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下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陶寺遗址早期(距今约4300~3900年)M3016大墓出土的彩绘龙盘。龙盘的蟠龙由头部与身躯组成,头部为艺术化的疣鼻天鹅头,龙身为赤链蛇。疣鼻天鹅代表着仁慈、平和、守信,赤链蛇有利齿、有微毒,但一般不主动攻击。据此可知,陶寺遗址()
A.文德观念萌发 B.制陶技艺发达 C.神权色彩浓厚 D.早期国家形成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社会近代化进程。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造纸术与指南针 B.印刷术与火药
C.造纸术与印刷术 D.指南针与火药
3.汉武帝实行盐铁专营,在全国设立铁官49处,垄断铁器的生产与买卖。时人评论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材料认为,盐铁官营()
A.促进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B.造成了官府管理的不方便
C.不利于铁农具的推广运用 D.推动了盐铁市场的活跃发展
4.唐初德政碑制度规定,地方官员不得自遣所部吏民上请,去任后方可请碑,继而碑祠,朝廷却常批准建立。由此可知,唐中后期()
A.德政碑制度逐渐流于形式 B.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变化
C.官员的考核标准有所调整 D.民间力量决定官吏的去留
5.下面为公元2-1078年我国人口变化情况示意图。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黄河流域战乱不断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国家人口持续增长
6.20世纪90年代,统一战线提出了崭新的统战政策和话语,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成为统战工作新领域,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这些政策和话语的提出()
A.反映了改革开放的社会变化 B.说明统战工作是党的工作中心
C.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D.壮大社会主义领导阶级的力量
7.毛泽东在某一报告中指出,应该按照市场需要的原则,发行适当数目的纸币,吸收群众的存款,贷款给有利的生产事业,有计划地调剂整个苏区金融,领导群众的合作社与投机商人作斗争”。这一论述旨在()
A.应对国统区金圆券改革冲击
B.保障土地改革的顺利开展
C.推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D.促进国民大革命取得胜利
8.1965年,美国颁布新移民法,每年专门留出2.9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这些新移民法的颁行0
A.不利于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B.使外来移民获取了平等的机会
C.有利于美国高新科技保持优势 D.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9.“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维新变法()
A.尝试建立近代政治体制 B.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C.推翻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10.美洲在发展过程中,培育出了其他大洲所没有的马铃薯、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直到新航路开辟以后,这些农作物才逐渐传播到世界上其他地区。这可用于说明美洲地区()
A.农业经济发达B.文明的多元性特征C.文明程度较高 D.文明的相对独立性
11.有学者指出“亚历山大和他的继承者们在征服的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表现出相当大的尊重,东方人也愿意接纳征服者带来的部分外来习俗。”该学者意在强调,亚历山大东征()
A.受到东方各国人民的欢迎 B.维护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C.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往 D.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12.下图为1937年8月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发布的《迁移须知》部分内容。其“迁移”是为了
◇凡中国国民所投资之工厂,均可一律迁 ◇移迁移目的地为武昌,如有相当理由......亦得迁入其他内地 ◇各种工厂迁移内地,由政府给予相当津贴
A.改善工业部门 B.以沿海带动内地发展
C.保护民族工业 D.奠定持久抗战的基础
13.历史学家科恩指出“牛顿的宇宙观让启蒙哲人相信,人类社会同样可以被自然法则'解释,并像行星轨道一样被理性规划。”体现这一思维模式的是()
A.但丁倡导人性的觉醒 B.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
C.卢梭指出不平等根源 D.亚当·斯密强调自由市场
14.梁启超曾说“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大仇也!他号召国民,“组织大军,牺牲生命,誓翦灭此而后朝食”。据此可知,梁启超
A.转变成为资产阶级激进派 B.激烈抨击专制政制
C.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D.倡导君主立宪政体
15.下图是世界人口增长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图中1600年前后世界人口数量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食物物种交流传播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进入长期和平
16.下图为墨西哥艺术家迭戈·里维拉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画作,图中建筑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tockExchange),右上角的人物是桑地诺。该图旨在()
A.批判尼加拉瓜独裁政权 B.揭露金融资本控制美国
C.讴歌墨西哥的民主改革 D.抨击美国的压迫与掠夺
二、综合题(共52分)
17.(本题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物 言论
伏尔泰 “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而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国家。”
孟德斯鸠 “如果同一个人......有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诉权,则一切都完了。”
卢梭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才应该是国家的主体。”
材料二(1789年)人民的起义成果最终让新兴贵族和资产者们趁机夺取了全部立法权。他们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宣布平等、自由、法治和个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体现了一种历史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但从根本上来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因为法国人民在随后的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之中并没有得到多少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民主。
-摘编自季明《法国大革命与“自由、平等、博爱”思想》
材料三《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第544条强调,所有权是一种绝对、永久和排他的权利。这意味着,所有权具有绝对无限制的特性,国家必须尊重个人私有财产,即便根据公益的理由征用私人财产,也必须给予所有人以公正和事先的补偿。
-摘编自高仰光《<法国民法典>:搭建起一个前所未有的规范体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位法国思想家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落实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共同做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法国对该原则的落实。
18.(本题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茶马古道”的概念源于唐代的茶马互换交易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向西南地区进行茶叶运输、茶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将滇、川、青、藏四个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茶马古道”这一概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茶马古道经历历史变迁在清朝开始衰败,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在这条古道上附着各族文化,如西双版纳傣族的贝叶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白族的本主文化、藏族的雪域文化等,各族文化通过这条古道进行融合、发展。
-摘自郭志清《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藏传佛教于 11世纪后由康巴地区传入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在我国仅云南独有,主要流传于东南亚各国,据史料记载,约在 1世纪初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佛教的三大系在“茶马古道”上相交汇,佛教的各系又和传播地区的原始宗教相交汇,使这里的宗教多元化。
-摘自木永顺《论“茶马古道”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三 17、18世纪区欧洲大陆掀起的这股“中国热”,从宫廷贵族蔓延到普通大众,中国精美贵重的丝绸与器物是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的,但宫廷贵族追捧的饮茶之风在民间普及开来,英国社会一改酗酒的靡靡之风,开创一股文明绅士的饮茶风尚,中国茶所传递的精致典雅的东方美学和美容养颜的功效为西方女性所推崇备至,在饮茶皇后、女王、伯爵夫人等人的推介下,宫廷茶会和下午茶让贵族千金和劳动妇女都有了饮茶社交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提高了欧洲妇女的社会地位。到18世纪末,饮茶在英国已经相当普及。
-摘编自盛敏《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茶马古道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三分析17-18世纪欧洲“饮茶热”出现的原因。
19.(本题14分)【历史表象与历史内涵】
材料从世界历史发展中的某些相似机遇,引起对于中西发展的比较,是非常自然的。但是,在极其相似的历史表象下常常掩盖着极为不同的历史本质,从而把人们引入似是而非的类比之中。发生在15世纪首尾两端的郑和航行与哥伦布、达·伽马航行,就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历史实例。15世纪中西航海队伍的组织方式和任务,大致如表所示:
航海船队性质 航海经费来源 航海主要目的 航海队的主要成员 航海队扮演的角色
中国 皇朝特遣船队 国库拨付一切开支,指派官营机构造船和办货 对海外藩属确立册封和朝贡制度;宣扬国威 奉差的官吏,卫所官兵;招募水手、工匠等 官方外交册封使团,朝贡贸易使团
西方 王室特许的私人航海探险队 以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或贵族赞助或直接参与 探寻新土地、新岛屿、新航路;搜寻黄金、香料,猎获战利品 航海冒险家,投机海商,牧师; 招募水手、士兵、 工匠等 征服者,殖民者,基督教传播者,通商者,海盗
-摘编自罗荣渠《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
围绕材料中“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以“历史表象与历史内涵”为主题,结合所学,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本题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阴冷潮湿的欧洲......不适宜棉花种植,因此毫不奇怪,大部分棉花种植及生产都在中国和印度这些地区......但是到18和19世纪,这一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寒冷、潮湿、泥泞且多雨的英格兰会有国内的棉纺织工业,在过去看来并不合理。......-旦水力磨坊开始出现,英国制造商就利用这项充满活力的发明“从东方人手中攫夺棉花帝国”。大幅提高的生产力意味着......印度人的优势(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能够被抵消。
材料二英国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如此之高,使孟加拉的纺织业遭到摧毁。......在1900年,英国出口的成品棉约有78%返销至印度。......像拉吉这类地区的农村经济越依赖全球商品价格,市场的繁荣或萧条对农民的影响就越具灾难性。......坐在charka(手纺车)旁的莫罕达斯·甘地,是印度自立的象征,同英国殖民主义下机械化与全球化的世界形成对比。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18和19世纪英国棉纺织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形式和世界棉纺织工业中心的变化。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棉纺织品输入对印度产生的危害,并结合所学,简述甘地对此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其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B C A C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B B D
17.(1)主张:伏尔泰: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主张人民主权说。
(2)做法:立法(《人权宣言》)加以宣布和确认,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法令(《法国民法典》)。(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评价:打击了旧制度和旧势力(否定了封建制度的合法性);宣传了资产阶级价值观;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动员广大民众打击国内叛乱和抗击反法联军;(答出两点即可)实质上只保护资产阶级的财产和自由(缺乏对贫苦大众劳动成果的保护),具有时代局限性。(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1)作用:内地与西南地区文化及商品传播的主要途径;蕴含丰富文化内涵,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促进佛教文化相交汇,推动宗教多元化发展。
(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网络的逐步完善;宫廷贵族追捧的影响;中国茶所传递的精致典雅的东方美学和美容养颜的功效;社交的需要;提升妇女地位的需要等。
19.示例一:
论题:15世纪中西航海的组织形式不同。
论述:哥伦布、达·伽马航行是私人集资的海外探险活动。为筹集远征的资金,他们到处奔走,向葡萄牙、西班牙宫廷求助,以获取特许状。船只装备是自备的,更多的是求助于商人,是一种契约形式的利益结合。他们的远洋探险不可能有很多、很大的船,也不可能雇用很多船员。从商业利益来看,也不需要巨型船舶,这种船在技术上弱点多,经济上也不划算。哥伦布与达·伽马远航的船只和人员都不多,正符合商业资本主义远洋探险的性质。
郑和航行的组织形式则不大相同,它是由中央王权组织的官方性质的出使海外活动,它的船队是一支庞大的皇家船队。出洋之前,由国家官营机构在各地分别承造大批海船。郑和率领的船队,其成员大多数是军人,这实际上是一支海外远征军。郑和的远洋航行,构成一系列连续的海上出征,只有在高度中央集权、财力雄厚的历史时期才可能出现。
综上所述,两种完全不同的远洋航行的组织形式,是由两种不同的社会体制趋向所决定的。欧洲的航海探险是西方所有权的制度结构开始改变的一个重要开端,而中国却是仍然在传统的制度结构中发展。
示例二:
论题:15世纪中西航海的主要任务不同。
论述: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行的主要任务是开辟通向东亚的新航路,其目的是发展东西方贸易。重商主义和扩大东方贸易是推动大航海探险的动机。葡萄牙、西班牙都鼓励本国商人组成各种贸易公司开展海外殖民和海外贸易,奖励和扶植本国的造船业和航运业,甚至支持和参与本国的海盗行径,而限制甚至禁止外国商人和商船在自己控制的海域贸易。从此,重商主义下的大开放和海外移民拓殖成为新时期的发展主流。
从表面上看,郑和远洋航行是明王朝积极经营海外政策的重要标志,事实上这只是历史的表象。郑和出使南洋虽然已具有发展海外贸易的性质,但这仍是在传统的朝贡贸易体制下进行的。这种贸易对时间、地点、人数、船只、货物数量等都有严格限制。这是一种官方专营的对外贸易,下西洋所需的货品,都由政府的官库直接拨付,或是由官府采办实为强迫收购的。朝贡贸易是一种特殊贸易体制,其贸易方针是“厚往薄来”,不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两种完全不同的远洋航行任务,是由两种不同的经济政策所决定的。欧洲的航海探险体现出西欧国家全力推行重商主义,而中国却仍然局限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20.(1)生产技术:从手工生产到出现了珍妮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等机器生产。生产组织形式:从手工工场到大工厂。
棉纺织工业中心:从亚洲(中国、印度等地)转移到欧洲(英国)。
(2)危害:印度孟加拉等地的手工纺织业遭到摧毁;印度沦为英国的棉花产地和棉布倾销地(印度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甘地措施:号召印度民众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答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给分)
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工业品的输入;唤起了印度人民的独立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