮扶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同宗教界结成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要依法保护宗教界合法权益,注意尊重群众宗教信仰,将能不能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作为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这表明( )①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从根本上改变宗教本质才能适应发展需要③宗教工作需要增进宗教界对党和国家的认同④我国鼓励支持群众信教以保障群众信仰自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由此可见( )①法是一种自然现象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②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③法反映全体公民意志的内容取决于物质生活条件④法治是由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5年5月,青岛市政府印发的《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要制定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确保“清单之外无检查”;推广“综合查一次”,对企业“无事不扰”;建立“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机制……推动涉企行政检查“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这启示政府应( )①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②弱化市场监管职能,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③缩减行政执法权限,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④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5年4月30日,广东省徐闻县人民法院联合该县人民检察院发布全国首份珊瑚礁司法保护令。该保护令对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实施最严格司法保护,以“禁止性条款+法律责任”,有效强化威慑力,将“生态红线”升级为“法治红线”,填补了珊瑚礁专项司法保护的空白。实施该保护令( )①填补了相关领域法律空白,实现执法有法可依②有利于完善法治实施体系,压实生态保护责任③促进国家机关协同高效运转,优化生态治理效果④推进司法机关提升效率,确保司法程序结果公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在普法实践中,枣庄市探索出把法律服务车开进社区广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法治大餐”。在“公共法律服务流动超市”专车进社区后,现场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证服务等多个“摊位”一字排开,律师、公证员、调解员化身“法治摊主”,为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此举( )①有效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②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消除群众间的矛盾③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④破解基层法治供需矛盾,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主观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拉开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序幕。十多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懈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推动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本次学习要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有关知识,说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理由。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净网2024”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整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侦办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造谣传谣类违法犯罪案件4.2万余起,清理网络谣言信息252万余条;侦办通过网络实施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违法犯罪案件8000余起;侦破造谣引流、舆情敲诈、刷量控评、有偿删帖等突出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案件1000余起……有力维护了网上政治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公安机关持续强化网络环境整治,2024年开展信息安全领域监督检查20万余次,办理行政案件4.9万余起,警告3.5万余次,责令整改6500余次,清理血腥、暴力、色情、恐怖等违法有害信息50余万条。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打击整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强化网络环境整治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央社会工作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自贡市富顺县《建好“乡情小院”,激活“湾子”治理》典型案例榜上有名。近年来,富顺县探索以党建为引领、乡情为纽带、自治为基础建设“乡情小院”,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因地制宜引导项目进院、法治入院、文化润院,实现了乡村治理方式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抓住“乡情熟人”这一纽带,引导群众自发参与小院建设、议事协商、志愿服务,推动形成“众人事、众人议、众人享”;抓住“农耕文化”这一传统,广泛开展传统教化、典型感化、文明润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整合社工机构、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等社会资源和专业力量,针对“一老一小”、残疾人、困难群众等群体开展关爱帮扶,逐步改善弱势群体生活状况。材料二 为进一步规范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025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的决定。2024年11—12月,《代表法(修正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后,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将修正草案印发全国人大代表,组织部署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并征求意见。2025年2月7日,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对代表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此次《代表法》的修改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的素质与履职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更加强调代表与群众的联系,要求代表定期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强化代表履职的政治要求等。(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总结富顺县打造“乡情小院”对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启示。(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此次代表法的修订是怎样实现科学立法的。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浙江省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战略部署。2025年杭州“六小龙”火热出圈,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持续突破,这正是浙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2020年1月,省人大通过《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省级专门地方性法规,通过地方立法保障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浙江方案。浙江是全国最早提出“最多跑一次”的省份,又是全国最早实现“一次不用跑”的省份,不断优化政府涉企服务,减轻了企业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行政成本。面对科技走在法律前面的现实,加大新兴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杭州法院在审理一起涉数据产品商业秘密保护诉讼案中,数据产品能否作为商业秘密予以保护?在没有先例可参考的情况下,最终依法做出一审判决明确以商业秘密保护数据产品,以裁判树规则、以规则促治理,支撑和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浙江省是如何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2)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协在行动。假如你是一名地方政协委员,请为当地政协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两条建议。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D B A B D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A D B C D17.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事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力量。18.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的地位;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是维护人民民主的需要;是履行国家对内职能的要求,打击网络犯罪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19.(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德治的教化功能,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完善多元共治,形成治理合力。(2)①科学立法要符合国情和实际。代表法的修订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顺应了人大代表工作的新要求,更好地保障人大代表履职,推动国家发展进步;②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代表法的修订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到全国人大正式审议,经历多轮讨论和修改,严格遵循立法程序,保障立法的严谨性和科学性;③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代表法草案多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广泛凝聚立法共识,使立法能够充分反映民意;④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此次代表法修订强化人大代表履职政治责任,完善保障人大代表履职制度、机制等,做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20.(1)坚持民主集中制,根据中央决策部署,不断优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人大完善法规,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司法机关坚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法治环境。(2)①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参与调研,为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②开展好民主监督,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涉企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