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州市八县(市,区)协作校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B【解析】冷锋过境时,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出现的强降雪天气是冷气团迅速推进与暖气团交汇,暖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快速凝结形成的,符合冷锋天气系统的特征。故B选项正确。2.A【解析】我国冬季降水通常是低层的冷干气流与中层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河南省来说,低层的东北部冷干气流带来冷空气,中层的西南部暖湿气流带来水汽和热量,二者在河南省上空交汇,暖湿气流在冷干气流之上被迫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雪。其他选项中的气流方向组合均不符合题意。故A选项正确。3.D【解析】由图可知,16日0时一16时新安降水相态反复变化,呈现出从雨到雪等不同相态转换。在降水相态变化过程中,液态水转化为固态雪时会吸收热量,导致近地面气温剧烈下降;冷气团势力在此次过程中并非不断加强,冷气团势力不断加强,气温应持续下降,而不是剧烈下降,且与降水相态变化相关;冷锋过境速度缓慢,不会直接导致近地面气温在0时一16时剧烈下降,且材料中没有信息体现其与降水相态的关系;受冷高压控制时间长,气温较低,但一般是持续低温,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气温剧烈下降的情况。故D选项正确。4.C【解析】三峡工程及上游水库群运行后,水库拦截大量泥沙,导致下游输沙量显著减少,同时,水库调节径流使枯水期下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增大,清水下泄,水流挟沙能力增强,导致河床冲刷严重。故C选项正确。5.A【解析】枝城位于三峡大坝下游约102k处,是荆江河段的进口,距离三峡最近,受上游水库群运行直接影响最大,水沙过程变化在此处最先显现,因此枝城水文站受其影响最显著。故A选项正确。6.D【解析】下荆江为典型弯曲型河道,河道蜿蜒导致流程延长,比降减小,水流阻力增大,平均流速较慢;上荆江为微弯分汊型河道,水流相对分散,但整体流速较弯曲型河道快。此外,弯曲型河道受顶托作用影响可能进一步减缓水流流速,但主要差异仍源于河道形态本身。故D选项正确。7.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磨刀门河口水域垂直方向上的絮凝作用由表层水体向底层逐渐减弱。故A选项正确。8.D【解析】整个河口水体盐度层化较强,阻碍了絮凝体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使絮凝体难以从上层沉降(或扩散)到底层,底层主要保留由本地颗粒形成的微絮团:底层水体垂向混合较强,动力作用(如潮汐、湍流)显著,导致絮凝体容易被破坏(解絮作用),形成较小的微絮团。故D选项正确。9.D【解析】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塬面在人类活动和暴雨双重作用下,塬边溯源侵蚀严重,形成深切塬边的沟壑,所以黄土塬的关键治理措施以固沟保塬为主。故D选项正确。10.C【解析】与林草措施相比,沟头回填和坡面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模式具有见效快、治理效果好等优点。故C选项正确。11.D【解析】东江流域下游的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东莞等)经济高度发达,人口密集,水资源消耗量大;与下游地区相比,东江上游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水资源消耗量小;由于东江上游地区有充足的水资源可向下游地区调配,东江流域大量修建引水工程。故D选项正确。12.B【解析】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采用地下深层隧道输水,可避免地表污染(如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确保水质安全。故B选项正确。【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福州市八县(市,区)协作校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未联考三峡工程及上游水库群运行改变了大坝下游河道的水沙过程。剃江河段进口(枝城)位于8.磨刀门河口底层絮凝体以微絮团为主的主要原因是三峡大坝下游约102km处,出口位于城陵矶,全长釣339km,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①底床沉积物粒径大,泥沙难以再悬浮②底层水位深,受潮汐作用影响小③水体动力作高二地理试卷上荆江属于微弯分汉型河道,下荆江属于典型的弯曲型河道。洞庭湖江集湘、资、沅、遵“四水”用较强,解絮作用显著④水体盐度层化较强,阻碍表层絮凝体沉降于城陵矶处汇入长江千流。洞庭湖湖水汇入时产生的顶托作用对荆江河段的水位,流速等产生A①②B D3C②分④D.3)重要影响,图2示意荆江河段及水文站与水位站分布。据此完成1一6题。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童志塬,其东西宽度已从唐代时的32km减小至现在的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电江17.5km,董志源水土流失面积已占总土地面积的96%,年入黄泥沙量达6599万吨,其中0%注意事项:以上的泥沙来自塬边演源侵蚀。图4示意董志塬沟头回填固定和坡面防护模式。据此完成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9一10题。O'40 N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木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水位沙、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图2合题目要求的。4,三峡工程及上游水库群运行后荆江河段水沙过程发生的变化是2023年3月16日,河南中西部地区出现了-次极端强降雪天气过程,降水主要集中在16A.径流量增大,输沙量增大B.径流量减小,输沙量减少日0时一16时,而雪相态转换自西向东逐渐推进。图1示意2023年3月16日0时一16时河C.径流量增大,河床冲刷严重D.输沙量增大,河床淤积严南省降雪量分布及新安降水量、温度和降水相态的转化。据此完成1一3题。5.三峡工程及上游水库群运行后荆江河段水沙过程变化最大的水文站是A.枝城水文站B.沙市水文站C,监利水文站D.螺山水文站9.黄土塬的关键治理措施是6.与上荆江河段相比,下荆江河段A.生态移民B.平整塬面A通航条件较好B.平均水位变化较大C固沟保原D.修建梯田C出提风验饺小小D.平均水流速度较慢10.与林草指施相比,沟头回填和坡面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模式的优点是在河口复杂动力作用下,泥沙往往会经历起动、悬浮、沉降、再悬浮的偏环过程。在此过A.投资少B.无污染131516巾,单颗粒泥沙在物理、化宁和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絮凝(水成液体中是浮微粒条聚变大或形成絮C.见效快D.历时短口降水量一温度·雨团),形成粒径远大于单颗粒泥沙的絮凝体。磨刀门河口是珠江入海口门之一,也是西江主要的东江是身港澳大湾区的主要水源地之一,供水区人口近图1输水输沙通道,河口水体的盐度层化程度高,尤其是在中上层水体中,而在底层水体中,垂向混5000万人,经济总量超8万亿元,被誉为“生命水、政治水1.造成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出现此次强降雪的天气系统是合较强。图3示意靡刀门河口絮凝体垂向分布模式。据此完成7一8题。经济水”。然而,广州市、深别市、东莞市等均位于东江下游A.暖锋B.冷锋的发达域市现状高度依赖河道型水源,这种水源存在水质风C.锋面气旋D.准静止锋险高的问题。在建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会线采用2.影响河南省此次降雪的气流为地下深层隧道输水。图5示意东江流战引水工程分布。据A.低层的东北部冷干气流和中层的西南部暖湿气流意人製别2001国此完成11一13题。B.低层的西北部冷干气流和中层的东南部暖湿气流11,东江流域大量建设引水工程的主要原因是C.低层的西南部暖湿气流和中层的西北部冷干气流0一A.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衡D.低层的西南部暖湿气流和中层的东北部冷干气流B河首输水功能重下辉3.引发新安16日0时一16时近地面气温剧烈下降的主要原因是C.下游地区水体污染加制A冷气闭势力不断加强B.冷锋过境速度缓慢 .磨刀门河口水域垂直方向上絮凝作用的变化特征是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C受冷高压控制时间长D.降水相态多次变化A由表层水休向底层逐渐减弱B.山表层水体向底层逐渐增强C,由表层水体向底层先增强,后减弱D.由表层水体向底层先减弱,后增强【高二地理第3页(共6页)】【高二地建第1页(共6页)】【高二地迎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答案.pdf 高二地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