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3* 现代诗二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会生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语言运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思维能力:反复诵读诗歌,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并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审美创造: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巢、苇”等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了解作者1.导入课题。(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现代诗二首》。(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引导:请打开书,看看两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板书: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2.简介作者。(1)提问: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谁?(2)课件出示作者的资料。课件出示: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现代诗人、文学史家。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感情浓烈,语言明快有力,通俗易懂。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诗题,了解作者,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阅读兴趣。二、初读诗文,读好诗句初读诗句,读准字音。(1)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2)认读字词。课件出示:归巢 芦苇 剪秋罗 霸占 ①指名认读。提示:“巢”是翘舌音。②识记生字。课件出示“巢”的小篆字形,引导:你怎么记住它?点拨:“巢”是象形字,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筑巢于树上。③看图理解词语。出示“芦苇”“剪秋罗”图片,请学生指图读词语。练读诗歌。个人自读——同伴互读——指名朗读。三、指导阅读《秋江的晚上》,想象画面1.读诗题,解诗题。(板书诗题:秋晚的江上)季节:秋天;时间:晚上;地点:江上。诗题意思: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2.明确学习任务。出示课本“阅读提示”: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提醒学生反复诵读、圈画景物、想象画面。朗读《秋晚的江上》,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在文中圈画出来。鸟儿、斜阳、江上、芦苇。过渡:想一想,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呢?4.齐读第1小节,说一说: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鸟儿要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板书:驮着斜阳)引导交流:大家看原文,谁来说说这“鸟儿”是什么样的呢?(要飞回家的,疲倦的。)(板书:鸟儿归巢)你们都看过夕阳吧,谁来说说夕阳的样子?斜阳是什么样的呢?(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驮”字表达的是什么?(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想象一下在美丽的夕阳映照下,有些疲倦的鸟儿飞翔的样子,有感情地读一读第1小节,注意读出疲倦、低沉之感。读第2小节,说一说: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画面?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夕阳好像是从鸟的翅膀上掉下来一样。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色的了。(板书:双翅一翻——妆成红颜 绮丽美景)拓展想象: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仿照诗歌说一说。预设:憨厚的大地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活泼的溪水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5.总结学习方法:通过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四、迁移运用,指导学习《花牛歌》(板书诗题:花牛歌)1.读诗歌,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预设:淘气可爱、俏皮、悠闲、无拘无束……小组合作:组内成员轮流读诗,每人读一小节,根据学习《秋晚的江上》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填写自学单。点拨:花牛“坐”“走”是动景;花牛“眠”“做梦”是静景。花牛在草地里做什么呢?品读诗句,想象画面。(1)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从“压扁了剪秋罗”可以看出花牛的什么?——无拘无束。画面:花牛在草地里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板书:草地里坐)(2)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白云“霸占”着半个天和白云飘在天空中有什么不同?“飘”给人的感觉是随风走,而“霸占”给人的感觉是白云是主动的,主动布满半个天空。画面:花牛在草地里睡觉,身上的白花和白云融为一体。(板书:草地里眠)(3)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想一想:花牛走路时是什么样子的?画面:花牛甩着尾巴走在草地里。(板书:草地里走)从这个画面可以看出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顽皮悠闲。(4)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花牛为什么做梦?梦里可以见到很多东西,使我们对花牛的梦产生了无限的想象。理解“偷渡”: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太阳慢慢落山的样子。画面:夕阳西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觉。(板书:草地里做梦)朗读指导:读出花牛睡觉做梦时的悠闲。(5)小练笔:花牛在草地里还能做什么?用上拟人的修辞写一写吧!花牛在草地里 , 。过渡:读完这首诗,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板书:悠闲自在)随着它的行动,我们看到了: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翠的山峰。五、总结概括,布置作业1.齐声朗读两首诗歌,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2.课文小结:《秋晚的江上》描写了秋江傍晚,余晖浸染的绚丽美景,《花牛歌》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3.课堂演练。4.布置作业:课下搜集一两首你喜欢的现代诗读一读,并与同学分享。【板书设计】3 现代诗二首鸟儿归巢——驮着斜阳秋晚的江上 双翅一翻——妆成红颜 绚丽美景草地里坐草地里眠花牛歌 草地里走 悠闲自在草地里做梦【教学反思】如何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诗歌?这是本节课我所做出的尝试。(1)用直观形象的课本插图导入,引起学生思索。简单的诗,简单的画,却能够引人入胜。学生对图片充满好奇,由兴趣引入,提高学生注意力。(2)咬文嚼字学诗歌。一个“驮”字表达的是什么?用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深入诗歌,体会诗歌主旨。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3 现代诗二首(部编)四年级上《花牛歌》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谁?激趣导入刘大白徐志摩《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现代诗人、文学史家。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感情浓烈,语言明快有力,通俗易懂。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归巢 芦苇 剪秋罗 霸占 初读诗文cháowěiluóbà zhàn翘舌音象形字,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筑巢于树上。巢小篆芦苇剪秋罗秋晚的江上季节地点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时间互动课堂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反复朗读 圈画景物 想象画面朗读《秋晚的江上》,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在文中圈画出来。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呢?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画面: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鸟儿要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鸟儿是什么样的?你看过的夕阳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一下,在美丽的夕阳映照下,有些疲倦的鸟儿飞翔的样子,有感情地读一读第1小节!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读得低沉轻柔些,表现出疲倦之感。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画面: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夕阳好像是从鸟的翅膀上掉下来一样。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头白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红颜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憨厚的大地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活泼的溪水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总结学习方法花牛歌读完了这首诗歌,我们觉得这是一只 的花牛。淘气可爱俏皮无拘无束悠闲小组合作,组内成员轮流读诗,每人读一小节,根据我们学习《秋晚的江上》时运用的学习方法,填写下面的自学单。小组合作小节 景物 想象到的画面第1小节第2小节第3小节第4小节花牛坐在草地上,压扁了剪秋罗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花牛甩动小尾巴在草地里散步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夕阳偷偷落到了西山的青峰之上花牛、草地、剪秋罗花牛、草地、白云、天花牛、草地花牛、草地、太阳、青峰花牛“坐”是动景花牛“眠”是静景花牛“走”是动景花牛“做梦”是静景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在草地里做什么呢?画面:花牛在草地里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无拘无束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画面:花牛在草地里睡觉,身上的白花和白云融为一体。白云“霸占”与白云“飘”有什么不同?飘:被动,白云随风走。霸占:主动,白云主动布满半个天空。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画面:花牛甩着尾巴走在草地里。想一想:花牛走路时是什么样子的?“滴溜溜”是什么意思?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事物?顽皮、悠闲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画面:夕阳西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觉。梦里可以见到很多东西,使我们对花牛的梦产生了无限的想象。“偷渡”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太阳慢慢落山的样子。 读出花牛睡觉做梦时的悠闲。朗读指导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花牛在草地里还能做什么?用上拟人的修辞写一写吧!花牛在草地里 ,。歌唱歌声随彩霞飘荡小练笔读完这首诗,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随着它的行动,我们看到了: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翠的山峰。朗读这两首诗歌,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吧!课文小结《秋晚的江上》描写了秋江傍晚,余晖尽染的绚丽美景,而《花牛歌》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的生活图景。A.鸟巢(cáo) 睡眠(mián)B.芦苇(wěi) 学霸( bà )C.罗列( ló ) 压扁(biǎn)D.占领(zàn) 斜阳(xié)B一、标红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课堂演练二、“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句诗写的是白色的芦苇花被夕阳染成红色的画面。三、“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这句诗中的“偷渡”本来是什么意思 在诗中又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偷渡”本指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在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指太阳落山了。 课下搜集一两首你喜欢的现代诗读一读,并与同学分享。课后作业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 现代诗二首 教案.docx 3 现代诗二首 课件.pptx 秋晚的江上.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