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 11 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第 2 课时 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导入新课同学们,左边的垃圾和右边的物品有什么关系?我们怎样才能让更多垃圾变成有用的东西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的方法。同学们,左边的垃圾与右边的物品本是天壤之别,但通过我们的智慧与行动,垃圾也能焕发新生!我们怎能坐视资源浪费?今天,就让我们携手探索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的秘诀,共创绿色未来,让每一份资源都发光发热!讲授新课第二模块: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垃圾的产生不可避免。怎样才能减少垃圾产生,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呢?我买 东 西 时,会先想一想,是不是真的需要买,原有的是不是真的不能再用了。吃饭时,我会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这样就减少了生活垃圾。我妈妈出门买东西,都是自带购物袋,这样就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我在扔废弃物前,常想想它还有没有利用价值。如我小时候的玩具,都送给邻居小朋友啦!我还可以……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再利用,有的可以经过回收、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各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垃圾就很难再利用。要想更好地对垃圾再利用,必须进行垃圾分类。分类之后,那些看起来毫无价值的垃圾,有些可以进行再利用。大家好!我是厨余垃圾。我被扔在厨余垃圾桶内。加入活性污泥或动物的粪便后,我在沼气池内会慢慢分解发酵,变成可以发电或烧火做饭的“生物燃料”—沼气。在垃圾处理厂,我将用二十天的时间泡个热水澡,高温杀菌。之后,我就变成了庄稼喜欢的有机肥料。感受:原来厨余垃圾合理处理能变废为宝,从被丢弃的垃圾成为发电、施肥的资源,奇妙又环保。好处:垃圾分类可让不同垃圾各归其处,像厨余垃圾这样的可利用垃圾能转化为能源、肥料等,减少污染,节约资源,让环境更美好 。听了厨余垃圾的自述,你有什么感受?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妈妈,你今天对垃圾进行分类了吗?”“奶奶,这个菜叶要跟其他生活垃圾分开!”……这样的话语常常出现在深圳市的许多学生家庭中,他们已成为家庭中垃圾分类的小小监督员。深圳市 2015年8月 1日开始实施《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推出了多个创新举措:编制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设立了“资源回收日”,开展了垃圾分类和减量达标学校、小区、公园等创建活动。到 2016年底,共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 100所。深圳率先从学校开始,从娃娃抓起,每年推选 100名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学生“推广大使”,带领同学推广实施生活垃圾分类,逐步走向“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推动整个社会”的目标。你能为社区、家庭或者班级想一个垃圾分类的妙招吗 当然能!为了促进社区、家庭或班级的垃圾分类,我们可以设立“绿色积分制度”。参与者正确分类垃圾即可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小礼品或优惠券。此举不仅能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还能让垃圾分类变得有趣且富有成效。有些废弃物,不是它们真的没用了,而是我们没有发现再利用它们的方法第 X 研究小组 时间:2025 年 11 月废旧纸盒 1. 改造成桌面收纳盒,分类存放文具、小物件 2. 制作成简易书架,摆放绘本、笔记本 3. 做成手工小房子模型,装饰房间饮料瓶 1. 剪开上部,变身为绿植扦插育苗盆 2. 保留瓶身,装上水和彩纸,做成简易洒水壶 3. 截去底部,串连起来当阳台悬挂式收纳筒废报纸 1. 揉成纸团,给宠物当玩耍的 “玩具球” 2. 铺在地上,作为搬家、打扫时的临时防尘垫 3. 折成纸船,和小伙伴在水边玩 “航行” 游戏你能研究出这些废弃物三种以上再利用的方法吗?你还能选择哪些废弃物进行改造再利用呢?我见过城乡结合部的一些小巷,垃圾随意堆积在路边、角落,散发着难闻气味。当时觉得很痛心,好好的居住环境被破坏,也担忧垃圾影响周边生态,希望大家都能重视环保,守护美好家园 。第 X 研究小组 时间:2025 年 7 月 13 日废旧纸盒 1. 制作成多层抽屉式收纳盒,整理零碎小物件 2. 改造成立体绘本场景道具,辅助故事讲述 3. 拼接成简易鞋架,放置常穿鞋子 4. 做成手工灯笼,节日装饰房间饮料瓶 1. 剪成细条编织成杯垫,隔热又美观 2. 底部钻孔,变身浇花的滴水器,给植物缓慢补水 3. 裁剪后制作成手机支架,方便看视频 4. 装满彩色沙子,做成桌面装饰沙瓶画废报纸 1. 撕碎泡成纸浆,制作手工纸,用于书写或创作 2. 折叠成复杂纸艺造型,如纸鹤、纸玫瑰装饰 3. 卷成纸棒,给小朋友当模拟击剑道具玩耍 4. 糊在竹篾上,做成简易风筝,户外放飞废旧衣物 1. 裁剪拼接成拼布抱枕,增添家居温馨感 2. 改成抹布,用于擦拭家具、地板 3. 缝制成宠物窝,给家里小动物温暖小窝 4. 剪下布料做布艺书签,搭配流苏更别致易拉罐 1. 去掉顶部,变成笔筒,收纳文具 2. 切割打磨后,做成小型植物盆栽容器 3. 串连起来,制作成创意风铃,风吹有清脆声响 4. 压扁绘画,改造成个性杯垫研究废弃物再利用记录表小组合作或在父母的协助下将废旧物品再利用,然后在班里办一个“变废为宝创意展”吧。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 下列做法中,不能减少垃圾产生的是( ) A. 购物时每次都买很多不需要的零食 B. 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 C. 旧书本送给需要的弟弟妹妹 答案:A 解析:A 选项会产生更多垃圾;B、C 选项能减少垃圾,符合题意。 下列垃圾中,属于厨余垃圾的是( ) A. 菜叶、果皮 B. 废电池、过期药品 C. 碎玻璃、旧毛巾 答案:A 解析:B 选项属于有害垃圾;C 选项中碎玻璃可回收,旧毛巾属于其他垃圾;A 选项是厨余垃圾。 关于垃圾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垃圾不用分类,混在一起扔更方便 B. 分类后的垃圾有的可以再利用,减少浪费 C. 只有可回收垃圾需要分类,其他垃圾不用 答案:B 解析:A、C 选项错误,垃圾分类能减少污染和浪费,所有垃圾都需要分类;B 选项正确。 课堂练习判断题 废旧物品没有任何用处,只能当垃圾扔掉。( ) 答案:× 解析:很多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如塑料瓶做花盆,该说法错误。 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可以变成有机肥料,造福庄稼。( ) 答案:√ 解析:这是厨余垃圾再利用的重要方式,该说法正确。 减少垃圾只是大人的事,小学生做不了什么。( ) 答案:× 解析:小学生也能做到减少垃圾,如节约用纸、垃圾分类等,该说法错误。课堂总结同学们,减少垃圾、变废为宝并不难。购物理性、节约粮食能减少垃圾;做好分类,让垃圾变资源;动手改造,废旧物品能换新颜。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环境更美好。 课堂总结11.变废为宝有妙招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减少垃圾:理性消费、节约粮食、物尽其用 垃圾分类:可回收、厨余、有害、其他 变废为宝:创意改造、循环利用 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围绕 “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展开,是第 11 课的核心实践内容。教材先引导学生思考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如理性消费、节约粮食、自带购物袋等;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介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及意义;通过 “厨余垃圾的自述” 展现垃圾分类后再利用的过程和好处;结合 “相关链接” 中深圳的案例,说明垃圾分类从学校推广的成效;最后引导学生研究废弃物再利用方法,举办 “变废为宝创意展”。教材旨在让学生掌握减少垃圾和变废为宝的具体方法,培养垃圾分类和资源再利用的意识与能力。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减少垃圾有一定的模糊认识,但缺乏具体方法;对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不系统,实际分类操作能力较弱;对废弃物再利用的创意和实践经验不足。通过本课时学习,需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出发,学习减少垃圾的方法,掌握垃圾分类标准,动手实践废弃物再利用,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核心素养分析政治认同:通过了解深圳等城市的垃圾分类政策及推广成效,认识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方面的积极作为,增强对国家环境治理政策的认同和支持。 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的道德品质,树立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的观念,主动践行减少垃圾、分类回收的行为,提升社会责任感。 法治观念:了解《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等地方规定,认识到垃圾分类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形成依法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 健全人格:在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形成珍惜资源、热爱生活的态度,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责任意识:认识到减少垃圾和垃圾分类是每个人对环境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主动承担家庭、班级中的垃圾分类任务,培养对环境负责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减少垃圾产生的具体方法,如理性消费、节约资源等。 帮助学生学会垃圾分类,能正确区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等类型。 让学生了解废弃物再利用的方法,动手实践变废为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践行减少垃圾和垃圾分类的方法,形成习惯。 激发学生对废弃物再利用的创意,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减少垃圾的方法图片、垃圾分类标准及示例视频、厨余垃圾处理过程动画、深圳垃圾分类推广案例视频、废弃物再利用创意作品图片等。 垃圾分类道具:四种垃圾桶模型(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和各类垃圾实物或卡片(废纸箱、易拉罐、废电池等)。 废弃物材料:废报纸、塑料瓶、易拉罐、旧布料等,以及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用于动手实践。 减少垃圾方法记录表:供学生记录生活中可采用的减少垃圾的做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堆混合垃圾和经过分类及再利用的物品(如用塑料瓶做的花盆、废纸箱做的收纳盒),提问:“同学们,左边的垃圾和右边的物品有什么关系?我们怎样才能让更多垃圾变成有用的东西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的方法。” 二、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学习减少垃圾的方法 教师活动: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呢?”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例子和生活经验讨论。展示多媒体课件中减少垃圾的方法图片,如购物前列清单、不买不需要的东西,吃饭不剩饭,自带水杯等。发放减少垃圾方法记录表,让学生记录自己能做到的方法。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减少垃圾的方法,分享自己的经验,如旧玩具送给别人、纸张双面使用等。填写记录表,承诺在生活中践行这些方法,如 “我要做到吃饭不剩饭”“购物时自带布袋”。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记录,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减少垃圾方法,激发主动减少垃圾的意识,培养节约习惯。 第二部分: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教师活动:讲解垃圾分类的四类标准:可回收垃圾(可再利用的物品)、厨余垃圾(易腐烂的生活废弃物)、有害垃圾(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物品)、其他垃圾(除前三者外的垃圾)。展示垃圾桶模型和垃圾卡片,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游戏,将卡片放入对应的垃圾桶。播放厨余垃圾处理动画,提问:“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活动:认真学习分类标准,参与分类游戏,将废纸箱、易拉罐放入可回收垃圾桶,食物残余放入厨余垃圾桶等。观看动画后,讨论垃圾分类的好处,如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方便再利用等。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游戏,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直观感受分类的意义,提高分类操作能力。 第三部分:实践废弃物再利用 教师活动:展示废弃物再利用的创意作品图片,如用洗衣液瓶做的洒水壶、旧报纸做的手工等,激发学生创意。发放废弃物材料和工具,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简单的再利用作品,填写 “研究废弃物再利用记录表”。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创意,利用带来的废弃物动手制作,如用塑料瓶做笔筒、用旧布料做小沙包等。记录作品的材料、制作方法和用途,在小组内展示作品并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理解废弃物再利用的价值。 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下列做法中,不能减少垃圾产生的是( ) A. 购物时每次都买很多不需要的零食 B. 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 C. 旧书本送给需要的弟弟妹妹 答案:A 解析:A 选项会产生更多垃圾;B、C 选项能减少垃圾,符合题意。 下列垃圾中,属于厨余垃圾的是( ) A. 菜叶、果皮 B. 废电池、过期药品 C. 碎玻璃、旧毛巾 答案:A 解析:B 选项属于有害垃圾;C 选项中碎玻璃可回收,旧毛巾属于其他垃圾;A 选项是厨余垃圾。 关于垃圾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垃圾不用分类,混在一起扔更方便 B. 分类后的垃圾有的可以再利用,减少浪费 C. 只有可回收垃圾需要分类,其他垃圾不用 答案:B 解析:A、C 选项错误,垃圾分类能减少污染和浪费,所有垃圾都需要分类;B 选项正确。 判断题 废旧物品没有任何用处,只能当垃圾扔掉。( ) 答案:× 解析:很多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如塑料瓶做花盆,该说法错误。 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可以变成有机肥料,造福庄稼。( ) 答案:√ 解析:这是厨余垃圾再利用的重要方式,该说法正确。 减少垃圾只是大人的事,小学生做不了什么。( ) 答案:× 解析:小学生也能做到减少垃圾,如节约用纸、垃圾分类等,该说法错误。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减少垃圾、变废为宝并不难。购物理性、节约粮食能减少垃圾;做好分类,让垃圾变资源;动手改造,废旧物品能换新颜。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环境更美好。 板书设计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减少垃圾:理性消费、节约粮食、物尽其用 垃圾分类:可回收、厨余、有害、其他 变废为宝:创意改造、循环利用 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减少垃圾和变废为宝的方法,但学生在分类的准确性和创意实践方面仍需加强。后续可开展 “垃圾分类小能手” 评选和 “变废为宝作品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坚持实践,同时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配合监督,巩固学习效果。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第 11 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 2 课时 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教学课件.pptx 【课堂无忧】第 11 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 2 课时 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教案设计.docx 视频素材:垃圾再利用.mp4 视频素材:垃圾分类的方法.mp4 视频素材:垃圾大变身mp4.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