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1.默写填空。(8分)(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北冥有鱼》)(2)中国文化崇尚“和”,和合共生,是中华文明生机勃勃的智慧源泉。《礼记》主张“讲信修睦”,目的是为了建设“是故 , ,故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漫步破山寺后禅院的常建,用“山光悦鸟性, ”的诗句来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失掉“和”会怎样呢?当我们穿越到安史之乱的唐王朝、就会听到石壕村的老妇发出“老妪力虽衰, , ,犹得备晨炊“的哀求,就能感受到躲避战乱的杜甫正经历着“床头屋漏无干处, 。自经丧乱少睡眠, ”的苦痛。请阅读某同学的读书摘记和心得,按要求完成2-4题。(8分)5月25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及心得【摘抄一】“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秃废。”(第九章) 随感:钢就是这样炼成的。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保尔那一代人保护了他们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为理想主义者的保尔们点赞!【摘抄二】 “冬妮娅,我曾经爱过你,那时我是工人的儿子,衣衫褴褛;如今我仍是工人的儿子,但我们已经站在不同的阵营了。”(第七章) 随感:【摘抄三】 “当肉体背判你时,就让思想继续战斗。即使卧床不起,我依然是革命的士兵。”(尾声) 随感:瘫痪失明后的保尔用舌头顶着木板写作,就像霍金成了渐冻人还在研究宇宙,就像夏伯渝依靠双腿假肢成功登顶珠峰,这都是不认命,看来超强的意志是可以突破身体极限的。2.这位同学在摘抄一、三中各抄写错一个字,请你帮助检查,找出后修改。① 改 ② 改3.摘抄一的随感中画横线句子是个病句,请修改。修改:4.阅读摘抄二的内容,请你写一则随感。(50字左右)(4分)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5-8题。(13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 学记》)【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选自《论语 为政》)【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选自《孟涂文集》)【注释】①奚:怎么。5.甲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丙文论述了 的关系,论证的观点是“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 旨(zhǐ):主旨B.学学半 学(xiào):同“敩(xiào)”、教导C.学而不思则罔 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D.舍问,其奚决焉 舍(shě):舍弃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8.语文课上,老师要求你结合上面材料发言,说说如何才能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将你的发言内容写下来。(二)阅读下面演讲词,完成9-12题。(14分)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陶行知 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学问怎样能够进步?重要在有方法研究。现在我想到有五个字,可以帮助我们学问易于进步。哪五个字呢? 第一个,是“一”字。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因为有了一个专一的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搜广引,自然而然的广博起来了。治学“专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专一”在英文为Concentration,我们对于一件事情能够专心一意的研究下去,必然能够有豁然贯通之时。所以,必须择定一个题目从事研究,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可以研究出很深刻的大道理来。于人于已都可得到切实的益处,而且可能有大的贡献。 第二个,是“集”字。集是“搜集”的集。集照篆字的写法,好像许多钩钩一样。我们研究学问有了中心题目,便要多多搜集材料,像“集”的篆写一样,用许多钩钩到处去钩:上下古今、左右中外的钩,前前后后、四面八方的钩、钩架在一起来,好细细研究。我们有了丰富的材料,便可以原原本本的、彻头彻尾的来研究一个明明白白,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够“迎刃而解”,才能够收得“水到渠成”的效力。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多多搜集材料,以便精益求精的研究。在研究上发生力量,在研究上加强创造力,集体创造,共同创造,在创造上建立起我们事业的新生命,树立起我们事业的新生机,稳定我们事业的新基础。 第三个,是“钻”字。钻是钻进去的钻,就是深入的意思。钻是要费很大的力量,才能够钻得进去,深入到里面去,看得清清楚楚,最终取得我们最想要的宝贝。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一个问题拿定了,便要尽力向里面钻。钻出一大套道理来,使我们学术气氛有着飞跃的进步。 第四个,是“剖”字。剖是“解剖”的,就是“分析”的意思。有些材料钻进去还不够,必须解剖出来看它的真伪,是有用的还是有毒素的?以便取舍,消化运用。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每一个问题搜集得来的材料,除了钻进、深入之外,必须更加着意做一岳解剖的工夫,分析入微。如同在解剖刀下,在显微镜下,看得明明白白,分析得清清楚楚,真的有用的没有毒素的就拿来运用;如果是假的有毒素的就会去抛掉不用。如此,鉴别材料,慎选材料,自然就适宜了。 第五个,是“韧”字。韧是坚韧,即是鲁迅先生所主张的“韧性战斗”的韧。做学问是一种长期的战斗工作,所以必须有韧性战斗的精神,才能够在长期战斗中,战胜许许多多困难,化除种种障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走入新的境界。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做学问上,要用韧性战斗的精神,历久不衰的、始终不懈的坚持下去,终可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选自《每天四问》(有删节)【注释】1942年7月20日,陶行知先生在纪念重庆河川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晚会上发表演讲,向师生们发出了“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四问。9.好的演讲开头要吸引听众的关注。这篇演讲词是如何快速抓住听众的?10.陶行知先生说的做学问的五个字能否改变顺序?为什么?11.好的结语可以提升演讲的效果。请你为这篇演讲词设计一个结语,或调动听众情绪,或将听众的思考引向深入。(80字左右)提示:①可以重申观点,加深印象;②可以提出号召,鼓舞人心;③可以幽默调侃,逗大家一笑。12.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学问的方法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选取其中一个字谈谈感受。(不少于100字)(三)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3-16题。(13分)萧乾 我们便投入了雁荡的怀抱。一路上尽管经过十八座山,高的有,险的也有,然而一个平凡的“山”的观念你脱不掉。但到了雁荡,它不要你洞悉,却要你洗刷为铜锈油腻淤塞住的心灵,置身于那幽奇浑然的境界,准备一具容得下瀑布山影的胸膛。 灵岩寺算不得一座大庙,藏在无数奇形怪状的峰峦中,它却摆出极其宏伟的排场。 立在寺背后的是锦屏嶂,嶂下是一片疏疏朗朗的竹林。没缘分见过海市蜃楼的我,真不知那峰石里面究竟还存在着怎样一个幻境。在那斑驳的黑影中,你可以清晰而又恍惚地辨出亭台楼阁来,没有真的清楚,却比真的景色更能引起你的遐思。 直像哼哈二将,只是体魄更要硕大多少倍,耸立在寺前的是南天门(又名白云岗),左展旗峰,右大狮岩,岩上便是拔地而起、不着寸土的天柱峰。这座矗立云表,高可达百二十五丈的巨岩,如果仔细端详,周身还有着棱角,宛若一块顶天立地的晶石。 天阴着。我们在寺殿前品着云雾茶,僧人便挥着长长衣袖,指点给我们:那酷似一个女人剪影的是“侧面观音”,两峰并立的是“双鸾峰”,细圆直起如古墓华表的是“卓笔峰”,两峰连起如一本展开的书册的是“卷图峰”;真是重叠竞举,形成一座巍峨的山域。 在这些惊心动魄的庞大家伙之间,还夹着些以精雕细琢惹人注目的“金鸟”“玉兔”“美女梳妆”,它们那奇秀的姿态,恰好调和了四周嶮巇①逼人的气势。 灵岩的这小庙,便为这些奇峰怪峦重重围起,自成一个世界;蔽日遮天、好一个荒僻、幽暗的山谷。 我们走出寺的后门,沿了竹溪僻径,访问灵岩另一奇迹了。 拐过一巨岩,我们为一种铿锵嘹亮的响声所惊骇。在幽暗的山谷里发出隆隆回声。(A)我们低头寻找,还以为深洞突然发了狂,可冤枉了那清澈见底的小溪、它依然冲刷着大小卵石,卷着凋落的竹叶,琤琤②吟唱,缓缓向山下流着。 那响声越来越隆大了。渐渐地,深谷里的寒风竞夹着雨星向我们扑打。天阴,可还没落雨!当我们一面向前探着脚步,一面心下揣了疑惧猜测着的时候,突然一道由半山垂落下来的白光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小龙湫!”有人这样喊。 啊,瀑布,梦了多少年,今天我有福气看到了。我不甘心遥遥望着它。镀满青苔的乱石是泞滑的,然而我可以爬。 (B)终于,我爬到了小龙湫的脚前。我仰起头来,由那石缝迸出的是一股雪白极泉,浪滚泻下,待泻到半途,怒气消解,却又散为细碎银珠,抖抖擞擞,飘落而下。纷乱的银珠击在湫下乱石上,还得更细碎、更纷乱,终于还得落在潭溪里,凝成更闪亮的洁白颜色,随注滚下,穿过乱石隙缝,坠入溪涧了。 我是多么舍不得离开这白色奇迹啊,然而同行的朋友说:“还有更大的哪。”我随了旅行团,沿着那琤琤琮琮的溪洞,又返回灵岩寺。——选自《萧乾散文 雁荡行》(有删改)【注释】①嶮巇(xián xī):验校崎岖。指险校崎岖的山地。②琤琤(chēngchēng):象声词,玉器相击声、只声或水流声。13.请给上面节选的这部分内容拟一个恰当题目。14.作者以灵岩寺为中心,聚焦峰峦奇观。请你从这些奇形怪状的峰峦中选一处作地标性景物、并简要说说理由。15.精读选文两处画波浪线的内容,任选一处写一段品味其语言妙处的赏析文字。我选( ):16.请根据选文内容,以导游的身份在灵岩游玩结束时设计一段告别语。提示:①告别时可以表达感谢、惜别、抱歉和祝愿之情,也可以征求意见;②语言简洁、生动;③100字左右。三、写作(40分)17.任选一题作文。(40分) 去不一样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了解不一样的事,感悟不一样的人生。让我们在一段不一样的旅行里,去遇见不一样的自己吧! 题目一:请把“不一样的____”补全后当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游记。 题目二:请以“好好做自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演讲稿。写作提示:(1)想想好的自己是什么样子;(2)再想想怎么才能做好自己;(3)记得讲究一些演讲的技巧。语文参考答案及等级评价建议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6分)1.(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潭影空人心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雨脚如麻未断绝 长夜沾湿何由彻(多字、错字、漏字均不得分,每空1分,共8分)2.(1)秃改颓(2)判改叛(各1分,共2分)3.保尔那一代人捍卫了(坚守着)他们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动宾搭配不当)(共2分)4.示例:保尔和冬妮娅分手太扎心了!其实不是因为穷富,是他俩想要的生活完全不同,这也算是纯真的爱情最终输给了坚定的信仰吧。(围绕摘抄二,内容3分,语言1分,共4分)二、阅读(40分)(一)5.教学相长 问与学 君子之学必好问(各1分,共3分)6.A(旨:味美)(共2分)7.(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反思。(2)好学而不能够勤于请教的人,不是真正好学的人。(大意对即可。各2分,共4分)8.示例:想要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先需学思结合,避免空想与死记;再学问相辅,用提问突破认知边界,解疑拓识;还要学教相长,通过行动深化理解,检验提升。三者联动,知识才能化为力量,学问方能通达致远。(言之成理即可。结合材料解答3分,语言1分,共4分)【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好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没办法提出疑难,不问就没办法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到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还能怎么解决呢 (二)9.这篇演讲词以连续提问快速抓住听众,开篇即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有,进步了多少 ”引起读者的思考;紧接着用“为什么要这样问 ”“学问怎样能够进步 ”层层追问,既点明学问的重要性(“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又自然引出“五个字”的核心内容,以问答式互动迅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激发其探究欲。(大意对即可。共3分)10.陶行知先生所说做学问的五个字不能改变顺序。“一”定方向,“集”聚材料,“钻”求深入,“剖”辨真伪,“韧”持始终,五者从确立目标到收集素材,再到钻研、筛选、坚持,层层递进,构成完整的治学链条。若改变顺序,将打乱逻辑,影响对学问研究方法的系统性理解。(大意对即可。共3分)11.示例:同学们,让我们牢记做学问的“专一、集、钻、剖、韧”这五字诀,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学问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定能收获知识的硕果,攀登学问的高峰!12.“钻”字对我的学习启发很大。在学习数学难题时,以前我常常看一眼觉得难就放弃。后来我尝试像“钻”一样,反复研究题目条件,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深入思考解题方法。经过努力,我不仅解开了难题,还掌握了很多解题技巧,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13.雁荡灵岩行14.天柱峰。它拔地而起、不着寸土,矗立云表,高可达百二十五丈,周身有棱角,宛如一块顶天立地的晶石,气势宏伟,极具标志性,能让人对灵岩的奇险留下深刻印象。15.我选A处: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深洞“发狂”的人类行为,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响声的巨大与突然,营造出一种神秘且令人惊骇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小溪“琤琤吟唱”的描写,以动衬静,更凸显出山谷的幽静,也为后文探寻响声来源做了铺垫。16.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灵岩的奇妙之旅到这里就暂告一段落啦。很荣幸能陪大家一同领略灵岩寺周边峰峦的鬼斧神工和小龙湫的灵动秀美。若有讲解不到位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希望这段旅程能成为大家美好的回忆,祝愿大家归途顺遂,日后有机会,再同游这人间仙境!17.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