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咏雪
教学目标:
1.掌握关键文言词汇,疏通文意,背诵全文。
2.通过对比“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学习比喻修辞的运用,培养审美鉴赏力。
3.感受谢氏家族融洽温馨的家庭氛围,体会古人生活雅趣及文化传承。
教学重点:
1.积累重点字词,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2.深入分析两个咏雪比喻的异同,尤其侧重“柳絮”句的意蕴与美感。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柳絮”比喻胜在意境美,而非仅形似。
2.从“欣然”“大笑乐”等细节,解读谢太傅的教育智慧及魏晋名士的家庭文化情趣
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上个单元我们所学的《济南的冬天》里,老舍描绘了哪些景物吗?有暖阳、暖城、暖山、不结冰的水,还有什么?还有小雪是不是,济南的小雪可真是秀气,在老舍的笔下显得娇羞可爱极了。自古以来,雪就颇受文人钟爱,很多古人就为雪作诗,回想一下,你学过的有关雪的诗有哪些呢?
(屏幕显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将知识记得很牢。有人冒雪吟诗,有人独钓江雪,而东晋名士谢安和晚辈们在家里也能咏雪联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到1600多年前谢安家中的联诗现场,欣赏他们的诗句,感受他们的雅趣。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宋武帝刘裕之侄。自幼才华出众,聪明过人,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世说新语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书中记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不完全符合史实。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篇,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
文体简介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它具有以下特点: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③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文章精读
重点字词
内集:家庭聚会。内,指家人。集,聚集。即把家里人聚集到一起。
儿女: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谈论诗文。义,道理,意义,文义,文章的义理,即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像什么。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比不上。
因风:乘风。因,趁、乘。
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凭借今义:因为)
3.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②省略句
谢太博(于)寒雪日内集。
省略介词“于”
③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是“白雪纷纷所似何”的倒装)
4.全文翻译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题目是《咏雪》,大家觉得故事里哪个词最能体现这不仅是讲文章,而是一次充满诗意和情趣的文学活动?
预设:“咏”字。咏,指吟咏、歌咏。这说明他们并非枯燥地讲道理,而是即兴地、富有诗意地赏玩雪景,进行创作。
文中的活动发生在怎样的环境和氛围中?请大家找出描写时间、地点、聚会目的、人物神态的词语,感受其中的氛围。
预设:
时间地点:“寒雪日” – 外面寒冷下雪,更衬出室内聚会之温馨。
聚会性质:“内集” – 指家人内部亲密团聚。
核心活动:“讲论文义” – 高雅的家庭文化活动
人物情态:“欣然”、“大笑乐” – 谢安作为长辈,兴致盎然、轻松愉悦、为子侄才情开怀大笑,毫无威严压迫感。
教师归纳:在寒冷冬日雪景中,举办了温馨家庭聚会,大家一起谈论诗文这本身就是一件“雅事”。
面对纷纷扬扬的白雪,谢安随口出了一道题:“白雪纷纷何所似?”这道题妙在哪里?
预设:这道题即兴而出(因雪骤起兴),要求用一个比喻来描绘雪景(考验想象力与语言表现力)。体现了谢安的文学素养、教育智慧(寓教于乐)和随性洒脱的名士风度。
两个子侄辈的回答成为全文精华。请大家对比品读谢朗(胡儿)的“撒盐空中差可拟”和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 思考:①两者分别抓住了雪的什么特点?②哪个比喻更妙?妙在何处?(从美感、意境、动态感、情感等方面思考)
预设:
①谢朗(撒盐):
特点:侧重雪的“形”(颗粒状)与“色”(白色)、下落的“势”(快、密集、垂直),符合“雪骤”的急猛状态。
评价:喻体(撒盐)直观、写实,有其合理性(尤其在雪势急猛时)。但略缺美感,稍显生硬机械。
②谢道韫(柳絮):
特点:侧重雪的“态”(轻盈、飘逸、旋转飞舞)、内在的“神韵”以及与自然的联系。
妙处(师引导深入):
美感意境:柳絮是春日意象,轻柔洁白,赋予严寒的雪以春天的生机和暖意(含蓄之美),意境开阔悠远。雪花飞舞的动态感更传神。
情感投射: 比喻中融入了观察者的主观感受(欣赏、愉悦),超越了简单的物理相似。
表达智慧与勇气:“未若”二字自信地否定前喻,提出更优方案,展现了敏捷的才思和良好的语言表达力。
教师归纳:谢道韫的回答因其诗意联想、优美意象、生动传神、富有情韵,成为千古传诵的“咏雪”名句,体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之雅(雅言)。
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结合其言行具体分析)
①谢安:召集“内集”主持“讲论”→ 营造文化氛围;“欣然”出题 → 捕捉诗意瞬间,激发讨论;“大笑乐” → 由衷赞赏晚辈才华,表现开明、慈爱、富有生活情趣和名士风范。
②谢道韫:以其惊艳的比喻“未若柳絮因风起” → 展现了非凡的文学才华、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自信的风度。
③谢朗(胡儿):“撒盐空中” → 虽然比喻稍逊一筹,但反应迅速,敢于表达,性格率真,也是“讲论文义”氛围的积极参与者。
教师归纳: 谢安的儒雅风范、谢道韫的咏絮之才、谢朗的率真参与,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了书香气息与才情智慧的“雅人”群体。
结尾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看似平淡,仅补充说明谢道韫的身份。若删去此句,原文情节依然完整,作者为何特意强调她的家族与婚姻背景?
点名身份,突出重要性。作者特意点出谢道韫的父亲和丈夫是谁,是想告诉我们她的才华很突出,值得被记住。
暗示赞赏,呼应前文。谢安听完回答后“大笑乐”,但并未直接说谁更好。而结尾补充身份,暗示对谢道韫的才学的赞赏。
关联背景,理解“才女”标签。谢道韫的父亲(谢无奕)和丈夫(王凝之)都是当时的名人,作者强调这点,是让我们明白:她的才华不是偶然,而是来自书香门第的教育。
启发思考。对比谢朗(胡儿)的身份未被提及,说明在古代,女性才华常被忽视。但谢道韫却因一句诗被历史记住,可见她的回答之惊艳。
11.结合以上分析,大家觉得这篇短文通过这场“家庭咏雪”活动,展现了古人什么样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请扣紧文本)
预设:
①在大雪纷飞的寒冷冬日,选择在家中与亲人谈论诗文,这本身就是一种亲近自然(雪)、亲近人伦、亲近文化的闲适生活态度。
②由眼前的雪景即兴发起一场饶有趣味的“赛诗会”,体现了他们对生活诗意的敏感捕捉与创造。
③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都能以平等交流的姿态投入其中展现才思。
④谢安由衷的“大笑乐”,体现了对晚辈才华的赞赏、鼓励和家庭氛围的和乐融洽。不在乎对错的严苛评判,重在参与的愉悦和思想的碰撞。
⑤谢道韫的诗意比喻成为焦点,更是对才情、智慧、语言艺术之美本身的高度崇尚。
教师归纳:这则短文通过这片刻的“家庭雪课”,生动地描绘了魏晋时期士大夫家庭追求雅趣。它是一种将自然、文学、亲情、审美愉悦完美融合的精神享受。
回顾拓展
1.我们今天学习的《咏雪》,体现了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哪些特点?请结合本课所学具体说明。
预设:
①真人真事:记录谢安家族真实人物。
②尺幅短书,善抓典型细节:短短几十字,精准选取“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引发咏雪这一典型生活片段,以小见大。
③善用对比衬托显人物风神:谢朗“撒盐”与谢道韫“柳絮”的巧妙对比,突出谢道韫才情;谢安的“欣然”与“大笑乐”展现其风采。
④语言简约传神,言约旨丰:“欣然”、“大笑乐”、“未若柳絮因风起”等词句高度凝练,却生动刻画了人物情态和描绘出优美的意境。
教师总结:《咏雪》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精妙的比喻和才女的智慧,更透过这扇小小的窗口,窥见了魏晋名士风流洒脱、注重精神生活、追求高雅情趣的文化风貌。谢家的这场雪天聚会,跨越千年,依然散发着温暖而雅致的光芒。
2. 假设谢道韫穿越到现代,看到冬奥会滑雪运动员腾空的身影,她会如何用文言形容?请仿照“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句式创作新喻体。
预设:“未若银鸾跃云巅”,“翩若惊鸿掠玉峦”……
布置作业(可选)
背诵默写:背诵《咏雪》全文。
拓展阅读: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几则与“雅趣”或才情有关的小故事(如《王子猷雪夜访戴》),对比体会。
创意写作:想象你是当时在场的另一个晚辈,在胡儿和道韫之后,你会如何形容“白雪纷纷”?尝试模仿古人的语言风格,写一两句。
文化探究(小组):收集更多古人咏雪的诗句或典故,感受中国文人的“雪”情怀。
板书
咏雪
刘义庆
雅事:寒雪讲论
雅言:撒盐(形似) vs 柳絮(神韵)
雅 雅人:谢安:大笑乐
谢朗:率真响应
谢道韫:咏絮才情
雅趣:魏晋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