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语文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什么是低空经济?据了解,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城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飞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
②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应用场景丰富,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③事实上,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蕴藏着大产业:在高层建筑打开窗户收快递,早高峰打“飞的”通勤,吃无人机种的农产品,乘坐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旅游……低空经济的发展红利,有望在不远的未来惠及每个人。
④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介绍,低空经济涉及的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传统通航作业近年均保持稳步增长,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新业态也在加速发展,“根据部分研究机构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⑤中国低空经济相关产业中,无人机产业优势显著。据介绍,2023年,中国注册无人机数量达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无人机飞行时长达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有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约2000家、运营企业近2万家。“无人机在个人消费、地理测绘、影视航拍等领域应用基础上,应急救援、通信中继、气象探测等应用场景不断被开发,无人机物流已实现规模化应用。”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说。
⑥针对不同场景,我国将继续深化通用航空装备在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新型通用航空消费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表示,除发展势头良好的城市物流配送外,低空产业还有3个赛道值得关注:“一是绿色城市管理,以小型无人机为平台,开展城市巡检等活动;二是城际智慧交通,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型航空器为平台,解决民众出行问题;三是大型无人货运,以大型货运无人机为主要平台,解决偏远地区的大型物流配送问题。”
(摘编自汪文正《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材料二:
①当前,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整体偏小,社会需求仍然不足,增长新引擎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与公共航空相比,低空飞行具有“低、小、慢”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安全风险具有一定特殊性,也对传统安全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提出重大挑战,增加了监管难度。一方面,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特定空城中存在高密度、大容量运行的状况,低空飞行操作简便,对操控员的要求较低,增加了风险事故发生率,客观上增加了风险防控压力。另一方面,与日新月异的低空产业技术特别是无人机技术相比,低空安防技术进步较慢,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低空飞行安全管控需求。
②低空安全风险在传统航空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包括侵扰公共航空运输活动、低空飞行给社会公众带来的安全风险,以及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等。这种风险变化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属于新型新质风险,对传统安全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提出了重大挑战,亟待通过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予以应对,包括提供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并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监管创新,平衡好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③其一,要加强低空飞行安全技术创新。低空飞行特别是无人机的反控、反制技术是世界性难题,低空产品的故障诊断能力、故障修复能力、自主避障能力等亟待加强。要推动如区块链技术、电子围栏技术等在无人机反控反制产品中的应用,注重低空空域流量管理系统、低空飞行器实时监控系统、动力系统、无人机飞行标准化机制等技术的研发,注重传感器安全、频谱安全、通信链路安全等安全技术的创新。
④其二,要加强低空经济法律制度创新。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必须更好地发挥法治对低空经济“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要坚持前瞻性、协同性、体系性、实效性原则,建立健全空城监管规则、航空器监管规则、操控员监管规则、飞行活动监管规则等,以法律制度创新推动低空经济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⑤其三,要加强低空经济活动监管创新。在监管理念上,要本着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理念对低空经济发展中所蕴含的风险隐患保持密切关注、高度重视,并从技术、伦理、法律等层面防范安全风险的发生。同时鼓励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尊重市场主体,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在监管模式上,可适当探索分级分类监管,针对不同的产品服务、飞行类型、应用场景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分类,进而创新安全监管工具,采取飞行申报、监管指南、事后追责等多元化、差异化的监管方式。要强调风险治理关口前移,注重事前控制和风险预防,适应低空经济新业态发展趋势,采取更加精准灵活的风险管理措施。
⑥安全是低空飞行的底线,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低空飞行的高风险性客观上需要更加高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更加成熟的安全管控技术和更加丰富的管理手段。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期,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注重技术、伦理、政策、法律等手段的有机结合,构建相互融合的协同治理模式,在维护低空安全的同时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高志宏《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低空经济不仅仅包括低空飞行器产业,也包括低空飞行活动的各种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场景。
B.我国的无人机物流已经实现规模化应用,无人机在测绘、航拍领域已经得到应用,在救援、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正在开拓。
C.低空经济作为增长新引擎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导致低空飞行产生了“低、小、慢”的特点。
D.低空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不仅仅涉及技术问题、经济问题,还涉及道德、法律和政策问题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从低空经济的产业链长度、应用场景和领域等方面证明了低空经济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意义。
B.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人机产业优势显著,2023年注册数量达126.7万架,飞行时长达2311万小时,并持续开发新场景。
C.材料二认为,低空经济给传统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但不能因噎废食,应该平衡好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D.材料二认为,区块链、电子围栏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反控反制,可有效提升低空安全管控的能力。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某咨询企业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超85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印证产业增长潜力。
B.全球首款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V2000CG)获民航局认证,载重2吨,航程200公里,赋能大载重物流运输。
C.深圳某平台无人机实现外卖“空投”,月配送超万单;某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完成跨海海鲜运输,用时压缩至1小时
D.要加快出台和完善低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及低空经济的质量管理、安全监管等法律规定予以进一步完善。
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话题相同,但侧重点不一样,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5.低空经济属于新质生产力,要想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可以从材料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商人妇[注]
许地山
我十六岁就嫁给青礁林荫乔为妻。我的丈夫在角尾开糖铺。他回家的时候虽然少,但我们的感情决不因为这样就生疏。我和他过了三四年的日子,从不曾拌过嘴,或闹过什么意见。有一天,他从角尾回来,脸上现出忧闷的容貌。一进门就握着我的手说:“这几天那里赌局,有些朋友招我同玩,我起先赢了许多,但是后来都输得精光,甚至连店里的生财家伙,也输给人了……我实在后悔,实在对你不住。”我怔了一会儿,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话来安慰他,更不能想出什么话来责备他
他见我的泪流下来,忙替我擦掉,接着说:“唉!你从来不曾在我面前哭过,现在你向我掉泪,简直像熔融的铁珠一滴一滴地滴在我心坎儿上一样。我的难受,实在比你更大。你且不必担忧,我找些资本再做生意就是了。”
他在家里闲着,差不多有三个月。他急得无可奈何,就动了去新加坡的念头。
我为他摒挡一切应用的东西,又拿了一对玉手镯教他到厦门兑来做盘费。他要趁早潮出厦门,所以我们别离的前一夕足足说了一夜的话。第二天早晨,我送他上小船,独自一人走回来,心里非常烦闷,就伏在案上,想着到南洋去的男子多半不想家,不知道他会这样不会。正这样想,蓦然一片急步声达到门前,我认得是他,忙起身开了门,问:“是漏了什么东西忘记带去么?”他说:“不是,我有一句话忘记告诉你:我到那边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总得给你来信。若是五六年后我不能回来,你就到那边找我去。”我说:“好罢。这也值得你回来叮咛,到时候我必知道应当怎样办的。天不早了,你快上船去罢。”他紧握着我的手,长叹了一声,翻身就出去了。我注目直送到榕荫尽处,瞧他下了长堤,才把小门关上。
我与林荫乔别离那一年,正是二十岁。自他离家以后,只来了两封信,一封说他在新加坡丹让巴葛开杂货店,生意很好。一封说他的事情忙,不能回来。我连年望他回来完聚,只是一年一年的盼望都成虚空了。我把所积的钱财检妥,把房子交给乡里的荣家长管理,就到厦门搭船。
到了新加坡,我请人带我到丹让巴葛义和诚去。那时我心里的喜欢更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我瞧店里的买卖很热闹,我丈夫这十年间的发达,不用我估量,也就罗列在眼前了。
但是店里的伙计都不认识我,故得对他们说明我是谁和来意。有一位年轻的伙计对我说:“头家(闵人称店主为头家)今天没有出来,我领你到住家去罢。”我才知道我丈夫不在店里住,同时我又猜他一定是再娶了,不然,断没有所谓住家的。我在路上就向伙计打听一下,果然不出所料!
人力车转了几个弯,到一所半唐半洋的楼房停住。伙计说:“我先进去通知一声。”他搬我在外头,许久才出来对我说:“头家早晨出去,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哪。头家娘请你进去里头等他一会儿,也许他快要回来。”他把我两个包袱——那就是我的行李一一拿在手里,我随着他进去。
我瞧见屋里的陈设十分华丽。那所谓头家娘的,是一个马来妇人,她出来,只向我略略点了一个头。她的模样,据我看来很不恭敬,但是南洋的规矩我不懂得,只得陪她一礼。她头上戴的金刚钻和珠子,身上缀的宝石、金、银,衬着那副黑脸孔,越显出丑陋不堪。
不一会儿,嘚嘚的马蹄声从大门直到廊前,我早猜着是我丈夫回来了。我瞧他比十年前胖了许多,肚子也大起来了。他口里含着一支雪茄,手里扶着一根象牙杖,下了车,踏进门来,把帽子挂在架上。见我坐在一边,正要发问,那马来妇人上前向他叽叽咕咕地说了几句。她的话我虽不懂得,但瞧她的神气像有点不对。
我丈夫回头问我说:“惜官,你要来的时候,为什么不预先通知一声?是谁叫你来的?”我以为他见我以后,必定要对我说些温存的话,哪里想到反把我诘问起来!当时我把不平的情绪压下,陪笑回答他,说:“唉,荫哥,你岂不知道我不会写字么?咱们乡下那位写信的旺师常常给人家写别字,甚至把意思弄错了,因为这样,所以不敢央求他替我写。我又是决意要来找你的,不论迟早总得动身,又何必多费这番工夫呢?你不曾说过五六年后若不回去,我就可以来吗?”我丈夫说:“吓!你自己倒会出主意。”他说完,就横横地走进屋里。
他把我安顿在楼下,七八天的工夫不到我屋里,也不和我说话。那马来妇人倒是很殷勤,走来对我说:“荫哥这几天因为你的事情很不喜欢。你且宽怀,过几天他就不生气了。晚上有人请咱们去赴席,你且把衣服穿好,我和你一块儿去。”
马车走了许久,穿过一丛椰林,才到那主人的门口。进门是一个很大的花园,我一面张望,一面随着她到客厅去。那里果然有很奇怪的筵席摆设着。一班女客都是马来人和印度人。她们在那里叽里咕噜地说说笑笑,我丈夫的马来妇人也撇下我去和她们谈话。
筵席撤掉以后,一位五十来岁的印度男子走到我跟前说:“喂,你已是我的人啦。我用钱买你。你住这里好。”他说的虽是唐话,但语格和腔调全是不对的。我听他说把我买过来,不由得恸哭起来。买我的人是印度麻德拉斯的阿户耶。他是一个氆氇商,因为在新加坡发了财,要带一个女人回乡享福。偏是我的命运不好,趁着这机会就变成他的外国古董。我在新加坡住不上一个月,他就把我带到麻德拉斯去。
(有删改)
[注]本文节选自许地山的小说《商人妇》,小说完成于20世纪20年代初,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讲述她自己二十年的人生经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听到丈夫赌博将家财“输得精光”,而且输掉了赖以生存的糖铺,“我”气愤得说不出话来,甚至连责备他的话都想不出来。
B.虽然那个“马来妇人”浑身珠光宝气,但她的容貌“丑陋不堪”,两者形成反差,侧面反映出丈夫在海外生活的孤独和地位低下。
C.惜官变成了印度氆氇商眼中的“外国古董”,是因为在印度氆氇商看来,惜官是中国人,他可以将她带回印度炫耀一阵子。
D.本文中的女主人公惜官语气平淡,能够压制自己的情绪;而鲁迅《祝福》中的女主人公祥林嫂语气往往显得悲戚,难以抑制住自己的悲伤。
7.关于文中夫妻别离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为丈夫准备好所有行李,当掉玉手镯做盘缠,是为了让丈夫尽快去新加坡发财。
B.丈夫出发之后,又突然回来跟“我”说“一句话”,说明当时的丈夫也十分依恋妻子。
C.这个段落情节曲折生动,既突出夫妻情深,又为后文“我”去新加坡寻夫埋下伏笔
D.这些文字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心情,例如丈夫回来“急步”“紧握”,妻子“注目”“瞧”等。
8.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进行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9.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商人妇”的人生充满悲剧色彩。请结合文章,简析“商人妇”的可悲之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给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材料二:
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无惑也。吾观其战于巨鹿也,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制天下。不知出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既全巨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至函谷,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则其势不得强而臣。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还定三秦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楚虽百战百胜,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巨鹿之战也。
(选自苏洵《权书·项籍》,有删改)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故籍虽迁沛公A汉中B而卒C都彭城D使沛公得E还定三秦F则天下G之势在汉H不在楚。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阻挡,与《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中的“当”意思不同。
B.王,使……为王,与《鸿门宴》“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思相同。
C.被,遭受,与《促织》“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中的“被”意思相同。
D.“见其虑之不长”与“吾闻庖丁之言”(《庖丁解牛》)两句中的“之”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项羽兵困垓下,夜闻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于帐中饮酒悲歌,虞姬相和,他泪流满面,左右随从也因悲伤而不敢抬头。
B.项羽突围后,多次陷入困境,从八百余骑减至二十八骑,面对数千追兵,他认为失败是天意,非战之罪,并欲通过战斗证明。
C.乌江亭长劝项羽东渡,称江东虽小也足以称王,项羽因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拒绝渡江,最终在斩杀数百汉军后自刎而死。
D.材料一中,司马迁虽未直接评论项羽,但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对项羽的惋惜和同情;材料二中,苏洵则否定项羽的勇气。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4分)
(2)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4分)
14.材料二中作者为什么说“兆垓下之死者,巨鹿之战也”?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①
杜甫
漾舟千山内,日入泊枉渚②。
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
石根③青枫林,猿鸟聚俦侣。
月明游子静,畏虎不得语。
中夜怀友朋,乾坤此深阻。
浩荡前后间④,佳期付荆楚。
[注]①永泰元年杜甫离开成都,“转作潇湘游”,途中夜宿清溪驿,怀念遭贬的老友,故作业诗。肃宗时,李辅国弄权,张之绪被贬。诗人写此诗时,张在荆楚。②枉渚:水弯曲处之洲渚。③石根:山脚。④前后间:一前一后之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抵达清溪驿的情景,首句写路途,次句写夕阳之下泊船于靠近青溪驿的岸边。
B.诗的第三、四句与诗人《旅夜书怀》中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句意相似,表达了漂泊无依的感伤。
C.诗的第九、十句中“中夜”写诗人因为某种原因以致夜半未眠,“乾坤”更见道阻且长,相见困难,忧患深广。
D.诗的结尾两句中的“佳期”是祝愿老友在荆楚会有命运转折,给诗篇带来一抹亮色,有提振全篇的作用。
16.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歌的第五、六、七、八句。(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善于运用比喻,如“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喻指宫女梳妆镜的光亮,“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喻指宫女的头发。
(2)小明来南京旅游,看见长江白茫茫一片,两岸绿色山峰林立,不禁想起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数字对举的诗词在古典文学中颇为常见,这种手法通过数字的巧妙运用,不仅增强了诗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还丰富了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如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作为梦廊坊戏剧公园核心组成部分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主题公园以戏剧化《红楼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构建出一套具有东方美学的文化生活方式。
踏进戏剧幻城,偌大的空间里回荡着十余首与“红楼梦”戏剧主题相匹配的原创主题曲;目之所及皆是中国古典特色的回廊、影壁,墙上书写着《红楼梦》书中人物的对白,游客置身其中,进入红楼梦的世界。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红楼梦》,读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年岁、不同境遇, ① 。戏剧幻城以《红楼梦》为创作兰本。但, ② ,戏剧幻城内既没有装潢精美的荣宁二府、大观园,也没有众多经典的红楼人物;有的是更为广阔的、意蕴丰富的“红楼世界”。
戏剧幻城有16道造型各异的中式门楼,游客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道进入。行走其间,充满中式美学的意象不断映入眼帘,廊桥、红墙等建筑美仑美奂。剧场演出则在精彩故事的脚本上,巧妙利用声、光、电、水幕等科技创新元素,把诗、舞、音、画等艺术形式融合起来。新情景装置艺术与舞台沉浸技术相得益章,将《红楼梦》的衍生故事讲述得新奇而富有创意。舞台上时而落下层层水帘, ③ ;不一时,上下水雾弥漫,美不胜收。
18.文中第三、四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含错别字的词语并改正。(2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真正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
这一天要打扫“扬尘”。屋里屋外,把家具倒腾开,扫帚伸进去将一年的尘垢扒出来,墙角上方的蜘蛛见势不妙,急急慌慌赶紧逃开了,留下一面破碎的网,摇呀摇。娃娃叫嘎嘎(三峡人把外婆都叫“嘎嘎”):“这里还有呢。”嘎嘎的扫帚像一支笔,伸到哪儿,哪儿就干净了。
家里打扫清爽之后,开始炒各种香嘴的吃食,花生、瓜子、蚕豆、板栗,还有三峡人爱吃的苞谷花、茗片、洋芋片。炒熟的花生摊在簸箕里,抓起来烫手,嘎嘎一边炒一边扭过脸来制止,说:“凉一凉再吃啊,还没凉吃了要上火的啊!”娃娃不管什么上火,抓一把塞到嘴里,果然喷香喷香,便沉不住气地欢跳,抓上一把揣进荷包里,①再抓一把,再抓一把,然后夺门而跑,去找隔壁的娃娃。
腊月间还要炸丸子,蒸扣肉。三峡的习俗是提前把过年的菜都准备好,做这些菜都是②系列工程。娃娃对那些技术不感兴趣,关心的只是结果,看嘎嘎从蒸笼里取出一碗碗扣肉。说起来,三峡的土家族比汉族要提前一天团年,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叫作过“赶年”。
21.文中有两处加点短语,请分别简析其语言特色及表达效果。(5分)
22.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像许多孩子一样,我贪婪地阅读这样一类历险故事。
B.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C.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D.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宅院周围常常修筑围墙,城镇小区也有围墙。围墙是一种界线,它能保护居民的安全,无声地提示外人无事勿扰。但是围墙也意味着对墙内居民的约束:搞好墙内卫生,不侵占墙外空间,不干预墙外人员的正常生活。
围墙既是保护也是约束,这种现象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考试参考答案
1.C(因果关系颠倒)
2.D(材料二提到“要推动如区块链技术、电子围栏技术等在无人机反控反制产品中的应用”,说明技术尚处于推进阶段,而非“已广泛应用”)
3.D(D项说明低空经济要健全法制,与低空经济应用无关。A项支撑材料一第④段中的规模预测;B项支撑材料一第⑦段中“大型无人货运”赛道;C项支撑材料一第⑤段中“无人机物流规模化应用”)
4.材料一侧重低空经济的定义、作用、规模及产业优势与发展方向;(2分)材料二侧重其发展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2分)
5.①以市场为导向,支持和鼓励发展新质生产力,全产业链开发新创生的新质生产力,不断扩展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为其提供发展空间。②新质生产力可能带来新型新质风险,必须创新安全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必须从技术、伦理、法律等层面防范安全风险的发生,平衡好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每点3分)
6.D(A项,“我”不是气愤,而是悲伤,但又不忍心责备丈夫。B项,“反映出丈夫在海外生活的孤独和地位低下”说法没有根据。“我”眼中的“马来妇人”如此不堪,是因为这里的女主人不应该是她。C项,“惜官是中国人……炫耀一阵子”于文无据)
7.A(A项,“让丈夫尽快去新加坡发财”没有根据。“我”这么做只是支持丈夫的事业,但内心并不愿意别离)
8.①增强故事的真实感与可信度。“我”作为故事的主人公,直接讲述自身经历,使读者产生听当事人诉说的真实感;第一人称视角下,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细节得以自然流露,增强故事的可信度。②深化人物心理与情感表达。通过“我”的独白,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动;第一人称的倾诉式叙述,容易让读者对其命运产生更深的情感触动。(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9.①年少夫妻,聚少离多之悲。丈夫在角尾开糖铺,他回家的时候很少,惜官忍受寂寞。②商人重利轻别离,妇人独守空闺之悲。林荫乔前往新加坡经商,惜官在老家闽南独守空房十年。③万里寻夫,被背叛之悲。惜官远渡重洋,到新加坡找到分离十年的林荫乔,富商林荫乔已经重新娶妻,背叛惜官。④无法自主,妇人被“商人”转卖之悲。举目无亲的惜官,竟然被丈夫当作商品,卖给一个印度商人。(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0.BDF[(原文标点)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还定三秦,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
11.C(“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中的“被”意思是“覆盖”)
12.D(“苏洵则否定项羽的勇气”错,从材料二“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等可以看出,苏洵并没有否定项羽的勇气,他否定的是项羽的谋略)
13.(1)今天一定要决一死战,想为各位痛快一战,一定多次获胜。(得分点:“固”“快”各1分,大意2分)
(2)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来了,没有船渡江。(得分点:“愿”“无以”各1分,大意2分)
14.因为巨鹿之战时,项籍没有尽快引军进攻秦国占据咸阳,错失先机,(1分)使刘邦得势,奠定楚汉之争中汉强楚弱的局面,为垓下之死埋下伏笔。(2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项王军队在垓下筑起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军队重重包围了他们。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着楚歌,项王就大惊道:“汉军都已得到楚国的土地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项王就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位美人名叫虞,经常受宠幸跟从;有骏马名叫骓,项王经常骑它。于是项王慷慨悲歌。唱了几遍,美人伴唱。项王泪下数行,随从们都哭了,不忍抬头看他。
这时,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骑马跟随的有八百多人,当夜突围往南去,骑马飞奔。天亮了,汉军才发觉,命骑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赶。项王渡过淮水,骑马能跟得上的只有一百多人。项王到了阴陵,迷失方向,问路于一农夫,农夫骗他说“往左”。项王一众往左走,于是陷入了大沼泽中。因此汉军追上了。项王又领兵向东,到了东城,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了。追赶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王估计自己不能脱身。对他的骑兵们说:“我起兵到现在八年了,身经七十多次战役,阻挡我的被打败,我攻打的敌人都降服,我不曾败过,这才霸有天下。可是现在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天要灭我,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一定要决一死战,想为各位痛快一战,一定多次获胜,给诸君突围,斩将,拔旗,让诸君知道是上天要灭我,不是作战的过错。”
这时项王就想东渡乌江。乌江亭长停船靠岸,对项王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民众几十万人,也足以称王了。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来了,没有船渡江。”项王笑道:“天要灭我,我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现在无一人生还,纵然江东父兄可怜我让我当王,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纵然他们不说,项籍难道不心中有愧吗?”仅项王就杀了汉军数百人。项王自己也受了十几处伤。回头看见汉骑司马吕马童,说:“这不是我的熟人吗?”马童面对着他,指给王翳说:“这是项王。”项王就说:“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买我的头,封邑万户,我给你们些恩德吧。”于是自刎身亡。
材料二:
项羽拥有百战百胜的才能,却最终在垓下兵败身死,这并不让人感到疑惑。我观察他在巨鹿之战中的表现,发现他缺乏长远的谋划和宏大的气量,甚至曾奇怪他为何到垓下才迎来灭亡,实在是灭亡得太晚了。当项羽率军渡过漳河时,沛公刘邦才刚刚整兵向函谷关进军,项羽如果在此时迅速引兵直逼秦国腹地,趁着士气正盛去攻打秦国,完全可以占据咸阳,进而控制天下。但他不懂得采取这一策略,只知道在一时之间与秦军将领争胜负,在保全巨鹿的胜利后,还在河南、新安一带徘徊不前,等到抵达函谷关时,刘邦已经进入咸阳好几个月了。既然秦人已经归附刘邦而将项羽视为仇敌,那么从形势上来说,项羽就不可能强迫秦人臣服于他。因此,项羽虽然把刘邦迁徙到汉中,自己最终却定都彭城,这使得刘邦能够回师平定三秦(关中地区),至此天下的大势已掌握在汉军手中而非楚军。楚国即便能百战百胜,又有什么益处呢!所以说:为垓下之死埋下伏笔的,正是巨鹿之战啊。
15.D(诗歌怀张员外,时张在荆楚,诗人将往与张相会,“佳期”乃相见之期)
16.五、六句以猿鸟有同伴,反衬自己的孤独,七、八句以月光来描写漂泊孤独和思念友人的独特感受,(3分)这四句以景物的幽静、恐怖衬托诗人的凄凉、孤独,不但引出对老友的思念,而且更见思念之深、欲见之急。(3分)
17.(1)明星荧荧 绿云扰扰
(2)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3)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每空1分,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不给分)
18.“兰本”改为“蓝本”;“美仑美奂”改为“美轮美奂”;“相得益章”改为“相得益彰”。(每处1分,答出两处即可)
19.“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主题公园是梦廊坊戏剧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2分)它将戏剧作为活化《红楼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敲门砖,(1分)构建出一套具有东方美学的文化生活方式。(1分)
20.①领略到的《红楼梦》是不一样的②与《红楼梦》不同③时而升腾起缕缕雾气(每答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1.①“再抓一把,再抓一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娃娃抓花生时的可爱样态,富有童趣;(3分)②“系列工程”大词小用,写出了三峡人浓重的新年习俗,幽默风趣。(2分)
22.C(C项与文中画横线处都使用了比喻手法,其他三项没有使用比喻手法)
23.【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材料写的是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围墙。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围墙的性质是“界限”,这个界限是给外人(可以理解为“他人”)划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围墙是对围墙之内的人(可以理解为“自己”)的保护,对外人的约束。其实,围墙对于围墙以内的人,何尝不是一种约束?比如卫生安全,不侵占围墙以外的空间,不干预围墙外的人的合法权益。所以,材料点出了围墙的意义:保护和约束。
总结来说,这是一篇二元思辨作文。考生写作必须围绕“保护”“约束”和二者的辩证关系来谈,保护的是权益,约束意味着纪律和义务。还要注意,合理的约束是社会规范的表现,长期的规范最终会内化为素养,约束和权益、自由并不矛盾。
(二)参考立意
(1)界限的双重镜像——在保护中坚守,于约束中成长
(2)从“围墙思维”到“共生智慧”——论现代社会的界限重构
(3)自由的辩证法——在约束的框架下舒展生命
(4)破与立的共生——在坚守底线中拓展生命维度
(5)从“墙内”到“墙外”——在责任与尊重中构建共同体
(三)题意评分解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