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情抽样调研语文部编版总分核分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学籍辅号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黑色墨水条形码粘贴区尔考生禁填笔填写学籍辅号并填涂右边的缺考标记。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开展“以和为贵”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1.小组成员搜集了一段关于河南“和文化”的文字,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河南人,深悟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在生活的舞台上,他们善于斡旋各方关系,化解矛盾封纷争。面对复杂的人情①(事世)故,他们既不莽撞,也不生硬刻板,而是巧妙地迂回应对,用智慧和善意将难题一一化解。他们凭借这种温和的力量,在广袤的社会平原中②_(弛驰)骋纵横,广结人脉,展现出河南人独有的处世魅力。(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斡旋()迂回(·)(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①②2.【新考向】小组成员整理出下面一段文字与大家分享,请你完成后面的题目。(共4分)以和为贵,是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文明智慧。地势如盘的中原大地,自古以来便是线天下之肱脊,这片土地①孕育了太多和谐共生的文化,②承载了太多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响。从古至今,河南人始终秉持以和为贵的理念,在与人交往中处处彰显“和”的品质。(1)文段中①②两处应填人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无论都B.即使也C,不但而且D.因为所以(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关于河南人以和为贵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河南这片中原大地上,处处闪耀着“和”的光芒。让和谐之花在河南处处盛放。①从邻里间的互帮互助到社区的和谐共建②以和为贵,深深烙印在河南人的血脉之中八年级语文部编版·第1页(共8页)③无一不是这一品质的生动体现4④它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融洽,营造出温馨美好的生活氛围4.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河南人“以和为贵”的故事,需要给下面文字材料配一幅图。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在河南的大街小巷,“以和为贵”的理念深入人心。家人之间相处和睦,遇到问题总是心平气和地沟通解决。社区活动中,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即使是陌生人之间,也会以礼相待,在不经意间传递着温暖与善意。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河南这片土地充满了人情味。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话,请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和是桃花源人“①,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般平和知足的心态,与他人和谐相处,相互包容;和是柳宗元“②③,似与游者相乐”借游鱼写自己出游之乐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要知道,唯有和,才能缔造出如“④,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样的跨越时空的真挚友情,才能避免“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⑥”(韩愈《马说》)的悲剧上演,才能确保“⑦,⑧”(白居易《卖炭翁》)的不公平交易不再发生,从而让人们共享安宁与美好。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得分评卷人(一)阅读下文,回答6~9题。(共16分)】寻一把华山剑冉杰①从西岳华山回来,夜半三更时腿肚子一阵阵酸痛,心底涌出的一股股颤惊始终挥之不去。②每当我驻足在六层楼的阳台,俯视过往的车水马龙,都不免心生胆怯,真想手握一把华山剑,给我“藐视”天下江山河流的勇气。③缆车凌空而起,人已悬在万山之上。周围奇崖突兀、峰切峦削、险拔峻峭,皆是皑皑白崖,似刀削锯截,陡峭耸峙。一块白色巨岩扑面而来,四月的阳光射在岩壁上,整齐的纵列孤线垂直而下,犹如一条斜面瀑布倾泻而来。前望山巅,五峰攒聚,恰似莲花涌瓣。下窥隐约可见的登山梯磴道,盘旋于山坳林隙间,忽而绕崖攀挂,忽而绝壁直立,俯瞰山坳不免让人手脚出汗。④一座山岭大蟒般扑眼而来,背脊黑瘦如刃,两侧陡峭垂直,望去就像一条苍龙卧伏。山壁很薄,很像一堵立直的刀墙,这是通向山顶诸峰的唯一通道,必须顺着山脊的“刀刃”一直爬上去。“刀刃”两侧是万丈深渊,攀爬在山脊之上,人胆俱颤、头晕目眩。对于恐高的我,根本不敢往下俯视,越爬心里越恐惧,越恐惧脚就越不敢往前挪行;人在半途,前行也怕,退回也怕,真是让我惶恐至极。只好双手着地,匍匐挪步,手脚不敢错挪一步,双眼不敢睨视左右,只能努力地八年级语文部编版·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