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旺苍县 2025 年春季学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七年级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先民非常注重兴修水利,都江堰和隋朝大运河这两项工程都(  )
A.推动了国家统一的完成
B.促进了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C.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D.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唐太宗曾对侍臣说:“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这反映出唐太宗(  )
A.知人善任 B.以民为本 C.广纳贤才 D.虚心纳谏
3.对于如图所示工具,曾有人在诗中这样描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yì)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此诗所描述的工具的作用是(  )
A.灌溉 B.耕地 C.鼓风 D.播种
4.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黎。……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诗歌描述的场景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5.如图是小云同学学习隋唐这一单元后绘制的思维导图。据图可以判断隋唐的时代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6.宋神宗时期,北宋官僚机构膨胀,边疆战事屡战屡败,财政入不敷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为解决统治危机,宋神宗(  )
A.减少科举取士名额 B.支持范仲淹进行改革
C.向周边政权纳岁币 D.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7.《国史大纲》中记载:“此后宋辽遂为兄弟国,宋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自是两国不交兵一百二十年”。这些记载说明澶渊之盟(  )
A.彻底消除了宋辽之间的隔阂
B.加重了南宋人民负担
C.使宋辽长期保持着和平局面
D.使北宋迅速走向灭亡
8.如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  )
A.北方财富增长 B.中央集权加强
C.经济重心南移 D.城市生活繁荣
9.明朝大学士宋濂有一次在上朝的时候,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地说:“你没有欺骗我。”朱元璋能够掌握大臣的一举一动是因为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  )
A.废除丞相制度 B.八股取士
C.废行省,设“三司” 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10.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他们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材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时间跨度长且规模浩大
B.发展了与各国之间友好关系
C.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1.明朝时期,招募义乌、金华的彪悍壮丁,教习击刺之法更新火器兵械,打击倭寇的是(  )
A.鉴真 B.岳飞 C.戚继光 D.郑成功
12.我国古代建有一项宏伟工程,蜿蜒于高山、深谷之中。它最初的定位与作用是以军事防御为主,后来逐渐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这项工程是(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明长城 D.北京城
13.《国是三论》一书评论道:“中国面临大海,文物制度久已发达,人民所需无一不足……因此,上至朝廷,下至百姓,有自傲自大之风,不愿主动求市场与知识于海外,终于沦落到受他国侵略的地步。”据此推断中国“终于沦落到受他国侵略的地步”是因为(  )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
C.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4.记载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梦溪笔谈》
15.“家传耕读,乘闲时扮作生旦净丑;戏作君相,结局后仍是士农工商。”该对联描述的艺术形式是(  )
A.宋词 B.元曲 C.小说 D.京剧
二、材料分析题(30分)
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唐军逐渐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继位的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
材料二 (唐玄宗)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唐朝繁盛局面的名字。(2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唐朝出现繁荣安定局面的共同原因。(答出2点)(4分)
(3)综上所述,请谈一谈你从以上材料中认识到什么治国道理?(4分)
17.(10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摘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纪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此后,这种制度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诗发展的特点。(答出2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高度繁盛的原因。(答出2点)(4分)
(2)依据材料二,请从“四大发明”中列举出一项发明于北宋时期,并有利于文化传承的发明创造。(4分)
(3)请写出材料三这种制度的名称。明朝时,这种制度出现了什么变化?(2分)
18.(10分)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们在历史长河中见证了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藏人民团结友好,共同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 史事
1653年 正式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1713年 册封藏传佛教另一位首领为②“ ”
1727年 设置③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793年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1)材料一图1描绘了一位唐朝皇帝接见求婚使者,是谁派出的使者?(填人物名)图中这位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4分)
(2)材料一图2是元朝形势图,图片中①区域的管辖机构是?(2分)
(3)结合所学完善材料二中的②和③空白处。(4分)旺苍县 2025 年春季学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七年级
历史参考答案
1-5: DDABC 6-10:DCCDB 11-15:CCDAD
16、(1)名字:根据材料一“继位的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可知,描述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政治局面。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根据材料二“(唐玄宗)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可知,描述了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达到全盛,这一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2)共同原因:根据材料一“知人善任”和材料二“(唐玄宗)他选贤任能”可得出,统治者都重视人才,善于用人;根据材料一“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和“发展生产”可得出,都注重发展生产。
(3)治国道理:通过对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的分析,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人才、善于纳谏以及关注民生、发展生产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性。
故答案为:
(1)名字: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共同原因:统治者都重视人才,善于用人;都注重发展生产。
(3)治国道理:统治者要重视人才,善于纳谏;要关注民生,发展生产,这样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17、(1)根据材料一“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唐诗发展的特点:唐诗空前繁荣。数量庞大。题材丰富。创作者出自各个阶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高度繁盛的原因:科举制的发展。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开放包容的政策。统治者推崇和重视人才。人民群众的积极创造。吸收前代和外来文学艺术的精华。
(2)依据材料二,发明于北宋时期,并有利于文化传承的发明创造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具有经济、省时、效率高的优点,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随着活字印刷术逐渐传至世界各地,其对世界文明的传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制度是科举制;明朝时,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使中国的考试制度在走向标准化同时,也固定化和模式化了,加强对士人思想的控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故答案为:
(1)唐诗空前繁荣。数量庞大。题材丰富。创作者出自各个阶层;科举制的发展;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开放包容的政策。统治者推崇和重视人才。人民群众的积极创造。吸收前代和外来文学艺术的精华。
(2)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3)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
18、(1)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描述的是640年,松赞干布派宰相禄东赞来唐,进献黄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为聘礼,求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描述的是元朝时期的疆域信息。结合所学可知,①处是西藏地区,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3)根据所学可知,1653年顺治皇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雍正皇帝设置驻藏大臣,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故答案为:
(1)松赞干布;开明的民族政策。
(2)宣政院。
(3)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