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1课时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体温的调节[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体液调节除激素外,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的稳态调节。2.概括比较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3.以体温调节为例,概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考点一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的概念和实例(1)概念(2)实例:CO2调节呼吸运动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比较 INCLUDEPICTURE "箭头B.TIF" 二者相互联系并彼此协调比较项目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较____ 较广泛 ______神经调节 ______ 迅速 ______、比较局限 短暂[答案自填] 组胺 体液 缓慢 比较长 反射弧 准确INCLUDEPICTURE "辨正误LLL.TIF"(1)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2)CO2通过体液传递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是体液调节。( )(3)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短。( )(4)血液中氧气含量下降后,氧气将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 )答案:(1)√ (2)√ (3)× 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4)× 二氧化碳可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运动。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LLL.TIF"[探究] 人在看恐怖片时,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表现出恐惧、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和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请分析这个例子中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问题:(1)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立马恢复至安静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肾上腺素随体液运输作用于人体,人表现为呼吸频率提高、心率加快等,这一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肾上腺素对心率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2)两者传输途径不同,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而神经调节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前者较慢,后者较快(3)体液调节INCLUDEPICTURE "对点训练LLL.TIF"1.(2025·湖南娄底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B.神经调节的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D.给病人输氧时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属于体液调节解析:选B。神经调节的信号有局部电流的电信号和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而激素调节仅有激素的化学信号,A正确;神经调节的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激素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B错误;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起作用,但是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C正确;CO2可通过体液运输,给病人输氧时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属于体液调节,D正确。2.(2025·浙江宁波高二期末)应激反应是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时,通过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作用到肾上腺髓质形成的一种活动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能使人短时间内抵御不良刺激,减少疼痛感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能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应激反应中的减少疼痛感觉不利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应激反应过程中有激素、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的参与D.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进行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和作用时间短暂解析:选C。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能进一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错误;应激反应中的减少疼痛感觉有利于抵御不良刺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激素、神经递质属于信息分子,应激反应过程中有激素、神经递质的参与,C正确;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进行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D错误。考点二 体温的调节[学生用书P61]INCLUDEPICTURE "新知导学LLL.TIF"1.体温平衡2.体温调节过程(3)体温调节是由________共同实现的。 INCLUDEPICTURE "箭头B.TIF" 炎热时也存在体液调节[答案自填] 肝、脑 骨骼肌 皮肤 传导蒸发 收缩 汗腺 骨骼肌 热觉下丘脑 舒张 增多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INCLUDEPICTURE "辨正误LLL.TIF"(1)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9 ℃,由此可判断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2)炎热环境中散热过程大于产热过程,寒冷环境中产热过程大于散热过程。( )(3)下丘脑是体温感觉中枢,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 )(4)冬泳爱好者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收缩加强,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1)× 体温处于稳定状态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2)× 炎热环境和寒冷环境中产热和散热过程都保持动态平衡。(3)× 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4)√INCLUDEPICTURE "合作探究LLL.TIF"[探究1] 阅读教材P58~59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露天作业时,人受阳光直接暴晒,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从正常状态到中暑过程中,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还平衡吗?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结合体温调节过程,分析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不平衡 外界温度过高致使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2)剧烈运动会使机体产热增加,为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机体散热也会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速度加快,使人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探究2] 人从25 ℃的室内到5 ℃的室外后,试分析其体内发生的一些变化:(1)通过机体调节,人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比较人体在室内时的产热量(a)、散热量(b)和在室外时的产热量(c)、散热量(d)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内酶的活性如何变化?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散热增加,产热也增加 a=b(2)基本不变 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变化后,体温依然维持在37 ℃左右INCLUDEPICTURE "微归纳LLL.TIF"体温调节过程(1)神经调节的过程①寒冷环境下的反射弧(字母表示)②炎热环境下的反射弧(字母表示)(2)体液调节的过程①下丘脑(c)分泌TRH→垂体分泌TSH→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②肾上腺(f)分泌的肾上腺素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INCLUDEPICTURE "对点训练LLL.TIF"1.(2025·江西宜春高二期末)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解析:选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战栗以增加产热,A错误;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B正确;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C正确;寒冷环境中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甲状腺激素等参与的体液调节,故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D正确。2.(2025·浙江宁波高二检测)下图表示一段时间内,人体皮肤血流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①为25 ℃环境,则②可能为0 ℃环境B.在时间②内,人体可通过骨骼肌战栗来增加产热C.在时间②内,体内酶的活性比时间①③低D.在时间②内,皮肤血管收缩是非条件反射解析:选C。①→②的过程中,单位时间血流量减少,说明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中,A正确;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可通过骨骼肌战栗来增加产热,B正确;人是恒温动物,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体内酶的活性基本不变,C错误;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eq \a\vs4\al()(1)温度感受器接受的适宜刺激为“温度的变化”而不是“冷”与“热”本身。(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当外界环境温度低时,产生的热量多,散失的热量也多;当外界环境温度高时,产生的热量少,散失的热量也少。(3)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患者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仍然等于散热。(4)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减少散热”和“增加产热”都是相对于调节前而言。【知识框架】eq \o(\s\up7(),\s\do5([学生用书P63]))1.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作为信息分子,由血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起调节作用B.体液调节有分级调节,神经调节也有分级调节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广泛的原因是激素没有特异性D.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受副交感神经支配解析:选B。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A错误;体液调节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进行分级调节,神经调节通过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实现分级调节,B正确;体液调节作用广泛是因为激素可分布于全身,且有的激素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激素具有特异性,C错误;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受交感神经支配,D错误。2.(2025·河北唐山高二检测)人在安静状态下,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O2对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是必要的。剧烈运动后,血液中CO2浓度升高,经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使CO2加速排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中CO2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此调节过程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CO2浓度升高导致呼吸加快,其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C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呼吸肌解析:选D。人体细胞中CO2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A正确;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正确;血液中的CO2(属于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浓度升高会刺激呼吸中枢(含有神经中枢),导致呼吸加快,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题述过程调节呼吸的反射弧是外周化学感受器→传入神经→呼吸中枢→传出神经→呼吸肌,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呼吸肌,D错误。3.(2025·江西抚州高二期末)秋冬季节是病毒性流感高发期,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药物布洛芬具有抑制下丘脑活性的功效,加快散热的速度,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温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蒸发是人体有效的散热方式,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温度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D.体温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解析:选C。高温持续期,体温相对稳定,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正确;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皮肤散热方式主要有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蒸发是人体有效的散热方式,B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内脏器官等部位,C错误;人体的体温调节是在神经调节(下丘脑相关神经中枢参与)和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等参与)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D正确。4.(2025·安徽十校高二期末)体温的相对稳定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出汗增加皮肤的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B.低温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均增多,但散热量增加幅度大于产热量C.低温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稳定D.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解析:选B。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出汗增加皮肤的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A正确;低温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均增多,产热量和散热量增加幅度相同,以维持体温稳定,B错误;低温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稳定,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既有躯体运动神经(控制骨骼肌收缩等),也有内脏运动神经(影响一些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C、D正确。5.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B.t1~t2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C.t3以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体温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大于体液调节解析:选D。细胞中的有机物用于细胞呼吸(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会释放大量热量,这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A正确;t1~t2段,当人从25 ℃的环境中来到10 ℃的环境中,内外温差加大,散热量先增加,产热量也增加,B正确;t3以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相对恒定,C正确;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更广,D错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1课时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体温的调节[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体液调节除激素外,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的稳态调节。2.概括比较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3.以体温调节为例,概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考点一考点一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的概念和实例(1)概念组胺体液(2)实例:CO2调节呼吸运动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特点比较二者相互联系并彼此协调比较项目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较____ 较广泛 ______神经调节 ______ 迅速 ______、比较局限 短暂缓慢比较长反射弧准确(1)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2)CO2通过体液传递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是体液调节。( )(3)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短。( )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4)血液中氧气含量下降后,氧气将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 )二氧化碳可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运动。√×√×[探究] 人在看恐怖片时,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表现出恐惧、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和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请分析这个例子中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问题:(1)恐惧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立马恢复至安静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肾上腺素对心率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2)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肾上腺素随体液运输作用于人体,人表现为呼吸频率提高、心率加快等,这一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两者传输途径不同,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而神经调节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前者较慢,后者较快体液调节1.(2025·湖南娄底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B.神经调节的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D.给病人输氧时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属于体液调节√解析:神经调节的信号有局部电流的电信号和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而激素调节仅有激素的化学信号,A正确;神经调节的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激素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B错误;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起作用,但是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C正确;CO2可通过体液运输,给病人输氧时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属于体液调节,D正确。2.(2025·浙江宁波高二期末)应激反应是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时,通过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作用到肾上腺髓质形成的一种活动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能使人短时间内抵御不良刺激,减少疼痛感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能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应激反应中的减少疼痛感觉不利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应激反应过程中有激素、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的参与D.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进行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和作用时间短暂√解析: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能进一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错误;应激反应中的减少疼痛感觉有利于抵御不良刺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激素、神经递质属于信息分子,应激反应过程中有激素、神经递质的参与,C正确;肾上腺髓质分泌激素进行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D错误。考点二02考点二 体温的调节1.体温平衡肝、脑骨骼肌皮肤传导蒸发2.体温调节过程(3)体温调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实现的。 炎热时也存在体液调节收缩汗腺骨骼肌热觉下丘脑舒张增多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9 ℃,由此可判断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体温处于稳定状态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2)炎热环境中散热过程大于产热过程,寒冷环境中产热过程大于散热过程。( )炎热环境和寒冷环境中产热和散热过程都保持动态平衡。××(3)下丘脑是体温感觉中枢,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 )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4)冬泳爱好者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收缩加强,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探究1] 阅读教材P58~59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露天作业时,人受阳光直接暴晒,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从正常状态到中暑过程中,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还平衡吗?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平衡外界温度过高致使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2)试结合体温调节过程,分析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剧烈运动会使机体产热增加,为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机体散热也会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速度加快,使人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探究2] 人从25 ℃的室内到5 ℃的室外后,试分析其体内发生的一些变化:(1)通过机体调节,人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比较人体在室内时的产热量(a)、散热量(b)和在室外时的产热量(c)、散热量(d)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2)体内酶的活性如何变化?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热增加,产热也增加a=b基本不变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变化后,体温依然维持在37 ℃左右体温调节过程(1)神经调节的过程①寒冷环境下的反射弧(字母表示)②炎热环境下的反射弧(字母表示)(2)体液调节的过程①下丘脑(c)分泌TRH→垂体分泌TSH→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②肾上腺(f)分泌的肾上腺素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1.(2025·江西宜春高二期末)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解析: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战栗以增加产热,A错误;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B正确;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C正确;寒冷环境中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甲状腺激素等参与的体液调节,故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D正确。2.(2025·浙江宁波高二检测)下图表示一段时间内,人体皮肤血流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①为25 ℃环境,则②可能为0 ℃环境B.在时间②内,人体可通过骨骼肌战栗来增加产热C.在时间②内,体内酶的活性比时间①③低D.在时间②内,皮肤血管收缩是非条件反射√解析:①→②的过程中,单位时间血流量减少,说明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中,A正确;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可通过骨骼肌战栗来增加产热,B正确;人是恒温动物,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体内酶的活性基本不变,C错误;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1)温度感受器接受的适宜刺激为“温度的变化”而不是“冷”与“热”本身。(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当外界环境温度低时,产生的热量多,散失的热量也多;当外界环境温度高时,产生的热量少,散失的热量也少。(3)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患者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仍然等于散热。(4)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减少散热”和“增加产热”都是相对于调节前而言。【知识框架】随堂 效果检测031.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作为信息分子,由血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起调节作用B.体液调节有分级调节,神经调节也有分级调节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广泛的原因是激素没有特异性D.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受副交感神经支配√解析: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A错误;体液调节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进行分级调节,神经调节通过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实现分级调节,B正确;体液调节作用广泛是因为激素可分布于全身,且有的激素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激素具有特异性,C错误;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受交感神经支配,D错误。2.(2025·河北唐山高二检测)人在安静状态下,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O2对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是必要的。剧烈运动后,血液中CO2浓度升高,经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使CO2加速排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中CO2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此调节过程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CO2浓度升高导致呼吸加快,其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CO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呼吸肌解析:人体细胞中CO2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A正确;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正确;血液中的CO2(属于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浓度升高会刺激呼吸中枢(含有神经中枢),导致呼吸加快,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题述过程调节呼吸的反射弧是外周化学感受器→传入神经→呼吸中枢→传出神经→呼吸肌,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呼吸肌,D错误。3.(2025·江西抚州高二期末)秋冬季节是病毒性流感高发期,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药物布洛芬具有抑制下丘脑活性的功效,加快散热的速度,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温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蒸发是人体有效的散热方式,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温度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D.体温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解析:高温持续期,体温相对稳定,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正确;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皮肤散热方式主要有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蒸发是人体有效的散热方式,B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内脏器官等部位,C错误;人体的体温调节是在神经调节(下丘脑相关神经中枢参与)和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等参与)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D正确。4.(2025·安徽十校高二期末)体温的相对稳定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出汗增加皮肤的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B.低温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均增多,但散热量增加幅度大于产热量C.低温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稳定D.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解析:高温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出汗增加皮肤的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A正确;低温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均增多,产热量和散热量增加幅度相同,以维持体温稳定,B错误;低温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稳定,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既有躯体运动神经(控制骨骼肌收缩等),也有内脏运动神经(影响一些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C、D正确。5.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B.t1~t2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C.t3以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体温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大于体液调节√解析:细胞中的有机物用于细胞呼吸(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会释放大量热量,这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A正确;t1~t2段,当人从25 ℃的环境中来到10 ℃的环境中,内外温差加大,散热量先增加,产热量也增加,B正确;t3以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维持相对恒定,C正确;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更广,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体液调节第3节第1课时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体温的调节学案.doc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体液调节第3节第1课时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体温的调节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