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沈阳故宫大政殿,俗称“八角殿”,清太祖努尔哈赤修建,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和颁布重大诏令的地方。
自主学习1
1.清朝初期,决定一切军国大事的机构是?为此,康熙皇帝设立了什么?
2.军机处是何时设立的?有何职责?
3.军机处的设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问题2:清朝初期,决定一切军国大事的机构是?为此,康熙皇帝设立了什么?
满洲八旗铠甲
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康熙皇帝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力,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索尼(正黄旗)
鳌拜(镶黄旗)
影视作品中的鳌拜形象
问题2:军机处是何时设立的?有何职责?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影视作品中的雍正形象
军机处外景
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问题3:军机处的设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
康熙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秘密呈送报告,经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形成了奏折制度。这一制度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康熙帝御笔朱批
名场面《康熙帝怒斥群臣》
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自主学习2
1.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哪些皇帝统治时期,“文字狱”盛行?
2.文字狱造成了哪些危害?
3.清朝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的表现。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乾隆帝的主持下,由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但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凡被清朝统治者认为违悖伦理纲常、危及清朝统治的,均在禁毁之列,是一场禁毁图书的浩劫。
问题1: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哪些皇帝统治时期,“文字狱”盛行?
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文化领域严密控制士人。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士人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目的
盛行时期
清圣祖康熙
清世宗雍正
清高宗乾隆
《胡中藻案》
胡中藻是乾隆六年的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爱好诗词,常有感于心境而做诗句,如“一把心肠论浊清”。奈何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前,是何肺腑?”结果,与族人被杀,祸及师友,无从申辩。
《徐骏案》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的诗集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的诗句。雍正知晓后认为他这些诗句是对朝廷的大不敬,将他斩首。
《查嗣庭案》
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
问题2:文字狱造成了哪些危害?
影视作品中的乾隆
①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致使士人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连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遭到杀身之祸;
②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问题3:清朝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的表现。
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仅在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许多珍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政治腐败
官吏为求得升迁或自保,千方百计地利用官场上的各种关系,贿赂上级,结党营私,想尽办法中饱私囊,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百姓。
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嘉庆以后,出现了财政危机,国力越来越虚弱。
乾隆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完全统计,抄没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乾隆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日益腐败。
财政危机
清仁宗嘉庆帝
和珅
阶级矛盾
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他们纷纷加入白莲教。
1796年,白莲教起义爆发。清廷为镇压白莲教起义,历时9年,耗军费约1.5亿两白银。白莲教起义使清朝元气大伤,是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四、闭关政策
自主学习3
1.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2.顺治时期,颁布什么法令严厉限制对外贸易?
清朝在台湾设置机构后,开放哪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
1757年,清朝只开放哪里作为通商口岸?只允许哪个组织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闭关政策带来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问题1: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展势力时,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原因
而非绝对禁止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互通有无。”
——乾隆皇帝写给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
19世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问题2:顺治时期,颁布什么法令严厉限制对外贸易?
清朝在台湾设置机构后,开放哪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
1757年,清朝只开放哪里作为通商口岸?只允许哪个组织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第一阶段——“片帆不许出海”
第二阶段——“四口通商”
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后,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第三阶段——“一口通商”
澳门、云台山
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西方商船来华的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问题3:闭关政策带来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清朝广州港
从中可以看出中英两国间的差距,说明当时的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前进的步伐。
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导致当时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下 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