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级高二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
历 史 2025.07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左图分别为三星堆遗址(商代晚期)出土的龙虎尊、陶盉和青铜人首;右图分别为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尊(距今3200-3000年)、河南二里头出土的陶盉(公元前1750-前1530年)和安徽凌家滩出土的立姿玉人(距今5300年)。
对比两图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早期文明多个中心并存 B.文明在交流交融中传承
C.三星堆是文化交流中心 D.各地先后进入文明社会
2.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即人天生具有善的潜能,强调培养人性中的善端,使其发扬光大;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若不加约束,人性会导致混乱;庄子认为人性本应是自然纯真的,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和节奏,不为世俗的规范和约束所左右。他们都
A.探寻各自政治理想的理论依据 B.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
C.认识到民众力量的作用和价值 D.主张抑恶扬善以稳定社会秩序
3.下图为南宋朱熹《劝农文》中的一段记述。
乡村小民,其间多是无田之家,须就田主讨田耕作,每至耕种耘田时节,
又就回主生借谷米,及至秋冬成熟,方始一并填还。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借以 养活家口,田主亦藉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二者相须,方能存立
据此可知,南宋农村
A.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B.阶层横向流动加速
C.租佃契约关系发展 D.商品经济冲击农业
4.明初,状元策侧重于敬天保民,完善礼乐制度建设,养成醇厚民风。成化年间 (1465-1487年),状元策多着眼于学校教育、乡党守令的教化职责。正德(1506-1521年)。嘉靖(1522-1566年)以降,状元策则关注如何行政才有移风易俗的实效。关注点的变化
A.彰显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B.折射国家选才标准趋向多元
C.体现经世济民的士人情怀 D.反映政府决策导向注重实际
5.鸦片战争以前,“北洋”多用来指称江苏以北(含江苏)的近海海域。鸦片战争后,“北洋”嬗变为包括海域、海岛及沿海海防要地在内的整个北方海疆,涉及地域渐从广义上的江苏、山东、直隶、奉天四省演化为环渤海的山东、直隶、奉天三省。到同治、光绪时期,“北洋”指称山东、直隶、奉天三省海疆趋于固化定型,成为晚清海防体制改革的代名词。“北洋”概念的嬗变反映出
A.政府应对危机能力提升 B.安全形势愈发复杂多变
C.清廷海疆认识不断深化 D.国家疆界意识不断拓展
6.下表为1893-1920年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情况(单位:%)。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船);小工具;器材;半制品;材料;燃料等 合计 消费品原 料 直接消费资料 合计
1893 0.6 — 7.8 8.4 13.0 78.6 91.6
1903 0.7 —— 14.3 15.0 22.3 62.7 85.0
1910 1.5 0.1 16.0 17.6 17.0 65.4 82.4
1920 3.2 0.2 25.: 28.5 16.9 54.6 71.5
据此可知,20世纪初的中国
A.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B.社会购买力严重不足
C.国内工业有所发展 D.进口贸易话语权丧失7.《新中华报》是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下表为该报有关中共自我革命形象的部分展示。据此可知,中共自我革命形象意在
开辟“轻骑队”“老实话”等栏目,严厉批判党内贪腐分子,强调肃清党内贪腐的意义,刊登惩治贪腐条例
刊文分析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正确方式。刊发吴玉章的文章《用自我批评来纪念我党十九周年和抗战三周年》,对抗战以来我党的弱点和工作中的缺点做了批评和自我反思
借助三民主义论战,树立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旗帜。运用漫画和木刻画、抗日歌谣、标语口号、话剧戏剧等大众化传播方式突出“新民主主义”地位,弱化“三民主义”表达
开辟“学习运动”专栏,刊载多篇新闻通讯,论述开展学习运动的必要性、介绍学习马列主义的方式、展现党内学习运动的成果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凝聚民心夯实政权根基
C.顺应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引领舆论聚焦抗战大局
8.1949-1964年,中国外交部涉非地区司发生了3次调整:1949-1956年,主管非洲事务的是西欧非洲司;1956年,西欧非洲司改为西欧司,增设西亚非洲司;1964年,西亚非洲司分设为非洲司和西亚北非司。这些调整是基于
A.周边环境的变化 B.外交政策的调整
C.国内建设的需要 D.世界格局的演变
9.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4个五年规划(计划),学界普遍认同的阶段划分是:以1980年和2005年为界,第一阶段为“一五”到“五五”计划时期,第二阶段为“六五”到“十五”计划时期,第三阶段为“十一五”规划至今。这一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体制 B.经济总量
C.战略目标 D.发展环境
10.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告诉你他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德意志人。这表明当时西欧社会
A.民族意识缺失 B.教权高于王权
C.处于分裂状态 D.经济分散封闭
11.16 世纪的英国,社会的支配逻辑正由上帝和神意转移到资本和权力。对其中“权力”的合理解释是
A.封建贵族失势 B.民主政治萌发
C.市民阶级崛起 D.世俗王权加强
12.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完整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成为19世纪英法美等国主流的意识形态。19世纪40年代,与经济自由主义相对抗、以主张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历史主义学派在德国诞生,并在此后德国经济学界占据支配地位达七八十年。这表明
A.政治体制影响着经济政策 B.经济理论需在批判中发展
C.国情决定发展道路的选择 D.自由和干预需要相互借鉴
13.根据安格斯·麦迪逊测算,1820-1913年间世界若干经济体GDP全球占比变化剧烈:中国由32.9%降为8.9%; 西欧由23.6%升至33.5%; 美国由1.8%升至19.1%; 非洲由4.5%降至2.7%。导致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生产方式的变化
C.殖民体系的形成 D.政治局势的影响
14.下图为1919年3月英国伯纳德·帕特瑞吉创作的漫画《超重》。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是
A.鼓吹美国肩负维护和平的责任 B.揭露美国操纵国际事务的事实
C.嘲讽美国和平计划过于理想化 D.抨击美国假和平真霸权的野心
15.1974 年,非洲几内亚比绍推翻葡萄牙殖民统治,宣布独立。下图为参加过独立战争的普通人卡洛斯·米兰达回答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时所谈的感受。
据此可知,非洲独立的意义是
A.实现了平等基础上的自尊 B.摆脱了殖民主义的影响
C.推动了独立国家政治自由 D.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机遇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隋炀帝的千古骂名始于唐朝。近现代以来,对隋炀帝的评价渐趋客观,至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基本达成一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君臣笔下的隋炀帝
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 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自肇有书契以迄于兹,宇宙崩离,生灵涂炭,丧身灭国,未有若斯之甚也。
——《隋书·炀帝纪》(唐魏徵等受命编纂)
魏徵对上(唐太宗)曰: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
————[唐]吴兢(670-749)《贞观政要·论俭约》
王夫之笔下的隋炀帝
隋之毒民极矣,而其殃民以取灭亡者……君不仁则不保其国……圣人之大宝曰位,非但承天以理民之谓也……圣人之所甚贵者,民之生也,故曰大宝也。
———王夫之 (1619-1692)《读通鉴论》
学者眼中的隋炀帝
隋炀帝开运河、创科举,虽急政虐民,然其制度实为唐室所承……功罪之间,未可遽论。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1921年)
隋炀帝功大于过。科举制打破门阀垄断,大运河奠定唐宋经济命脉,其理想主义改革因急躁推行而失败。
———万绳楠《论隋炀帝》(1959年)
我们差不多可以说,秦始皇做过的事,隋炀帝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我们还可以说,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没有开运河。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
——胡戟《双面暴君:隋炀帝的生平、时代及真相》(2024年)
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受众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历史本身所带来的客观条件,也包括评价者个人的主观意志和价值取向。结合材料中对隋炀帝的评价,谈谈你的认识。(14分)17.(14分)策问是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清末策问“以中外史事政治策论取士”,与时政关系密切,实际成为晚清“自改革”的重要象征。下表为 1904 年科举会试策问第二场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策问一 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 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 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策问二 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策问三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逐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策问四 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翼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策问五 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清会试录》
(1)策问题目反映出哪些时政问题 (6分)
(2)试对策问题目反映的人才选拔取向作出评述。(8分)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鲁冠球
1969年,鲁冠球与6位农民集资4000元,创立了“萧山宁围公社农机修理厂”。70年代末以来,鲁冠球带领万向集团从铁匠铺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现代企业集团,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家精神。下表为万向集团发展大事记。
1979年,鲁冠球砍掉工厂其他业务,全力聚焦刚刚起步的汽车行业,将工厂更名为萧山万向节厂,开始生产进口汽车万向节
1980年,鲁冠球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强化以质量为核心的各项基础管理,企业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成为工业部认定的全国三家万向节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1983年,鲁冠球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政策影响下,与乡政府签订厂长个人风险承包合同,推行“联利计酬浮动工资制”,兼顾国家、企业和员工利益,员工积极性高涨,企业效益大幅提升
1984年,鲁冠球个人捐赠萧山区宁围镇中心学校20万元。之后20年,企业陆续投入超过1500万元,在浙江遂昌、苍南和重庆酉阳等西部山区援建了14所中小学校
1992年,鲁冠球组建成立万向集团公司,建立起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运作、国际化市场”的战略格局。万向管理模式实现从“总厂式”到“集团化”的转变,形成了“人人头上一方天,个个争当一把手”的创新局面,实现了企业爆发式增长
1994年,“赚外国人的钱才是真本事!”执念于此的鲁冠球组建美国公司全力进军海外市场。万向钱潮股份公司上市,万向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
1999年后, 万向美国收购QAI公司、舍勒公司、ID、UAI、A123、 Fisker……万向已由中国乡镇企业悄然转变为世界级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
2017年,万向集团的首款新能源卡玛汽车下线交付客户,并向欧美销售,实现了鲁冠球的造车梦。万向集团已经在海外拥有30余家公司和40多间工厂,涉及汽车、房地产、金融等领域,成为千亿商业帝国。万向集团累计公益捐赠14.31亿元,产业帮扶支出72.75亿元
——据陈冠柏《领潮:鲁冠球传》
试对鲁冠球的企业家精神作出阐释。(12分)
19.(15分)曼彻斯特位于英格兰西北部,是棉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化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曼彻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
材料二
清政府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在他《乘槎笔记》(1866年)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 而染,皆用火轮法。……棉花分三路,原来泥沙搀杂,弹过六七遍,则白如雪,柔于绵矣。又以轮纺,由精卷而为细丝。凡七八过,皆用小轮数百纺之。顷刻成轴,细于发矣。染处则在下层,各色俱备。入浸少时,即鲜明成色。织机万张,刻不停梭。每机二三张以一人司之。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纺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 ”
——摘选自石国栋《曼彻斯特城市叙事空间研究》
(1)材料一对研究19世纪上半期曼彻斯特的城市发展提供哪些观察角度 (8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哪些情况 (7分)
参考答案
1. B 2. A 3. C 4. D 5. C6. C 7. B 8. D 9. A 10. C
11. D 12. C 13. B 14. C 15. A
16.对隋炀帝的评价受时代背景、 评价者立场和价值取向影响。 唐朝君臣为巩固统治, 强调其暴政导致亡国; 王夫之从民本思想出发,批判其危害民众; 近现代学者更注重其制度创新的历史影响。评价历史人物应全面客观, 结合时代背景, 既看到其过失, 也承认其贡献。
17. (1) 时政问题: 教育改革 (培养实用人才、振兴实业) ; 外交主权(领事裁判权、 侨民保护) ; 农务发展; 西学东渐与变法借鉴。
(2) 选拔取向: 注重实用人才, 关注国计民生, 强调经世致用, 融合中西知识。这一取向适应了清末社会变革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应对时局的人才, 但也受传统科举束缚, 改革不彻底。
18.鲁冠球的企业家精神体现在: 勇于探索, 聚焦实业; 重视质量与管理; 敢闯敢试, 推行改革; 承担社会责任, 热心公益; 具有国际视野,开拓海外市场; 与时俱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他的精神彰显了中国企业家在改革开放中的创新与担当。
19. (1)观察角度: 城市规模扩大; 工业布局变化(棉纺织工厂集中);交通发展 (运河、铁路) : 居住与工业区域分布; 城市化进程加速。
(2)情况: 工业革命推动棉纺织业发展; 工厂规模大,采用机器生产;工人数量多, 女性参与工业生产; 生产效率高; 国际贸易活跃(棉花来源广泛) ; 城市化水平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