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以 “从‘白色污染’说起” 为核心,是第 10 课的开篇内容。教材先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探究塑料的性能,说明其被广泛使用的原因;通过 “阅读角” 中 “塑料袋漂流记” 的故事,展现塑料垃圾对田野、海洋、环境等的危害,引出 “白色污染” 的概念;探讨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的可行性,指出需合理、有节制地使用;介绍国内外应对 “白色污染” 的举措,如德国《包装条例》、爱尔兰塑料袋税、我国 “限塑令” 等;最后引导学生寻找塑料制品替代品,拟订家庭 “减塑” 方案。教材旨在让学生认识 “白色污染” 的危害,了解解决办法,培养减少塑料污染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生活中频繁接触塑料制品,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但对 “白色污染” 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的意识和行动。他们对塑料性能的了解较浅,对塑料垃圾的处理及环境影响知之甚少。通过本课时学习,需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认识塑料的利弊,感受 “白色污染” 的严重性,掌握减少塑料使用的方法,主动参与到 “减塑” 行动中。 核心素养分析政治认同:通过了解我国 “限塑令” 等应对 “白色污染” 的举措,认识到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支持国家的环保政策,增强对国家治理能力的认同。 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道德品质,认识到减少 “白色污染” 是每个人的责任,从自身做起,践行环保行为,提升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了解国家关于限制塑料制品使用的相关规定,如 “限塑令”,明白遵守这些规定是公民的义务,树立环保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在认识 “白色污染” 危害、参与 “减塑” 行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感和行动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责任意识:认识到 “白色污染” 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减少塑料使用是对环境、对社会负责的表现,培养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及其带来的便利。 帮助学生了解 “白色污染” 的危害,认识到合理使用塑料制品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减少 “白色污染” 的方法,如使用替代品、制定 “减塑” 方案等。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 “白色污染” 的长期性和严重性,从内心认同并主动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引导学生将 “减塑” 方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生活中坚持执行 “减塑” 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塑料制品图片、塑料性能实验视频、“塑料袋漂流记” 动画、“白色污染” 现状图片、国内外应对 “白色污染” 的政策资料等。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塑料制品(塑料杯、塑料袋、塑料玩具等)、水、火源(模拟实验,教师操作)、记录表等,用于探究塑料性能。 “减塑” 方案表:供学生拟订家庭 “减塑” 方案。 替代品展示台:摆放布袋子、竹篮子、玻璃罐等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个装满各种塑料制品的篮子,提问:“同学们,这些物品你们熟悉吗?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但它们也给环境带来了大麻烦,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从‘白色污染’说起,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认识塑料制品的便利与性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文具、塑料餐具等。组织学生进行塑料性能小实验,如用手摸感受柔软度、用水浸测试隔水性、观察塑料电线的阻电情况(教师演示安全部分)。提问:“通过实验,你们发现塑料有哪些性能?这些性能让它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列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参与实验并记录发现,如塑料很轻、防水、不易碎等。讨论塑料性能带来的便利,如塑料袋方便携带、塑料杯轻便不易摔等,认识到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和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和优良性能,理解其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为后续认识其危害做铺垫。 第二部分:了解 “白色污染” 的危害 教师活动:播放 “塑料袋漂流记” 动画,展示 “白色污染” 的现状图片,如堆积的塑料垃圾、被塑料污染的海洋生物等。提问:“塑料垃圾给环境和生物带来了哪些危害?结合动画和图片,说说你的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 “白色污染” 难以解决的原因,如塑料不易降解。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和图片,感受塑料垃圾对田野、海洋、生物的危害,如影响庄稼生长、导致海洋动物死亡等。分享自己的感受,认识到 “白色污染” 的严重性。讨论塑料难以降解的特点,明白 “白色污染” 的长期性。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白色污染” 的危害,引发情感共鸣,认识到塑料垃圾对环境的破坏,增强环保意识。 第三部分:探索减少 “白色污染” 的方法 教师活动:提问:“我们能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塑料,但需合理使用。介绍国内外应对 “白色污染” 的政策,如我国 “限塑令”。展示替代品展示台,让学生了解布袋子、竹篮子等替代品。发放 “减塑” 方案表,指导学生与同桌讨论拟订家庭 “减塑” 方案。 学生活动:讨论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的可行性,如医院的塑料医疗器械无法替代,认识到合理使用的必要性。了解 “限塑令” 等政策,知道国家在积极应对 “白色污染”。观察替代品,说说其优点。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家庭 “减塑” 方法,如用布袋买菜、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填写 “减塑” 方案表。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政策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合理使用塑料的重要性,了解解决 “白色污染” 的途径。通过拟订方案,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计划,培养行动力和责任意识。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塑料性能的是( ) A. 防水 B. 易降解 C. 轻便 答案:B 解析:A、C 选项是塑料的常见性能;B 选项错误,塑料不易降解,这是 “白色污染” 的原因之一。 “白色污染” 主要指的是( )带来的污染。 A. 白色的纸张垃圾 B. 塑料制品垃圾 C. 白色的布料垃圾 答案:B 解析:“白色污染” 特指塑料制品垃圾造成的污染,A、C 选项不符合定义。 我国为了遏制 “白色污染”,实施的政策是( ) A. “限塑令” B. 塑料袋免费提供 C. 鼓励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答案:A 解析:B、C 选项会加剧 “白色污染”;A 选项是我国应对 “白色污染” 的有效政策。 判断题 塑料制品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所以我们可以无节制地使用。( ) 答案:× 解析:无节制使用会导致 “白色污染”,危害环境,该说法错误。 塑料垃圾不易降解,会长期污染环境。( ) 答案:√ 解析:这是塑料的特性,也是 “白色污染” 难以解决的原因,该说法正确。 使用布袋子、竹篮子等替代品,可以有效减少 “白色污染”。( ) 答案:√ 解析:这是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有效方法,能降低 “白色污染”,该说法正确。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塑料制品方便了生活,但 “白色污染” 危害大。我们要合理使用塑料,用布袋、竹篮等替代,制定 “减塑” 方案。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保护地球家园,让环境更美好。 板书设计从 “白色污染” 说起 塑料的便利:性能优良(轻、防水等)、应用广 “白色污染”:危害大(环境、生物)、难降解 我们的行动:合理使用、用替代品、订 “减塑” 方案 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实验、动画、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了 “白色污染” 的危害及解决方法。但 “减塑” 行动需长期坚持,后续可开展 “家庭减塑小能手” 评选,跟踪学生方案执行情况。同时,鼓励学生向社区宣传 “减塑” 知识,扩大影响,强化环保责任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 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第 1 课时 从“白色污染” 说起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些物品你们熟悉吗?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但它们也给环境带来了大麻烦,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从‘白色污染’说起,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同学们,这些塑料袋、快餐盒你们熟悉吗?它们让购物、用餐变得便捷无比。但你们知道吗?它们正是造成“白色污染”的元凶,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环境。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从“白色污染”谈起,共同探寻解决之道!讲授新课第一模块: 从“白色污染”说起在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随处可见。你见过哪些塑料制品呢?塑料制品为什么会被广泛使用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塑料有哪些性能吧!这是我搜集的一些塑料糖纸。通过用手摸、鼻子闻、用水浸,我发现塑料很软,没有气味,还有很好的隔水性。这是我搜集的一段电。通过观察和请教爸爸,我知道了塑料有很好的阻电效果。塑料制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塑料垃圾也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甚至被人们称为“白色污染”,你了解其中的缘由吗?塑料袋漂流记我是一个白色的塑料袋,被人丢在小区的垃圾桶旁。一阵大风吹来,我和几个同伴被吹上了天空。我慢慢飘到田野的上空,农民伯伯见到我,生气地说:“不要落到我的庄稼地里。”我正感到委屈,瘦弱的玉米弟弟叹了口气说:“塑料袋,你的许多伙伴累积在我脚下的田地里,影响我吸收营养和水分,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我红着脸慌忙离开了田野。飘啊飘,飘到大海边,看见一条奄奄一息的鲸搁浅在海滩上。这是怎么回事?人们检查后发现,因为它误食了太多的塑料袋,垃圾堵塞肠道导致营养不良,最终饿死了。我心一惊,赶忙离开了大海,飘到垃圾场的上空,空气中散发着呛鼻的异味,站在枝头的喜鹊姐姐见到了我,咳嗽着对我说:“看,人们在焚烧垃圾,有很多塑料制品被烧掉,我的爸爸妈妈和弟弟都深受其害,过早地离开了我!”通过阅读故事,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塑料垃圾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困扰。塑料垃圾带来的困扰有:在田野,堆积的塑料袋影响庄稼吸收营养和水分,破坏农田生态;在海洋,被海洋生物误食,堵塞肠道致其死亡,破坏海洋生态;在垃圾场,焚烧产生刺鼻异味,污染空气,危害生物健康,还会影响土壤质量、污染水源 。 生活中,塑料垃圾也难降解,长期堆积破坏环境美观,造成 “白色污染” 。塑料垃圾危害这么大,我们能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吗?如果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呢?学校里没有塑料制品:文具会回归传统,用木质铅笔、钢笔(搭配墨囊或墨水),练习本换成线装纸质本;水杯是玻璃、陶瓷或不锈钢材质;课间喝的饮料,也没有塑料瓶包装,而是玻璃瓶、易拉罐 。医院里没有塑料制品:注射器、输液管等换成玻璃、金属材质(需严格消毒重复使用 );药品包装多为纸质、玻璃;医用手套回归橡胶等非塑料材质,不过橡胶手套可能透气性差,影响医护操作体验 。家里没有塑料制品:餐具是陶瓷、玻璃、金属的;收纳用竹编、藤编筐;购物袋是布袋、纸袋;水管、家电外壳等,可能换成金属、陶瓷、木质(部分场景实现难度大,成本高 ) 。如果超市里没有塑料制品:食品包装多为纸质、玻璃、金属;购物袋是布袋、纸袋;货架上的塑料分隔板、标价牌等,换成木质、纸质的,购物环境会更 “原生态”,但包装成本和难度有所上升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塑料,可塑料垃圾又给环境带来那么大、那么长久的危害。我们必须合理地、有节制地使用塑料制品,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德国于1991年实施《包装条例》,首次就废弃包装的重新利用及利用比率进行了全面规定,并强制要求生产商必须负责其产品包装的回收和处理。如今德国人上街买菜、购物,大都手提布袋子或竹篮子,大大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量。◎ 2002年,爱尔兰政府实施了一项塑料袋税,向消费者在零售场所购物时使用的每个塑料袋征税,从而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量。◎ 我国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2008年 6月 1日,“限塑令”正式生效。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人们找到了很多塑料制品的替代品。这些替代品的推广可以有效地减少“白色污染”。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呢?在您的生活中,有许多塑料制品的替代品。比如,用不锈钢或玻璃水瓶替代塑料水瓶,用布袋或纸质袋替代塑料袋,以及用木质或竹制餐具替代一次性塑料餐具。这些替代品不仅环保,还能减少塑料垃圾,为地球做出贡献。们也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作出贡献。与父母商议,拟订一个家庭“减塑”方案吧。如果执行得好,还可以将这个方案在亲朋好友中推广。我家的 “减塑” 方案一、购物环节外出购物时,全家常备帆布购物袋和竹编篮,替代塑料购物袋。买菜优先选无塑料包装的散装菜品,在超市购买日用品,也尽量挑选简易纸包装或玻璃包装的商品。二、餐饮环节减少点外卖频率,因为外卖餐盒、餐具多为塑料。在家用餐,使用陶瓷碗盘、不锈钢餐具,喝饮品用玻璃水杯或不锈钢吸管杯,替代一次性塑料杯、吸管。三、日常用品用玻璃罐、陶瓷罐储存粮食、干货,取代塑料保鲜盒;替换掉塑料牙刷,改用竹制牙刷;毛巾、浴巾选纯棉材质,逐步淘汰塑料质地的沐浴球等。四、宣传推广每周家庭会议分享 “减塑” 成果与新经验,制作 “减塑” 小贴士贴在家中显眼处。执行一段时间后,把家庭 “减塑” 故事、实用方法分享给亲朋好友,邀请他们一起践行,扩大 “减塑” 影响 。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塑料性能的是( ) A. 防水 B. 易降解 C. 轻便 答案:B 解析:A、C 选项是塑料的常见性能;B 选项错误,塑料不易降解,这是 “白色污染” 的原因之一。 “白色污染” 主要指的是( )带来的污染。 A. 白色的纸张垃圾 B. 塑料制品垃圾 C. 白色的布料垃圾 答案:B 解析:“白色污染” 特指塑料制品垃圾造成的污染,A、C 选项不符合定义。 我国为了遏制 “白色污染”,实施的政策是( ) A. “限塑令” B. 塑料袋免费提供 C. 鼓励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答案:A 解析:B、C 选项会加剧 “白色污染”;A 选项是我国应对 “白色污染” 的有效政策。 课堂练习判断题 塑料制品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所以我们可以无节制地使用。( ) 答案:× 解析:无节制使用会导致 “白色污染”,危害环境,该说法错误。 塑料垃圾不易降解,会长期污染环境。( ) 答案:√ 解析:这是塑料的特性,也是 “白色污染” 难以解决的原因,该说法正确。 使用布袋子、竹篮子等替代品,可以有效减少 “白色污染”。( ) 答案:√ 解析:这是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的有效方法,能降低 “白色污染”,该说法正确。 课堂总结同学们,塑料制品方便了生活,但 “白色污染” 危害大。我们要合理使用塑料,用布袋、竹篮等替代,制定 “减塑” 方案。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保护地球家园,让环境更美好。 课堂总结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从 “白色污染” 说起 塑料的便利:性能优良(轻、防水等)、应用广 “白色污染”:危害大(环境、生物)、难降解 我们的行动:合理使用、用替代品、订 “减塑” 方案 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第 10 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 1 课时 从 “白色污染” 说起 教学课件.pptx 【课堂无忧】第 10 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 1 课时 从 “白色污染” 说起 教案设计.docx 视频素材: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mp4 视频素材:塑料的性能.mp4 视频素材:塑料袋漂流记.mp4 视频素材:白色污染.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