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网络改变世界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网络改变世界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01
大单元
03
大视野
06
对点练
04
微探究
05
划重点
02
新课标
目录 CONTENTS
01 大单元
单元知识结构
走进社会生活
丰富的社会生活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认识社会生活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人的社会化
养成亲社会行为
感受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的特点
青少年的正确做法
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生活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网络改变世界
营造清朗空间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正确利用网络
传播网络正能量
02 新课标
【健全人格、道德修养】
  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参见课程标准 P8、P12)
单元学习指导
03 大视野
导入一:热点速递(可选)
思考:你是从何处获得这些信息的?我们现在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思考:谈谈你通过何种方式做出游攻略。
导入二:多维交流(可选)
04 微探究
互联网出现前,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任务探究一
围着看电视
看报纸
滚铁圈
任务探究一




思考: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互联网出现后,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任务探究一感悟
链接教材:
1. 网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1)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借助网络,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大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
网络诞生前的信息传递
任务探究一
任务探究一
网络诞生后的信息传递
任务探究一
思考: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和现在人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这体现了网络对社会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烽火传军情
飞鸽传书
现代通信
视频语音
古代通信:时间长,传递慢,成本高,容易造成信息丢失
现代通信:时间短,传递快,成本低,信息可永久保存
任务探究一感悟
链接教材:
1. 网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任务探究二
“China Travel”,源于近年来外国游客和外国博主来到中国旅游,并在全球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掀起的一股“中国游”热潮。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和博主来到中国,通过拍摄旅游视频、发布生活体验等方式,展现中国安全友善、科技感十足的城市形象。
2025年“五一”假期,入出境外国人达到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其中免签入境38万人次,同比增长72.7%。
思考:这说明网络对社会发展有怎样的作用?
任务探究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24年3月22日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1个,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速持续提升,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7483亿元,同比增长6.8%;新技术新业态促进市场零售较快恢复,网上零售额达15.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我国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任务探究二感悟
链接教材:
2.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速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思考:国务院、各省市政府为什么要开通网络渠道?
任务探究二
央广网军事频道推出《两会直通车》专栏,实时关注两会最新动态,展现新时代军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当作为的新风采。
人民网2024年度“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持续到全国两会闭幕。
央广网军事频道推出《两会直通车》专栏,实时关注两会最新动态,展现新时代军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当作为的新风采。
中国政府网联合29家网络媒体平台,开展2024“@国务院 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网民建言征集活动。
互联网+政务
任务探究二感悟
链接教材:
2.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2)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完善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05 划重点
1.网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重点)
重点梳理
06 对点练
1. 以往人们靠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去见想见之人,而现在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这说明( )
A.网络改变了社会关系 B.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C.网络淡化了人间亲情 D.网络提高了工作效率
历年真题
B
1.【解析】通过审题不难发现,A、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这说明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故选B。
历年真题
2. 打开网络就等于同世界握手,可以看新闻、听音乐、办商务等。
这说明( )
A.网络已主宰世界 B.网络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C.网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D.网络完成了人们的一切心愿
历年真题
C
2.【解析】通过审题不难发现,A、D两项夸大了网络的作用,B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打开网络,可以看新闻、听音乐、办商务等,这说明网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故选C。
历年真题
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产品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开始纷纷上线。有的与电商合作,网络销售;有的开发软件,搭载手机……在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产品及时地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被更多的人所了解,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这表明( )
A.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大领先其他国家
B.互联网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C.互联网促进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互联网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快速发展
历年真题
B
3.【解析】考查点:题干材料表明互联网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B符合题意。A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排除。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历年真题
4.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全国人大代表利用网络征求群众意见,并通过网络公开两会情况。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网络问政也悄然兴起。对“网络问政”理解正确的是( )
A.网络让我们每个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网络是我国处理国家政务的最重要途径
C.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可能会疏离现实的人际关系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拓宽了民主渠道
历年真题
D
4.【解析】通过审题不难发现,A项“直接”说法错误。B项夸大了网络问政的地位,与题干材料不符。C项与题意不符。网络问政是指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这说明网络问政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拓宽了民主渠道。故选D。
历年真题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无网络,不生活。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云经济”】
在“互联网+”背景下,餐饮店把后厨变成直播间,大厨直接带货;各大汽车品牌开始“云卖车”;各大博物馆的国宝开始在线“云工作”。电商购物、网络竞赛、直播带货、网络教育、远程办公等备受欢迎。“云经济”迎来了高光时刻。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历年真题
5.【答案】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
历年真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