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八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1-10每题2分,11、12题每题3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分)在宪法宣传周活动中,几位同学以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基本原则为主题,拍摄了一组微视频。以下与这一主题相符合的镜头是( )①小店老板生意兴隆主动缴纳税款②适龄青年踏上军旅征途③社区群众在听证会积极发表意见④村委会开展村民就业培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分)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5次对这部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了必要的修改,有力推动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②加强合宪性审查是制定修改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宪法只有通过不断修改,才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④积极改进规则,适应社会发展变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分)推进合宪性审查和监督能够( )①维护宪法权威②确保执政为民③保障公民权利④捍卫司法公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分)某市通过“监督一点通”平台监督群众身边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为群众遇到的推、拖、绕事情提供反映和投诉的便捷渠道,将干部的权力放在百姓的眼皮底下,是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重要举措的用意是( )①推动公正司法②监督权力的运行③追究违宪责任④维护公民的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5.(2分)“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我国宪法的这些规定说明( )A.应先行使权利后履行义务B.放弃权利就可以不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D.有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6.(2分)校学生会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向全校学生招募志愿者。小闽准备报名参加,妈妈却反对,并说道:“宪法距离我们生活太遥远,参加该活动没多大实际意义,你应该专注于学习。”下列能够作为小闽说服妈妈的依据的是( )①任何公民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②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③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宪法保护④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保障社会的运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分)2024年“3 15”晚会的主题是“共筑诚信共享安全”,内容涵盖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以及数据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多个问题被揭露,包括主板机黑灰产业链的曝光、梅菜扣肉原料使用劣质槽头肉,以及5万多元的虚假高科技听花酒等。这些问题的曝光,无疑是对相关企业和产品的有力打击,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有力维护。这提示我们消费者( )①依法查处假冒伪劣违法行为②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③加强市场监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④增强法治观念,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分)小刚同学为参加“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准备了以下演讲内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依法首先必依宪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一切问题③广大人民通过基层群众组织行使国家权力④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分)暑假期间,小闽一家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到派出所更换即将过期的身份证;行车途中,爸爸主动礼让行人;景区内,小闽劝阻弟弟不要乱涂乱刻。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妈妈能够自觉地履行义务②爸爸维护了他人的人格尊严③小闽具有较强的法治意识④弟弟的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分)公民的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相统一。下列体现了这一关系的是( )①小华在地铁价格调整听证会上提出建议②晓晨在部队服役时被授予“戍边英雄”称号③小张因欠钱不还,被限制坐高铁和飞机④小孟参加环境保护公益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1.(3分)“暴走”以其方便、简单的特点,成为一项新兴的运动形式,大大小小的“暴走团”成为城市健身的一道风景。但与此同时,不少“暴走团”出现占用机动车道、逆行、不让路等情况,公众对此叫苦不迭。下列道理适合讲给不守规则的“暴走团”的是( )①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②交通规则高于一切③权利要靠法律保护④权利和义务相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3分)对以下社会生活情境的分析,你赞同的是( )序号 情境 分析① 藏族医生坚持为本村的多个民族群众免费诊治 该医生的行为维护了民族团结② 市民小赵按号有序就医,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小赵履行了自觉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③ 小郑妈妈每月从单位领取劳动报酬 小郑妈妈享有物质帮助权④ 照相馆未经允许用小楠的写真照做广告 照相馆侵犯了小楠的肖像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共34分)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情境一同桌偷看了小丽的日记,并在班级中传播小丽日记的内容。(1)同桌侵犯了小丽的 。(权利)(2)小丽的正确做法是 。情境二小乐陪妈妈去超市购物,结账时被保安拦住要求搜身,小乐一怒之下把保安打伤。(3)保安侵犯了小乐的 (权利)。小乐的做法是 (行为)。情境三济南铁路公安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在高铁上不肯对号入座,公然“霸座”的男子孙某,给予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4)孙某没有履行 (义务)。他承担的是 (责任)。(5)三则情境中人物的行为给我们哪些启示?14.(12分)为了纪念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走进社区,开展了宪法宣传活动。宣传一◎阅读概括《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1988年修宪,确立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3年修宪,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99年修宪,增加“依法治国”,让法治成为国家意志,为改革开放提供坚强保障;2004年修宪,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全面构建起人权保护制度;2018年修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进宪法。(1)结合“阅读概括”的内容,从对国家发展的角度,归纳两点我国宪法的作用。宣传二 村民张某外出务工时自费缴纳养老保险,退休之后开始领取养老金,同时享有该村村民的相关待遇。个别村民意识到张某既然享受了养老金补助,就应该放弃村民待遇,于是就向村委会反映了情况。在村委会的调解下,张某同意放弃其村民待遇。后来在一次普法讲座中,张某通过学习意识到村委会的做法侵犯了宪法赋予他的权利。张某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在法院的裁决之下,村委会保留了张某所享有的村民待遇。(2)张某的经历带给你什么启示?宣传三 从出生这一刻起宪法便开始保护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8岁成年的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为此我们要 。(3)请你再列举一个受宪法保护或约束的事例,并将宣传三的内容续写完整。15.(12分)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中学开展了“学习宪法、崇尚法治,你我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活动一【宪法知识,问卷调查】“宪法知多少”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学校的学生,我们正在开展“宪法知多少”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此问卷调查。请您在正确的选项后划√。 1.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 A.4月15日 B.12月4日√ 2.……(1)请你仿照问卷第1题,为问卷调查再设计两个问题及相应选项,然后在正确的选项后划。活动二【交流讨论,分析理解】宪法的“力度”2023年,我国修改立法法、行政复议法等,制定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对外关系法等,不断加强重点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宪法的“温度”从呱呱坠地到受教育,从工作到结婚到生子,从退休到养老,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宪法的护佑。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等。(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宪法“力度”和“温度”的理解。活动三【展示成果,策划宣传】同学们准备策划一份2025年“宪法进校园”主题活动。(3)结合你的校园生活,制定两条活动方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D B B C D B D B D C B题号 12答案 D二、非选择题(共34分)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情境一同桌偷看了小丽的日记,并在班级中传播小丽日记的内容。(1)同桌侵犯了小丽的 隐私权 。(权利)(2)小丽的正确做法是 向老师或学校反映,要求停止侵害并赔礼道歉 。情境二小乐陪妈妈去超市购物,结账时被保安拦住要求搜身,小乐一怒之下把保安打伤。(3)保安侵犯了小乐的 人身自由权 (权利)。小乐的做法是 违法行为 (行为)。情境三济南铁路公安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在高铁上不肯对号入座,公然“霸座”的男子孙某,给予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4)孙某没有履行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义务)。他承担的是 行政责任 (责任)。(5)三则情境中人物的行为给我们哪些启示?故答案为:(1)隐私权。(2)向老师或学校反映,要求停止侵害并赔礼道歉。(3)人身自由权。违法行为。(4)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行政责任。(5)①公民应尊重他人的权利,不侵犯他人隐私和人身自由。②面对侵权行为,应采取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避免使用暴力。③公民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规则。④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要增强法治观念,做守法公民。14.(12分)为了纪念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走进社区,开展了宪法宣传活动。宣传一◎阅读概括《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1988年修宪,确立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3年修宪,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99年修宪,增加“依法治国”,让法治成为国家意志,为改革开放提供坚强保障;2004年修宪,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全面构建起人权保护制度;2018年修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进宪法。(1)结合“阅读概括”的内容,从对国家发展的角度,归纳两点我国宪法的作用。宣传二 村民张某外出务工时自费缴纳养老保险,退休之后开始领取养老金,同时享有该村村民的相关待遇。个别村民意识到张某既然享受了养老金补助,就应该放弃村民待遇,于是就向村委会反映了情况。在村委会的调解下,张某同意放弃其村民待遇。后来在一次普法讲座中,张某通过学习意识到村委会的做法侵犯了宪法赋予他的权利。张某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在法院的裁决之下,村委会保留了张某所享有的村民待遇。(2)张某的经历带给你什么启示?宣传三 从出生这一刻起宪法便开始保护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8岁成年的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为此我们要 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意识,珍惜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3)请你再列举一个受宪法保护或约束的事例,并将宣传三的内容续写完整。答案为:(1)①宪法为国家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如确立私营经济合法地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依法治国”入宪等,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②宪法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进宪法,凝聚了民族精神和力量;“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构建起人权保护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①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张某通过学习宪法,意识到自己的权利被侵犯并依法维权,值得我们学习。②法律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③要加强宪法学习,增强宪法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3)事例:小张大学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成功被录取,这是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权。续写: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意识,珍惜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15.(12分)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中学开展了“学习宪法、崇尚法治,你我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活动一【宪法知识,问卷调查】“宪法知多少”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学校的学生,我们正在开展“宪法知多少”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此问卷调查。请您在正确的选项后划√。 1.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 A.4月15日 B.12月4日√ 2.……(1)请你仿照问卷第1题,为问卷调查再设计两个问题及相应选项,然后在正确的选项后划。活动二【交流讨论,分析理解】宪法的“力度”2023年,我国修改立法法、行政复议法等,制定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对外关系法等,不断加强重点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宪法的“温度”从呱呱坠地到受教育,从工作到结婚到生子,从退休到养老,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宪法的护佑。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等。(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宪法“力度”和“温度”的理解。活动三【展示成果,策划宣传】同学们准备策划一份2025年“宪法进校园”主题活动。(3)结合你的校园生活,制定两条活动方案。答案为:(1)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生活中的什么问题?A所有,B根本√;我国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吗?A是,B不是√。(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宪法尊重保障人权,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们要学习、认同和践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增强宪法意识。(3)活动目的:为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我校决定开展2025年“宪法进校园”主题活动。活动形式:①宪法主题班会;②国旗下的讲话;③宪法诵读活动。活动分享: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写下了自己的行动宣言:弘扬宪法精神,筑牢法治信仰,需要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