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一、选择题(本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移栽幼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 ( )A.保留水分和无机盐 B.避免伤害生长点C.避免伤害根冠 D.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2.白菜幼苗过密,菜农会拔掉一部分幼苗叫“间苗”,其主要原因是 ( )A.种植密度越低,白菜的产量越高 B.“间苗”可以降低白菜的呼吸作用C.菜苗之间的距离越大越好 D.“间苗”可避免幼苗相互遮光3.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与种子,必须完成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 ( )A.开花和传粉 B.开花和受精C.传粉和受精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4.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后,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长出“月球第一片嫩叶”。在其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 )A.胚轴 B.子叶 C.胚芽 2. D.胚根5.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C.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x-j光雄+>有机物+氧气。式子中“X”表示的物质是 ( )A.淀粉 B.水 C.葡萄糖 D.蛋白质7.在“我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言”的活动中,小明提出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变废为宝C.大力引进外来生物 D.绿色出行,低碳生活8.为增加粮食产量,下列对农田生态系统有不利影响的措施是 ( )A.实行作物轮作 B.长期使用化肥C.使用农家肥 D.将农作物秸秆还田9.小红外出两周后,发现家中绿萝的叶子已萎蔫,浇水后恢复了生机。这说明绿萝的生活需要 ( )A.人的陪伴 B.温度 C.光照 D.水10.练习徒手切片时,右手要捏紧两片并紧的刀片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刀片划伤其他同学 B.便于迅速来回切割C.使切下的材料足够薄 D.防止刀片从手中滑脱11.在蚕豆种子结构中,将来能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是 ( )A.胚芽 B.胚乳 C.子叶 D.胚12.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欲使一株牡丹开出多个品种、不同颜色的花,最快捷的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 D.克隆13.碳中和通常是指通过吸收和抵消等方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吸收量之间的平衡。而要实现碳中和,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以下做法不能为此目标贡献力量的是 ( )A.出行优先选择纸质车票 B.购物使用方便的环保袋C.使用节能灯 D.多乘公交绿色出行14.在城市绿化中,移栽的树苗常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或选择傍晚移栽,这样能提高成活率的原因是 ( )A.降低叶的光合作用 B.降低叶的蒸腾作用C.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和无机盐的吸收15.萝卜放置时间长了会出现“空心”,影响萝卜的口感及营养,造成“空心”的根本原因是萝卜在存放期间通过 ( )A.光合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B.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C.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D.光合作用释放出了氧气16.某地扩建城市广场的过程中,清除了很多野生植物,铺设地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蝴蝶等常见昆虫将会减少 B.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C.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将减少 D.广场下土壤中微生物不受影响17.《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对世界农业科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对蔬菜种植的管理有“有草锄之”的论述。种菜要锄草,因为杂草与蔬菜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竞争 B.合作 C.寄生 D.共生18.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美丽场景。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稻和青蛙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生产者B.消费者 生产者 C.生产者消费者D.生产者 分解者19.下面是“认识叶片的结构”实验的几个步骤,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到小木板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 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A.⑤④③②① B.①⑤④③②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20.以下根据成语或俗语写成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鹬蚌相争,渔人得利:阳光→蚌→鹬→渔人B.草尽兔狐愁:草→兔→狐C.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土壤←虾←小鱼←大鱼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螳螂→黄雀21.唐诗有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结合右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幼叶,能发育成“细叶”B.②是芽原基,能发育成柳条C.③代表芽轴,可以发育成茎D.侧芽能抑制顶芽的生长22.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图中①②③表示玉米植株进行的生理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生理活动①可提高产量B.进行生理活动②的场所是叶绿体C.能释放能量的生理活动是②D.根吸收的水主要用于生理活动③23.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国之大者”,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①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②焚烧秸秆,提升肥力 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④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⑤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⑥随意放生,尊重生命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24.为探究芹菜叶柄倒置对水分运输的影响,小红同学将芹菜叶柄分成两段,分别插入两只盛有稀释后的红墨水的烧杯中,其中一段正立,另一段倒置。两小时后,芹菜叶柄横截面都出现了红色斑点(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两段芹菜叶柄应该粗细相近B.两段芹菜叶柄应该长短相同C.该实验应多次重复,避免实验偶然性D.一只烧杯置于光下,另一只烧杯置于黑暗处25.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杏,《本草纲目》记载:“曝脯食,止渴,去冷热毒。”再如花生,《本草纲目》记载其具有健脾养胃、润肺化痰的功效。杏和花生,我们日常食用的部分分别是由它们花的什么结构发育而来的 ( )A.果皮、种子 B.子房壁、胚 C.子房壁、胚珠 D.子房、胚珠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个小题,共50分)26.(9分)被子植物的一生可用数轴表示,如图1。其中,原点“0”表示新生命的超点,a、b、c、d表示其一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它们的结构分别如图2中a、b、c、d所示。请结合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1)图1中原点“0”表示受精卵,它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发育为种子中的 ,由图2a 中 (填a中的标号)所示的部分共同组成。(2)若图2a是菜豆种子,它在萌发时[ ] 会因营养物质不断消耗而逐渐萎缩。(3)通过观察和测量发现图2b中的③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 ,该处的细胞来自分生区细胞的不断分裂。(4)花芽的出现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花的主要结构是 ,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 两个重要生理过程,图2c中的[ ] 发育成图2d中的①。27.(9分)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a、b 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 ,b是 。(2)A、B表示两种物质:A 是 ,B是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 ,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 ,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 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4)b作用的意义是释放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28.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并回答问题。(一)(6分)由重庆大学牵头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年底顺利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高18厘米,直径16 厘米,净容积约0.8升,总重量3千克。“罐子”内放置有马铃薯、拟南芥种子、棉花种子、油菜种子、酵母菌、果蝇卵共六种生物样本,以及土壤、水、空气等物质。科学家通过一定的技术使“罐子”内温度保持在1~30℃,控制好里面的湿度、养分。“罐子”的顶部安装有光导管,它能让“罐子”里的植物享受到月球表面的自然光,为“月面微型生态圈”提供光能。(1)“月面微型生态圈”相当于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其能量来源是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上看,在“月面微型生态圈”中充当分解者角色的是 。(2)该微型生态系统稳定性差,自我调节能力弱,原因是生物种类 ,营养结构 。(3)“月面微型生态圈”中马铃薯和拟南芥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供果蝇卵“消费”;果蝇卵的生长过程则产生出植物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粪便等养料,这将实现微型 循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二)(5分)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作物,适应性强,有冬小麦与春小麦之分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适宜气候区域。小麦的生长周期包括播种、出苗、分蘖、越冬(春小麦无此阶段)、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阶段。每个阶段对温度、水分、光照和土壤条件都有特定的要求。(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说明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2)小麦返青后,通常追施含 三大无机盐的肥料,以利于增加产量。进入抽穗期后,小麦的吸水量增大,小麦吸收的水分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主要用于 (填生理过程),这样植物通过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了生物圈中的 。(3)小麦叶片产生的有机物通过 运输,供植物各器官利用。29.(9分)请仔细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一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甲、乙、丙的某些生理过程。材料二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相关会议,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海洋。如此污水中的核物质将随着洋流和食物链扩散,影响生态安全、人类健康等方方面面,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也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国际问题。图二为某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 ,又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有效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图二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鲨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鲨鱼和乌贼的关系是 。图二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图一中的生物成分 (填“甲”“乙”或“丙”)和 。(3)若图一中的a、b、c代表图二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c代表 。(4)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2分)30.(每空2分,共12分)图甲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们常用植物装点家居环境,但在封闭的卧室中不宜摆放过多的植物,是因为植物进行了图甲中的[ ]。(2)图乙中实验的变量为二氧化碳,故在设计中应选取大小相近、长势相同的植株,等量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前将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原因是 。图乙的两个装置暗处理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各取一片绿叶,分别进行脱色处理,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 内的叶片会变蓝。(3)如果将图乙装置二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装置二必须放在 环境中。(4)该生物兴趣小组想知道温度与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某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若让植物连续光照12小时,再置于黑暗环境中12小时,则温度控制在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1. D 2. D 3. C 4. D 5. D 6. B 7. C 8. B 9. D10. C 11. D 12. B 13. A 14. B 15. C 16. D 17. A18. C 19. D 20. B 21. A 22. C 23. D 24. D 25. C二、非选择题(共5 小题)26.(1)胚①②③④(2)④ 子叶(3)伸长区(4)雄蕊和雌蕊(花蕊) 传粉和受精 ⑤ 子房壁27.(1)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2)二氧化碳 有机物(3)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碳一氧(4)能量28.(一)(1)太阳能 酵母菌(2)少 简单(3)物质 生物圈(二)(1)温度(2)氮、磷、钾 蒸腾作用(3)导管29.(1)碳一氧(2)4 海洋水生植物→海牛→鲨鱼 捕食和竞争 甲 非生物部分(3)海贝(4)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合理即可)30.(1)呼吸作用(2)装置一中植物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让叶内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二(3)黑暗(4)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