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综合提升INCLUDEPICTURE "易错易混LLL.TIF"(1)脑干中存在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2)小脑能够控制生物的节律性。( )(3)绝大多数内脏器官同时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两者的作用往往相同。( )(4)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 )(5)树突和轴突用来接收信息并传导至胞体。( )(6)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均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8)给离体的传出神经以适宜刺激,肌肉产生收缩反应,即完成反射。( )(9)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2个神经元组成。( )(10)在反射活动中,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一定会产生兴奋。( )(11)条件反射建立过程实例中,食物属于条件刺激。( )(12)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退。( )(13)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的不平衡是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的基础。( )(14)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受刺激后变为外正内负。( )(15)刺激离体的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16)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传导方向相同。( )(17)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 )(18)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19)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快。( )(20)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因此神经递质是大分子有机物。( )(21)兴奋剂能提高运动速度,可提倡使用。( )(22)“鸟语花香”,说明鸟的大脑也有语言功能。( )(23)聋哑人没有语言功能。( )(24)人脑言语区的H区受损后看不见文字。( )(25)大脑皮层只由神经元胞体构成。( )(26)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27)小脑、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共同调节躯体运动。( )(28)只有人脑才有语言功能。( )(29)S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30)学习与记忆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 )(31)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均有利于保持积极的情绪,促进学习。( )(32)产后抑郁是一种抑郁症,需要进行治疗。( )答案:(1)√ (2)× (3)× (4)√ (5)×(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1)×(22)× (23)× (24)× (25)× (26)√(27)√ (28)√ (29)× (30)√ (31)√(32)√INCLUDEPICTURE "走近高考LLL.TIF"1.(2024·广东选择考)研究发现,耐力运动训练能促进老年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发生,改善记忆功能。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改善的是( )A.交感神经活动增加B.突触间信息传递增加C.新突触的建立增加D.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解析:选A。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与记忆功能改善无直接关系,A符合题意;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C、D不符合题意。2.(2024·高考新课标卷)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解析:选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A错误;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的基础,所以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B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故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C正确;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依赖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D正确。3.(2024·山东等级考)机体存在血浆K+浓度调节机制,K+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分泌,从而促进细胞摄入K+,使血浆K+浓度恢复正常。肾脏排钾功能障碍时,血浆K+浓度异常升高,导致自身胰岛素分泌量最大时依然无法使血浆K+浓度恢复正常,此时胞内摄入K+的量小于胞外K+的增加量,引起高钾血症。已知胞内K+浓度总是高于胞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钾血症患者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增大B.胰岛B细胞受损可导致血浆K+浓度升高C.高钾血症患者的心肌细胞对刺激的敏感性改变D.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需同时注射葡萄糖解析:选A。高钾血症患者胞外K+增加量大于胞内K+摄入量,使胞外K+浓度较高,膜内外K+的浓度差减小,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减小,A错误;由题意可知,胰岛素可促进细胞摄入K+,胰岛B细胞受损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使细胞摄入K+减少,导致血浆K+浓度升高,B正确;由于静息电位改变,高钾血症患者的心肌细胞对刺激的敏感性也改变,C正确;胰岛素在降低血钾的同时也降低了血糖,因此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时,为防止低血糖症状的出现,需同时注射葡萄糖,D正确。4.(2023·福建选择考)一位高血压患者清晨突发右侧手臂和腿部无力麻木,说话含糊不清,且听不懂别人说话,并出现尿失禁等症状。经医生诊断,该患者发生了脑卒中,脑部血管阻塞,但脑干、脊髓和脊神经等未受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患者大脑左半球S区和H区因缺血造成损伤B.该患者大脑左半球第一运动区的上部因缺血造成损伤C.为减少脑卒中发生,高血压人群应避免过多摄入钠盐D.排尿反射受大脑皮层发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控解析:选D。言语区的H区、S区、V区和W区分别涉及人类的听、说、读、写,该患者说话含糊不清,且听不懂别人说话,推测是大脑左半球的S区和H区损伤,A正确;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患者右侧手臂和腿部无力麻木,说明该患者大脑左半球第一运动区的上部因缺血造成损伤,B正确;高血压是引发脑卒中的重要因素,减少钠盐摄入,避免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有利于控制高血压,C正确;大脑皮层通过控制脊髓调控排尿,而脊髓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直接支配膀胱的扩大和缩小,D错误。5.(2024·山东等级考)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当抓捏面部皮肤时,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其反射通路如图所示,其中网状脊髓束是位于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C.传出神经②属于躯体运动神经D.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该反射不能完成解析:选C。该反射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不受意识支配,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传入神经①可以将面部皮肤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脑干,故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B正确;由题图可知,传出神经②支配瞳孔开大肌,由于瞳孔开大肌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故传出神经②属于内脏运动神经,C错误;该反射中信号通过网状脊髓束由脑干传至低级中枢脊髓,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该反射不能完成,D正确。6.(2023·辽宁选择考)随着人类星际旅行计划的推进,如何降低乘员代谢率以减少飞船负载是关键问题之一。动物的冬眠为人类低代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图1显示某储脂类哺乳动物的整个冬眠过程包含多个冬眠阵。每个冬眠阵由入眠、深冬眠、激醒和阵间觉醒四个阶段组成,其体温和代谢率变化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1)入眠阶段该动物体温逐渐________,呼吸频率会发生相应变化,调控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________。进入深冬眠阶段后该动物维持________________,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2)在激醒过程中,从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__发出的交感神经兴奋,使机体产热增加,体温迅速回升。(3)该动物在阵间觉醒阶段会排尿,排尿是在高级中枢调控下由低级中枢发出的传出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完成的,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该动物冬眠季节不进食、不饮水,主要通过分解体内的__________产生水。(4)低温不能诱发非冬眠动物冬眠,但利用某种物质可诱导出猕猴等动物的低代谢状态,其机制是激活了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据此推测,研究人体低代谢调节机制的关键是要找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并保证“星际旅行休眠人”能够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入眠阶段该动物体温逐渐下降,呼吸频率会发生相应变化,调控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脑干。进入深冬眠阶段后该动物维持较低的代谢率,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2)从中枢神经系统的脊髓发出的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机体产热增加,体温迅速回升。(3)由“在高级中枢调控下由低级中枢发出的传出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可知,题述调节方式属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储脂类哺乳动物冬眠阶段主要通过分解体内的脂肪产生水。(4)由“利用某种物质可诱导出猕猴等动物的低代谢状态,其机制是激活了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可推测,研究人体低代谢调节机制的关键是要找到“某种物质”和“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并保证“星际旅行休眠人”能按需要及时激醒和阵间觉醒。答案:(1)下降 脑干 较低的代谢率 (2)脊髓 (3)分级 脂肪 (4)诱导机体进入低代谢状态的物质 控制机体进入低代谢状态的特定神经元 激醒和阵间觉醒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章末综合提升(1)脑干中存在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2)小脑能够控制生物的节律性。( )(3)绝大多数内脏器官同时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两者的作用往往相同。( )(4)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 )√××√(5)树突和轴突用来接收信息并传导至胞体。( )(6)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均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8)给离体的传出神经以适宜刺激,肌肉产生收缩反应,即完成反射。( )(9)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2个神经元组成。( )(10)在反射活动中,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一定会产生兴奋。( )√×××××(11)条件反射建立过程实例中,食物属于条件刺激。( )(12)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退。( )(13)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的不平衡是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的基础。( )(14)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受刺激后变为外正内负。( )(15)刺激离体的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16)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传导方向相同。( )√×√√××(17)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 )(18)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19)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快。( )(20)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因此神经递质是大分子有机物。( )(21)兴奋剂能提高运动速度,可提倡使用。( )(22)“鸟语花香”,说明鸟的大脑也有语言功能。( )(23)聋哑人没有语言功能。( )√√×××××(24)人脑言语区的H区受损后看不见文字。( )(25)大脑皮层只由神经元胞体构成。( )(26)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27)小脑、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共同调节躯体运动。( )(28)只有人脑才有语言功能。( )(29)S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 )××√√√×(30)学习与记忆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 )(31)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均有利于保持积极的情绪,促进学习。( )(32)产后抑郁是一种抑郁症,需要进行治疗。( )√√√1.(2024·广东选择考)研究发现,耐力运动训练能促进老年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发生,改善记忆功能。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改善的是( )A.交感神经活动增加B.突触间信息传递增加C.新突触的建立增加D.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解析: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与记忆功能改善无直接关系,A符合题意;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C、D不符合题意。2.(2024·高考新课标卷)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解析: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A错误;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的基础,所以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B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故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C正确;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依赖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D正确。3.(2024·山东等级考)机体存在血浆K+浓度调节机制,K+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分泌,从而促进细胞摄入K+,使血浆K+浓度恢复正常。肾脏排钾功能障碍时,血浆K+浓度异常升高,导致自身胰岛素分泌量最大时依然无法使血浆K+浓度恢复正常,此时胞内摄入K+的量小于胞外K+的增加量,引起高钾血症。已知胞内K+浓度总是高于胞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钾血症患者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增大B.胰岛B细胞受损可导致血浆K+浓度升高C.高钾血症患者的心肌细胞对刺激的敏感性改变D.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需同时注射葡萄糖√解析:高钾血症患者胞外K+增加量大于胞内K+摄入量,使胞外K+浓度较高,膜内外K+的浓度差减小,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减小,A错误;由题意可知,胰岛素可促进细胞摄入K+,胰岛B细胞受损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使细胞摄入K+减少,导致血浆K+浓度升高,B正确;由于静息电位改变,高钾血症患者的心肌细胞对刺激的敏感性也改变,C正确;胰岛素在降低血钾的同时也降低了血糖,因此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时,为防止低血糖症状的出现,需同时注射葡萄糖,D正确。4.(2023·福建选择考)一位高血压患者清晨突发右侧手臂和腿部无力麻木,说话含糊不清,且听不懂别人说话,并出现尿失禁等症状。经医生诊断,该患者发生了脑卒中,脑部血管阻塞,但脑干、脊髓和脊神经等未受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患者大脑左半球S区和H区因缺血造成损伤B.该患者大脑左半球第一运动区的上部因缺血造成损伤C.为减少脑卒中发生,高血压人群应避免过多摄入钠盐D.排尿反射受大脑皮层发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控√解析:言语区的H区、S区、V区和W区分别涉及人类的听、说、读、写,该患者说话含糊不清,且听不懂别人说话,推测是大脑左半球的S区和H区损伤,A正确;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患者右侧手臂和腿部无力麻木,说明该患者大脑左半球第一运动区的上部因缺血造成损伤,B正确;高血压是引发脑卒中的重要因素,减少钠盐摄入,避免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有利于控制高血压,C正确;大脑皮层通过控制脊髓调控排尿,而脊髓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直接支配膀胱的扩大和缩小,D错误。5.(2024·山东等级考)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当抓捏面部皮肤时,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其反射通路如图所示,其中网状脊髓束是位于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C.传出神经②属于躯体运动神经D.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该反射不能完成√解析:该反射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不受意识支配,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传入神经①可以将面部皮肤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脑干,故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B正确;由题图可知,传出神经②支配瞳孔开大肌,由于瞳孔开大肌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故传出神经②属于内脏运动神经,C错误;该反射中信号通过网状脊髓束由脑干传至低级中枢脊髓,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该反射不能完成,D正确。6.(2023·辽宁选择考)随着人类星际旅行计划的推进,如何降低乘员代谢率以减少飞船负载是关键问题之一。动物的冬眠为人类低代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图1显示某储脂类哺乳动物的整个冬眠过程包含多个冬眠阵。每个冬眠阵由入眠、深冬眠、激醒和阵间觉醒四个阶段组成,其体温和代谢率变化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1)入眠阶段该动物体温逐渐________,呼吸频率会发生相应变化,调控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________。进入深冬眠阶段后该动物维持________________,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入眠阶段该动物体温逐渐下降,呼吸频率会发生相应变化,调控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脑干。进入深冬眠阶段后该动物维持较低的代谢率,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下降脑干较低的代谢率(2)在激醒过程中,从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__发出的交感神经兴奋,使机体产热增加,体温迅速回升。解析:从中枢神经系统的脊髓发出的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机体产热增加,体温迅速回升。脊髓(3)该动物在阵间觉醒阶段会排尿,排尿是在高级中枢调控下由低级中枢发出的传出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完成的,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该动物冬眠季节不进食、不饮水,主要通过分解体内的__________产生水。解析:由“在高级中枢调控下由低级中枢发出的传出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可知,题述调节方式属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储脂类哺乳动物冬眠阶段主要通过分解体内的脂肪产生水。分级脂肪(4)低温不能诱发非冬眠动物冬眠,但利用某种物质可诱导出猕猴等动物的低代谢状态,其机制是激活了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据此推测,研究人体低代谢调节机制的关键是要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保证“星际旅行休眠人”能够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机体进入低代谢状态的物质控制机体进入低代谢状态的特定神经元激醒和阵间觉醒解析:由“利用某种物质可诱导出猕猴等动物的低代谢状态,其机制是激活了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可推测,研究人体低代谢调节机制的关键是要找到“某种物质”和“下丘脑的特定神经元”,并保证“星际旅行休眠人”能按需要及时激醒和阵间觉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神经调节章末综合提升学案.doc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神经调节章末综合提升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