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元市2025年春季普通高中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本试卷共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3.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班级和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4.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某史前遗址中心出土的墓葬群中,居中的墓葬规格较高,以向两侧渐低的方式排列,墓中随葬品丰富且以玉礼器为主,而分散于居址附近的众多小型墓葬随葬品少且以生产工具为主。与该遗址处于同期发展水平的是A.山顶洞人遗址 B.龙山文化遗址C.半坡文化遗址 D.二里头文化遗址2.东汉以前,社会上层已存在厚葬现象,但儒家并不支持。至东汉末年,厚葬之风盛行,出现了“送终之家,竟为奢靡 富者欲过,贫者欲及,富者空减,贫者称贷”的社会现象。这一变化折射出A.社会经济衰退 B.察举制度异化C.儒家思想式微 D.集权体制削弱3.唐太宗曾言: “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唐太宗意在强调A.强化中央集权 B.规范地方行政C.重视官员选任 D.完善监察制度4.南宋高僧赵智凤主持在重庆大足宝顶山开凿了大约500米长的石刻。该处石刻有众多的浮雕画讲述佛教道德故事,如《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 (图1)描绘了佛陀“割肉供父母”、 “剜眼出髓为药”、 “释迦亲抬父棺”的场景。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官方依托宗教强化统治秩序 B.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重冲击C.石窟艺术表现形式取得突破 D.佛教借助伦理教化扩大影响5.明代士人文集中出现了大量为商人而作的墓志铭、寿文之类的作品,王阳明有一篇专为商人而写的“墓表”,他在该“墓表”中提出了“四民异业而同道”的主张。这A.体现了文学形式的创新 B.折射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D.表明了社会结构的变动6.1853年,清政府向扬州附近的米行劝捐,后将抽捐对象推广至各业铺户,按货“值百取其一”,称为“厘金”,不久即令各省地方督抚照行。至1862年,全国已有20余省陆续实行该制。清政府加征厘金主要是为了A.抑制商品流通 B.稳定国内局势C.缓和社会矛盾 D.偿还战争赔款7.1905年,清政府设立了劝工陈列所,并在地方各省设立高等实业学堂。1907年,清政府公布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规定创办1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男爵爵位,创办2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子爵爵位。这客观上有利于A.延续清廷统治 B.消弭革命势力C.抵制经济侵略 D.完善科举程序8.图2所示内容为《回忆红军的文娱活动》提到的主要宣传口号,这些口号A.助力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B.唤醒了大众的民族意识C.见证了统一战线的破裂 D.预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9.图3是1957年创作的宣传画《身体健壮,才能从事艰苦的工作》,该作品A.反映了经济建设的冒进倾向 B.推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C.倡导了现实需要的社会风尚 D.指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窘境10. 表1 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构成占比统计表文化程度 时间 文盲、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1982年 28.2% 34.4% 26.0% 10.5% 0.9%1998年 11.5% 34.2% 38.9% 11.9% 3.5%据表1可知A. “双百方针”成效显著 B.就业观念根本转变C. “科教兴国”全面落实 D.竞争机制实效显现11.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耕牛的租金为一年4库鲁(约1010公升)谷,耕牛在租用期间死亡由承租者赔偿。地租为收成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若款收损失由承租者负责。据此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当时A.注重维护财产所有者权益 B.产权关系变动频繁C.有效规范了农业生产活动 D.租佃经营开始出现12.13世纪,英格兰人口数量增加了一倍多,引起了物价急剧上涨,这给收取固定地租的领主带来了严峻的问题:如果他想抛弃佃户,利用市场获利,那么他就必须直接管理他的庄园。这反映出当时的英格兰A.价格革命推动了社会转型 B.农业生产体系濒临崩溃C.圈地运动引发了统治危机 D.庄园经营模式趋向市场化13.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革命对大西洋沿岸国家的社会组织形式产生了深刻影响,革命与随之而来的斗争促进了民族认同感的形成。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C.日本倒幕运动 D.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4.20世纪初,非洲建成了英属肯尼亚一乌干达铁路、法属达喀尔一尼日尔铁路、比属刚果公路网、法属达喀尔港、英属东非海底电缆、德属西南非洲内陆电报线等基础设施,形成了高效的运输和通信网络。这反映了列强A.争夺非洲的矛盾暂时缓解 B.全力抢占非洲商品市场C.对非洲的掠夺进一步加深 D.推动了非洲一体化进程15.1930年美国通过《斯穆特——霍利税法》,对超过20000种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平均关税税率大幅上升。1934年,美国又通过《黄金储备法》,重新设定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美元对黄金实际贬值约40%。这些措施可能A.加剧国际紧张局势 B.损害联邦政府的威信C.缓解国内通货膨胀 D.降低美国商品竞争力16.20世纪末,伊朗生产了大量带有本土文化元素的萨拉娃娃,以对抗在德黑兰市场上的美国芭比娃娃。萨拉娃娃的设计者认为: “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她腹中藏着西方文化,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影响”。这有利于伊朗A.摆脱两极格局束缚 B.改善对外贸易环境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抵制西方文化渗透第 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52分。)17.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16世纪之前,中国人对物理现象的描述与记载持续不断,在力、声、光、电磁和热现象等诸多物理知识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所进步。但是,中国传统的物理学是经学、理学和伦理学中的一部分,很难从古代典籍中找到属于物理学的专门之作。在中国古代,钢铁冶炼与机械制造等方面的手工技术尤为发达,古代工匠或学者极其重视总结这类技术成果。然而,无论是来自技术经验或实验经验的传统物理学,在以文字语言描述其现象、事实或理论、原理之外,人们几乎不曾作过有关的逻辑推演或数学分析。———摘编自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中国晚清时期引进和学习西方物理学知识,明显存在着偏重知识应用和实际效果的情况,从蒸汽机、电话、电报、X光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在整个晚清时期,我国学者可以进行基础理论推导和能够从事基础实验研究的寥寥无几。直到19世纪末,中国学者译书仍然沿袭明末清初时期西人口译、华士笔述的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西方人士。另外,中国固有的文字符号系统不适于表示近代数学知识,即使将近代数学知识应用于物理学,采用旧式符号表示也同样不利于表达数学公式的物理意义。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物理学人才,在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物理学的发展成为了改善民生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摘编自董光壁著《中国现代物理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物理学发展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约近代中国物理学知识传播的因素。 (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启示。 (7分)18.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方文化的果实——人权、社会福利、机器——并不是像野草一样自己长成的,而是无数人辛勤培育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看历史需要不同的组合。现代时代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三段时间,带我们从路德到牛顿,从路易十四到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再从歌德到纽约军械库展览。第四段,讲我们的世纪剩余的时间。如果如此分段需要解释的话,可以说第一个时期——1500年到1660年——围绕的问题是宗教中应当信什么;第二个时期——1661年到 1789年——主导问题是如何确定个人的地位和政府的模式;第三个时期——1790年到 1920年——思考的是以何种方法来实现社会和经济平等。最后的时期——1921年到20世纪末——我们可以毫不迟疑的使用衰落一词。——摘自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 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请任选近代西方文明的一个时期,确定其发展的一个主题,并用所学世界史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所选时期及主题,观点正确,阐述需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9.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节日为中介实现社会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八路军进入华北后,边区政府一方面弱化节俗中祈福攘灾的部分,突出娱乐狂欢的内容;另一方面利用民众在节日里相互拜访的传统,设定了拥军优抗的节日主题。从1939年开始,年节期间根据地民众主动劳(慰劳)军的报道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地报纸上,劳军人数不断增加,形式也从单一的捐款捐物发展到组织劳军大会、军民联欢、胜利品展示等多种形式。1941年农历正月初二,太岳区组织了万人春节阅兵、联欢会和胜利品展览,在会上,不仅军方举行了宣誓活动,而且群众团体也组织了革命宣誓,号召全区人民起来,在各地开展反投降运动,制止黑暗反动,把军政民结成反投降的铁的力量。1943年元宵节,各根据地以中英、中美废除不平等条约为主题,组织节日庆祝活动,形式包括群众大会、火炬游行和社火表演等。——摘编自韩晓莉著《华北根据地节日文化生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北敌后根据地拥军优抗活动的特点。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北敌后根据地拥军优抗活动的意义。 (8分)四川省广元市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 分,每小题 3 分)1-5:B D C D B6-10:B C A C D11-16:A D B C A D二、非选择题(52 分)17.(25 分)(1)特点:①持续发展,各朝代均有进步;②依附于经学、理学等,无独立学科体系;③与手工技术结合紧密,注重经验总结;④缺乏逻辑推演和数学分析(8 分)。(2)因素:①偏重应用,忽视基础理论研究;②翻译依赖西方人士,自主性不足;③传统文字符号不适于表达近代科学;④晚清社会动荡,科技发展环境恶劣(10 分)。(3)启示:①需重视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结合;②培养本土科技人才是关键;③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科技发展;④科学发展应服务于国家和民生需求(7 分)。18.(12 分)示例:时期:1661 年到 1789 年主题:启蒙运动推动个人权利与民主政治的探索阐述:这一时期,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倡导天赋人权,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他们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特权,强调个人自由与平等。这些思想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推动了民主政体的建立,如美国 1787 年宪法体现三权分立原则,法国《人权宣言》确立自由平等原则,深刻影响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构建(12 分)。19.(15 分)(1)特点:①借助传统节日开展;②弱化迷信内容,突出拥军主题;③形式多样,从捐物到军民联欢;④与政治动员结合,如反投降宣传(7 分)。(2)意义:①增强军民团结,巩固抗日根据地;②提升民众爱国热情和革命意识;③为抗战胜利奠定群众基础;④创新了党的群众工作方法(8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