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期期末质量评估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我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驾驶员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能防止___________(选填“前方碰撞”或“后方追尾”)时人体由于___________飞出车外。
2. 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一个______,向壶中加水的过程中,壶底受到水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壶中装满水,用手指将壶盖上的小孔堵住,壶中的水______倒出来(选填“能”或“不能”)。
3. 模拟潜水艇工作原理的装置如图所示,模拟装置在水面下下潜时,所受浮力大小将______。若要使模拟装置上浮,应该用注射器______(选填“向内压入”或“向外抽出”)空气。
4. 排球是同学的喜爱的体育运动.垫球时,球的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改变,排球离开手后,手对排球__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当球上升到最高点时_______(选填“动能”或“势能”)最大。
5. 如图甲所示,用核桃钳夹核桃时,用力握紧手柄即可夹碎核桃。将上部的手柄ABC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该杠杆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忽略杠杆自身的重力,则的大小为______N。
6.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球分别由橡皮筋和无弹性细线系于O点,刚好拉直时,。先后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两球到达O点正下方C点时,橡皮筋与细线长度恰好相等。两球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分别为,则_______;甲、乙两球到达C点时的动能分别为,则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或“<”),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7~12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13~14小题有两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
7.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小王同学对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正确的是( )
A. 四月份重庆主城区的大气压强约为Pa
B. 一个鸡蛋漂浮在盐水中,受到浮力约为5N
C. 小王同学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Pa
D. 八年级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3000Pa
8. 体育课上同学们刻苦锻炼。下列运动涉及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仍能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
B. 足球撞到门栏反弹回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会慢慢停下来,说明足球没有力的作用就停止运动
9. 下列各实例中,主要属于应用大气压知识的是(  )
A. 用来观察锅炉内水位的液位计
B. 中医传统治疗器械中的拔火罐
C. 包装盒中用来防震的泡沫塑料
D. 筑成上窄下宽形状拦河大坝
10. 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此时两液面相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 小球在甲液体中所受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
C. 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D. 两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
11. 如图是实验室内的翻滚过山车模型,B点为轨道最低点,C点为轨道弧形部分的最高点,将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经过B、C两点后,在右侧轨道上能达到的最高点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D点重力势能最大
B 小球从B点到C点,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 小球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D. 小球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2. 图中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旗杆上的滑轮 B. 钢丝钳
C. 镊子 D. 羊角锤
13. 如图所示为铁路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原理图,采用坠砣牵引来自动补偿输电线的张紧,以此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接触.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配重为的坠砣,输电线的一端P点与B滑轮相连被张紧.若某段时间内坠砣竖直上升了,不计滑轮和钢绳的自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为 B. 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为
C. 输电线P点向右移动了 D. 输电线P点向右移动了
14. 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文学家常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B. 月季花盛开的季节,满城花香,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的主要成分是质子和中子
D. 银河系、太阳系、“天问一号”、地球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均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分别画出另一个力F2.
( )
16. 在植树活动中,某同学用铁锹将地上的土铲起来,如图(a)所示。图(b)是铁锹的简图,其中A、B是人双手握持的位置,请在图(b)中画出铁锹在如图位置静止时,A处手所施加的最小的力F及其力臂l。
四、实验与探究(共18分)
17.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由静止释放,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
(2)对比图中三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
(3)通过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0,它将做_______运动。
18. 某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由实验步骤_______(填字母序号)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N;
(2)由实验步骤_______(填字母序号)可以测出该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所受的重力,通过比较和的大小,可以发现:_______;
(3)你认为图中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逐渐调高升降台时,发现随着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变化量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变化量。
19.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细线、若干相同的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1)实验前,如图甲所示,将杠杆的O点作为支点,固定在铁架台上,若杠杆的重心在M点,则杠杆静止时,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会偏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右侧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
(2)在杠杆两端的不同位置,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在探究过程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用表示)。
实验次序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2
3
(3)某次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钩码的下端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4)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虚线方向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明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了一架杆秤如图丁所示,当不挂秤砣且秤盘不放物体时,在O点提起提纽,杆秤水平平衡。该杆秤的量程为,若想增大该杆秤的量程,下列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
A. 将提纽O向右移 B. 将提纽O向左移 C. 增大秤砣质量 D. 减小秤砣质量
五、综合应用(共18分)
20. 小敏家购买了一款小型轿车,“五一”假期间她同家人一起乘车外出观光旅游。在某段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是。已知轿车的总质量为,匀速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恒为轿车总重的倍,轮胎与路面总接触面积是,求:
(1)轿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2)轿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3)轿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运动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1. 如图所示,工人在建筑平台上,用长木棒、滑轮、轻绳组装提升装置。在平台的边缘O处支放木棒,在木棒的A端吊装滑轮,在B端放置沙袋压住木棒。已知,滑轮重,工人用此装置匀速提升重为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上升的高度为,用时,木棒和绳的重力及摩擦均忽略不计。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P;
(3)滑轮的机械效率η;
(4)要保证此装置使用安全,此时在B处放置沙袋的重力至少是多少?
2025年春期期末质量评估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题答案】
【答案】 ①. 前方碰撞 ②. 惯性
【2题答案】
【答案】 ①. 连通器 ②. 变大 ③. 不能
【3题答案】
【答案】 ①. 不变 ②. 向内压入
【4题答案】
【答案】 ①. 不做功 ②. 势能
【5题答案】
【答案】 ①. 省力 ②. 50
【6题答案】
【答案】 ①. = ②. < ③. 见详解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7~12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13~14小题有两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D
【14题答案】
【答案】BC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题答案】
【答案】
【16题答案】
【答案】
四、实验与探究(共18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相同高度 ②. 速度
(2)远 (3)匀速直线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AB ②. 1.4
(2) ① CD ②. =
(3)CABD (4)等于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右 ②. 右
(2) ①. 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②.
(3)右 (4)变大 (5)BC
五、综合应用(共18分)
【20题答案】
【答案】(1)30m/s
(2)2×105Pa (3)2×104W
【21题答案】
【答案】(1)5000J
(2)180W (3)92.6%
(4)90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