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郴州市2025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10页,有四道大题,共23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肥胖率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数据显示,成人肥胖率高达18.5%,青少年肥胖率也突破10%大关。肥胖带来的危害远超外观影响,它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紧密相关,极大增加了患病风险,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
肥胖成因复杂,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遗传角度看,部分人群携带的特定基因会影响脂肪代谢和能量平衡,使其更容易发胖。但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现代生活中,外卖餐饮的普及和含糖饮料的过度消费,让高热量、低营养的“垃圾食品”充斥人们的日常饮食;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运动空间被严重压缩,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又催生了庞大的“久坐族”群体。这些因素共同造成能量摄入与消耗的严重失衡,成为肥胖率攀升的直接诱因。
(摘编自王丽敏、李剑虹等《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要点解读》)
材料二:
“国家喊你来减肥”不再是一句简单口号,而是上升到国家健康战略层面的重要行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将“降低成人肥胖率”纳入主要指标,各地积极响应,纷纷出台针对性防控措施。北京推行“学生健康体测与升学挂钩”政策,以此督促学校和家长重视学生身体健康;上海试点“营养食堂”建设,从校园饮食源头把控营养均衡;广东开展“万步有约”全民健走活动,鼓励民众积极参与运动。这些政策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为原则,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肥胖防控体系。
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成为肥胖防控的主阵地。河北某中学通过“阳光体育大课间”,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充足运动时间;同时对食堂菜单进行科学改造,减少油炸食品供应,增加蒸煮菜品,半年内该校学生肥胖率显著下降2.3%。实践充分证明,“运动处方”与“饮食处方”双管齐下,是青少年肥胖干预行之有效的路径。
企业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肥胖防控工作。某快餐品牌推出“轻食套餐”,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将热量降低30%;运动APP开发“组队打卡”功能,借助社交激励机制,有效提升用户锻炼的依从性和持续性。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推动肥胖防控从政府“独唱”转变为全民“合唱”。
(摘编自陈晨、张悦等《“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肥胖防控政策实践与创新路径探究》)
材料三:
在肥胖防控实践过程中,“体重羞辱”现象必须引起高度警惕。某减肥综艺中,嘉宾因体重超标遭到过度调侃,这不仅伤害了当事人的自尊心,还在社会上引发了“以瘦为美”的畸形审美讨论。心理学研究表明,对肥胖者的污名化会产生严重后果,不仅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还可能引发暴饮暴食等代偿性进食行为,进而形成“肥胖—羞辱—更肥胖”的恶性循环。
科学减肥应始终遵循“健康优先”原则,切忌盲目追求体重数字下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减肥的关键在于改善身体成分,即减少脂肪比例,增加肌肉含量。体重秤上的数字仅仅是表象,体脂率、腰围、腰臀比等指标,才能更准确地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例如,一位肌肉量较高的健身者,可能体重“超标”,但各项身体指标显示健康;而单纯依靠节食减肥的人,虽然体重下降了,却往往伴随着肌肉流失,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个性化干预方案正日益受到重视。针对青少年,重点在于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和运动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坚决避免使用药物或极端节食等伤害身体的减肥方法;对于上班族,考虑到他们时间紧张的特点,可推荐“碎片化运动”,如爬楼梯、工间操,以及“轻断食”模式,如每周2天合理控制热量摄入,实现体重有效管理;中老年群体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则需要在医生专业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确保运动安全,防止运动损伤。
(摘编自《肥胖防控:从“体重焦虑”到“健康管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改变外卖餐饮普及和含糖饮料过度消费的现状,就能缓解肥胖率攀升的态势。
B.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实施肥胖防控政策,说明肥胖防控要行之有效必须由政府主导。
C. 遗传因素是肥胖的主因,但环境因素如外卖餐饮普及、运动空间减少等对肥胖率攀升的影响更为显著。
D. 材料二中“饮食结构均衡”的理念与《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饮食理念相同,均强调合理膳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智能设备普及,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人们的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肥胖。
B. 企业在肥胖防控中推出轻食套餐、开发运动APP等举措,充分证明社会力量已具备主导肥胖防控工作的能力。
C. “体重羞辱”引发的暴饮暴食等行为,深刻揭示了心理因素在减肥进程中会产生复杂且不可小觑的作用。
D. 科学减肥应针对不同群体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才能确保减肥安全有效。
3. 下列古代养生理念中,与材料三理念最契合的一项是( )
A.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黄帝内经》)
B. “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千金方》)
C. “食后常行步,常以手摩腹。”(《养生四要》)
D. “养生者,首先养心。”(《菜根谭》)
4. 材料一与材料二在阐述我国肥胖问题时,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 根据三则材料,分析我国在肥胖防控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军梦
刘建超
将军不会做梦。
将军说自己的家在豫西一个偏僻山沟,村子叫七孤岭。百十户人家,面对七座光秃秃的坡岭。土薄地贫,十年九旱,他从记事起就惦记着填饱肚子。
父母在家里种着几亩薄地,一年的收成差不多都给村霸交了租。光景好的年份,收几袋麦子,父亲也要拿到集上多换成玉米、红薯片,就这也是半年糠菜过日子。
将军十五岁那年,刚刚收了麦。他对正往粗布袋子里装麦子的父亲说,爹,咱吃一顿白面馍馍吧。
父亲看看面黄肌瘦的孩子没有说话,继续装着麦子。这点儿麦子还不够交租呢。
母亲的眼睛红红的,说,他爹,孩子长恁大,也没放开吃过白馍,就让娃吃顿白面馍馍吧,租咋说也是不够了。
晚上,香喷喷暄腾腾的白面馍馍刚出锅,村霸就进了屋。话没说上两句,村霸抡起手杖就把将军父亲的头打得血流满面。
将军抓起身边的镰刀就冲了上去,一刀砍断了村霸的两根手指,村霸号叫着跑了。
将军知道,村里是待不住了。
母亲流着泪,用两件衣服包了几个白面馍馍,塞在他的怀里,说,走吧,找个能吃饱肚子的地方,别回来了。
将军就找到了队伍当了兵。
班长问他,你来当兵,有啥梦想?
将军说,啥是梦想?从来不做梦。
班长奇怪了,你不做梦?从来不做梦?
将军说,真的,我倒下就能睡着,醒了就醒了,啥也记不住。
班长也是纳闷儿,你怎么会不做梦?
我还真是头一次遇到不做梦的人。
将军委屈地看着小胖班长,觉得自己不做梦给班长添了麻烦。
班长很健谈,多当了几年兵,南征北战的故事一嘟噜一嘟噜,嘴巴闲下来的时候少,就连睡觉打呼噜还叽咕着说梦话。一觉醒来,他能把做的梦唠叨一天。
班长说他梦到了老娘,老娘备了一大桌子煎饼卷大葱等他回来;说他梦到了家里的小院,院子里都是猪羊鸡鸭;说他梦到了家里田地,金黄金黄的麦穗漫山遍野;说他梦到了相好翠翠,拉着翠翠的手要给她披上红盖头……
将军挺羡慕班长,羡慕班长会做梦,还都是让人舒心痛快的美梦。
将军还挺着急,着急自己总是没有梦。
班长总是在讲着自己的梦时,冷不丁问他一句,你还没有做梦?看到他沮丧地摇头,班长就不无遗憾地说,你不做梦,就没有了梦想啊。
将军问,什么是梦想?
班长说,梦想梦想,就是做梦都想着的事情啊。
将军说,哦,那我不做梦心里也想着的事情就是有自己的地种,能吃饱饭,天天白面馍,炒鸡蛋。
班长拍拍他的肩膀,吃饱饭也是你的梦想。我们班的兄弟也都是为了有田种能吃饱饭这个梦想来参军的。你的村里有恶霸,我的村里也有恶霸,我村的恶霸逼死了我的相好翠翠,咱班大老李、石滚子、小豆子村里也有恶霸。咱扛枪打仗就是要打掉反动派,打掉村恶霸的靠山。
将军眨了眨眼睛说,班长,我们现在去打仗,也就是能帮着我,帮着你,帮着大老李,帮着石子、小豆子赶走村里的恶霸,大家过上好日子吗?
班长扒拉扒拉将军乱糟糟的头发,好嘛,你进步很快呀。来,打点儿水,我帮你洗洗头。
将军就挺直了腰板,觉得自己原来也可以为自己的战友兄弟实现梦想做很多事情。
班长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个好兵。
将军确实成为一名好兵。
洛河滩边,解放军围住了逃跑的敌军,傍晚开始交火。
将军的家就在这一带,他熟悉地形。他在班长掩护下,从一条地沟钻进了敌军阵地。一身脏水的将军举着手榴弹,站到敌军营长身边时,惊得满脸横肉的敌军营长嘴巴里能塞进去个鹅蛋。
敌营长悄声对将军说,你放我走吧。我这里的金条你都拿走,够你吃喝一辈子,享一辈子福了。
将军说,你那几个臭钱够我吃喝一辈子,够小胖班长吃喝一辈子吗?够大老李吃喝一辈子吗?够石滚子、小豆子吃喝一辈子吗?你给我站起来,走!
将军立功了。表彰大会上,将军胸前佩戴着一朵大红花。
班长把手都给拍红了。
开封战役,将军所在的连负责南门的攻击。
城头守敌火力凶猛,子弹雨点般倾泻下来,压制得进攻部队抬不起头。
又一架敌机俯冲下来,班长扑到了将军身上,把他紧紧地护在身下。
浑身鲜血的班长,笑着对将军说,昨天又梦到俺娘了,俺娘叫我回去呢。
班长闭上了眼睛。
将军抱着炸药包,在大老李的火力掩护下,左突右闪前翻后滚,胳膊腿都被子弹打穿了。他靠近了城门,用尽全身力气将炸药包甩了出去。
将军醒来后,已经躺在医院里了。他昏迷了三天三夜,失去了一只胳膊。一只胳膊照样能打枪能投掷手榴弹,照样能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冲锋陷阵。
新中国成立后,首长征求将军的意见,他可以去荣军院休养。
将军说,我想好了,我要回家,我还可以开荒种田。我要把班长的母亲接到我家去。
那晚,将军梦到了家乡,梦到了母亲,梦到了班长在对着他笑。
将军自言自语地说,班长,我做梦了,我可以有梦想了。
太阳爬出了山头,温和的阳光抚摸着将军,抚摸着他那张充满朝气坚毅俊俏的脸庞。
(选自《芒种》2025年第1期)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军参军的最初动机是为了逃离村霸的迫害,并寻找能吃饱饭的地方。
B. 班长通过讲述自己的梦境,启发了将军对“梦想”的理解和追求。
C. 当班长问将军有啥梦想时,将军说他从来不做梦,说明将军最初没有梦想。
D. 小说的结尾,将军终于做梦,象征着他实现了个人与集体的双重理想。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将军不会做梦”开篇,又以“将军做梦”结尾,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B. 班长牺牲时“笑着”和“闭眼”的细节描写,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无畏与悲壮。
C. 文中多次提到“白面馍馍”,既象征将军对温饱的渴望,也暗示阶级压迫的残酷。
D. 在叙述方式上,以口语化的叙述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增加了小说的感彩。
8. 小说中“班长”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小说结尾写将军“梦到了家乡,梦到了母亲,梦到了班长”,有何深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曹鼐,字万钟,宁晋人。少伉爽有大志,事继母以孝闻。宣德初,由乡举授代州训导,愿授别职,改泰和县典史。七年督工匠至京师,疏乞入试,复中顺天乡试。明年举进士一甲第一,赐宴礼部。进士宴礼部,自鼐始。入翰林,为修撰。
正统元年,充经筵讲官。《宣宗实录》成,进侍讲,锡三品章服。五年,以杨荣、杨士奇荐,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鼐为人内刚外和,通达政体。荣既殁,士奇常病不视事,阁务多决于鼐。帝以为贤,进翰林学士。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兼学士。
十四年七月,也先入寇,中官王振挟帝亲征。朝臣交章谏,不听。鼐与张益以阁臣扈从。未至大同,士卒已乏粮。宋瑛、朱冕全军没。诸臣请班师,振不许,趣诸军进。大将朱勇膝行听命,尚书邝、王佐跪草中,至暮不得请。钦天监正彭德清言天象示警,若前,恐危乘舆。振詈曰:“尔何知!若有此,亦天命也。”鼐曰: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岂可轻进振终不从。前驱败报踵至,始惧,欲还。定襄侯郭登言于鼐、益曰:“自此趋紫荆,裁四十余里,驾宜从紫荆入。”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不听,复折而东,趋居庸。
八月辛酉,次土木。地高,掘地二丈不及水。瓦剌大至,据南河。明日佯却,且遣使通和。帝召鼐草诏答之。振遽令移营就水,行乱。寇骑蹂阵入,帝突围不得出,拥以去。鼐、益等俱及于难。景帝立,赠鼐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官其子恩大理评事。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复官其孙荣锦衣百户。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五》)
材料二:
晋文公既受原于王,难其守。问寺人勃提,以畀赵衰。余谓守原,政之大者也。所以承天子,树霸功,致命诸侯。不宜谋及媒近,以忝王命。而晋君择大任,不公议于朝,而私议于宫;不博谋于卿相,而独谋于寺人。虽或衰之贤足以守,国之政不为败,而贼贤失政之端,由是滋矣。况当其时不乏言议之臣乎!狐偃为谋臣,先轸将中军。晋君疏而不咨,外而不求,乃卒定于内竖,其可以为法乎?
(节选自《柳宗元·晋文公问守原议》)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臣子[A]固不足[B]惜[C]主上系天下[D]安危[E]岂可[F]轻进[G]振终不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为,认为,与《兰亭集序》中“引以为流觞曲水”的“以为”含义相同。
B. 交,一起、都,与《归去来兮辞》中“饥冻虽切,违己交病”的“交”含义相同。
C. 若,如果,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的“若”含义相同。
D. 于,在,与《石钟山记》中“得双石于潭上”的“于”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鼐通过科举考试成为状元,随后入翰林院任职,后参与机务,因贤能得到晋升。
B. 土木堡之变中,王振因个人私欲控制行军路线,导致明军被瓦剌击败,英宗被俘。
C. 柳宗元在《晋文公问守原议》中批评晋文公任用寺人勃鞮,认为应公开考试选拔人才。
D. 柳宗元认为晋文公虽然最终任用了贤能的赵衰,但决策过程不当,开了不好的先例。
13. 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宦官专权的原因及危害?
1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绮罗香·咏春雨
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15.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起笔三句,摄住了春雨之魂,使绵绵春雨,变成可感可触、可见可闻的对象。
B. 下片前三句化用唐朝韦应物诗作,作者极目远望,但见烟波茫茫、春潮带雨,意境阔大,情绪高昂。
C. 此词通过对所咏之物细腻、准确的描绘,努力营造生动的画面,并由此传达作者的情感。
D. 全词措辞构思工巧,没有一字说出“雨”字,却句句不离春雨,写得婉转层折,情致深厚。
16.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的下阕。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某地理纪录片拍摄剑门关险峻山势时,画面中呈现连绵山峰直插云霄、古松斜挂悬崖的奇景,字幕组欲选用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强化视觉冲击力。
(2)作文课上,老师列举《项脊轩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引导学生用极简的日常对话,生动刻画母亲对孩子的关怀和牵挂。
(3)古人常用叠词来摹形绘声,寥寥数字便能勾连情韵。如“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历经千年风沙侵蚀,依然焕发着惊人的艺术生命力。这些壁画不仅记录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更展现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瑰丽画卷。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应用让壁画保护如虎添翼。通过高精度扫描和3D建模,褪色的朱砂重新鲜艳,剥落的金箔再度熠熠生辉。这种“数字修复”并非篡改历史,而且以科技之力拨开时光的迷雾,为后人留存文明的原貌。
在敦煌研究院的数字化工作中,有一群鲜为人知的“壁画医生”。他们手持高光谱扫描仪,像诊断病情般分析壁画的“健康状态”:裂隙的生长趋势,颜料成分的衰变程度,甚至微生物的活动痕迹。这种“预防性保护”理念,彻底改变了过往“抢救性修复”的被动模式。当问及工作意义,一位修复师笑道:“我们( 甲 ),而是在和时间赛跑,把老祖宗的礼物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修复是一项精雕细琢的工作,修复师们既要保持壁画的原始风貌,又要防止其进一步剥落。面对纷繁复杂的病害问题,他们采用“最小干预”原则,如同进行一场精益求精的“手术”。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让千年壁画得以延续其艺术生命。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不仅依靠专业团队,( 乙 )。2017年,敦煌研究院推出“数字供养人”公益计划,通过互联网募集资金,用于壁画的数字化保护。参与者只需小额捐赠,就能成为莫高窟的“数字供养人”,并获得专属的数字证书。这一项目既延续了古代“供养人”支持佛教艺术的传统,又借助现代科技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正如敦煌研究院院长所说:“这不是简单的捐赠行为,而是让千年瑰宝在数字时代获得新生。”
18. 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加点词“手术”作用相同的一项( )
A. 我们是很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居住在叫作“地球”的星球上。
B. 东汉著名学者蔡邕在总结当时天文学界的状况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宣夜说的处境:“宣夜之学,绝无师法。”
C. 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
D.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19. 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句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1. 文中画横线的“诊断”一词能否替换为“检测”?请说明理由。
22.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数字供养人”项目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人为了节省时间,在城市高楼间的狭窄缝隙中穿梭,试图抄近道到达目的地;也有人宁愿沿着规划好的宽阔道路稳步前行,即便看起来会花费更多时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郴州市2025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10页,有四道大题,共23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5题答案】
【答案】1. D 2. B
3. D 4. ①材料一从肥胖的危害、成因等角度,阐述了肥胖会增加多种慢性病的患病风险,肥胖成因既有遗传因素,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突出肥胖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②材料二则从肥胖的防控实践、措施等角度,阐述了从国家健康战略、各地的防控措施,到学校、企业等社会力量在肥胖防控中的参与和实践,展现了肥胖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
5. (1)挑战方面:
①我国肥胖率增长快,成人和青少年肥胖问题严峻;
②肥胖成因复杂,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
③“体重羞辱”等错误观念存在,影响肥胖者心理健康和减肥积极性。
(2)应对策略:
①政府出台政策,主导构建多层次防控体系;
②学校、企业等社会力量协同参与,从运动、饮食、产品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
③倡导科学减肥理念,关注不同群体需求,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9题答案】
【答案】6. C 7. D
8. ①推动情节发展。班长通过讲述自己的梦想(如老娘、田地、相好等),引导将军理解“梦想”的内涵,促使将军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有信念的战士;
②烘托将军的形象。班长的牺牲精神(如扑倒将军、掩护炸城门)与乐观性格(爱说梦话、讲梦想)侧面烘托了将军的坚韧与觉醒;
③深化小说主题。班长代表无数为梦想牺牲的普通战士,其牺牲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意蕴,深化了“梦想与牺牲”的主题;
④使结构前后呼应。班长与将军的互动贯穿全文,从“教做梦”到“为梦牺牲”,首尾呼应,使故事脉络清晰。
9. ①将军从“不做梦”到“做梦”,象征着他的个人成长和精神追求的转变。②将军梦到家乡、母亲和班长,表达了他对故乡、母亲以及班长的深切怀念;③将军的梦,曾经也是班长的梦,代表着中国广大劳苦百姓赶走恶霸、过好日子的朴素愿望的实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13题答案】
【答案】10. CEG
11. A 12. C
13. (1)原因:君主疏远贤臣,亲近且纵容宦官。
(2)危害:①损害君主权威。②危害国家安定。
【14题答案】
【答案】(1)橐驼我并不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且孳长茂盛,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使它依照本性生长罢了。
(2)凡事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只凭主观猜测来判断它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16题答案】
【答案】15. B 16. ①下阕先实写江边春雨,通过描写春潮晚急、群山迷蒙、落红飘零,营造清幽迷茫的意境,凸显词人当下的孤寂和愁绪。②结尾三句虚写往日之事,以“记当日”引出对往昔春雨夜中与心上人“剪灯深夜语”的回忆,表达了对昔日欢乐温馨时光的怀念。③下阕虚实相生,现实中春雨的阻隔,与回忆中温暖的欢聚形成强烈反差,将词人的孤寂之感、思念之情与时光流逝的无奈层层叠加,使情感更加深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题答案】
【答案】 ①. 连峰去天不盈尺 ②. 枯松倒挂倚绝壁 ③. 儿寒乎 ④. 欲食乎 ⑤. (而)庭阶寂寂 ⑥. 今已亭亭如盖矣(青泥何盘盘/尽荠麦青青/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18~22题答案】
【答案】18. C 19. 甲:不是简单的修补(修复或修补匠) 乙:还吸引了更多普通人的参与
20. 这种“数字修复”并非篡改历史,而是以科技之力拨开时光的迷雾,为后人重现文明的原貌。
21. 不能。“诊断”拟人化,指修复师们用高光谱扫描仪对壁画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与后文“健康状态”形成呼应;“检测”仅侧重技术操作,不如“诊断”生动形象。
22. (1)特点:①低门槛(只需小额捐赠)②公众参与(或答“广泛参与”)③古今保护理念融合。
(2)意义:④扩大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传承;⑤“供养人”文化传统。
四、写作(60分)
【23题答案】
【答案】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