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信息技术的正面影响 信息技术扩展了人类器官功能。因此,信息技术的正面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信息技术的正面影响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渗透到个人发展的各个角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 信息技术增加了政治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网络化使得广大人民更加容易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获取广泛的信息,并主动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2、政府纷纷在互联网上抢滩设点,将自己推向网络。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政府已经建立了网站,各政府网站上发布了大量政府信息便于社会共享,各地政府网站已成为承载当地政府信息资源的主流网站。 3、各级政府部门不断深入开发电子政务工程。政务信息的公开增加了行政的透明度,加强了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各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增强了各部门的协调能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政府通过其电子政务平台开展的各种信息服务,包括面向个人的各种申请服务以及面向企业的征税等服务,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二)信息技术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下方面: 1、表现在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给传统行业造成的深远影响, 2、由它推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互联网行业。互联网直接“催生”的“互联网经济”(又称网络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3、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一改传统的商务模式,使得企业产品的营销与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企业与上游供货商、零部件生产商以及分销商之间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各种交互。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更多的互动。电子商务对企业研发、生产、营销、销售、管理、财务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传统行业为了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要求,纷纷在网上提供各种服务,除了通过建立企业网站进行产品展示、企业宣传、客户服务等之外,网上书店、网上银行等都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三)信息技术的发展造就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使得文化产业迅猛地发展起来。 2、为信息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媒体开始形成并逐渐成为“第四媒体”。 3、互联网更造就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网络文化(cyberculture)。(四)信息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宏观角度而言,信息技术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利因素,而作为社会中微小一分子的每一个普通个人也正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 2、信息技术使得远程教育也成了可能,从此异地教学逐渐风靡, 3、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使得人们可以透过互联网尽情游览缤纷的世界。 (五)信息技术推动信息管理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其各种功能并不能自然地发挥,而需要利用各种技术对其进行必要的搜集、处理、存储和传播。 2、信息技术作为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集合,它对信息管理的作用十分重要,是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管理的手段发生了质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管理的手段逐渐从手工方式向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对信息的全方位搜集、高速度精确处理、高密度存储和远距离传输,使人们能全面、快速而准确地查找所需信息,更快速地传递多媒体信息,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各种利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产权侵权 1、信息技术给人类信息传播带来了质的飞跃,_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为作品的发表、传播和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网络的自由和共享也给知识产权,尤其是著作权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知识产权侵权,尤其是著作权侵权现象非常严重。3、互联网的发展和成熟还带来了其他的知识产权问题。网络传播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计算机程序等可能涉及到技术秘密或专利技术,网络域名则更与商标权与不正当竞争有关。这些年来,与网络域名有关的纠纷,如域名恶意抢注,将他人商标的图形设计成自己网页的图标而引起纠纷,域名与商标权、商号的冲突纠纷频频出现。 总之,信息技术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各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二)虚假信息泛滥 1、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空前自由的交流空间,使得人们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是,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自由和开放性,它也成了制造和传播虚假的重要工具。 2、目前,网络信息的社会公信力低下。究其原因,就是网络信息处理的诸多环节失控造成的。这些环节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源复杂,难以管理。几乎任何个人都可以随意在网上发布信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虚假信息在经过“二次传播”之后,经过信息处理者的再次处理,又决定了这条信息的高度欺骗性……假信息往往又是同有害信息联系在一起的。有些不实信息甚至会引发社会的动荡不安。如此往复,使得人们不太敢相信任何的网上信息。 3、网络上的虚假新闻泛滥,尤其是娱乐新闻的捕风捉影,几成顽症。小的网络媒体如此,各种小道消息恣意横行,一些大的新闻网站也未能免俗,在对新闻事实的辨别上缺少起码的判断。很多网络媒体不负责任地对待自己登载的假新闻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网络虚假信息泛滥的一个重要成因。 4、互联网上还有针对特定主体的虚假信息,这种信息可能造成名誉侵权或商誉侵权等民事纠纷。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虚假信息更是难以杜绝,网上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一条虚假信息小则引起一场诉讼官司,大则会引起经济震荡、政治不稳,其危害性令人深恶痛绝。(三)信息污染成灾 1、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各种流通渠道的不断拓宽,人类社会知识信息的总量呈“爆炸式”增长,这其中,数以万计的信息中混入了大量干扰性、欺骗性、误导性甚至是破坏性的虚假伪劣等各种有害及无用信息,人们将其称之为信息“垃圾”,正是各种形形色色的信息“垃圾”造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信息污染。 2、互联网的出现更使得各类无用信息疯狂增长并高速传播,由于网上信息复制性强、传播速度快,大量的信息“垃圾”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重复增长。由于网上信息加工处理快捷方便,大量信息在呈发散性传播过程中被更改甚至歪曲,变成了严重的信息污染。 3、互联网是一块自由的沃土,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通过网络发布信息、传递信息,因为缺乏对信息传递者的控制和规范,缺少“把关人”对信息内容的必要甄别,一些组织和个人趁机随心所欲、源源不断地向网上输送信息,使得网络媒体上的垃圾信息甚至黄色信息日趋泛滥。 4、信息技术使得冗余信息大量产生,这些信息非但不能给人们以新的认识,而且还成为人们认识领域的障碍,给信息的甄选与鉴别带来困难,使得人们虽然身处“信息的海洋”,却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有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量垃圾邮件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5、网络黄毒成为全球公害。 6、面对这样一个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网络媒体信息环境,很多网民感到无所适从,“信息污染综合症”患者不断增多。而暴露在网络环境下,尚未有很强的分辨能力的青少年、儿童,则更是为信息污染所害。(四)信息安全问题凸显 今天,计算机系统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诸多安全问题的侵扰。很多计算机软件、系统本身漏洞百出,加上更新换代、层出不穷的网络病毒肆虐,技术精湛、危害严重的黑客横行,信息安全问题日渐凸显。 1、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观点和想法都不甚成熟,因此不可避免地,一些厂家生产的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本身就不合格,甚至漏洞百出。 2、病毒肆虐是信息安全问题的又一巨大威胁。人们对计算机病毒可谓深恶痛绝,而计算机病毒却恰恰是屡见不鲜。 3、电脑黑客是信息安全隐患的又一“主角”。黑客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破解计算机系统密码或者编写、发布病毒程序等方式,窃取或修改网络数据、攻击计算机网络系统、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全世界网络的瘫痪。 4、信息技术带来的问题还很多,诸如计算机诈骗、计算机偷窃、网络诽谤、网络恐怖主义等纷纷上演。 5、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引起的文化侵入问题、数字鸿沟问题、信息霸权主义等问题,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但是,尽管信息技术带来了种种负面效应,其正面价值还是不能否定的。信息技术只有被用于正当的场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而如何使信息技术被合法开发和利用,则有赖于各国政府、广大科学家以及世界上所有人民的共同努力。网络安全知识随着因特网的应用日益深入,网上的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且信息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有大至国家机密、军事情报、企业策划、经济情报,小到证券投资、个人信用卡、生活隐私等方面的内容。由于因特网的开放性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目前还无法杜绝的种种安全漏洞,便使得一些企图非法获取别人机密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于是,怎样阻止不法分子的入侵,保证网上情息的安全,便被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基本的网络方面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 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从目前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1.来自网上的计算机病毒(简称网络病毒) 传统的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多数是通过软盘这个信息载体来实现的,随着因特网的产生和其特特有的开放性,却为病毒的滋生、变种和传播提供了一个无限的大舞台。 电子邮件的附件是目前因特网上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另外,下载文件、浏览网页等也都有可能让病毒有入侵的机会。 网络病毒除具有一般的计算机病毒的复制性、传播性和破坏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一些新特点: ?? (1)扩散面广 网络病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附件等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任一联网的计算机上,且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成为病毒的栖息地。 ?? (2)破坏性大 很多恶性病毒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发作时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 (3)传播性强 网络病毒具有很强的再生机制和隐蔽性,一旦某个公用程序被感染,病毒就会随着该程序在整个网络上传播,感染其他程序。 ?? (4)针对性强 ????有些病毒专门针对某一类软件或硬件。如著名的”蠕虫”病毒就专门感染使用 UNI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而98年以来令人心有余悸的CIH病毒则主要是感染 Windows 操作系统。 2.来自电脑黑客的袭击 ????电脑黑客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与网络为敌。黑客们攻击网络的方法是不停地寻找因特网上的安全缺陷(即内在缺陷和管理上的漏洞),以便乘虚而人,窃取不属于他们的东西。黑客们的行为是令人发指的:窃取军事机密、篡改银行账目、盗用私人信用卡等,其危害程度巳不亚于网络病毒。 ????目前,电脑黑客对网络系统的攻击方法以及所使用的工具正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出现了一些利用网络最新技术的智能化工具软件。从发展趋势来看,黑客的攻击行为还将不断升级。 ????因此我们要加强网络安全的措施 ????1.用一个长且难猜的口令。不要将自己的口令告诉任何人。 ????2.清楚自己私有数据存储的位置,知道如何备份和恢复。 ????3.定期参加网络知识和网络安全的培训,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养成注意安全的工作习惯。 ????4.当你较长时间离开机器时一定要退出网络。 ????5.安装启动时病毒扫描软件 ????以上所有的策略总结起来主要是两条:第一条是保护你的服务器;第二条是保护你的口令。如果我们能注意到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问题那我们就可以真正享受到网络的海量信息、快捷和方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知识讲解:信息技术的正面影响.doc 知识讲解: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doc 知识讲解:网络安全知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