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友好学校第七十九届期末联考高二历史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D 2. C 3. C 4. C 5. B6. A 7. A 8. A 9. A 10. C11. B 12. D 13. B 14. B 15. A 16 .B二、非选择题答案17.(1)相同点:都随着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而逐渐繁荣;都出现过重要的商业城市;都受到一定制度或政策的影响。(3分)不同点:中国古代商业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发展曲折;欧洲古代商业在不同阶段受封建制度等影响程度不同。中国古代商业有严格的“坊市”制度,宋代才打破;欧洲没有类似严格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分离制度。(3 分,任答三点)(2)原因:中国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占主导;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儒家思想轻视商业等;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相对较早;欧洲商业经济有一定独立性;地中海地区贸易条件优越;城市兴起对商业发展推动作用大;且欧洲封建统治相对分散,对商业限制相对较弱;(6分,任答三点)18.(1)原因: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处境艰难,为改变处境而斗争。(4 分)(2)原因:主观上,法国工人阶级在政治上不成熟,没有统一的革命政党领导,没有乘胜追击敌人等;客观上,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敌人力量强大。(6分)(3)认识:国际工人运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兴起和发展;工人运动从自发斗争走向自觉斗争,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工人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4分)19.(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量增加;“钱荒”严重,铁钱携带不便;四川地区商业发达。意义: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品交换,促进了商业发展。(6 分)(2)变化:从民间使用到政府认可,再到成为主要货币。相同点:都有金属货币和纸币;货币流通受政府政策影响;都经历了货币混乱到逐渐统一的过程。(8 分)20. 事例 文化交流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丰富国家文化内涵、推动科技进步等,从而推动国家整体发展。(2分)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大量出口,促进了经济繁荣。同时,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经过长期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近代以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传入中国,如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总之,文化交流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思路,推动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不断进步。(10 分){#{QQABDQYl5wq4gBQACY7bAwXMCgoQkJCTJSoOQVAUKAwiiANABAA=}#}友好学校第七十九届期末联考 A.与手工业紧密结合 B.产品实行自给自足C.生产强调精耕细作 D.生产以家庭为单位高二历史5.19 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 95%,约 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本试卷共 20 题,满分 100 分,共 6 页。考试用时 75 分钟。可见( )注意事项:A.自由贸易导致巨额贸易逆差 B.英国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贴在条形码区域内。C.工业革命成就英国世界霸主 D.消费旺盛显示英国经济活力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mm 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6.1860 年,旧金山华人人口占全美华人总人口的比重不足 7%;至 19 世纪 70 年代,这一比例已超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过了 17%;而到了 20 世纪初,更是高达 25%,旧金山也因此出现了全美最大的唐人街。这一变化( )卷上答题无效。A.折射出美国西部淘金热的社会影响 B.得益于美国殖民扩张对华工的需求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C.反映出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D.源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7.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合题目要求的。)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1.某旅行社为配合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广告词是(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A.沿着印度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金字塔的壮美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B.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狮身人面像,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A.①②④ B.①②③D.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楔形文字,感叹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C.①③④ D.②③④2.公元前 4 世纪,亚历山大东征,他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一座城市,各城市中希腊式的8.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表明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这段话强调了( )古代中国( )A.希腊文化的优越性 B.希腊文化的东方化A.食物种类丰富,饮食结构合理 B.已经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C.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D.东方文化的希腊化C.农业种植与家畜饲养高度发达 D.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3.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9.宋代城市中,除固定商铺外,还存在大量流动性摊点,主要经营市民生活所需的食物、果蔬、鲜和成功的反应。”19 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 )花等。这反映出( )A.实行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A.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B.城市功能转为以经济活动为主C.实行明治维新 D.颁布《权利法案》C.市场交易品种逐渐增多 D.草市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10.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碌碡、砻、磨盘等。由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 )高二历史试题 第 1页(共 6页) 高二历史试题 第 2页(共 6页){#{QQABDQYl5wq4gBQACY7bAwXMCgoQkJCTJSoOQVAUKAwiiANABAA=}#}马( ) ④列强开始向殖民地输出商品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A.①②③ B.②③④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1.1876 年,美国为纪念建国 100 周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当时中国官员宁波海关文案李圭 16.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对其全球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改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从越南作为中国工商业的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李圭在会后的游记中写道:“以视美国物产之丰,种类之 撤军;不再反对英法拥有独立的核力量;开启美日“友好外交的新纪元”。下列因素中,促使这一多,何啻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时期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落后,没有产品参加博览会 B.与美国在经济上差距巨大 A.苏联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对美遏制的加强C.已经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成效显著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和世界政治格局日趋多极化12.《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 C.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 ) D.联合国地位的日益提高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 二、材料分析题(共 52 分,17 题 12 分,18 题 14 分,19 题 14 分,20 题 12 分。)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17.(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商业被视为“末业”,受到统治者的抑制。但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1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 业也逐渐繁荣起来。唐朝时期,长安、洛阳等城市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出现了“坊市”制度,将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这些举措( ) 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到了宋代,“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商业更加繁荣,出现了夜市、晓A.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 B.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 市等。C.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材料二:在古代欧洲,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商业活动频繁,地中海地区成14.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 为重要的贸易区域。中世纪欧洲,商业活动受到封建制度的限制,但随着城市的兴起,商业逐渐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入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 兴。11 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商业城市,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材料反映出(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商业发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 B.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 D.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15.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其原因是(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商业发展不同的原因。(6分)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②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发展民族工商业③世界基本已被瓜分完毕高二历史试题 第 3页(共 6页) 高二历史试题 第 4页(共 6页){#{QQABDQYl5wq4gBQACY7bAwXMCgoQkJCTJSoOQVAUKAwiiANABAA=}#}18.(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材料一: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开始进行斗争。19 世纪欧洲出现了三 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材料二: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1871 年,法国巴黎工人发动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6分)义,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根据材料一,指出 19 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的原因。(4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6 分)20.(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历程的认识。(4 分) 材料:文化交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文化交流。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推进,世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19.(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所学内容,谈谈文化交流对国家发展的作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材料一 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 分)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的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 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 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 36 万贯铁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 125 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用元代的纸钞,铜钱的流通并不畅达。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高二历史试题 第 5页(共 6页) 高二历史试题 第 6页(共 6页){#{QQABDQYl5wq4gBQACY7bAwXMCgoQkJCTJSoOQVAUKAwiiA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二下答案.pdf 高二历史试题上交.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