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试卷满分为75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36分)
1.青春是生命的朝阳,也是成长的舞台。在这个特殊的生命驿站,青春期的我们悄然变化,有着人生的感悟与梦想,也有着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它们汇成独特的青春旋律,丰盈我们的生命和精神。这启示我们
A.努力张扬个性,享受别样青春 B.展现青春力量,接纳自身变化
C.努力成就梦想,只看个人利益 D.青春时间宝贵,两耳不闻窗外
2.当读到李白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时,我的情绪低落;当读到孟郊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时,我感到愉悦……这表明
①人的情绪复杂多样 ②人的情绪是会受到感染的
③人的情绪相对稳定 ④人的情绪受自然环境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内卷”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高频词,学生不得不在过度竞争中承受过重的心理负担,而“松弛感”是一所学校良好育人生态的外在表现,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想保持“松弛感”需要
A.正确对待焦虑,学会调节情绪 B.激发正面情绪,掩饰负面情绪
C.体会青春美好,摒弃青春烦恼 D.正视青春情绪,展示情绪特点
4.面对问题和困难,有人这样说:“我能行。虽然我有不足之处,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它。”也有人说:“我太差了,我肯定不行。”还有人说:“我必须做到,我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有所不知、有所不懂,就算不行,我也要装作很行。”这三种说法依次表现出的心态是
A.自负、自卑、自信 B.自卑、自负、自信
C.自信、自卑、自负 D.自信、自负、自卑
5.神舟十九号航天乘组完成“太空出差”顺利返回,我国首位“90后”男航天员宋令东如愿实现飞天梦。当被问及成长历程中最深刻的感受时,宋令东说:“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抵达梦想的彼岸。”宋令东的话启示我们
①勇于追梦,定能成功 ②放弃学业,投身航天
③自信自强,努力拼搏 ④磨砺意志,持续行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2025开年以来,以旧换新、购新补贴政策持续加力。中央财政已预下达资金810亿元,作为消费补贴。消费者购买手机,汽车等产品,即可享受这些“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这项措施体现了
①重民本的思想理念 ②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③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 ④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议题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请你根据下图小安同学的学习笔记,推断其总议题应该为
A.崇正义重道义 B.讲仁爱爱万物
C.守诚信人之本 D.尚和合求大同
8.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对外推出文创展、数字展等多样化展览。如:2018年在日本举办的“让文物活起来”综合文创展,以文创和数字化产品为展示内容,兼具互动性与趣味性;2022年,故宫博物院与东京国立博物馆和日本凸版印刷公司共同举办的“故宫的世界——特别数字展”包含超高清数字长卷沉浸式作品及虚拟现实系列作品等,让观众沉浸其中。故宫博物院对外推出的文创展、数字展等多样化展览体现了
A.生生不息、探求真知的求学态度 B.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治国思想
C.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生活方式 D.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
9.下面是某校七年级(1)班主题班会的宣传海报。据此推测本次班会的主题是
A.孝悌传家,廉耻立世 B.礼义立身,忠信铸魂
C.节俭养德,尊师重道 D.自强不息,慎独修身
10.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公告指出:“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是因为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以下情境与匹配的中华传统美德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情境 中华传统美德
① 小强身残志坚,不向命运屈服,努力拼搏 自强不息
② 小丽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 见贤思齐
③ 屠呦呦带领团队团结协作,“以身试药”,成功研制出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敬业乐群
④ 小文帮助同桌解答练习册中的难题 见义勇为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2025年起,我国一批法律规范正式实施。文物保护法健全了文物保护相关制度机制,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学前教育法以立法形式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这体现了
A.科学立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B.修订法律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途径
C.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D.有了完备的法律制度就实现了法治社会
1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
A.国家领导人的利益和意志 B.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C.法官的利益和意志 D.公民的利益和意志
14.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下面对公民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违反的原则判断错误的是
A.服装店店主李某强迫询问衣服价格的人购买其店内服装——违反了自愿原则
B.张某知道自己手里的一幅画是假货,仍然将其当作真迹卖给了赵某——违反了诚信原则
C.陈某在菜市场卖菜,对顾客有缺斤短两的行为——违反了平等、公平原则
D.王某经常在公寓和朋友聚会至深夜,大声喧哗,播放音乐——违反了绿色原则
15.人贩子余华英拐卖儿童十七名,致众多家庭破碎,严重侵害儿童权益。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5年2月28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余华英执行死刑。能够解释上述内容的观点是
①判决的依据为民法典 ②余华英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余华英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④余华英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12岁的女孩小丽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她发现有一个盗贼在撬窗户,她当即大声说了句:“爸爸,你公安局的朋友给你打电话!”盗贼听了这话迅速地逃跑了。这告诉我们
A.违法犯罪分子都非常胆小,最怕他人吓唬
B.有勇有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C.惩恶扬善,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D.预防犯罪,杜绝个人不良行为
17.漫画中刘爷爷对财产行使的权利及继承方式正确的是
A.处分权 法定继承 B.处分权 遗嘱继承
C.使用权 法定继承 D.收益权 遗嘱继承
18.下列案例与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案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①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处以2000元罚款,驾驶证被吊销 行政责任
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民事责任
③聂某因在禁渔期非法捕捞野生鱼被人民法院判处罚金5000元 刑事责任
④李某插队并谩骂执勤民警,造成公共秩序混乱,被拘留7日 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39分。)
19.(8分)龙溪中学计划举办一场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演绎人文故事,传承人文精神】
学校决定策划一场文艺表演,来展现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1)请你结合“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设计两个表演节目并简述节目创意。(4分)
【践行传统美德,共建和谐校园】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于学习和展示,更在于践行其中的美德。学校计划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2)根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和“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请你列举两项校园志愿服务的具体行动。(4分)
20.(7分)【以法为盾 护古树常青】
◆资料卡:《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条例》从国家制度层面对古树名木的资源调查公布、日常养护管理、合理利用、文化传承等进行规范,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将开启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崭新篇章。
(1)国家“以法为盾,护古树常青”,体现了传承中华核心思想理念的哪一的做法?(1分)
(2)结合漫画和资料卡,分析《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施行,体现法律具有怎样的作用?(6分)
21.(10分)【以案学法 与法同行】
【我会辨识】
◆法律链接: 第一百零九条 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三条 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第九百九十条第一款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请结合民法典相关条款,分析以上图片中的欺凌行为侵犯了受害者的哪些权利?(3分)
【我会断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同学们在生活中收集了几种AI侵权案例。
案例一:通过Al换脸,对他人进行恶意丑化。
案例二:利用AI技术合成并发布虚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
案例三:通过AI换脸实施诈骗,数额巨大。
(2)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判断这些案例的行为分别属于何种违法行为?(3分)
【我会宣传】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需要为青少年搭建一个学习法律知识、加强自我防范的平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愿意成为“法律小小宣传者”,他们通过在生活中学习、实践,不断加强自我防范、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3)如果你是“法律小小宣传者”,你将如何从“严于律己”角度进行宣传?(4分)
22.(14分)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引领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朝阳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了沿着北京中轴线的研学旅行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研学一站——天坛】
天坛是明清时期用来祭祀皇天、祈求五谷丰登的皇家祭坛,天坛的建筑和祭祀活动体现了天、地、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思想。例如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圜丘则寓意着“天圆地方、天地合一”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天坛蕴含着怎样的传统核心思想。(2分)
【研学二站——天安门广场】
在天安门广场,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天安门广场的过往: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悍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阅兵分列式,广场成了八国联军屯兵牧马的场所。他们焚毁正阳门,炮轰天安门,肆意践踏中国主权,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灭亡,“百臣上朝”的场面从此消失。 1912年,“大清门”改称“中华门”,封闭了几百年的皇家禁地被解禁。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2)对此,有同学说:“天安门广场的历史象征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请谈谈你的认识。(4分)
【研学三站——故宫博物院】
在游览故宫博物院时,以下国宝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
从“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到“秋水回波”“云舒浪卷”,通过笔法特点的细微变化,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 江水浩荡,绵延不绝,群峰耸立,雾气弥漫;小桥、房舍、渔樵穿插其中,相互映衬,生趣无限,绘出瑰丽和谐的山河之美。
(3)看完以上国宝,我们能感受到怎样的中华人文精神?(2分)
以下是故宫博物院藏品“青玉雕大禹治水山子”所描绘的故事:
大禹作为治理洪水的领导者,但他却与民众一起栉风沐雨,手执工具,同洪水搏斗,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4)请你运用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青玉雕大禹治水山子”所描绘故事的认识。(2分)
【研学总结】
研学结束后,老师总结道:“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本质意义上讲,古都中轴线的构成,就是城市规划建筑与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观念的有机统一。”听完老师的总结,同学们意识到:保护优秀中华文化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
(5)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些什么?(4分)
12025年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A C D B C D B A A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D B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39分)
19.(8分)
(1)①编排《诗经》朗诵。选取几首经典篇章,配上中国古典音乐,展现古代诗歌的韵味与意境。②编排“飞天”古典舞表演。以“飞天”为主题,通过舞蹈展示古代神话中的飞天形象,传达对自由的向往。③软笔书法展示表演。编排书法特长学生现场挥毫泼墨,展示书法艺术魅力,传承书法文化。(4分,回答两点)
(2)①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和社区的环保工作,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②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传递爱心与关怀。(4分,回答两点)
20.(7分)
(1)尚和合,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或:崇正义,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1分)
(2)①《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对古树名木保护进行了规范,体现了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②《条例》从国家制度层面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体现了法律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③漫画中的男子在古树上刻字,违反《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体现了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④《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体现了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6分,回答三点。观点+材料分析各一分)
21.(10分)
(1)①打架、斗殴等行为侵犯了受害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②损害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侵犯了受害者的财产权;③辱骂、中伤、讥讽、贬低受害者和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的行为侵犯了受害者的名誉权(或人格尊严);④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自由。(3分,回答三点)
(2)①案例一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②案例二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③案例三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3分)
(3)①青少年要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②青少年要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严于律己,防患于未然。(4分,回答两点)
22.(14分)
(1)天坛的建筑和祭祀活动体现了天、地、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2分,观点+材料分析各一分)
(2)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面对侵略带来的磨难,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新天地。②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4分)
(3)感受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2分)
(4)①大禹治水故事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要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②大禹治水故事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2分,回答一点)
(5)答案一:①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和魅力,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②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让世界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④爱护并保护文化景点、文化古迹等。⑤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4分,回答两点)
答案二:①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②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③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4分,回答两点)
答案三:①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②要用它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4分,回答两点)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