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化学试卷(八)(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化学试卷(八)(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化学试卷(八)
一、单选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F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F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 Q2<2Q3 B.Q1+ Q2>2Q3 C.Q1+ Q2<Q3 D.Q1+ Q2>Q3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往容积一定的容器中再通入O2,可以加快反应2SO2+O22SO3的反应速率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C.对于C(s)+H2O(g) CO(g)+H2(g)的反应,加入固体炭,反应速率加快
D.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3.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B.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
C.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D.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应
4.氨能被氧气氧化,经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分析如图实验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浓氨水中含有NH3 H2OC.若Pt丝始终保持红热,则该反应放热
D.锥形瓶口有少量红棕色气体出现,图中反应为:4NH3+7O24NO2+6H2O
5.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D.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6.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气体 溶液
A. H2S 稀盐酸
B. HCl 稀氨水
C. NO 稀H2SO4
D. CO2 饱和NaHCO3溶液
A.A B.B C.C D.D
7.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取氨气时烧瓶中的固体常用CaO或NaOH
B.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瓶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则C点时喷泉最剧烈
C.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三颈瓶口,试纸变红,说明NH3已经集满
D.该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8.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氮氧化物,这些氮氧化物溶解在溶液中生成和的混合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片为,则生成 B.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可能发生上述反应
C.标准状况下收集的氮氧化物为 D.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9.北京冬奥会将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电能主要来自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如图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结构。上述材料中,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的是

A.铝合金框架 B.钢化玻璃 C.晶体硅 D.聚醋酸乙烯酯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均为,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以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C.有两种沸点不同的对应物质
D.淀粉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后加热,生成砖红色物质,说明淀粉已水解
11.关于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中加入生石灰以实现“碳中和”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实现水果保鲜
C.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石墨烯是只有一个碳原子直径厚度的单层石墨,属于烯烃
12.辉银矿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黑色硫化银。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下卷“五金”中记载辉银矿:“……形如煤炭,而不甚黑。付与冶工,高者六七两一斗,礁砂放光甚者,得银偏少。凡礁砂入炉,先行拣净淘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形如煤炭,而不甚黑”,是指辉银矿外形像煤,但没有煤那么黑B.“高者六七两一斗”,是指辉银矿中银的含量
C.“礁砂放光甚者,得银偏少”,是指含杂质偏多的辉银矿,冶炼得到的银较少
D.“凡礁砂入炉,先行拣净淘洗”中既涉及物理变化又涉及化学变化
13.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丹尼尔·谢德曼因“发现准晶体”而一人独享了20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某组成为Al65Cu23Fe12的准晶体W具有低摩擦系数、高硬度、低表面能以及低传热性,正被开发为炒菜锅的镀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W的熔点比铝、铁、铜的都高B.将一定量W投入少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2+
C.等质量W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之比为65:73
D.W在氯气中完全燃烧时可形成AlCl3、FeCl3两种离子化合物
14.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粉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2 B.铁单质只有还原性,其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C.Fe(OH)3可经化合反应一步得到 D.因为Fe的活泼性大于Cu,故Cu与FeCl3不反应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44分)
15.碱式硫酸铝溶液[主要成分为Al2(SO4)3·Al2O3]可用于烟气脱硫。
(1)实验室用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溶液的实验流程如下:
调节pH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溶液的pH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铝元素的含量 (填降低、升高)。
(2)碱式硫酸铝溶液吸收SO2后可加热解吸,释放高浓度SO2的同时吸收液还能再生,可实现循环脱硫。
①碱式硫酸铝溶液吸收SO2生成Al2(SO4)3·Al2(SO3)3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用质量分数表示)对SO2吸收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
则吸收液浓度变化对SO2吸收率的影响比SO2浓度变化对SO2吸收率的影响要 (填大、小)。
③吸收过程中存在氧化反应。SO2的吸收率、氧化率随吸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实际脱硫过程中,控制吸收液温度为40℃的理由是 。
(3)随着SO2的吸收和解吸,碱式硫酸铝溶液中的含量实时变化,快速、准确测定溶液中对脱硫至关重要。一种测定溶液中的方法如下:取实时试样5.00mL,稀释至500.00mL,取出50.00mL,调节溶液pH,加热煮沸,边搅拌边加入0.01000BaCl2溶液15.00mL,充分反应,再用0.0025000EDTA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Ba2+至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10.00mL(已知Ba2+与EDTA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为1:1)。则该试样中 (写出计算过程)。
16.双草酸酪(CPPO)是冷光源发光材料的主要成分,合成路线设计如下:
已知:


(1)①的反应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
(2)常温下A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与金属Na反应产生气体。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3)反应物B的结构简式为 ,②的反应方程式是 。
(4)下列关于CPP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个CPPO分子中含10个H原子 b.CPPO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c.合成CPPO过程中的反应②③都属于取代反应 d.CPOO有3种官能团
(5)请写出由合成E(E为OHC-CHO)的合成路线 。
合成路线示例:
1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10种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Ⅰ.填写下列空白: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写出②的氢化物的电子式: ,该氢化物的水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该溶液与少量Al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写出该物质与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写出由③⑤⑩三种元素组成、且暴露空气中易变质的化合物化学式: ;该化合物含有化学键类型有: ;
写出该物质暴露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Ⅱ.由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图中的变化,其中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可作供氧剂。X是一种氢化物,常温下为液体。则:
(1)写出A的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 ;
(2)气体Y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直接排放会形成酸雨。写出气体C与气体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100 mL 18 mol/L的F浓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为11.2 L(标况下),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 序号 实验温 度/K 参加反应的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KMnO4溶 液(含硫酸) H2C2O4溶液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93 2 0.02 4 0.1 0 t1
B T1 2 0.02 3 0.1 V1 8
C 313 2 0.02 V2 0.1 1 t1
(1)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 (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 ,T1= ;通过实验 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若t1<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 。
(3)该反应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锰被还原为Mn2+,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并认为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4与草酸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作用,则该作用是 ,相应的粒子最可能是(填序号)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D C B C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D C C
15.2Al2(SO4)3+3CaO=Al2(SO4)3·Al2O3+3CaSO4↓ 降低 Al2(SO4)3·Al2O3+3SO2=Al2(SO4)3·Al2(SO3)3 大 随着温度的升高,SO2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吸收率下降,且氧化率上升不利于再生;温度太低,反应速率慢,影响吸收效率 24
16.(1) CH2=CH2+HBrCH3CH2Br 加成反应
(2)羟基
(3) CH3CH2OH++H2O
(4)bc
(5)CH2=CH2BrCH2CH2BrHOCH2CH2OHOHC-CHO
17. F 碱性 Al3+ + 3NH3·H2O = Al(OH)3↓+ 3NH4+ NaOH Al(OH)3+OH—=AlO2—+2H2O Na2SO 离子键、共价键 2Na2SO3+O2 =2Na2SO4 共价键、离子键 SO2 + O22SO3 NA或6.02×1023
18.浓度 1 293 B、C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其他合理说法也对) 8.3×10-4 mol·L-1·s-1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催化作用 Mn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