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汽化和液化 课件(共43张PPT)2025-2026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汽化和液化 课件(共43张PPT)2025-2026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 考点清单解读
● 重难题型突破
● 易错易混分析
● 回归教材·图片全解
● 重点实验突破
● 回归教材·活动
二、 汽化和液化
二、 汽化和液化
■考点一 汽化
1.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作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 汽化和液化
2. 蒸发
概念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作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 影响 因素 液体的温度 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的表面积 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速 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
二、 汽化和液化
续表
应用 医生常用酒精擦拭高烧病人的身体,酒精蒸发
时从病人身体吸热,为高烧的病人降温
二、 汽化和液化
3. 沸腾
概念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现象 ①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小;
②沸腾后,气泡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
条件 ①温度必须达到液体的沸点;
②继续吸热
特点 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二、 汽化和液化
4. 沸点
概念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沸点
特点 (1)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2)液体的温度不会超过液体的沸点
应用 分离两种沸点不同的物质
与气压 的关系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二、 汽化和液化
5.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详见 P54 重点实验突破)
二、 汽化和液化
6.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位置 液体表面 液体内部、表面同时进行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只在一定温度下
(沸点)进行
二、 汽化和液化
续表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液体自身温度变化情况 吸热,液体自身温度降低 吸热,液体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相同 物态变化 都属于汽化现象 吸、放热情况 都是吸热过程 二、 汽化和液化
对点典例剖析
典例 1 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叶片散失水分, 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以 _______ 的方式汽化成水蒸气散发到植物体外。 由于这个过程 _____,所以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植物也不会由于外界温度太高而受到伤害。
二、 汽化和液化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就是蒸发现象,发生在植物的表面,蒸腾作用可把植物体内的水以蒸发的方式汽化成水蒸气散发到植物体外,这个过程吸热,能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
[答案] 蒸发 吸热
二、 汽化和液化
典例 2 图中的小试管 B 装上水,悬放在烧杯 A 的水中,当 A 中水沸腾时,B 中的水 _____ 沸腾,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典例剖析
二、 汽化和液化
[解题思路]
[答案] 不会 B 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
二、 汽化和液化
典例 3 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 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C. 沸腾需要吸热,而蒸发不需要吸热
D. 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液体表面发生
二、 汽化和液化
[解析]
[答案] A
二、 汽化和液化
■考点二 液化
1.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作液化。
2. 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2)压缩体积: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二、 汽化和液化
3.与液体汽化需要吸热相反,气体液化会放热。
二、 汽化和液化
典例 4 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些液态乙醚,用橡皮帽套紧针头处,再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然后往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液态乙醚又出现,这表明用 ________________(选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对点典例剖析
二、 汽化和液化
[解题思路]
[答案] 压缩体积
二、 汽化和液化
■题型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例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小兰和小伟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实验。
二、 汽化和液化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 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观察气泡可判断图甲中水处于 _____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
(3)小兰和小伟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中 A、B 所示。 由图像可知,小兰和小伟所用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mA ____(选填“>”“<”或“=”)mB。
(4)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变化
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汽化和液化
[解析](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先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因此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2)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水的上部和下部温度相同,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进入气泡,有更多的水蒸气补充,气泡越来越大,所以题图甲中的水处于沸腾时的状态。
二、 汽化和液化
[解析](3)因为两个同学所用实验装置相同,相同时间内水吸热相同,由题中图像可知,A 的初温比 B 的高,但加热相同时间后同时沸腾,即 A 升温比 B 慢,说明 A 的质量大于 B 的质量,即 mA>mB。(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 (1)自下而上 (2)沸腾时 (3)> (4)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二、 汽化和液化
思路点拨
二、 汽化和液化
思路点拨
二、 汽化和液化
解题通法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主要考查实验装置的调节、器材选择、温度计读数、图像分析处理等。 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注意:①实验中酒精灯、温度计及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②实验现象的分析;③实验结论的正确描述。
二、 汽化和液化
■混淆“白气”(或“白雾”)和水蒸气
例 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会冒“白气”,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壶嘴会冒“白气”,下列对这两种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雪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 雪糕周围的“白气”是周围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C. 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
D. 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二、 汽化和液化
[解析]“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故 C 项错误;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是周围的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雪糕,会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就是“白气”,故 A、B 项错误;水烧开后,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也会产生“白气”,故 D 项正确。
二、 汽化和液化
[答案] D
[易错] C
[错因]误以为“白气”是水蒸气。
二、 汽化和液化
易错警示 水蒸气不能用眼看到,一般有“白气”出现很大可能为液化现象。
领悟提能 “白气”和“水蒸气”不同,水蒸气是气体,人眼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白气”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小水珠。“白气”的来源有两种情况:一是高温物体释放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教材图片 图片解读
(苏科八上 P103) 命题考点:汽化与液化辨析
仲夏清晨植物上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如图所示, 露珠的形成是①______ 现象,此过程②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中午露珠不见了是③________ 现象。(①、③填物态变化名称)
液化
二、 汽化和液化
放热
汽化
(苏科八上 P104) 命题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炎热的夏天,开放式的环境无法使用空调设备降温,而喷雾风扇(如图)
却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这是因为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
加快了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选填“加快”或“减缓”)了水分的蒸发,蒸发要从周围环境中⑥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续表
二、 汽化和液化
空气的流速
加快
吸收
(苏科八上P104) 命题考点:水的沸腾特点
将适当的水装入纸杯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
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杯并没有燃烧。纸杯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仍要
持续吸热,温度⑦_____________,该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续表
保持不变
二、 汽化和液化
实验: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 器材 秒表、铁架台、电水壶、温度计、中间带小孔的硬塑料板、坐标纸、水等
实验 装置
二、 汽化和液化
续表
实验 步骤 1. 如图所示,向水壶中注入适量的水,闭合开关,
观察水的温度变化和水中发生的现象。
2. 在水温升高到 90 ℃后, 每隔 10 s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到水沸腾并持续 30 s 后停止加热。停止加热后,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二、 汽化和液化
续表
实验 现象 1. 刚开始加热不久,在水壶底出现了许多小气泡,
随着水温升高,小气泡逐渐变大,并脱离水壶底开始上升,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还没有到达水面就消失了。
2. 随着水温继续升高,气泡发生了变化,其内部
和表面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内部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迅速变大,至水面快速破裂,这时水就沸腾了。
3. 停止加热后,水将停止沸腾,水壶中不再产生
气泡
二、 汽化和液化
续表
数据 记录表 时间/ s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
温度/ ℃ …
二、 汽化和液化
续表
绘制温 度—时间图像 以时间为横坐标轴、温度为纵坐标轴,建立平面
直角坐标系。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标出各
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实验 结论 水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水沸腾后,吸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
二、 汽化和液化
命题点:
1. 测量仪器(秒表、温度计)。
2. 组装器材的顺序(自下而上)。
3. 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4.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用初温①_____ 的水;加盖塑料板等)。
5. 水壶口与塑料板并不密封的目的(为了使水壶内外气压②_________)。
6. 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如图所示,判断是沸腾前还是沸腾时)。
较高
二、 汽化和液化
相同
7. 水的沸点的判断(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温度⑤___________,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此时水的温度就是水的⑥___________)。
8. 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持续吸热,温度⑦___________)。
沸腾前
二、 汽化和液化
保持不变
沸腾时
沸点
保持不变
9. 沸点非 100 ℃的原因:
(1)当地大气压⑧______ 标准大气压时,导致水的沸点低于100 ℃。
(2)水壶口的盖密封较严时,导致烧杯内的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导致水的沸点⑨_______ 100 ℃。
10. 水壶口处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⑩_________ 形成小水珠)。
二、 汽化和液化
低于
液化
高于
[苏科八上 P99 活动改编] 在探究蒸发特点的活动中,小明发现:用酒精擦在手背上,会感觉到手背很凉。
提出猜想:可能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1)设计实验:
现有实验器材:①温度计,②一瓶酒精,
③一个烧杯,④水,⑤药用棉花。 小明应选用的器材有 _________(填序号)。
二、 汽化和液化
①②③
(2)实验操作:
第一步:将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将温度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
(3)支持猜想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汽化和液化
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表面蘸上酒精
从酒精中取出,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温度计示数下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