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 (共36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 (共36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节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观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1.地球在宇宙中
1
●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2.太空探索
2
新课程标准
了解宇宙中天体的主要类型和简单的天体系统层次。
运用资料了解地球的特殊之处,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通过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的关系图,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了解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以及我国的航天成就。
01
04
02
03
地球在宇宙中
人类的太空探索
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宇宙是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人们把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称为可观测宇宙。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 淮南子 · 原道训 》
(“宇”指无限空间, “宙”指无限时间)
01
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球状天体。
恒 星
1
自身不发光发热,在固定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类似球状的天体。
行 星
2
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卫 星
气体与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星 云
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冰物质组成。
慧 星
运行在星际空间的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受到地球引力而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
流 星
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地月系
01
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
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太阳系
02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构成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太阳系的八颗行星均按照各自的轨道绕太阳公转地球,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银河系
03
银河系是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
庞大恒星系统
在银河系中,有1 000亿颗以上的恒星;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①
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
①光年是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 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约为94605亿千米
可观测宇宙
04
目前,在银河系外,天文学家观测到
许许多多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统称它们为河外星系
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可观测宇宙
注:图示为人类可观测宇宙辐射全景
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地球
月球
活动:分小组合作探究,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
使得地球的引力适中,恰好能够吸引大量的气体和尘埃颗粒,从而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适宜的温度为液态水创造了条件;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早期生命诞生于海洋。

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地球上
获得的热量较为适中,加之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均匀的吸收太阳辐射,平均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左右。
温度条件
大气条件
02
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美国,旅行者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旅居者号登陆月球
国际空间站建设成功
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射成功
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2010
1997
1961
1977
1990
1969
人类的太空探索
我国的太空探索
点击播放
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但是至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
神舟五号(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
神舟五号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200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嫦娥一号
2016年9月25日,利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洼坑作为望远镜台址,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英文简称刚好是FAST天眼。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
FAST索网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变位工作方式的索网体系,并且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天眼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21年4月24日,2021中国航天日开幕启动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中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火神祝融登陆火星的意思。
祝融号
中国空间站(英文:China Space Station,缩写:CSS,又称:天宫空间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天宫空间站
空间实验平台
“天宫”系列
载人飞船
“神舟”系列
实验舱
“问天”系列
探日工程
“羲和”系列
探月工程
“嫦娥”系列
月球车
“玉兔”系列
行星探测器
“天问”系列
火星车
“祝融”系列
我国的航天家族。
03
地球的宇宙环境
人类的太空探索
地球在宇宙中
地球的位置
宜居的地球
人类的探索历程
中国的探索历程
04
1.我国太空探索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 )
A.政策 B.市场
C.技术 D.交通
2.目前,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的意义是( )
①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②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加深对太空的认识
④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A
中国载人航天迈入空间站时代,“嫦娥”逐月、“天问”探火等深空探测技术不断创造新高度。图为地球卫星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3.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
4.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图1为宇航员在空间站看到的星空图,图2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