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刘胡兰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刘胡兰 教案

资源简介

《刘胡兰》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认识 “刘、兰” 等 11 个生字,会写 “刘、民” 等 8 个字。掌握新的偏旁 “刂”。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胡兰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坚贞不屈,最终英勇牺牲的事迹。
体会刘胡兰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刘胡兰的英雄品质。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如 “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 等。
(二)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刘胡兰为什么能够在敌人的威胁下,毫不畏惧,坚守党的秘密,感受她坚定的革命信念。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国家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那时候有很多坏人想要欺负我们,但是也有许多勇敢的人站出来保护大家。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位了不起的小英雄的故事,她的名字叫刘胡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 “刘” 字的读音和写法,左边是 “文”,右边是 “刂”,新学的偏旁 “刂” 叫立刀旁。)
展示图片:老师这里有一张刘胡兰的图片,大家仔细看看,从她的脸上,你们能看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刘胡兰坚定的眼神、严肃的表情等)刘胡兰姐姐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为了保护大家,做出了非常勇敢的事情,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她的故事。
介绍背景: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1947 年,那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解放,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抓共产党,想要破坏我们的革命。刘胡兰所在的云周西村也被敌人包围了,因为叛徒的出卖,刘胡兰不幸被捕。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当时的情况有多危险吗?那刘胡兰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又会怎么做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重点指导 “兰、贪、血” 的读音。“兰” 是前鼻音;“贪” 读第一声;“血” 在 “鲜血直流” 中读 “xuè”,在 “血淋淋” 中读 “xiě”。
开火车认读生字,巩固读音。
出示词语,同桌互相认读,互相纠正读音。
指名读词语,全班齐读。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刘胡兰的什么事?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写了 1947 年 1 月 12 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坚贞不屈,最终英勇牺牲,毛主席为她题词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默读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读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每一段的理解,老师适时引导和总结。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刘胡兰被捕的原因。
第二自然段:写敌人想收买刘胡兰,被刘胡兰拒绝。
第三自然段:写敌人威胁刘胡兰,刘胡兰愤怒回应。
第四自然段:写敌人恼羞成怒,毒打刘胡兰,刘胡兰毫不动摇。
第五自然段:写敌人当着刘胡兰和乡亲们的面铡死六个民兵,并用铡刀威胁刘胡兰,刘胡兰英勇就义。
第六自然段:写毛主席为刘胡兰题词。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时间是 1947 年 1 月 12 日,天气阴沉沉的,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刘胡兰因为叛徒的出卖被捕,被关在一座庙里。
提问:“天阴沉沉的” 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引导学生体会这里的环境描写也烘托出了当时紧张、压抑的气氛。
让学生带着这种紧张的感觉,再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男生读敌人的话,女生读刘胡兰的话,老师读旁白。读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从敌人和刘胡兰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敌人的语言,“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敌人想用金钱来收买刘胡兰,说明敌人很狡猾、卑鄙。而刘胡兰 “大声回答:‘我不知道!’”“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从刘胡兰的回答中,我们能感受到她的坚定、勇敢,面对敌人的利诱,她毫不动心。
提问:刘胡兰为什么能这么坚定地拒绝敌人的收买?引导学生思考刘胡兰的信仰和对党的忠诚。
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金钱诱惑,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再联系刘胡兰的做法,进一步体会她的高尚品质。
再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敌人的狡猾和刘胡兰的坚定。
学习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敌人见收买、威胁都没有用,他们又做了什么?刘胡兰是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敌人从刘胡兰口中什么都没有得到,恼羞成怒,把她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提问:“恼羞成怒” 是什么意思?敌人为什么会恼羞成怒?(敌人恼羞成怒是因为他们用各种手段都没能让刘胡兰屈服,他们很生气。)
让学生想象一下,敌人毒打刘胡兰时,会是怎样的场景?刘胡兰被打得鲜血直流,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刘胡兰所遭受的痛苦以及她坚强的意志。
出示句子 “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提问:这里把刘胡兰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把刘胡兰比作钢铁铸成的,说明刘胡兰意志非常坚定,无论敌人怎么折磨她,她都不会屈服。)
指导朗读:要读出敌人的凶狠和刘胡兰的坚强不屈。
学习第五自然段
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描写敌人和刘胡兰动作、语言的句子。
交流反馈,出示句子:“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光荣牺牲,那年她才 15 岁。”
分析敌人的行为:敌人当着刘胡兰和乡亲们的面铡死六个民兵,这是多么残忍的行为,他们想用这种血腥的场面来吓唬刘胡兰,让她屈服。
重点理解刘胡兰的语言和动作:“挺起胸膛”“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从这些描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胡兰?(引导学生体会刘胡兰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提问:刘胡兰在面对敌人的铡刀时,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她为什么能如此勇敢地走向铡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让学生深刻理解刘胡兰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党的忠诚,为了保护战友和革命事业,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指导朗读:读出敌人的残忍和刘胡兰的大义凛然、英勇无畏。先指名读,再全班齐读。
学习第六自然段
齐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毛主席为刘胡兰题了什么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提问:你怎么理解毛主席给刘胡兰的题词?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刘胡兰的一生和她的牺牲意义等方面去思考。(刘胡兰虽然年纪轻轻就牺牲了,但是她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保护人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她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她的死是光荣的,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学习。)
让学生带着对刘胡兰的崇敬之情,再次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引导回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刘胡兰》这篇课文,谁能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刘胡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情感升华:刘胡兰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残酷迫害时,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毫不退缩,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虽然不用像刘胡兰那样面对敌人的铡刀,但是我们也要学习她坚定的意志、勇敢的精神和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要勇敢地去克服。
拓展延伸: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收集更多关于刘胡兰的故事,或者其他革命先烈的事迹,和小伙伴们分享。也可以把今天学习的感受写下来,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把《刘胡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用今天学的生字组词,每个字组三个词,写在作业本上。
阅读一本关于革命先烈的书籍,下周在班级里进行读书分享。
五、板书设计
板书位置
板书内容
主板书
刘胡兰敌人:收买 威胁 毒打 铡死刘胡兰:坚定拒绝 愤怒回答 毫不动摇 英勇就义毛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副板书
生字:刘、兰、民、反、关、道、被、害(拼音、笔画、组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