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12 F-19 Ni-59)一、选择题(1—8题每题 1分,9—13题每题 2分,共 18分)1.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聚沙成塔 C. 百炼成钢 D. 刻舟求剑2.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单质:水银、金刚石、液氧 B. 氧化物:氧化锌、石灰石、二氧化锰C. 化石燃料:石油、煤、木材 D. 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尿素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蒸发食盐水 B. 收集 CO2C. 移走蒸发皿 D. 溶解 NaCl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A.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D. 食醋用于除水垢5.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酸性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K+、Cu2+、SO42-、Cl- B. CO32-、K+、Na+、Cl-C. K+、SO42-、NO3-、Cl- D. Ba2+、Cl-、Na+、SO42-6.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填补了我国 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关于西达苯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西达苯胺中含有氧分子B. 西达苯胺中氧的质量分数最小C. 西达苯胺由 2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4个氮原子和 2个氧原子构成D. 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 48个原子构成7. 实验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以下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 1页/共 6页{#{QQABBQIAogAIQBIAABhCEwFCCgCQkBCCAYoGxBAcMAAAQRFABCA=}#}A. 向盛有红棕色 NO2气体的集气瓶中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逐渐消失B. 将空气中灼烧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发出白光并伴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伴有白烟生成D. 向已经变蓝的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会变为红色8. 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该反应有 2种生成物D.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3个原子构成9. 盐池中通常含有NaCl和Na 2CO3,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 2CO3的溶解度等于NaClB. 海水晒盐主要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C. t1℃的Na 2CO3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可变成不饱和溶液D. NaCl中混有的少量Na 2CO3,提纯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10. 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宏观: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B. 微观: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C. 变化: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D. 实验:用湿润的 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 pH,结果会偏小11. 向AgNO3和Cu NO3 的2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滤液中一定含有AgNO3B. 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 NO3 2第 2页/共 6页{#{QQABBQIAogAIQBIAABhCEwFCCgCQkBCCAYoGxBAcMAAAQRFABCA=}#}C. 若滤液中有Cu NO3 和Zn NO2 3 2,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D. 若滤液中只有Zn NO3 2,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一定有气泡产生12. 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分离 CaCl2和 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B 除去 N2中混有的少量 CO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C 鉴别 NaOH、BaCl2、CuSO4三种物质的溶液 取样,相互滴加,观察现象D 检验 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 Na2CO3 取样,稀释,滴加 CaCl2稀溶液13.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实验操作相符合的是( )A. B.一定量 NaOH固体投入到蒸馏水中 一定量 NaOH溶液加水稀释C. D.一定量 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一定量 NaOH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二、非选择题部分(共 32分)14. (4分)露营已成为人们亲近大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下列图片展示了露营常用的一些装备,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户外净水器过滤装置中的碳纤维滤芯与活性炭的作用相同,但净水效果更好,其作用是______。(2)图Ⅱ:露营使用的帐篷常用尼龙制成,尼龙属于______(选填“天然”或“合成”)纤维。第 3页/共 6页{#{QQABBQIAogAIQBIAABhCEwFCCgCQkBCCAYoGxBAcMAAAQRFABCA=}#}(3)图Ⅲ:露营烹饪食物常采用便携的卡式炉作为热源,炉中的小型燃料瓶中加压储存有液态丁烷 C4H10 ,打开开关时,液态丁烷汽化喷出,其微观解释是______。(4)图Ⅳ:自热米饭的发热包接触水就会放出大量的热,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写出产生热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5. (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预防食品变质的脱氧剂食品包装中除了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外,还有另一种神秘的物质“脱氧剂”。脱氧剂能够吸收包装容器中的氧气,从而减缓因为氧气的存在而使食品发生变质,造成口感、色泽和味道等发生变化的一类添加剂。铁系脱氧剂:1925年,H.Maude等人通过铁粉和硫酸亚铁及其它吸湿性物质配制出最早的铁系脱氧剂,用于防止变压器等设备的着火与爆炸。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高效铁系除氧剂已经被开发出来,应用于工业、生活等多个领域。食品包装袋中铁系脱氧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其除氧机理为:Fe+O2+H2O Fe OH Fe2O3 3H O3 2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 ):被称为低亚硫酸钠或保险粉,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1969年日本首先研发出来一种连二亚硫酸钠为主体,混合氢氧化钙和活性炭等组成的脱氧剂。在该脱氧剂中,活性炭充当催化剂,在水分存在的条件下,连二亚硫酸钠能够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够与其中的氢氧化钙反应进而生成亚硫酸钙(CaSO3 ),亚硫酸钙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沉淀。(1)食品袋中需加脱氧剂,说明食品变质的原因是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参加反应。(2)铁粉作为脱氧剂,它除了能吸收氧气外,还能吸收___________(填化学式),对食品具有干燥作用。(3)亚硫酸钙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小华同学认为,用连二亚硫酸钠脱氧剂来保鲜食品不如铁系脱氧剂好,是因为用它脱氧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残留。16. (5分)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得到粗盐和苦卤,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第 4页/共 6页{#{QQABBQIAogAIQBIAABhCEwFCCgCQkBCCAYoGxBAcMAAAQRFABCA=}#}(2)加入 BaCl2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向操作Ⅱ后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其目的是________,过量的稀盐酸对最终精盐纯度______(填“有”或“无”)影响。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其产率会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17. (4分)“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高温C+2NiO 2Ni+CO2 (1)NiO中镍、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2)若要生产 118t镍,需要 NiO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18. (5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 CO2,并模拟自然界中 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 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3)为制得 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 C的______(填“m”或“n”)端通入。(4)将 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 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19. (6分)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碱”的教学时做了以下演示实验:取少量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于 50 mL干燥的烧杯中,置于电子天平上。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了液体,天平示数增加。取下烧杯,将其放置在空气中。一周后,向烧杯中加适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交流与解释】(1)①氢氧化钠固体表面出现液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②电子天平示数增加的原因除了吸收水分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教师安排兴趣小组同学对烧杯中的溶液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进行了以下探究。【作出猜想】猜想一:有氢氧化钠;猜想二:没有氢氧化钠。【查阅资料】BaCl2溶液、NaNO3溶液、Ba(NO3)2溶液均呈中性。【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小明同第 5页/共 6页{#{QQABBQIAogAIQBIAABhCEwFCCgCQkBCCAYoGxBAcMAAAQRFABCA=}#}学认为猜想一成立。【交流与评价】(2)小玲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于是,小玲同学继续进行探究。【进行实验】(3)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小玲同学在小明同学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 Ba(NO3)2溶液 ________ 猜想一成立【反思与拓展】(4)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的性质,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某些气体的________。(5)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以下实验,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的是______(填序号)。A. 先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B. 先加足量 B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 CuCl2溶液C. 先加足量 Ca(OH)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D. 先加足量 Ba(NO3)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 FeCl3溶液20. (4分)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依据不同制取方式,可分为“绿氢”“灰氢”“蓝氢”“紫氢”和“金氢”等。如图带你认识“多彩”的氢。储氢是实现氢能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前者包括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吸附等储存方式,后者将氢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进行储存。“液氨储氢”的原理是氢气与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液氨,进行储存。(1)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属于“灰氢”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风能发电制氢 B. 核能发电制氢 C. 煤燃烧制氢(3)将氢气降温液化进行储存,属于物理储氢中的___________储存方式。(4)“液氨储氢”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储氢。第 6页/共 6页{#{QQABBQIAogAIQBIAABhCEwFCCgCQkBCCAYoGxBAcMAAAQRFABCA=}#}1-13【选择题答案】CABAC DBBBD CBA14、【答案】(1)吸附色素和异味(2)合成 (3)压强减小,丁烷分子间间隔增大(4)15、【答案】(1)O2 (2)水##水蒸气##H2O(3)(4)SO216、【答案】(1)过滤 (2)(3) ①.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②. 无 ③. 偏高17、【答案】(1)59:16(2)解:设若要生产118t镍,需要NiO的质量为x答:若要生产118t镍,需要NiO的质量150t。18、【答案】 ①. 试管 ②. ③. A ④. m ⑤.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19、【答案】(1)2NaOH+CO2=Na2CO3+H2O(2) ①. 不正确 ②.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后也变红(3)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为红色(4)干燥剂 (5)BD20、【答案】(1) (2)C(3)低温液态 (4)化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宜城市五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化学试卷.pdf 湖北省宜城市五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化学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