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执拗(niù) 殷切(yīn) 遗撼(hàn) 惊心动魄(pè)
B.闲遐(xiá) 呜咽(yàn) 憧憬(chōng) 踌躇满志(chóu)
C.修葺(qì) 粗拙(zhuō) 哀悼(dào) 锲而不舍(qiè)
D.烦燥(zào) 得逞(chěng) 亘古(gèng) 心急如焚(fén)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我们增长见识、______品格、提升气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读书______不难,但也讲求方法和技巧,便捷高效的读书法可以帮助我们______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从而达到_______的效果。
A.培养 即使 提升 事倍功半 B.涵养 虽 提升 事半功倍
C.培养 虽 提高 事倍功半 D.涵养 即使 提高 事半功倍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成长智慧。②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③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④它告诉我们,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中吸取教训,勇于改正。⑤这种不断修正自己、勇于面对错误的态度,正是成长的关键。
A.“瑰宝”“改正”是名词,“丰富”“关键”是形容词。
B.“中华文化”“成长智慧”“吸取教训”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C.句②中画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应将句号放在引号之外。
D.句⑤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不断修正自己”和“勇于面对错误”互换位置。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飞来山上千寻塔”中的“寻”和“千钧一发”中的“钧”,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 C.《朝花夕拾》中对故乡、童年、故人的回忆情真意切,笔调充满温情。《阿长与〈山海经〉》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
D.《骆驼祥子》中,“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做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这里的“他”就是被祥子看作圣人的曹先生。
(2)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会,按照主题分组分享。在“理想”“勇气”“毅力”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并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中任选一部,结合其中某一人物的相关情节,谈谈这一主题对成长的启迪。(3分)
5.诗文填空(按要求规范书写)(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4)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爱莲说》中象征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更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句子
是: , 。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
【甲】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初食笋呈座中(唐·李商隐)
嫩箨①香苞②初出林,於陵③论价重如金。
皇都④陆海⑤应无数,忍剪凌云⑥一寸心。
【注释】①嫩箨(tuò):鲜嫩的笋壳。箨,竹皮,笋壳。②香苞:藏于苞中之嫩笋。③於陵:汉县名。④皇都:指京城长安。⑤陆海:大片竹林。⑥凌云:直上云霄,也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
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乙诗中“凌云一寸心”,谓嫩笋一寸,而有凌云之志。这里是一个双关语,喻人年少而有壮志。
C.甲乙两诗分别运用了借景抒情和咏物寄兴的手法,构思新颖,意蕴深远。 D.甲乙两诗都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 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陋室铭》)
【乙】天随子①宅荒少墙,屋多隙地,著图书所,前后皆树以杞菊。春苗恣肥日得以采撷之以供左右杯案。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旦暮犹责儿童辈拾掇不已。人或叹曰:“千乘之邑,非无好事之家,日欲击鲜②为具③以饱君者多矣。君独闭关不出,率空肠贮④古圣贤道德言语,何自苦如此?”生笑曰:“我几年来忍饥诵经,岂不知屠沽儿⑤有酒食邪?”退而作《杞菊赋》以自广云。(节选自《杞菊赋·并序》)
【注释】①天随子:作者陆龟蒙的自号。陆龟蒙是位隐士式的文人,科举未中,便不再参加科举考试。一度沉沦,因不满世风日下,遂隐居松江甫里,本文即作于退隐松江甫里时。②击鲜:宰杀活的牲畜禽鱼,做新鲜菜肴。③具:供设酒食。④贮:积存、储藏,这里引申为学习之义。⑤屠沽儿:屠夫和卖酒的人,泛指市井中追求物质享受的人。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可以调素琴 有奇字素无备者(《活板》)
B.何陋之有 学而时习之(《论语》)
C.枝叶老硬 不蔓不枝(《爱莲说》)
D.岂不知屠沽儿有酒食邪 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8.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君独闭关不出,率空肠贮古圣贤道德言语,何自苦如此?
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春苗恣肥日得以采撷之以供左右杯案
甲、乙两文都描绘了居住环境的A________,生活情趣的B______,都体现了作者C______________的人生志趣。(4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8分)
【材料一】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特别重视“孝”,在今天,我们仍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子女,历尽辛苦,呵护备至,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则应充满感恩之心,孝敬双亲。“孝”在历史的发展中涵盖了多层含义。它不仅是个人美德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伦理的基本规范;它不仅让人们关注凡俗的生活,还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它起作用的范围不限制在家庭内部,而是延伸到了社会和国家;它的推动力量不仅是信仰和亲情,而且包括国家政治的力量。孝不仅仅是家庭伦理中对子女行为的规定,而且形成了涵盖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文化系统。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材料二】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现代价值 具体阐释
有助于美德养成 孝是美德培养的最好起点和着手处。《孝经》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是看到孝在个人美德培养方面的关键作用。美德的培养需要从小做起,而人从小在家庭中长大,与父母朝夕相处,如何对待父母是最早的人际交往的课题。
保障家庭稳定和幸福 孝的核心含义是“善事父母”,这里的父母包括了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家庭的稳定需要物质的基础,更需要精神的富足。孔子和弟子讨论什么是孝,孔子说:“色难。”这道出了子女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的难度,因而需要孝伦理来特别强调子女对父母要保持好的态度,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促进社会友善与和谐 家庭的稳定和幸福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老龄化社会的当下,孝内在的尊老助老的含义,对促进人际关系的友善从而建构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儒家“泛爱众而亲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思想的普及,孝之敬老助老的范围越来越大,对象越来越普及。孝文化的推行,必然会增加老年人的被认同感和幸福感,也可以在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实现代际间的和谐,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
培育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中国文化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孝始于家庭,可以终于国家。传统社会中,忠和孝的纠结、大义与小义的取舍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忠于祖国依然是基本的道德要求,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容之一。《孝经》中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是有很深刻的道理的。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有删改)
【材料三】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2025年2月1日,习近平署名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指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节选自《求是》杂志,内容有删改)
【材料四】
(1)《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
知足,为立涯限尔。 (颜之推《颜氏家训·止足》)
(2)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
若孙也。 (《宋史·包拯传》)
(3)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
(毛泽东1947年10月8日给毛岸英的信)
(4)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夏明翰烈士就义前给母亲陈云凤的信)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11.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史的发展中涵盖了多层含义。
B.“孝”作用的范围不限制在家庭内部,而是延伸到了社会和国家,形成了涵盖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文化系统。
C.孝文化的推行,会增加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被认同感和幸福感,实现代际间的和谐,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
D.我们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的理念,推动人们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12.学校开展“弘扬孝文化,传承好家风”主题宣传活动。你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员,请结合【材料二】内容将下面的宣传提纲补充完整。(3分)
亲爱的同学们:
“孝”乃中华千年美德,今天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对个人:孝是美德养成的基石。它教会我们从关爱父母开始,懂得感恩、责任与尊重,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起点。
对家庭:孝的核心含义是“① ”。今天,我们提倡和颜悦色的精神关怀,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家庭稳定与幸福的根本保障。
对社会: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孝内在的尊老助老的含义,有助于② 。③ :孝文化涵养家国情怀。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良好的家风家教是爱国的基础。孝始于家庭,最终指向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忠诚。
弘孝道,承家风,从每日为父母奉一盏茶、道一声暖开始,让淳厚家风化作时代新风!
13.班级召开“家国情怀:从家训家书看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在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材料四]中的四则家训家书对培育当代青少年家国情怀的作用展开了热议。请仿照同学甲和同学乙的语言格式,谈谈自己的见解。(3分)
同学甲:颜之推家训塑造“节制自律”“淡泊知足”的品德。它能帮助青少年抵制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是爱国者必备的定力基础。
同学乙:包拯家训塑造“清廉正直”“坚守原则”“维护家族荣誉感”的品德。它启示青少年要将廉洁奉公、遵守法纪、维护正义视为个人和家族安身立命之本,直接构成“爱国”的实践准则。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
积攒温暖
①一到冬天,这座北方城市便奇冷无比。小武喜欢这种天气。不是他不怕冷,而是天气越冷,他的生意越好。因为小武是个水暖工,他一年的收入几乎都来自冬天。
②小武敲了很久的门,门才被打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出现在他面前,他连声说:“对不起,我年纪大了,耳朵背……”
③小武在厨房检查暖气管道,是那种老式的暖气片,管道严重老化并且生满铁锈。小武最怕这样的管道,费时费力。不过他有办法,他的办法是先收下钱再说。他会对那些业主说:“你摸摸,是不是比刚才热了?”
④管道经过疏通,暖气片当然会变得热一些,但距离达到要求其实还差很远。每到这时,小武就会借口还要去其他客户家,然后匆匆离开。离开前他对业主说:“等等温度就上来了,这需要一点时间。”如此一番折腾,钱赚到手,事情也完成了。
⑤小武“忙”了半天,暖气片的温度仍然提不上来。他又随老人去卧室查看暖气片,他看到床头柜上摆着一家三口的照片。
⑥照片上的老人还很年轻,显得温婉又知性。她的身边,一位年轻的穿着中山装的男人应该是她的丈夫。两人之间站着一个笑得灿烂的孩子,那应该是老人的儿子吧。
⑦小武搬开床头柜,又折腾一番,暖气片的温度仍然没能提升。小武开始故伎重施,他对老人说:“阿姨,暖气片老了,家里所有的暖气片都暖起来还需要一些时间,别着急。”
⑧老人掏出四百块钱递给小武。接过钱,小武出门的时候问老人:“阿姨您是一个人住吗?”
⑨“是啊。”老人说,“老伴去世五年了……唉。”老人的神色一下子就黯然下去。不过很快,她的眼睛忽然明亮了。她说:“我儿子过年会回来。”她说儿子在国外工作,两年没有回来了,前些天说了过年会回来,赶紧修暖气就是为了儿子。
⑩小武的心里轻轻地一颤。他想起他的母亲仍然住在乡下,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他才会回去住上几天。乡下老宅很冷,没有暖气,在冬天母亲只能硬捱。前几年,小武花钱请人给家里安了个土暖气,烧煤块的。每到过年回家时,家里也暖烘烘的,小武心里挺欣慰,觉得总算让母亲不再受冻了。
去年过年前,小武出差去老家附近的县城办事,他临时决定顺便回家看看母亲。一踏进家门,他大吃一惊,家里冷得跟冰窖似的。
看到手忙脚乱烧土暖气的母亲,一铲铲地往炉膛里铲煤块,毫不心疼,好像煤块不要钱一样。难怪以前过年回来时家里总是暖烘烘的,是母亲提前把土暖气烧得足足的。小武心里忽然很酸楚,原来他不在的整个冬天,母亲舍不得用煤块,都是在冰冷里度过。
母亲将一年的煤块积攒下来,只为儿子回家过年的时候让儿子不受冻……
小武看着眼前的老人,返身回屋。他说:“阿姨,我再仔细检查一下您的暖气管道,等温度升上来我再走。”
他想,今天,即使在老人这里耽误再多时间,也值得。
(节选自《开封日报》,有删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5.请分析选文第⑨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不过很快,她的眼睛忽然明亮了。
16.选文第 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他想,今天,即使在老人这里耽误再多时间,也值得。
阅读选文,谈谈是什么触动小武选择重新为老人仔细检查暖气管道?(3分)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标题“积攒温暖”中的“暖”有哪些含义?(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1分)
汲古润今谈创新
①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一切美好的事物,皆缘于创新的力量。
②中华文明自诞生之初,便深植着创新的基因。伏羲发明八卦,教民结网捕鱼;神农教导耕种,尝百草发明医药;黄帝发明指南车,颛顼制定天文历法……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正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新史。
③文明肇始于创新,正是创新精神使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应时处变,持续发展壮大,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重要成果。
④英国科技史学家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发现与发明的国度》一书中说到,历史上中国的创新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船尾舵、罗盘和多重桅杆的引进,使哥伦布得以航行至美洲,开启地理大发现时代;马镫的应用成就了欧洲的骑士时代,而骑士时代也因火药的出现而画上句号;造纸术与印刷术的传播让欧洲从手抄本时代跃入书面文献广泛流传的新时代。
⑤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更是高度评价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认为这三种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产生的力量与影响超越了任何帝国、宗教或赫赫有名的人物。
⑥回顾历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流淌着创新基因,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并且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
⑧首先,应传承创新基因。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等创新基因,蕴藏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无数发明创造是创新基因的生动载体。我们应深入挖掘、广泛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创造,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激励探索创新的力量。
⑨其次,应精心培育创新文化。营造以创新为荣、奖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让崇尚科学、追求创新成为全社会的风尚。这样使创新者敢于奇思妙想,不怕失败;使创新者敢于标新立异,突破束缚,创造力充分涌流。
⑩第三,应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将创新精神融入国民教育,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把创新精神融入干事创业的全过程,让创新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特别是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同时,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创新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也是民族进步的动力。传承创新基因、培育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中华民族一定能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2月4日,有删改)
选文的观点是什么?(2分)
20.选文第④段画线部分引用英国科技史学家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发现与发明的国度》一书中谈到的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
21.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⑧⑨⑩段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4分)
22.请试举一例创新成果,并谈谈其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的重要作用。(2分)
四、作文(50 分)
23.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1)那汤勺递来的瞬间,有爱的温度;那纸条传递的瞬间,是友情的密码;那对着镜子练习的瞬间,是破茧前羽翼初生的震颤……无数个这样的瞬间,如同生命长河中不灭的星火,悄然汇聚,终将我们平凡的日子,铸成独一无二、光芒内蕴的年轮。
请将“那______的瞬间”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成功可以很小,小到一粒芝麻;成功可以很近,近到就在你的身边。成功很像一只橘子,有很多片橘瓣,不是吃下整个橘子才是成功,你吃下的每一片橘瓣,都是一次成功,都是一次甜蜜和幸福。若能这样想,成功便是一件简单的事。
请以“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C 2、B 3、D 4(1)、B
4(2)、选毅力主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一度陷入绝望,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重燃生命的希望,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这启示我们成长路上难免遇到挫折,只要我们有毅力,勇敢面对,就能在困境中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5、
(1)化作春泥更护花(2)箫鼓追随春社近(3)对镜帖花黄
(4)烟笼寒水月笼沙(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D 7、D
8、(1)这里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2)你闭关不出,用空着的肚子去学习那些圣贤道德的言论,为何这样苦自己呢?
9、春苗恣肥/日得以采撷之/以供左右杯案。
10、A简陋 B高雅 C安贫乐道
11、C
12、(1)善待父母(2)构建和谐社会(3)对国家
13、毛泽东家书,塑造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服务人民的品德,引导青少年做事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能脱离实际,只追求个人名利,要将个人进步与人类利益紧密结合。这是爱国情怀得以落地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导向,是爱国最朴素的表现。
14、水暖工小五受到老人和母亲只想着不让儿子受冻的相似场景触动,重新认识,帮老人仔细检查暖气管道。
15、眼睛闪着光亮或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老人提到儿子即将归来时的喜悦和对儿子归来的期盼。
16、心理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小五内心在受到触动后的深刻领悟,表现了他善良,有责任感,内心柔软。
17、是老人对儿子的期盼和无私的爱深深触动了他,让他联想到自己母亲同样深沉而隐忍的爱,这种相似的情感体验引发了他强烈的共情,唤醒了他内心的善良与孝心,促使他决心真诚的帮助这位像自己母亲一样的老人。
18、(1)屋内温度的暖。指小五为老人修暖气,使室内温度升高。
(2)亲情之暖。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与期盼;小五母亲对儿子的默默付出;小五被唤起的对母亲的愧疚与孝心,都体现了亲情的温暖的力量。
(3)人性之暖。小五在亲情感召下受到触动,选择认真负责的给老人修暖气,为老人带去真正的温暖。这种转变体现了人性中向善的光辉。和职业责任的回归。
19、一切美好的事物,皆源于创新的力量。
20、通过列举船尾舵、罗盘等中国创新成果对欧洲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作用,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历史上中国的创新,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1、第8段阐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应传承创新基因。
第9段阐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应精心培育创新文化。
第10段阐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弘扬创新精神。
这三段是由主到次的逻辑关系。
22、新能源汽车。
当前,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加速,我国打造绿色低碳新增长点成效显著。带动了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出口快速增长,不仅为国家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全球做出了低碳轻型的表率。
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