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学科素养监测
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
1,试题卷共7页,20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班级开展“读经典的意义”专题研讨活动,请你参与。(38分)
任务一:“读经典的意义”微演讲(16分)
亲爱的同学:
当晨光映亮《诗经》,“关关雎鸠”的y血△唱,是否让你听见三千年前黄河岸
畔的回响?当轻风拂过《经典常谈》,朱自清先生“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的藏言,可曾让0z0▲的你萌生“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的渴望?
读经典,是观人间百态。《礼记》“大道之行也,①△—”的理想,与卖炭翁“可
怜身上衣正单,②△”的悲辛交织。杜前“③△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
情怀与保尔·柯察金“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宣言共鸣。这些文字如一面明镜,映照
出古今中外的人生百态,让我们读懂酸甜苦辣和冷暖悲欢。
读经典,是赴精神盛宾。可曾记得,《道遥游》中“怒而飞,国△”的想象,
以奇幻之境开拓我们的认知边界;陶渊明笔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源,以缤纷之
景唤起我们对美好的深切向往;而《平凡的世界》则以“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什么”的
哲思,让我们看清前行的方向。字里行间流淌的智慧清泉,历经岁月,滋养不息!
读经典,是寻自我之路。捧读经典,韩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叹跃入眼
帘,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同△”之志又叩击心扉—这难道不正是审视自我的最
佳契机?我们能否成为那个发现自身价值的伯乐?同△。这些穿越时空的文字,照
见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困惑与渴望。
同学们,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经典就是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愿以《诗经》
之纯真护(△),以《礼记》之智慧养(▲),以保尔之刚强铸(▲)。在这信息
洪流中,让经典成为青春航途的星标一愿诸位在经典星河中,寻得独属光芒!谢谢!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字词。(2分)
yi血▲唱
fu zao.▲_
2.在语段①-⑤空缺处填入合适的古诗文名句。(5分)
3任选一项,引用其中一两句诗词,运用演讲稿常用的句式或修辞,补写合适的内容填入
处,要求紧扣“发现自我”主题。(4分)
A.《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B.《蒹葭》(《诗经》)
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学科素养监测语文第1页(共7页)
结尾部分划线的空缺处应分别填入什么?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心之柔软
如玉品格
钢铁意志
B.如玉品格
钢铁意志心之柔软
C.钢铁意志
心之柔软如玉品格
5任选一句设计演讲时的肢体动作,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④同学们,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经典就是那盏水不熄灭的明灯
B在这信息洪流中,让经美成为青春杭途的星标一愿请位在经来星河中,手得位属光老!
任务二:“经典指路径”阅读经验分享(6分)
6来自清说,他写《经奥常谈》,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圆读门径。
请结合链接村料,写一段话谈谈《经典常谈》是怎么帮助你理解《行路准·其一)的诗句内
涵或艺术价值的。(6分)
思路提示:可从《经典常谈》中李白的生平经历、性格特征或创作特点等评远入手。
链接材料一:
李白更搬开了排偶和谐调,作他的七言乐府。李白,蜀人,明皇时作供奉输林:触犯了杨
责起,不能得志。他是个放浪不玛的人,便辞了职,游山水,喝酒,作诗。他的乐府很多取
材很广:他是借着乐府旧题来抒写自己生活的。他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他作诗也全任自松。
一(选自《经典常谈诗第十二》)
链接材料二: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任务三:“困境中的坚守”古诗文经典研读(16分)
【甲】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辖①为饵,蹲乎会稻,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
而大鱼食之,牵巨钩,没而下骛”,扬而奋鳍,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禅赫千里。
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江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屡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
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④,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千县令”,
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⑧亦远矣。
(节选自《庄子》)
【注释】①墙():阉割过的牛。②路:此处形容大鱼猛烈下潜。
⑧辁(qun)才:才识浅薄的人。
⑦饰小说以干里
④揭竿累:举着小钓竿。“累”指细绳。⑤灌渎:小水沟。⑧鲵谢:—▲—。
令,凭借浅薄荒诞的言论获得很高声誉。⑧风俗:此处特指任氏钓大鱼之道。O经于世:治理天下。
2024学年第二学翔八年级学科肃并监测语文第2页(共7页)2024年第二学期八下学科素养监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读经典的意义”专题研讨活动(38分)
任务一:“读经典的意义”微演讲(16分)
1.(2分)吟 浮躁
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出现错字、别字等不得分。
2.(5分)①天下为公 ②心忧炭贱愿天寒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④其翼若垂天之云 ⑤只有香如故
评分标准:共5分。每空1分,出现错字、别字、多字、漏字等该空不得分。
3.(4分)
示例1:选A。看那“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不正是苏轼在寂寞中淬炼出的精神铠甲?它如一面明镜,照见我们内心最本真的模样——与其在喧嚣中迷失,不如在独处时听见灵魂的回响。
示例2:选B。“溯洄从之”是逆流而上的勇气,“道阻且长”是时光铺就的淬炼。同学们,这千年传唱的蒹葭,就像少年追寻自我的身影:水雾会模糊视线,礁石会划伤脚踝,但心之所向,便是光的方向!
评分标准:共4分。引用诗句2分,诗句有错别字等酌情扣分;符合主题1分;语言句式或修辞运用合理1分。
4.(2分)A
评分标准:共2分。选错不得分。
5.(3分)
示例1:我选A。动作 :右手掌心向上缓慢托举,目光随手臂抬向高处。
理由: 托举动作象征“明灯”的升起,配合抬高动作,用视线引导听众想象经典指引人生的画面,强化视觉联想。
示例2:我选 B。动作:双手手掌向外,在胸前缓缓展开如一条星河,随后右手掌向上坚定指向斜上方。
理由: 展开手势隐喻“信息洪流”,手掌向上指向象征“星标”,用坚定指向斜上方动态呈现“寻得光芒”的祝愿。
评分标准:共3分。动作设计1分,理由2分。设计合理,表述清楚即可。
任务二:“经典指路径”阅读经验分享(6分)
6.(6分)
示例1:通过阅读《经典常谈 诗第十二》,我了解到李白乐府诗的创作背景,如材料一提及的“触犯杨贵妃”“放浪不羁”等。这样,在解读《行路难》时,我就能理解“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不仅是动作描写,更是诗人仕途受挫后苦闷的具象化。而结尾“长风破浪”的豪迈,恰印证了朱自清所说“借着乐府旧题抒写自己生活”的特点,这种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使我能更深入把握经典的情感内核。
示例2:《经典常谈》指出李白“撇开排偶和谐调”的创作特点。对照《行路难》,可见其突破乐府常规表现在:前六句工整对仗展现矛盾,后“行路难”四句突然转为短句,最后又以工整对句收束。这种“全任自然”的写法,恰如朱自清所言的“生活态度是出世的”,让我理解到经典作品的创新性往往源于作者独特的精神气质。
评分标准:共6分。结合《经典常谈》内容2分,用《行路难》诗句佐证理解2分,整体思路清晰,逻辑合理2分。
任务三:“困境中的坚守”古诗文经典研读(16分)
7.(2分) C
评分标准:共2分。选错不得分。
8.(3分)注释:小鱼。
依据示例1:两个字部首都是“鱼”,联系下文“得大鱼难矣”,推断为“小鱼”。
依据示例2:从成语“涸辙之鲋”可知,“鲋”并非大鱼.再联系“小钓竿”“小水沟”等,可知与“巨钩”“东海”“大鱼”等形成对比,因此应为“小鱼”。
评分标准:共3分。注释1分,意符即可。依据2分,或有两个信息做合理支撑,每个信息1分;或只有一个依据,但逻辑性足够强大。
9.(3分)
示例: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这飘摇的孤舟,多像我漂泊的人生啊!纵使鬓发已染霜雪,胸中的报国之志也未曾消磨;即使遭遇困境,一时停滞难行,我也要坚定心志,相信未来终能破浪前行,国泰民安!
评分标准:共3分。结合颔联进行环境描写1分,心境抒写1分,体现第一人称1分。选错诗句最多得2分。
10.(3分)夸张、对比、象征
评分标准:共3分。每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11.(5分)
示例1:我选任公子。同学们,任公子用巨钩苦守东海的形象令我震撼。当常人满足于“守鲵鲋”时,他却面向浩瀚东海,甘愿坚守整年。这正是庄子对高远志向的礼赞。这启示我们:面对学习困境时,既要像他那样胸怀大志——用“五十犗为饵”的投入对待学业;更要学会“期年不得鱼”仍坚持的定力。当代青少年更需这种“钓大鱼”的格局!
示例2:最打动我的是风雪中吟诗的杜甫。在“舟雪洒寒灯”的困顿中,他依然写下“艰危气益增”的豪迈诗句。这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困境,而是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精神的高度。人生难免风雨,但仍要保持初心。就像我们面对考试失利时,重要的不是风雪有多大,而是能否像杜甫那样,在寒灯下依然看得见“鲲鹏图南”的希望。
示例3:同学们,我想与大家分享杜甫诗中“变化有鲲鹏”的意象。这只大鹏鸟在庄子笔下“水击三千里”,在杜甫诗中成为风雪逆境里的精神图腾。它生动诠释了青少年成长的真谛——正如鲲化为鹏的蜕变过程。我们追梦路上难免遭遇“山城近百层”般的艰难险阻,但请相信,此刻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助我们腾飞的“六月息”。让我们像杜甫那样,在风雪中坚守鲲鹏之志,展翅翱翔,抵达理想的彼岸!
评分标准:共5分。形象理解2分,关联主题1分,现实启示1分,符合即席讲话情境1分。
二、“中华古建筑科普周”活动(14分)
12.(2分)不会更好。木材在受到外力时容易变形并迅速恢复原状,像弹簧一样。而钛合金硬度高刚性强,难以像木材那样通过反复进行压缩-复原运动来削弱振动能量。
评分标准:共2分。结论1分,理由1分,意符即可。
13.(6分)
(1)①A ②B
评分标准:共1分。两处均正确得1分,有一处错误即不得分。用文字书写亦可。
(2)①垂直抗震 ②摇摆时能不断复位 ③削弱振动能量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②③两空意符即可,第①空“震”写错不能得分。①②两空答题错位不扣分。
(3)先解说材料一。因为材料一介绍了斗拱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是理解材料二抗震原理的基础。这样由外部结构到内在原理的逻辑顺序符合认知规律,条理更清晰,更能让听众理解。
评分标准:共2分。判断1分,概括材料内容或指出解说顺序说明理由1分。如答先解说材料二,逻辑合理能自圆其说可酌情得分。说明顺序如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14.(3分)
示例1:谢谢小语。我认为这个比方可以保留。因为这个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斗拱重心低、底座稳的特点,能帮助听众快速理解专业原理,且与后文“不倒翁”的比方呼应。虽然字面可能不够优雅,但作为建筑术语的通俗化表达,其趣味性反而能加深听众印象。你觉得呢?
示例2:感谢你的建议!在科普讲解时我们需要兼顾专业性和通俗性。这个比方可能不够典雅,但能直观说明斗拱低重心和自动复位的特性,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我们可以保留打比方的说法,但调整措辞,如改成“似青铜鼎的稳重基座”或“像敦实的石墩”等,既保持科学准确性,又更符合传统文化审美。你觉得呢?
评分标准:共3分。分析建议及原比方的合理性各1分。语言得体,符合交际情境1分。言之有理即可。如答完全接受小语的建议,最多得2分。(可用分层赋分)
15.(3分)
示例1:斗拱飞檐间,凝固着古人“道法自然”的营造智慧;榫卯错落处,跃动着华夏文明“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当我们在模型制作中复刻一斗一拱时,不仅传承着千年的建筑基因,更是在与先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力学对话。愿每位同学都能以敬畏之心守护传统文化瑰宝,以创新之思延续中华工匠精神!
示例2:让我们以敬畏之心仰望:斗拱飞檐间,是先民智慧与自然对话的印记;榫卯交错处,是科学精神在岁月长河中的永恒闪光。用现代科学解读传统智慧,用文化底蕴滋养创新思维,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评分标准:共3分。扣关键词每个1分,共2分;结合材料,符合总结语特点(如用对称句、抒情性语句等)1分。
三、“探秘湘西山水人文”专题学习活动(15分)
16.(3分)①村里 ②菊花开在窗外田垄边 ③对田园诗意的体验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意符即可。其中第②空写“乡人喝米酒的杯子”“盐水渍洋姜送饭解酒”等亦可,短语结构不作要求。
17.(4分)
示例1:选A。这两句话以简洁的白描手法勾勒出湘西山林的生机与层次。“迂曲山道,蜿蜒水流”通过动态形容词赋予山水以流动的韵律感,且仅用八个字就生动勾勒出山水相依的空间层次感。拟人化的“竞”突显植被的蓬勃生命力。五个短句并列,连续铺排五种乔木名称,既展现了植被的丰富多样,又营造出明快的节奏感,暗含留白意境。这里未使用复杂修辞,仅凭精准的词语选择与意象组合,便完成了一幅层次分明、野性盎然的自然画卷,富有诗意之美。
示例2:选B。这句话通过精准的词语运用、凝练的短句和富有质感的意象,生动展现了历史遗迹的沧桑风貌。连用两个富有诗意的四字短语,读起来很有抒情性和节奏感,富有韵味。“颓”“瘦”“漫长”的精准运用,既勾勒出墙体倾颓的视觉形象,又暗示了岁月侵蚀的痕迹,在简练的白描中蕴含着深沉的历史厚重感。
示例3:选C。该句通过巧妙的感官描写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构建出层次丰富的自然画卷。视觉上,“幽光”描摹出水面若隐若现的神秘反光;听觉上,“水声响亮”传递出瀑布轰鸣的震撼效果。这种多感官交织的描写手法,赋予了游记浓厚的诗意氛围。同时空间位置上“低处”与“崖壁”的垂直落差,也构建出立体化的景观层次。整句话用语简练质朴,内涵丰富,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哲思。
评分标准:共4分。角度选择及分析每个2分,从2个角度分析即可得满分。若有3个及以上的角度,但未展开分析,最多得3分。
18.(3分)
示例1:里耶汇聚了此行的核心体验:自然上,酉水冲积出的“漂亮弯曲”台地展现造化神工;人文上,三万枚秦简让两千年前县政细节“重见天日”,填补历史空白。当作者亲手触摸井壁古木、解读酉阳简文时,实现了与古人的跨时空对话,这种震撼远超山水观光,故称高潮。
示例2:作者在里耶秦简博物馆发现了连接古今的重要文物。这些秦简就像时空隧道,让两千年前的湘西生活突然变得真实可触,比看山水风景更能震撼心灵。作者意识到:湘西的魅力不仅在于风景,更在于人与自然共同书写的生命史诗。这是此行最宝贵的发现和收获,因此说里耶之行即高潮。
评分标准:共3分。概括在里耶所见所感2分,点明“高潮”内涵1分,意符即可。
19.(5分)
示例1:我学到了旅游要 “把风景、人和故事连起来看” 。阿来老师去看寂静苗寨,不仅写了美丽的山水树木,更注意到村民在旱情中的从容生活。他还在里耶找到两千年前的秦简,从“假迁陵公船一”的记载,联想到酉水古时的航运。这启发我:下次旅行不能光拍照,要像阿来老师一样,多留心当地人的生活细节,听听关于老房子、老物件的故事,挖掘风景背后的历史,这样看到的才是一个地方真实的模样。
示例2:我学到了旅游要 “带着好奇去追问” 。阿来老师在里耶博物馆看到秦简,并没有觉得枯燥。他好奇地寻找“酉”字,发现了“受酉阳盈夷乡户”的记载,立刻想到酉水在古代连接着酉阳和迁陵!这让我明白,面对古迹或老物件,不能只看外表,更要主动去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以后旅游,我也要多问“为什么”,多查找相关资料,把眼前看到的和它承载的历史联系起来,让旅行更有深度。
示例3:我学到了旅游要全身心沉浸于旅程中的细节,用心体味其独特韵味与历史回响。作者探访湘西,足迹从宁静的苗寨村落,到里耶古镇遗址,再到芙蓉镇。一路上,不仅欣赏了山道流水、古城废墟、酉水风光,更留意到村民生活的从容、古井散发的沧桑气息和简牍上凝固的千年墨痕。由此产生的感悟也格外丰富。这启发我,真正的旅游要调动所有感官,眼观耳闻鼻嗅心感,将每一处“所至所见”都内化为深刻的“所感”,编织成丰满的记忆。
评分标准:共5分。写出得到的启发2分,结合文本阐述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言之有理即可。(可用分层赋分)
“心中的美好图景”征文活动(50分)
20.(50分)
分类 分数档 标 准
一类 50-46分 主题:精准提炼材料核心内涵,能围绕“心中的美好图景”本质、意义或矛盾进行深入、辩证的思考(如:探讨其短暂性、主观性、精神慰藉价值、追求与失落等等),论述/描写/分享具有思想深度和启发性。 文体:特征极其鲜明,完美契合所选类型。 记叙性文本:情节设计巧妙服务于主题,人物言行、场景描写等能生动展现图景的美好及其引发的触动与思考,叙事流畅有感染力。
读后感:紧扣所选经典作品中的“美好图景”,观点明确,解读深刻独到,能精准分析其触动人心之处和蕴含的怅惘感/不可及性,联系自身或现实有深度感悟。
演讲稿:观点鲜明深刻,结构清晰有力,语言富有感染力与号召力,能有效结合材料与个人思考,引发听众共鸣与思考,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听众意识。 内容:立意新颖独特,简洁深刻。选材典型、恰当且富有创造性(如使用独特视角、新颖事例、深刻引证、鲜活细节等),对材料的阐释或故事的展开深入透彻,能有效支撑核心观点或主题。 语言:表达精准、流畅、富有表现力。能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反问、引用等)增强表达效果。词汇丰富,句式灵活,具有个性化风格(如凝练、生动、雄辩、富有诗意等)。演讲稿语言需口语化且富有感染力。 结构:构思精巧,布局严谨。层次清晰,段落推进逻辑性强(有清晰的因果、递进、对比或情感脉络)。过渡自然流畅,首尾设计巧妙且能有力呼应、升华主题。演讲稿有清晰的引言、主体、结语等结构,逻辑层层递进。
二类 45-41分 主题:能准确概述材料关键信息,明确点出“美好图景”的双重性(向往与怅惘),并对此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如描述图景及其带来的感受,初步探讨其意义与现实的距离),分析有一定深度。 文体:特征明确,符合所选类型要求。 记叙性文本:有完整的故事线,能围绕图景展开叙述,有合理描写,能体现图景的意义或带来的感受。
读后感:有明确感悟点,能复述所选经典图景,说明其美好之处和自己的触动/启发,分析较为深入。
演讲稿:有明确观点,能围绕观点展开演讲,话题集中,结构完整,语言得体,有现场意识,有一定感染力。 内容:立意明确。能结合自身经历、阅读积累或生活观察进行论证、叙述或分享,材料使用恰当。 语言:表达通顺、得体,符合文体要求。能正确使用常见词汇和句式。能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表达效果较好。演讲稿语言总体流畅。 结构:结构完整清晰。有明确的开头、主体(通常2-3个分论点或情节发展阶段)和结尾。段落划分合理,段落之间有过渡衔接(如使用关联词、过渡句,用独句成段方式体现思路等)。 主要不足:思想深度、文采或创新性与一类卷相比略有不足。
三类 36-40分 主题:能准确概述材料关键信息,明确点出“美好图景”的双重性(向往与怅惘),并对此进行基本的、合乎逻辑的思考(如描述图景及其带来的感受,初步探讨其意义与现实的距离),但分析尚欠深度或独特性。 文体:特征明确,基本符合所选类型要求。 记叙性文本:有完整的故事线,能围绕图景展开叙述,有基本描写,能体现图景的意义或带来的感受。
读后感:能复述所选经典图景,说明其美好之处和自己的触动/启发,有基本感悟但分析不够深入。
演讲稿:有明确观点,围绕观点展开讲述,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得体,有一定现场意识。 内容:立意明确但较为常见(如泛泛而谈美好图景的可贵或追求不易)。能结合自身经历、阅读积累或生活观察进行论证、叙述或分享,材料使用恰当但缺乏新意或深度挖掘。 语言:表达通顺、得体,符合文体基本要求。能正确使用常见词汇和句式。能运用少量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表达效果尚可,但整体文采不突出。 演讲稿语言基本流畅。 结构:结构完整清晰。有明确的开头、主体(通常2-3个分论点或情节发展阶段)和结尾。段落划分合理,段落之间有基本的过渡衔接(如使用关联词)。 主要不足:思想深度或创新性不足,材料使用较为常规化,论证/叙述/分享的精细度、感染力或说服力有待提升。
四类 30-35分 主题: 仅在开头或结尾生硬提及材料或“美好图景”等字眼,未能建立图景与其双重性之间清晰、有机的联系;或虽试图联系,但逻辑牵强、肤浅(如简单说“美好但得不到”或强行贴标签)。文章重心明显偏离对“美好图景双重性”的探讨。
文体:特征模糊或混杂,与所选类型存在较大偏差。 记叙性文本:情节散漫或过于简单,缺乏必要描写和情感深度;或在叙述中插入大段议论。
读后感:以复述原文情节为主,缺乏个人深入解读和感悟;或感悟与图景关联不大。
演讲稿:结构松散,观点不清;或像写议论文/记叙文,缺乏演讲特征(如无称呼、互动、号召等)。 内容: 立意浅显模糊或流于表面(如单纯描述一个美景或表达一次失望)。内容单薄,事例堆砌缺乏有效筛选和分析;或选材陈旧、不典型,与主题关联度弱。
语言: 表达基本通顺,但平淡、啰嗦或不够准确。句式单调,词汇贫乏。修辞手法运用生硬或效果不佳。有病句(语法错误、搭配不当、表意不清)但不影响整体理解。演讲稿语言书面化或缺乏感染力。
结构: 结构基本完整(有头有尾),但布局松散或呆板。段落划分可能不合理(过长或过碎)。段落之间缺乏有效过渡,衔接生硬(如直接跳跃、仅用序号连接)。
突出问题:偏题风险高(重心偏离“美好图景”),文体意识弱,内容缺乏有效组织与深度,语言表达平庸。
五类 20-29分 主题:完全脱离所给材料内涵;或文章主旨与“心中的美好图景”及其双重性毫无关联(如写成纯幻想故事、游记、单一人物传记、与材料无关的社会现象评论等);或对材料的理解存在根本性错误。 文体:文体混乱不清。无法判断基本文体归属。 记叙文: 无中心事件或人物。 读后感:未明确提及具体作品及其图景。 演讲稿:无任何演讲格式和特征。 内容:立意模糊不清或明显错误(价值观偏离主流或与材料导向相悖)。内容空洞贫乏,缺乏实质性信息或有效支撑材料;或大量抄袭、套用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语言:表达不畅,逻辑混乱,语病较多(如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词不达意),影响理解。词汇贫乏且使用不当。 结构:结构残缺(如无结尾)或严重混乱(如段落间无逻辑联系)。 其他表现:套作痕迹极其明显(生硬套用范文结构、万能素材,与材料和题目要求脱节)。字数严重不足(少于400字)。
六类 19分及以下 主题:完全离题(文章内容与题目及材料毫无关系)。抄袭(超过70%内容与他人作品雷同)。 文体:无明确文体特征,表达方式完全混乱(如前言不搭后语,文体杂糅无法辨认)。 内容:内容极度空洞,言之无物;或价值观严重错误(如宣扬暴力、歧视、反社会等)。 语言:语言不通顺,语病连篇,难以理解其表达意图。 结构:结构完全破碎(如无段落划分、逻辑完全断裂)。 其他表现:不足300字。文中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个人信息。
补充说明: 1.赋分特别关注文体的不同特征。 2.对有独到之处的文章,包括见解新颖、思想深刻、材料新颖、构思精巧、论述严密、想象丰富、语言有表现力等,鼓励打高分。 3.套题明显或确属抄袭的作文,最多25分。 4.题目未写扣2分。 5.文中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视情况扣2分起。 6.500-600字之间的,最多35分。
卷面书写(3分)评分标准
一类卷(3分):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二类卷(2分):书写总体较规范,有不工整现象,卷面总体较整洁。
三类卷(1分):书写错误较多,字迹模糊,卷面涂改严重。或书写痕迹极少。
附译文:
【甲】任公子制作了巨大的鱼钩和粗黑的长绳,以五十头阉牛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将钓竿投向东海。他每日坚持垂钓,整整一年未曾钓到鱼。后来有大鱼吞饵,牵动巨钩沉入深海急速下潜,又昂头扬尾奋力摆动鱼鳍,掀起山峦般的白浪,海水剧烈震荡,声响犹如鬼神咆哮,威势震撼千里。
任公子钓得此鱼后,剖开制成鱼干。从浙江(制江)以东到苍梧山以北的百姓,无人不曾饱食这条鱼。后世那些才识浅薄的游说之徒,听闻此事都惊叹不已,相互传告。这些人举着小竿细线,奔忙于沟渠之间,守着泥鳅鲫鱼,想钓到大鱼自然困难;修饰浅薄的言辞以求得高高的美名,对于达到通晓大道的境界来说距离也就很远很远了。因此说不曾了解过任公子有所大成的志趣,恐怕也不可以说是善于治理天下,其间的差距也是很远很远了。
【乙】江河纵横的南国延绵千里,岳阳山城楼阁层叠,高耸入云。岸上狂风掀动暮色中的波涛,
孤舟飞雪扑打着摇曳的寒灯。羁留他乡,才华抱负未得施展,但越是艰险危难,意志愈是坚定!南行之路虽难预测未来,且看鲲鹏化鸟,终将展翅翱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