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选题
1.王老师经常告诫同学们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影响个人形象的,不只是衣着,更是气质。”这句话启示同学们( )
①要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
②要正视生理变化,欣然接受青春期到来
③青春之美不在外表,不必追求外在美
④外在美内在美相协调,做到内外兼修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某校道德与法治老师以“如何看待异性交往”为议题开展教学,同学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②异性友谊遭人质疑,与异性交往不可取
③与异性交往,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④与异性交往,只会产生早恋,影响学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此前,中国已有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等十几个城市陆续开设中学性教育课程,内容涵盖性价值观念、性与性行为、生殖与避孕、预防性病艾滋病和远离毒品等。中学性教育课的开设有利于( )
①了解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②可以避免受到性骚扰和性侵害
③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各项权益
④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当读到李白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时,我的情绪低落;当读到孟郊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时,我感到愉悦……这表明( )
①人的情绪复杂多样 ②人的情绪是会受到感染的
③人的情绪相对稳定 ④人的情绪受自然环境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喜悦,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情绪之一,它让生活充满了色彩与活力。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喜”这一情绪的有(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以下是学校心理健康周“留下你的笑脸”留言墙摘录:
◎参加跑步等体育活动能帮助我转移注意,化解烦恼。
◎不开心时,我与值得信赖的师长交流,心情就变好了。
◎通过书信的方式把不良感受写出来,可以让我冷静下来。
这些留言的共同主题是( )
A.悦纳生理变化 B.培养坚强意志 C.学会认识自我 D.学会调控情绪
7.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中考复习阶段,很多学生会遇到“高原现象”。表现为学习成绩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不前。处理不好会影响自信心,导致不良后果。你认为下列做法能有效突破“高原现象”的是( )
①悦纳自己,追求完美
②正视挫折,迎接挑战
③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④自信自强,坚持不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通过奋斗与努力,而非暴力与掠夺来成就民族的繁荣与昌盛。以下古语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③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快速发展,经历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提升,让我们拥有了平视世界的底气,赋予我们坚定的民族自信,强大的民族自豪感。材料体现自信( )
①并非凭空而来
②源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③源于在与他人交往中获得的快乐
④只源于个人自身的努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清明节是祭奠先人、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许多人会通过不同的祭祀方式寄托哀思。从“小模式家庭追思”到“鲜花换纸钱”,各地文明祭扫频出新招。这说明我国清明祭扫活动( )
①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基本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②是一种传统习俗,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
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④秉承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1.“四君子”是传统诗词、绘画等文艺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兰的优雅朴素、高洁坚贞,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菊的清新高雅、悠然宁静,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中,花木草石等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体现了( )
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12.某班兴趣小组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时,选取了以下三则典型素材。这些素材共同体现的核心价值导向是( )
素材一 2024年7月8日,港澳青少年在鄂开启“百万青年看祖国”研学活动。 素材二 北极边境派出所民警顶风冒雪,在零下31摄氏度严寒中完成界江踏查任务。 素材三 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陈冬、陈中瑞、王杰三名航天员领命出征。
A.关爱弱势群体,培育人文情怀 B.聚焦科技创新,突破技术壁垒
C.厚植家国情怀,践行责任担当 D.讴歌时代成就,消解危机意识
13.某石料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任何防尘防控措施,对周边居民造成了扬尘、噪声等污染严重扰民。可见,该石料加工厂( )
①违反了民法典中确立的自愿原则 ②违反了民法典中确立的绿色原则
③侵犯了周边居民的财产权 ④侵犯了周边居民的健康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2025年1月1日起,我国一批法律规范正式实施。能源法对我国能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以及能源安全保障等具有重要意义;学位法为规范学位授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体现了( )
A.科学立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B.修订法律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途径
C.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D.有了完备的法律制度就实现了法治社会
15.观察漫画,你会对漫画中的同龄人说( )
A.尊重知识产权,拒买盗版书籍
B.讲究实惠便宜,支持盗版文化
C.培养法律意识,保护商标权
D.尊重劳动创造,申请专利保护
16.“敬而用之,谓之守法。”下列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①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②因飞机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③小红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④小兰就解决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7.【我们在成长】
情境 班上组织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和自己的家长共同表演一个节目。芳芳紧张得不得了,一个劲儿地问妈妈应该出什么节目。可是,不管妈妈出怎样的主意,芳芳都觉得不好。妈妈让芳芳自己想一想,芳芳觉得妈妈不支持自己。妈妈建议她表演从小练习、多次拿奖的小提琴。芳芳怕过于张扬,被同学笑话。现在,芳芳和妈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芳芳的行为表现出哪些青春期矛盾心理?请运用你的经验,帮芳芳化解一下吧。
18.【以史为鉴,人须有自尊】
故事一 晏子使楚春秋末期,晏子奉齐景公之命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个子矮,有意侮辱他,让他从大门旁边的小门进去。晏子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狗洞进去。"楚王自取其辱,只好下令让晏子从大门进去。
故事二 一个年轻人向一位老者问路:“喂,老头儿,去北山还有几里 ”老者说:“还有三百八十丈。”年轻人非常纳闷:“路途怎么论丈 ”老者回答:“因为你不论里(礼)啊!。
请从自尊角度,探讨两则典故给我们的借鉴之处。
三、辨析题
19.【增强法治观念,培养法治素养】
某小组成员围绕“如何应对违法犯罪行为”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以下是其中两位同学的观点:
甲:青少年是未成年人,因此不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乙:面对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四、分析说明题
20.【传承优秀理念,聚焦民生百态】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弘扬优秀传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材料一 同学们就“利益选择”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小治展示了一幅图片(图一),班主任说:“要想融入集体,健康成长,应该把M翻过来,把ME调整为WE(图二)。一个个ME构成了若干个WE,大家应时时记住,我们每个人心中除了有ME,还应该有WE,无论何时,WE都是最重要的。”
(1)结合“核心思想理念”相关知识,谈谈你对ME(我)与WE(我们)的理解。
材料二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无不强调仁与爱的统一。仁爱的根本要求是爱人、助人、利人。这一传统在家训文化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释和发挥。如曾国藩在《家训》中提出“立身以不妄语为本”,“不说谎话”是做人的基本的品德;许汝霖的《德兴堂家订》告诉子孙要俭朴,婚丧祭祀从简,用祝寿、祭祀等省下来的钱,济孤寡、助婚丧、立家塾;康熙皇帝《庭训格言》中训诫皇子“人生于世,最要者惟行善”……
(2)运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材料中的家训传递出哪些精神力量?
五、综合探究题
21.为了培育同学们的法治素养,提高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某校七年级(2)班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我会断案】
案件一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商业诋毁纠纷案。主播朱某某在直播间发布“有人说××便宜,我跟你说,××就是不好”等言论。随后,该品牌方将朱某某及其所在的两家公司告上法庭。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不好”一词属于负面评价,容易误导消费者,依法判决被告刊登声明、消除影响,赔偿原告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20万元。
案件二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孙某、符某某被拐案一审宣判。以拐骗儿童罪判处吴某龙有期徒刑五年,以包庇罪判处吴某光有期徒刑二年。
(1)请你分别对两个案件的违法类型进行判定,并说明理由。
【我会宣传】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需要为青少年搭建一个学习法律知识、加强自我防范的平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愿意成为“法律小小宣传者”,他们通过在生活中学习、实践,不断加强自我防范、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2)如果你是“法律小小宣传者”,你将如何从“严于律己”角度进行宣传?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C
6.D
7.D
8.B
9.A
10.D
11.B
12.C
13.B
14.C
15.A
16.B
17.①芳芳的行为表现出了独立与依赖、勇敢与怯懦的青春期矛盾心理。②建议芳芳积极自我调节,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冷静思考和分析;③求助家长,和妈妈心平气和地沟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顾虑;④也可以和同学交流,了解同学们对表演节目的看法,从同学那里获取建议。
18.①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们要像晏子和老者一样,维护自己尊严的同时尊重他人。②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面对侮辱,晏子用智慧捍卫尊严;面对无礼的年轻人,老者巧妙回应。
19.①甲观点错误,乙观点正确。②对未成年人而言,要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态度,面对违法犯罪行为不能无动于衷。③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④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0.(1)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实现社会的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弘扬社会正气,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2)①“立身以不妄语为本”传递出“守诚信”核心思想理念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②“周济穷人”“济孤寡、助婚丧、立家塾”传递出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和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③“要俭朴,婚丧祭祀从简”传递出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④“最要者惟行善”传递出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21.(1)①案件一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因为朱某某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承担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②案件二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因为吴某龙、吴某光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判处有期徒刑。
(2)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③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④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 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