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N:1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下列清明习俗与化学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烧檀香 B.摘艾草 C.包青团 D.放风筝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大理石 B.蒸发 C.检查气密性 D.测溶液的pH值3.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道尔顿 C.张青莲 D.屠呦呦4.广东早茶深受大家喜爱,其中蒸排骨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 B.维生素 C.无机盐 D.蛋白质5.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下列行为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循环高效利用资源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SO2和NO2等气体的排放6.钕是最活泼的稀土金属之一,钕玻璃可代替红宝石做激光材料亦可做护目镜。钕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2中,x=8B.钕离子的符号为Nd2+C.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gD.钕的核电荷数为607.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 C.H2 D.2H28.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助力科学成果转化应用。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间苯二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间苯二胺由 16个原子构成C.间苯二胺由碳、氢、氮元素组成 D.间苯二胺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49.“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用沼气生火做饭 沼气燃烧能放出热量B 用大米酿制米醋 大米发生了缓慢氧化C 煮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D 用扇子往煤炉中扇风 降低煤的着火点我国内陆盐业资源丰富,《天工开物》记载了多种卤水制盐的方法与过程,其中一种制盐示意图如图所示。原文节选“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顷刻结盐,色成至白”。回答下列小题。10.根据图,判断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井卤”即为卤水,属于混合物B.“曲竹”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合成材料C.“火井”中可燃物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点燃甲烷之前要验纯D.上述“铜釜”的用途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11.上述方法制得的NaCl中会含有少量KNO3。根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时,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1.2%B.t2℃时,溶解度:KNO3>NaClC.将卤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D.t℃时,将16.0gNaCl加入50.0g水中,形成NaCl的饱和溶液12.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3.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植物适宜在微碱性土壤中种植的是( )花卉种类 百合 杜鹃 君子兰 仙人掌适宜生长的pH范围 5.0~6.0 5.0~6.8 6.0~7.0 7.5~8.0A.百合 B.杜鹃 C.君子兰 D.仙人掌14.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分析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的是( )A.探究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B.比较纯金属与合金的硬度 C.验证稀盐酸与NaOH发生反应 D.探究CO2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5.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硫酸钠和碳酸钠溶液 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观察现象B 鉴别无水硫酸铜和CaCl2固体 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C 除去食盐中的少量泥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除去CO2中CO 将混合气体点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其中16题7分,17题8分,18-21题每题各10分,共55分)1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墨书写的古字画长久不褪色,主要原因是 。(2)《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胆矾是硫酸铜晶体,胆矾中的阴离子符号是 。(3)古代造纸工艺的其中两步为“浸灰水”和“抄纸”。“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浸灰水”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蕴含 的灭火原理。(5)右图为古人的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随着油的燃烧,下层盏中的水会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水分子受热分解 b.水分子不断运动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数目减少(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黑火药的成分“一硝二硫三木炭”,其中的“硝”指的是硝酸钾(KNO3),它也是农业上一种重要的化肥。它属于 (填字母序号)。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研究方向。我国科研团队利用催化剂MoS2实现低温、高效、长寿命催化CO2加氢制甲醇(CH3OH)的工艺,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排在首位的是 。(2)写出上图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甲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4)已知MoS2中硫元素为-2价,则Mo的化合价为 价,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MoS2的质量和 不变。(5)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选填“分子”或“原子”)。(6)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燃料具有重要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可以消除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B.开辟了二氧化碳利用的新途径C.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18.【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下图是实验室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1)上图中仪器 b的名称是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 。若发生装置不变,仍想得到一瓶较干燥的氧气,需在F装置前添加装有浓H2SO4的装置 (填字母)。(3)B、C装置都可以用于实验室制CO2,相比于B装置,C的优点是 。(4)若在G装置中装入澄清石灰水用来检验CO2,气体应从 (选填“c”或“d”)端通入;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主要为 。(5)图2中,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盐酸、碳酸钠、Ba(OH)2溶液三种物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以下实验。(1)大家一致认为在试管①中还需要加入 溶液才能证明发生了复分解反应。(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果在乙中的碳酸钠溶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后发现溶液变红,说明碳酸钠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通过三组实验,同学们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4)猜想一:NaOH 猜想二:Ba(OH)2、NaOH 猜想三: 。【设计实验】(5)验证你的猜想正确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步骤一:取试管③中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有 产生 猜想三正确步骤二:静置一段时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 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反思拓展】(6)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发现Ba(OH)2和NaOH化学性质相似,你认为Ba(OH)2的保存方法是 。20.某学习小组利用锈蚀严重的废铜屑(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原料回收铜,分别采用题图的两种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资料1: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资料2:回收铜的两种实验方案。(1)方案一中步骤Ⅱ是利用了CO的 性(填“氧化”或“还原”),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将其回收后再与碳粉作用,又可以生成CO,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方案二中步骤Ⅲ、IV、V都涉及到的操作名称是 ,该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 。(3)方案二中步骤IV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 ,该反应是利用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 (填“强”或“弱”)。(4)理论上两种方案获得铜的质量比较:方案一 方案二(选填“>、=、<”)。(5)右图为铜元素的价类转化二维图,写出D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步骤IV实现的是E→ 点(填字母)的转化。21.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能杀菌消毒,且能与水反应产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 】。某学习小组为了测定不纯过氧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0g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在实验过程中用电子天平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t)/min 0 t1 t2 t3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 150.0 149.2 148.4 148.4(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2)求该样品中所含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请在下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剩余样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作必要的标注。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九年级化学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C D D B C A C D B A A D C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或稳定) (2) SO42-(3)CaO+H2O=Ca(OH)2 (2分) (4)清除可燃物 (5)bcd (6)D17.(1)碳替代 (2) (2分) (3)有机物(4)+4 化学性质 (5)分子 (6)BC18.(1)集气瓶 (2)BD (2分) G(3)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4) c Ca(OH)2 + CO2 = CaCO3 ↓+ H2O (2分)(5)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19.(1)酚酞(或紫色石蕊)(2)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碱性 (2分)(3)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4)NaOH、Na2CO3/Na2CO3、NaOH(5)有白色沉淀产生 CuSO4/CuCl2/Cu(NO3)2 (6)氢氧化钡需要密封干燥保存20.(1) 还原 C+CO2 2CO (2分) (2) 过滤 引流(3) 将铜置换出来 强 (4) = (5) Cu(OH)2 A21.(1)1.6g;(2)解:设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 (3)曲线如图所示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7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