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下期初2022级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 近来,我国在军事、科技、人工智能等多领域全面发力。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福建舰电磁弹射 B. 六代机点火起飞C. 嫦娥六号月背取壤 D. 春晚机器人跳舞2. 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A.使用布袋替代塑料袋B.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体污染C. 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D. 绿色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3. 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可能引起的后果不匹配的是A. 读数偏小 B. 试管破裂C. 标签受损 D. 试管炸裂4. 学化学,用化学。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 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灭火或放入较多的蔬菜B. 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 冬天用煤炉取暖时注意室内通风,以防煤气中毒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时,要先做灯火实验,否则进入可能会发生危险5.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或事实可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 铝制品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 喝冰镇汽水常出现打嗝现象,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 煤气泄漏时能够被闻到是因为一氧化碳有刺激性气味6. 某奶茶饮品中含有添加剂植脂末(),过多饮用可能会诱发血管硬化。有关植脂末说法错误的是A. 植脂末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 植脂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D. 植脂末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11个氧原子构成7. 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 物质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用途A 石灰浆 保护树木,防止冻伤B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C 大理石 可作建筑材料D 的乙醇溶液 可作医用消毒剂A. A B. B C. C D. D8. 某品牌空气净化器可有效消除装修材料中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D. 两种产物的质量比为(或)9.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4个推断正确的是A. 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所以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 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因为和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10. 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如图2是选用图1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2试管中固体对应图1中的丙B. 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 t3℃时,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D. 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11.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检验溶液是否变质 加入酚酞溶液B 除去中少量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停止后蒸发结晶C 检验中是否混有气体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D 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溶液 向盛有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水,搅拌A. A B. B C. C D. D12.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点溶液中溶质含有、、B. bc段(不含b、c点)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 c、d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 a→c段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13.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请回答问题:(1)“立春”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闻到阵阵花香说明_________(微观解释);(2)“谷雨”:时雨乃降,百果乃登。正常雨水的,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写出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小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为了促进小麦生长需要追加肥料,下列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 氯化铵 B. 硫酸钾 C. 硝酸钾(4)“白露”:白露满地,割谷拾棉。棉花属于_________纤维(填“天然”或“合成”)。14.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I.“见著知微”—从宏观知微观。(1)氧气不但能供给呼吸,而且能支持燃烧,保持氧气这些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填符号)。I.“见微知著”—从微观知宏观。(2)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周期;(3)上图所示,微粒A、B、C、D、E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4)微粒A、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15. 孔雀石是冶炼金属铜的主要原料,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还含少量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以下为“湿法炼铜”并制备其它副产品氯化钠和铁红(氧化铁)的工业流程。资料:1、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2、铁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1)操作Y的名称是_________;(2)试剂X可以的_________(填字母):A. 盐酸 B. 稀硫酸 C. 氯化亚铁溶液(3)根据资料信息写出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4)加热分解生成铁红和一种常见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1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2023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外墙覆盖了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光催化保护薄膜,该薄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够快速分解建筑物表面的污染物,让场馆外墙拥有神奇的自净能力。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场馆上超大面积使用光催化材料。作为一种含量丰富、无毒且化学性质稳定的光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水制氢、还原等领域。由于只在紫外光区有催化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改变形态、掺杂非金属或金属(铁、铂、金等)等方法,使能在可见光区有催化作用,以提高催化效果。目前,改变形态的方法有:通过喷雾、球磨等物理技术制备纳米管状、颗粒状的,或让与在高温下反应生成表面积更大且具有特殊孔隙的空心球。当中参杂非金属或金属时,掺入物质的类型、掺入的量会对其光催化效果产生不同影响。掺杂不同比例石墨氮化碳()的纳米光催化分解水时,产生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1)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2)氮化碳()属于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3)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4)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标号)。A. 改变形态的方法均属于物理方法B. 掺杂石墨氮化碳越多,光催化分解水效果越好C. 与掺杂铁相比,掺杂金()会提高生产成本D. 光催化还原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三、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17. 发酵粉常用于制作馒头、糕点等,其主要成分为,某同学为测定某发酵粉样品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一个空烧杯,向其中加入发酵粉后缓慢加入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待发酵粉中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已知:①;②样品中其它成分不与硫酸反应。(1)完全反应生成的的质量为_________;(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计算发酵粉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8.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在A—E中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_(填序号),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3)若用F装置收,则气体应从_________端进入瓶内(填“a”或“b”);(4)G装置中的发生装置和B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相比较而言G装置中的发生装置优点是:_________。19. 某实验小组将稀盐酸逐滴加入溶液中,观察到先无气泡,过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问题提出]为什么滴入稀盐酸没有立即产生气泡?[实验探究]借助数字化实验进行探究。一定温度下,用的稀盐酸与饱和溶液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随稀盐酸逐滴加入,充分搅拌,采集到溶液的随滴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实验中发现A~B段对应烧杯中无气泡产生,B点后逐渐有气泡冒出,C点后几乎无气泡。[查阅资料]溶液的约为8.2。[实验分析](1)图2中A点对应溶液的颜色是______。(2)“液滴数传感器”采集的坐标数据是______。(3)随着稀盐酸滴入,溶液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图2中D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填化学式)。[实验结论](5)稀盐酸滴入溶液,反应分两段进行。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B~C段:A~B段的生成物继续与稀盐酸反应转化为逸出。参考答案1-12:BCABC DAABD BC13.(1)分子在不断运动(2)(3)C(4)天然14.(1)O2 (2)三##3(3) ①. C、E ②. A(4)MgF215.(1)蒸发(2)A(3)(4) ①. ②. 分解16.(1)+4(2)化合物(3)(4)CD17.(1)4.4g(2)14.3% (3)设发酵粉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xx=8.4g发酵粉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答:发酵粉样品中NaHCOg的质量分数为84%。18.(1)酒精灯 (2) ①. BC或BF ②. CaCO3+2HCl=CaCl2+H2O+CO2↑;(3)a (4)控制反应发生的速率19.(1)红色 (2)稀盐酸体积(3)减小 (4)HCl、NaCl(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