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聚焦 “环境污染大搜索”,是第 10 课的拓展延伸内容。教材在 “白色污染” 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环境污染类型,如农药污染、秸秆焚烧污染、噪声污染等;通过小组调查案例,展示污染的发现、成因、危害及建议,为学生提供调查研究的范例;“阅读角” 以 “稻花香里闻蛙声” 体现生态农业对减少污染的作用;“知识窗”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条款,明确污染防治责任;“活动园” 引导学生理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教材旨在让学生全面认识多种环境污染,掌握调查分析方法,树立环保法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身边的环境污染有一定感知,如空气异味、噪声等,但对污染类型、成因及深层危害认识不系统。他们具备初步的观察和调查能力,却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本课时学习,需引导学生运用调查、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不同环境污染,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增强环保行动力。 核心素养分析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认识到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治理决心,增强对国家环保政策和发展理念的认同。 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品质,认识到污染环境是不道德的行为,主动参与污染防治,践行环保美德,提升社会责任感。 法治观念: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污染防治的规定,明白污染环境需承担法律责任,树立环保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环境权益。 健全人格:在调查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促进健全人格发展。 责任意识: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环境污染的参与者和受害者,防治污染是公民的责任,主动为减少污染贡献力量,培养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多种环境污染类型,如农药污染、秸秆焚烧污染、噪声污染等。 帮助学生掌握调查环境污染的方法,包括发现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等。 让学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污染防治的规定,树立环保法治意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环境污染的成因和危害,形成系统的认知,避免表面化理解。 让学生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生活中主动参与污染防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多种环境污染图片(农药残留、秸秆焚烧浓烟、噪声源等)、“稻花香里闻蛙声” 情景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条款解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案例视频等。 调查记录表:供学生记录环境污染调查结果,包含发现、成因、危害、建议等栏目。 污染类型卡片:写有不同污染类型及场景,如 “工厂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污染” 等,用于分类讨论。 法律宣传卡: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条款,方便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环境污染图片(如农田农药瓶、焚烧秸秆的黑烟、工地噪声场景),提问:“同学们,这些场景你们见过吗?它们属于什么问题?除了‘白色污染’,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环境污染,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环境污染大搜索’。” 二、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认识多样的环境污染 教师活动:发放污染类型卡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卡片内容,识别污染类型,如农药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身边的污染现象,如家里蔬菜有农药味、小区旁工地夜间施工噪声大等。播放多媒体课件,补充更多污染类型及实例,拓宽学生认知。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卡片内容,识别并记录不同污染类型。分享身边的污染现象,描述污染的表现和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如闻到刺鼻气味会咳嗽,噪声让人无法专心学习。在交流中全面认识多样的环境污染。 设计意图:通过卡片讨论和生活分享,让学生从身边现象入手,认识多种环境污染类型,建立对污染的直观认知。 第二部分:学习环境污染调查方法 教师活动:以教材中农药污染调查为例,讲解调查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分析成因→明确危害→提出建议。提问:“如果调查秸秆焚烧污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组织学生分组模仿范例,选择一种污染类型,填写调查记录表。 学生活动:学习农药污染调查的步骤和方法,分组选择感兴趣的污染类型(如噪声污染、汽车尾气污染),讨论调查内容。通过观察、询问(如问家长工厂废气的影响)、查阅资料等方式,填写调查记录表,如噪声污染的成因可能是工地施工、汽车鸣笛,危害是影响休息和学习,建议设置禁鸣区。 设计意图:通过范例引导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环境污染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理解环保法律与理念 教师活动: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内容,解读条款中关于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和要求。播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案例视频(如某地区通过生态保护实现经济发展),提问:“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讨论对法律条款和发展理念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习法律条款,认识到企业和个人都有防治污染的责任。观看案例视频,结合生活实际,讨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白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分享自己能为环保做的事,如劝阻大人焚烧秸秆、不购买过量使用农药的蔬菜。 设计意图:通过法律学习和理念讨论,让学生树立环保法治意识,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保行动与法律和国家发展理念相结合。 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类型的是( ) A. 清新的空气 B. 工厂排放的有毒废水 C. 丰收的稻田 答案:B 解析:A、C 选项是良好环境或正常生产场景;B 选项属于水污染,是环境污染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 ) A. 随意排放污染物 B. 采取措施防治污染 C. 只关注生产,不管污染 答案:B 解析:A、C 选项违反法律规定;B 选项符合法律要求,是排放者的责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意思是( ) A. 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矛盾 B.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带来经济收益和可持续发展 C. 只要有金山银山,不用在乎绿水青山 答案:B 解析:A、C 选项错误理解了理念;B 选项正确阐释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判断题 只有工厂会造成环境污染,个人行为不会。( ) 答案:× 解析:个人行为如乱扔垃圾、焚烧秸秆等也会造成污染,该说法错误。 进行环境污染调查时,只需观察现象,不用分析原因。( ) 答案:× 解析:调查需全面,分析原因是提出有效建议的基础,该说法错误。 减少农药污染,可以采用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 答案:√ 解析:这是减少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符合生态农业理念,该说法正确。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多种环境污染,它们危害着生活。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成因和解决办法,也明白了法律和环保理念的重要。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环境,让绿水青山常在。 板书设计环境污染大搜索 多样污染:农药、噪声、大气等 调查方法:发现→成因→危害→建议 环保指南:依法防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调查实践和法律理念学习,让学生全面认识环境污染。但学生调查深度有限,后续可组织实地考察,如参观污水处理厂,加深对污染治理的认识。同时,鼓励学生将调查建议向社区提交,提升环保行动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 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第 2 课时 环境污染大搜索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些场景你们见过吗?它们属于什么问题?除了‘白色污染’,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环境污染,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环境污染大搜索’。同学们,这些场景你们见过吗?废弃的塑料袋随风飘扬,堵塞了下水道;一次性餐具堆积如山,污染了美丽河滩。它们属于环境污染问题,除了众所周知的“白色污染”,还有更多触目惊心的场景警示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讲授新课第二模块: 从“白色污染”说起在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白色污染”,还有哪些环境污染呢?请选择一项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完成调查表。身边塑料污染小调查时间:[具体调查日期,如 2025 年 10 月 13 日]我们的发现:小区垃圾桶旁常有无序丢弃的塑料瓶、塑料袋;公园草丛里散落着塑料零食袋;河流岸边漂浮着塑料垃圾 。产生的原因:居民环保意识弱,随意丢弃塑料垃圾;商家过度使用塑料包装;部分行业(如外卖、快递)依赖塑料制品,产生大量塑料废弃物 。造成的危害人类:长期接触塑料垃圾分解产生的微塑料,可能影响身体健康;误食受污染食物,威胁消化系统 。动物:动物误食塑料垃圾,堵塞消化道致其死亡;塑料缠绕动物身体,限制行动、伤害躯体 。植物:塑料垃圾覆盖土壤,阻碍植物根系呼吸、吸收养分,影响生长;塑料中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改变土壤性质 。其他:破坏生态景观,降低环境美感;塑料垃圾进入水体,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平衡 。我们的建议:在小区、公园增设分类垃圾桶与环保宣传牌;呼吁商家减少塑料包装,推广可降解包装;家庭践行 “减塑”,用环保袋、玻璃容器替代塑料制品;学校开展塑料污染防治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调查人:[你的姓名或小组名称]你也可替换成 “噪声”“水污染” 等其他污染类型填写,比如选 “噪声污染”,发现部分路段汽车鸣笛、建筑工地施工等产生噪声;原因是交通管理不规范、施工未合理控时等,按需调整就行~我们小组做了农药污染的调查,下面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的发现:家里每天吃的瓜果蔬菜等可能有农药残留。我发现奶奶每次买回来的蔬菜都要用水泡很久。妈妈说吃水果要削皮,以免吃到果皮上的残留农药。我发现农田打过农药之后,附近池塘中的鱼都死了。产生的原因:没有科学地使用农药,例如过量、过度使用农药是造成农药污染的重要原因。村里的农业技术员王叔叔告诉我们,很多人抓不住最佳防治期,平时打农药不及时,不见病虫不施药,看见病虫才打药,在病虫害蔓延时大量用药。这样不仅杀虫效果差,还造成很多污染。造成的危害:请看我们画的农药污染危害图。我们的建议:怎样才能减少农药污染呢?我们组形成了这样的共识。1.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使用绿色环保的办法防治病虫害。2.使用农药时,必须用国家认可的合格产品。3.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农药。危害补充空缺的危害类别可填生物(或 “动植物”“生态系统” ) 。农药进入环境后,会在生物体内富集,比如害虫的天敌(鸟类、蛙类等)误食带农药的害虫或植物,会中毒死亡;农作物残留农药,被人或牲畜食用后,威胁健康 。减少农药污染建议推广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天敌(如赤眼蜂防治害虫 )、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采用物理防治手段,如用防虫网防害虫、糖醋液诱捕害虫,降低农药需求 。精准施药,依据农作物生长阶段和病虫害情况,控制农药用量、选择合适施药时机,避免过度使用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科学施药方法,包括配药比例、施药工具正确使用等,减少农药浪费与污染 。研发、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降低对环境和生物的长期危害 。怎样才能减少农药污染呢?你们组进行的是哪方面的调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通过调查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我们组进行的是关于社区居民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的调查。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收集到了宝贵数据。分享这些数据,旨在促进社区环保行动的开展,共同守护美好家园。这次调查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组调查的是农村秸秆焚烧污染。我们组调查的是建筑工地噪声污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绿水青山” 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发展的根基;“金山银山” 是经济价值。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保护生态能孕育旅游、有机农业等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反之破坏环境会透支未来,此理念强调生态保护与发展统一。谈谈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理解。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类型的是( ) A. 清新的空气 B. 工厂排放的有毒废水 C. 丰收的稻田 答案:B 解析:A、C 选项是良好环境或正常生产场景;B 选项属于水污染,是环境污染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 ) A. 随意排放污染物 B. 采取措施防治污染 C. 只关注生产,不管污染 答案:B 解析:A、C 选项违反法律规定;B 选项符合法律要求,是排放者的责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意思是( ) A. 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矛盾 B.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带来经济收益和可持续发展 C. 只要有金山银山,不用在乎绿水青山 答案:B 解析:A、C 选项错误理解了理念;B 选项正确阐释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课堂练习判断题 只有工厂会造成环境污染,个人行为不会。( ) 答案:× 解析:个人行为如乱扔垃圾、焚烧秸秆等也会造成污染,该说法错误。 进行环境污染调查时,只需观察现象,不用分析原因。( ) 答案:× 解析:调查需全面,分析原因是提出有效建议的基础,该说法错误。 减少农药污染,可以采用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 答案:√ 解析:这是减少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符合生态农业理念,该说法正确。 课堂总结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多种环境污染,它们危害着生活。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成因和解决办法,也明白了法律和环保理念的重要。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环境,让绿水青山常在。 课堂总结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大搜索 多样污染:农药、噪声、大气等 调查方法:发现→成因→危害→建议 环保指南:依法防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10 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 2 课时 环境污染大搜索 教学课件.pptx 【课堂无忧】第 10 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 2 课时 环境污染大搜索 教案设计.docx 视频素材:反映身边污染.mp4 视频素材:环保宣传.mp4 视频素材:环境污染视频.mp4 视频素材:环境污染视频1.mp4 视频素材:环境调查视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