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铁路中学、锦山中学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铁路中学、锦山中学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填写)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
得分
评卷人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
1

5
题,共
24
分)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欺侮(wǔ) 大彻大悟(chè)
B. 脑畔(pàn) 眼眶(kuāng) 羁绊(jī) 戛然而止(jiá)
C. 冗杂(rǒng) 斡旋(wò) 锵然(qiāng) 风雪载途(zǎi)
D. 褶皱(zhě) 龟裂(guī) 两栖(qī) 海枯石烂(kū)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撺掇 燎原 人情世故 消声匿迹
B. 严峻 晦暗 草长莺飞 天衣无缝
C. 雾霭 怅惘 振耳欲聋 豁然开朗
D. 褪色 迁徙 戛然而止 相辅相承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周末,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共享天伦之乐。
D.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修改:删去 “通过” 或 “使”)
B.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城市特色。(修改:在 “名著” 后加上 “的习惯”)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修改:将 “加强” 改为 “提高”)
D.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修改:删去 “能否”)
古诗文默写。(16 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 关雎》)
(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蒹葭》)
(3) ,胡为乎泥中?(《诗经 式微》)
(4)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子宁不来?(《诗经 子衿》)
(5)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7)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9)《小石潭记》中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 。 , 。
(10)《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 , 。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得分 评卷人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
学校将开展 “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3 分)
材料一: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春节团圆、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等,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春节,过去人们注重贴春联、守岁,现在更多人通过微信拜年、抢红包等方式庆祝。
材料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节日。学校通过开展包粽子、做月饼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节日的特点。(1 分)
结合材料二,说说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变化体现在哪里。(1 分)
请为材料三的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1 分)
假如你是 “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主题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开场白。(3 分)
活动中,同学们就 “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展开讨论,请你提出两条建议。(2 分)
请从下列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说说其主要习俗及寓意。(2 分)
A. 春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共36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 10-13 题。(12 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水尤清冽(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佁然不动( )
(4)悄怆幽邃(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文中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2 分)
作者在文中的感情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 分)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 14-17 题。(10 分)
海洋中的 “歌唱家”
①在广袤的海洋中,生活着许多能发出声音的生物,其中不乏技艺高超的 “歌唱家”。它们的歌声千奇百怪,有的像牛叫,有的像鸟鸣,有的像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这些声音不仅丰富了海洋的 “音响世界”,还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②座头鲸是海洋中著名的 “歌唱家”。它们的歌声高亢嘹亮,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座头鲸的歌声由一系列重复的旋律组成,每首歌持续的时间可达 20 分钟至 1 小时。更有趣的是,所有生活在同一海域的座头鲸,都唱着同一首歌,而且每年都会换新歌。科学家们推测,座头鲸唱歌可能是为了吸引异性或者与同伴交流。
③除了座头鲸,海豚也是海洋中的 “歌唱高手”。海豚的声音频率很高,人类的耳朵很难听到。它们能发出多种声音,包括 clicks(咔嗒声)、whistles(哨笛声)等。其中,哨笛声可能是海豚之间传递信息的 “语言”。研究发现,每只海豚都有自己独特的哨笛声,就像人类的名字一样。当两只海豚相遇时,它们会通过哨笛声来 “打招呼”。
④龙虾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们也能发出声音。龙虾的发声方式很特别,它们会用尾扇快速拍打腹部,发出 “咔嚓咔嚓” 的声音。这种声音可能是龙虾在警告同类有危险,或者是在争夺领地。
⑤海洋生物的 “歌声” 是它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这些声音,科学家们可以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种群数量等信息,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帮助。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
座头鲸的歌声有哪些特点?(2 分)
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每只海豚都有自己独特的哨笛声,就像人类的名字一样。
为什么说海洋生物的 “歌声” 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 分)
(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 18-22 题。(14 分)
外婆的槐花树
①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老槐花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每年春天,洁白的槐花就像一串串风铃,挂满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②小时候,我最喜欢在外婆家度过春天。每天清晨,外婆都会摘下最新鲜的槐花,给我做槐花饼。她把槐花洗净,拌上面粉、鸡蛋,再加点盐和胡椒粉,搅拌均匀后,在平底锅里煎至金黄。出锅后的槐花饼,外酥里嫩,带着槐花的清香,是我最爱的味道。
③记得有一次,我爬到槐花树上玩,不小心摔了下来,膝盖擦破了皮。外婆赶紧跑过来,小心翼翼地把我扶起来,用清水给我清洗伤口,然后涂上药膏。她一边涂药,一边轻声责备我:“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调皮,万一摔断了腿可怎么办?” 虽然嘴里责备着,但我能感受到她眼神中的心疼。
④后来,我上学了,只有寒暑假才能去外婆家。每次去,外婆都会提前摘下很多槐花,晒干后装在袋子里,让我带回城里。她说:“城里买不到这么新鲜的槐花,晒干的槐花可以用来泡水喝,清热解毒。”
⑤去年春天,我又回到外婆家。槐花依旧盛开,洁白如雪。但我发现,外婆的腰更弯了,头发也更白了。她依旧像以前一样,给我做槐花饼。吃着槐花饼,我忽然觉得,这味道里不仅有槐花的清香,还有外婆对我的爱。
⑥现在,外婆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外婆家的槐花树还在。每年春天,槐花依旧会盛开。每当闻到槐花的清香,我就会想起外婆,想起她做的槐花饼,想起那些温暖的时光。
文中围绕 “外婆的槐花树” 写了哪些事?(3 分)
19. 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3 分)
她把槐花洗净,拌上面粉、鸡蛋,再加点盐和胡椒粉,搅拌均匀后,在平底锅里煎至金黄。
20.第③段中,外婆的 “责备” 和 “心疼” 是否矛盾?为什么?(3 分)
21.第⑤段中说 “这味道里不仅有槐花的清香,还有外婆对我的爱”,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 分)
22. 文章以 “外婆的槐花树” 为题,有何作用?(2 分)
得分 评卷人 四、写作(共50分)
23.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那一刻的绽放
题目二:以 “温暖的记忆” 为话题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A(B 项 “眼眶” 的 “眶” 应读 “kuàng”;C 项 “风雪载途” 的 “载” 应读 “zài”;D 项 “龟裂” 的 “龟” 应读 “jūn”)
B(A 项 “消声匿迹” 应为 “销声匿迹”;C 项 “振耳欲聋” 应为 “震耳欲聋”;D 项 “相辅相承” 应为 “相辅相成”)
D(A 项 “目空一切” 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任何人,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适;B 项 “抑扬顿挫”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不能用来形容小说情节;C 项 “天伦之乐” 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用在此处不合适)
C(C 项否定不当,应删去 “不”)
(1)君子好逑(2)白露未晞(3)微君之躬(4)纵我不往(5)欲济无舟楫(6)萧萧班马鸣(7)但余钟磬音(8)寂寞沙洲冷(9)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10)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1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1)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
(2)过去注重传统习俗,现在融入了现代元素,如通过微信拜年、抢红包等。
(3)示例:传承传统节日,感受文化魅力
示例:亲爱的同学们,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与民族情感。春节的团圆、端午的缅怀、中秋的思念…… 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意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主题活动,探寻节日的奥秘,感受文化的力量。现在,活动正式开始!
示例:①学校开设传统节日文化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传统节日知识;②社区组织传统节日庆祝活动,鼓励居民参与,如猜灯谜、包粽子等。
示例:A. 春节,主要习俗有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寓意着团圆、辞旧迎新、祝福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三、阅读理解与分析
(一)
(1)格外(2)大约(3)呆呆的样子(4)忧伤
(1)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作用:引导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逐步发现小石潭的美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为下文描写小石潭的清幽环境做铺垫。
作者的感情由乐转为凄。原因:作者最初被小石潭的美景所吸引,感到快乐;但当他坐在潭边,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寂静、清幽,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便产生了忧伤、凄凉的情绪。
(二)
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 海洋中的 “歌唱家”(海洋生物的声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高亢嘹亮,能传到很远的地方;由一系列重复的旋律组成,每首歌持续时间长;同一海域的座头鲸唱同一首歌,且每年换新歌。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海豚独特的哨笛声比作人类的名字,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每只海豚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标识,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因为通过研究海洋生物的 “歌声”,科学家可以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种群数量等信息,这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所以海洋生物的 “歌声” 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①小时候,外婆用槐花给 “我” 做槐花饼;②“我” 爬槐花树摔下来,外婆为 “我” 处理伤口;③“我” 上学后,外婆晒干槐花让 “我” 带回城里;④去年春天,外婆依旧给 “我” 做槐花饼。
运用了一系列动作描写,“洗、拌、加、搅拌、煎” 等动词,详细地写出了外婆做槐花饼的过程,表现了外婆的细心和对 “我” 的爱。
不矛盾。“责备” 是外婆担心 “我” 的安全,是表面的;“心疼” 是外婆内心对 “我” 的关爱,两者都体现了外婆对 “我” 的爱。
槐花饼的味道里有槐花本身的清香,这是外婆用新鲜槐花精心制作的;同时,外婆每年为 “我” 做槐花饼,晒干槐花让 “我” 带回城里,这些都体现了外婆对 “我” 的疼爱,所以这味道里还有外婆的爱。
“外婆的槐花树” 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它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所有回忆都围绕槐花树展开,串联起 “我” 与外婆的过往。它象征着外婆对 “我” 的爱,是情感的载体,槐花树的存在让 “我” 能通过它回忆起外婆和温暖时光,寄托了 “我” 对往事的怀念。
写作(略)
作文评分标准(50分)
一、内容(20 分)
切合题意(16-20 分)
紧扣 “那一刻的绽放” 或 “温暖的记忆” 核心,中心突出,立意深刻。
内容充实,能通过具体事例展现 “绽放” 的瞬间或 “温暖” 的细节,情感真挚。
选材新颖,角度独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符合题意(12-15 分)
围绕题目展开,中心明确,立意恰当。
内容较充实,有具体的事例支撑,情感真实。
选材合理,无偏离主题的内容。
基本符合题意(8-11 分)
大致围绕题目,中心不够突出,立意一般。
内容不够充实,事例较简单,情感表达不够充分。
存在少量与主题关联不大的内容。
偏离题意(0-7 分)
脱离题目核心,中心不明确,立意不当。
内容空洞,缺乏具体事例,情感虚假。
大部分内容与题目无关。
二、表达(25 分)
优秀(21-25 分)
文体特征鲜明,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过渡自然。
语言流畅生动,用词准确贴切,句式灵活多样。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细腻,表现力强。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无错别字和病句。
良好(16-20 分)
文体特征较鲜明,结构完整,层次较清晰,过渡较自然。
语言通顺,用词较准确,句式有一定变化。
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描写较具体。
书写较工整,卷面较整洁,错别字和病句较少。
一般(11-15 分)
文体特征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层次不够清晰。
语言基本通顺,用词有少量不当,句式较单一。
修辞手法运用较少,描写不够生动。
书写基本工整,卷面有少量涂改,错别字和病句数量一般。
较差(0-10 分)
文体特征不明显,结构混乱,层次不清。
语言不通顺,用词不当较多,句式单调。
缺乏修辞手法,描写笼统。
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错别字和病句较多。
三、书写(5 分)
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卷面整洁,无涂改痕迹,得 5 分。
书写较工整,字迹较清晰,卷面有少量涂改,得 3-4 分。
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卷面涂改较多,得 1-2 分。
书写极差,难以辨认,得 0 分。
注:作文字数不少于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扣完为止;文中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酌情扣 1-3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