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蚌埠市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 一 历 史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卷上答题。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记载,两河流域、埃及、中南美洲在金石并用时代氏族制度解体并出现国家;中国、印度、希腊爱琴海地区在青铜时代进入阶级社会;而罗马和世界大部分地区则到铁器时代才进入文明社会。这反映出A.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程度最高 B.文明发展受特定历史环境的影响C.世界文明发展多元一体格局 D.世界农耕文明交流区域不断扩大2.有观点认为欧洲的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且整整持续了500年;但更多的学者认为中世纪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下列能够证明“变化的时代”这一说法的是A.人文主义滥觞与民主政治普遍确立 B.基督教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自治城市兴起与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D.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交流中心3.读《世界各大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表》(表1),对此理解准确的是表1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表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亚洲(中国) 世界总人口1650年 18.3% 18.3% 2.4% 22.9% 5.45亿1750年 19.2% 13.1% 1.6% 30.9% 7.28亿1850年 22.7% 8.1% 5.1% 35.1% 11.71亿1900年 24.9% 7.4% 9.0% 24.9% 16.08亿A.欧洲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B.美洲世界人口占比持续增加C.奴隶贸易促成欧洲人口不断增加 D.非洲人口锐减影响社会发展4.“文艺复兴……思想的崛起与中世纪的神权主义和神学思维形成了对比,推动了对人类自身的思考和关注,人类中心主义的崛起为艺术、文学和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材料主要强调文艺复兴A.使人们彻底摆脱宗教的控制 B.“人”与“世界”被加速发现C.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 D.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形成5.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的名言: “民主政治的字典里,宽容、妥协、合作都是关键词。”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 “民主依赖妥协。”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核心特征的是A.美国联邦政府建立 B.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C.英国开展圈地运动 D.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6.据统计,1830 年英国港口设施发生革命性变化,港池容量猛增至397英亩;1836年英国公路总里程近22000英里,而运河的兴建和开通,也使得英国航道越发密集和一体化。材料中的现象A.开启了工业革命新时代 B.体现社会需求推动技术进步C.造就了“日不落帝国” D.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7.图1 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A.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B.大西洋三角贸易已走向衰落C.倾销工业品是主要掠夺手段 D.西、葡的殖民优势正在消解8.1783 年,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提出卷入欧洲冲突是“不明智的”,告诫美国人“避免同外部世界的任何部分永久结盟” 一战刚爆发,美国国内反对军国主义同盟、中立同盟、妇女和平会等组织便纷纷成立。对此合理的解释是,美国A.深受历史传统的影响 B.国家经济军事实力落后C.直接破坏了世界和平 D.主导国际局势发展进程9.残酷的战争激化了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 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列宁的这一做法A.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B.改变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C.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D.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适应10.“英国豺狼对印度民族主义者提拉克的卑鄙判决,在孟买引起了游行示威和罢工。印度的无产阶级也已经成长起来,能进行自觉的群众性的政治斗争了……英国……在印度的美妙时光已经过去了!”这表明印度A.引领社会主义运动新潮流 B.无产阶级主导民族解放斗争C.建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 D.民族运动群众基础相对广泛11.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同盟的攻击下摇摇欲坠;沙俄王朝和奥匈帝国也萎缩、死去;英国皇室总算支撑了下来,只是它所付出的代价过于惨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 B.俄国十月革命的深远影响C.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D.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2.1942年漫画《全球大捷》(图2)和1944 年漫画《纳粹的“胜利快车”》(图3)分别呈现了德国北非战败、苏联红军反攻以及“胜利快车”在斯大林调整过的轨道上,飞驰着走向灭亡的情形。该漫画A.倡议同盟国家协同作战 B.彻底摧毁了法西斯的心理防线C.鼓舞反法西斯胜利信心 D.准确预判了德意日的侵略野心13.美国1951年“共同安全法”第511条规定: “如果受援国不同意履行它们在由美国参加的多边与双边条约或协定中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如果不能加强美国的安全”,美国的对外援助都将无法实施。美国这一举措A.并未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B.助推美苏关系走向缓和C.意在维护美国霸权地位 D.致使美欧同盟关系破裂14、1960—1973年间,德国和丹麦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了312%和323%,即使一直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的法国也很有进步。这主要是因为A.国家宏观调控不断强化 B.“知识经济”促进社会发展C.市场经济体制普遍确立 D.产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革15.英国学者麦金德在《历史的地理枢纽》中将欧亚大陆称为“心脏地带”,并指出“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全世界”。这说明冷战时期,美苏争夺欧亚大陆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资源充足 B.战略地位重要C.人口众多 D.文化丰富多彩16.“全球南方”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指经历了非殖民化、冷战和全球化,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赢得独立地位,并在百年变局中浮现出来的新兴经济与政治力量。下列选项与其形成背景有关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发展中国家产业转型B.冷战结束促进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殖民体系瓦解加速了民族独立进程D.信息技术突破改变了传统贸易模式第Ⅱ卷(材料解析题)本卷共3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17.(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7、18世纪,世界历史延续着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在欧洲,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其他主要封建国家也陆续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此期间,欧洲国家加紧殖民扩张与争夺,经过激烈斗争,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欧洲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随后,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开辟道路。在北美,英属殖民地爆发大规模独立战争,建立起新兴的美国。———摘编自马世力 陈光裕《一本书读懂世界史》材料二 16 世纪,当欧洲西北角的一隅之地率先跨入资本主义的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停滞在封建社会,裹足不前。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利益,对人民加强了镇压和剥削,并继续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打击工商业,刚刚滋生的资本主义幼芽还未来得及成长便被扭曲了。日本则在经历了大名割据、长期混战之蚌埠市高一历史试卷第4页(共6 页)后,才形成统一政权。这是封建秩序和权力在日本全国范围内的更新和强化。这个统一政权的基础仍然是农本经济。——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与中日两国在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具体表现。(13 分)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统一后的德国,在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德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和最令人惊异的经济转变。在大约30年时间内,德国经历了英国用100 多年才完成的工业革命,将一个农业占优势的落后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高效率的工业技术国家。美国历史学家K. S.平森认为,直到1870年至1900年,德国的工业发展才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把这种发展速度的加快叫做“革命”是适当的。德国正是在这期间“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联邦德国针对通讯、邮政、铁路等国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集中进行私有化。这类企业承担了较多的公共任务,盈利能力较差,很多长期以来都享受着公共财政的补贴。在此次私有化过程中,德国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如铁路、邮政等),政府对其进行改组上市,并逐步减少政府的持股比例;对于小规模的国有企业和不动产,政府主要采取直接出卖或拍卖的方法。尽管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很多国企降低了政府的持股比例,但仍保留了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在邮政等重要国企中,联邦和地方政府是最大的股东。——摘编自郎昆、冯俊新《德国、法国国有经济:发展历程和经验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德国19世纪后半期出现“最引人注目和最令人惊异的经济转变”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联邦德国国企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改革的影响。(9分)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欧洲进入近代史期起,脚步非常清楚地、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向前发展:15、16世纪是“序幕”;17世纪进入到精神的深处同神学反复“较量”;18世纪最为关键,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都发生在这个时期,为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全盛期”准备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摘编自陈乐民 周弘《欧洲文明扩张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选择一个视角(整体或局部均可),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蚌埠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 号 1 2 3 4 5 6 7 8答 案 B C D C A B D A题 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 案 C D A C C A B B第Ⅱ卷(材料解析题)本卷共3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17.(1)共同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深远影响:对欧美来说,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促进了科技文化的繁荣;对世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扩张和殖民掠夺,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6分)(2)不同:16世纪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日本仍处于封建社会。(4分)表现:西方工商业与殖民扩张促进资本积累,东方仍以农业为主,商业发展受限;西方逐步确立近代民主制度,东方固守封建专制;西方文艺复兴与自然科学兴起解放了思想,东方思想保守;西方凭借先进武器全球扩张,东方技术落后,闭关锁国。(9分,任答3点即可)18.(1)原因:德意志完成国家统一,扫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普法战争胜利为德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德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2)特点:集中于国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式的多样化;政府保留控制权。(4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影响:有利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力;不同形式的改革,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德国经济的稳定发展。(5分,任答3点即可)19.答题示例:观点:欧洲在15、16 世纪拉开近代化序幕。论述:这一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它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中世纪的神学束缚,展现了人性的光辉,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欧洲近代化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等航海家勇敢地探索未知的海洋,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新航线,使得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还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推动了物种交流和文化传播。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加紧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综上所述,15、16 世纪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从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为欧洲近代化拉开了序幕,开启了欧洲社会的新篇章。(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相应赋分。如:欧洲近代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发展、逐步深入的过程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