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考场试卷序号(由监考填写))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核分人得分(得分评卷人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欺侮(wǔ) 大彻大悟(chè)B. 脑畔(pàn) 眼眶(kuāng) 羁绊(jī) 戛然而止(jiá)C. 冗杂(rǒng) 斡旋(wò) 锵然(qiāng) 风雪载途(zǎi)D. 褶皱(zhě) 龟裂(guī) 两栖(qī) 海枯石烂(kū)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撺掇 燎原 人情世故 消声匿迹B. 严峻 晦暗 草长莺飞 天衣无缝C. 雾霭 怅惘 振耳欲聋 豁然开朗D. 褪色 迁徙 戛然而止 相辅相承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 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C. 周末,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共享天伦之乐。D.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修改:删去 “通过” 或 “使”)B.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城市特色。(修改:在 “名著” 后加上 “的习惯”)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修改:将 “加强” 改为 “提高”)D.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修改:删去 “能否”)古诗文默写。(16 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 关雎》)(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蒹葭》)(3) ,胡为乎泥中?(《诗经 式微》)(4)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子宁不来?(《诗经 子衿》)(5)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7)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8)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9)《小石潭记》中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 。 , 。(10)《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 ,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得分 评卷人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学校将开展 “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3 分)材料一: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春节团圆、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等,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春节,过去人们注重贴春联、守岁,现在更多人通过微信拜年、抢红包等方式庆祝。材料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节日。学校通过开展包粽子、做月饼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节日的特点。(1 分)结合材料二,说说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变化体现在哪里。(1 分)请为材料三的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1 分)假如你是 “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主题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开场白。(3 分)活动中,同学们就 “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展开讨论,请你提出两条建议。(2 分)请从下列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说说其主要习俗及寓意。(2 分)A. 春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共36分)(一)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 10-13 题。(12 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佁然不动( )(4)悄怆幽邃(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文中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2 分)作者在文中的感情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 分)(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 14-17 题。(10 分)海洋中的 “歌唱家”①在广袤的海洋中,生活着许多能发出声音的生物,其中不乏技艺高超的 “歌唱家”。它们的歌声千奇百怪,有的像牛叫,有的像鸟鸣,有的像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这些声音不仅丰富了海洋的 “音响世界”,还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②座头鲸是海洋中著名的 “歌唱家”。它们的歌声高亢嘹亮,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座头鲸的歌声由一系列重复的旋律组成,每首歌持续的时间可达 20 分钟至 1 小时。更有趣的是,所有生活在同一海域的座头鲸,都唱着同一首歌,而且每年都会换新歌。科学家们推测,座头鲸唱歌可能是为了吸引异性或者与同伴交流。③除了座头鲸,海豚也是海洋中的 “歌唱高手”。海豚的声音频率很高,人类的耳朵很难听到。它们能发出多种声音,包括 clicks(咔嗒声)、whistles(哨笛声)等。其中,哨笛声可能是海豚之间传递信息的 “语言”。研究发现,每只海豚都有自己独特的哨笛声,就像人类的名字一样。当两只海豚相遇时,它们会通过哨笛声来 “打招呼”。④龙虾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们也能发出声音。龙虾的发声方式很特别,它们会用尾扇快速拍打腹部,发出 “咔嚓咔嚓” 的声音。这种声音可能是龙虾在警告同类有危险,或者是在争夺领地。⑤海洋生物的 “歌声” 是它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这些声音,科学家们可以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种群数量等信息,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帮助。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座头鲸的歌声有哪些特点?(2 分)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每只海豚都有自己独特的哨笛声,就像人类的名字一样。为什么说海洋生物的 “歌声” 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 分)(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 18-22 题。(14 分)外婆的槐花树①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老槐花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每年春天,洁白的槐花就像一串串风铃,挂满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②小时候,我最喜欢在外婆家度过春天。每天清晨,外婆都会摘下最新鲜的槐花,给我做槐花饼。她把槐花洗净,拌上面粉、鸡蛋,再加点盐和胡椒粉,搅拌均匀后,在平底锅里煎至金黄。出锅后的槐花饼,外酥里嫩,带着槐花的清香,是我最爱的味道。③记得有一次,我爬到槐花树上玩,不小心摔了下来,膝盖擦破了皮。外婆赶紧跑过来,小心翼翼地把我扶起来,用清水给我清洗伤口,然后涂上药膏。她一边涂药,一边轻声责备我:“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调皮,万一摔断了腿可怎么办?” 虽然嘴里责备着,但我能感受到她眼神中的心疼。④后来,我上学了,只有寒暑假才能去外婆家。每次去,外婆都会提前摘下很多槐花,晒干后装在袋子里,让我带回城里。她说:“城里买不到这么新鲜的槐花,晒干的槐花可以用来泡水喝,清热解毒。”⑤去年春天,我又回到外婆家。槐花依旧盛开,洁白如雪。但我发现,外婆的腰更弯了,头发也更白了。她依旧像以前一样,给我做槐花饼。吃着槐花饼,我忽然觉得,这味道里不仅有槐花的清香,还有外婆对我的爱。⑥现在,外婆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外婆家的槐花树还在。每年春天,槐花依旧会盛开。每当闻到槐花的清香,我就会想起外婆,想起她做的槐花饼,想起那些温暖的时光。文中围绕 “外婆的槐花树” 写了哪些事?(3 分)19. 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3 分)她把槐花洗净,拌上面粉、鸡蛋,再加点盐和胡椒粉,搅拌均匀后,在平底锅里煎至金黄。20.第③段中,外婆的 “责备” 和 “心疼” 是否矛盾?为什么?(3 分)21.第⑤段中说 “这味道里不仅有槐花的清香,还有外婆对我的爱”,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 分)22. 文章以 “外婆的槐花树” 为题,有何作用?(2 分)得分 评卷人 四、写作(共50分)23.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题目一:那一刻的绽放题目二:以 “温暖的记忆” 为话题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一、知识积累及运用A(B 项 “眼眶” 的 “眶” 应读 “kuàng”;C 项 “风雪载途” 的 “载” 应读 “zài”;D 项 “龟裂” 的 “龟” 应读 “jūn”)B(A 项 “消声匿迹” 应为 “销声匿迹”;C 项 “振耳欲聋” 应为 “震耳欲聋”;D 项 “相辅相承” 应为 “相辅相成”)D(A 项 “目空一切” 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任何人,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适;B 项 “抑扬顿挫”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不能用来形容小说情节;C 项 “天伦之乐” 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用在此处不合适)C(C 项否定不当,应删去 “不”)(1)君子好逑(2)白露未晞(3)微君之躬(4)纵我不往(5)欲济无舟楫(6)萧萧班马鸣(7)但余钟磬音(8)寂寞沙洲冷(9)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10)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1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1)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2)过去注重传统习俗,现在融入了现代元素,如通过微信拜年、抢红包等。(3)示例:传承传统节日,感受文化魅力示例:亲爱的同学们,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与民族情感。春节的团圆、端午的缅怀、中秋的思念…… 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意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主题活动,探寻节日的奥秘,感受文化的力量。现在,活动正式开始!示例:①学校开设传统节日文化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传统节日知识;②社区组织传统节日庆祝活动,鼓励居民参与,如猜灯谜、包粽子等。示例:A. 春节,主要习俗有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寓意着团圆、辞旧迎新、祝福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三、阅读理解与分析(一)(1)格外(2)大约(3)呆呆的样子(4)忧伤(1)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作用:引导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逐步发现小石潭的美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为下文描写小石潭的清幽环境做铺垫。作者的感情由乐转为凄。原因:作者最初被小石潭的美景所吸引,感到快乐;但当他坐在潭边,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寂静、清幽,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便产生了忧伤、凄凉的情绪。(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 海洋中的 “歌唱家”(海洋生物的声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高亢嘹亮,能传到很远的地方;由一系列重复的旋律组成,每首歌持续时间长;同一海域的座头鲸唱同一首歌,且每年换新歌。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海豚独特的哨笛声比作人类的名字,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每只海豚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标识,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因为通过研究海洋生物的 “歌声”,科学家可以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种群数量等信息,这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所以海洋生物的 “歌声” 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①小时候,外婆用槐花给 “我” 做槐花饼;②“我” 爬槐花树摔下来,外婆为 “我” 处理伤口;③“我” 上学后,外婆晒干槐花让 “我” 带回城里;④去年春天,外婆依旧给 “我” 做槐花饼。运用了一系列动作描写,“洗、拌、加、搅拌、煎” 等动词,详细地写出了外婆做槐花饼的过程,表现了外婆的细心和对 “我” 的爱。不矛盾。“责备” 是外婆担心 “我” 的安全,是表面的;“心疼” 是外婆内心对 “我” 的关爱,两者都体现了外婆对 “我” 的爱。槐花饼的味道里有槐花本身的清香,这是外婆用新鲜槐花精心制作的;同时,外婆每年为 “我” 做槐花饼,晒干槐花让 “我” 带回城里,这些都体现了外婆对 “我” 的疼爱,所以这味道里还有外婆的爱。“外婆的槐花树” 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它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所有回忆都围绕槐花树展开,串联起 “我” 与外婆的过往。它象征着外婆对 “我” 的爱,是情感的载体,槐花树的存在让 “我” 能通过它回忆起外婆和温暖时光,寄托了 “我” 对往事的怀念。写作(略)作文评分标准(50分)一、内容(20 分)切合题意(16-20 分)紧扣 “那一刻的绽放” 或 “温暖的记忆” 核心,中心突出,立意深刻。内容充实,能通过具体事例展现 “绽放” 的瞬间或 “温暖” 的细节,情感真挚。选材新颖,角度独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符合题意(12-15 分)围绕题目展开,中心明确,立意恰当。内容较充实,有具体的事例支撑,情感真实。选材合理,无偏离主题的内容。基本符合题意(8-11 分)大致围绕题目,中心不够突出,立意一般。内容不够充实,事例较简单,情感表达不够充分。存在少量与主题关联不大的内容。偏离题意(0-7 分)脱离题目核心,中心不明确,立意不当。内容空洞,缺乏具体事例,情感虚假。大部分内容与题目无关。二、表达(25 分)优秀(21-25 分)文体特征鲜明,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过渡自然。语言流畅生动,用词准确贴切,句式灵活多样。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细腻,表现力强。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无错别字和病句。良好(16-20 分)文体特征较鲜明,结构完整,层次较清晰,过渡较自然。语言通顺,用词较准确,句式有一定变化。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描写较具体。书写较工整,卷面较整洁,错别字和病句较少。一般(11-15 分)文体特征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层次不够清晰。语言基本通顺,用词有少量不当,句式较单一。修辞手法运用较少,描写不够生动。书写基本工整,卷面有少量涂改,错别字和病句数量一般。较差(0-10 分)文体特征不明显,结构混乱,层次不清。语言不通顺,用词不当较多,句式单调。缺乏修辞手法,描写笼统。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错别字和病句较多。三、书写(5 分)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卷面整洁,无涂改痕迹,得 5 分。书写较工整,字迹较清晰,卷面有少量涂改,得 3-4 分。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卷面涂改较多,得 1-2 分。书写极差,难以辨认,得 0 分。注:作文字数不少于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扣完为止;文中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酌情扣 1-3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