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大理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大理州2024—2025学年下学期质量监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试题卷
(全卷共两个大题,共28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 共48分)
1.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烦恼,我们要学会正确应对。以下应对方法中,正确的是()
A.精心打扮自己,掩饰身体变化 B.闭锁自我内心,保守青春秘密
C.悦纳身心变化,克服青春烦恼 D.穿着标新立异,张扬青春个性
2.与异性相处时,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据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对于异性的邀请,应保持警惕 ②面对异性同学的不雅语言,置之不理
③受到侵害时应保持冷静,机智求援 ④坚决不与异性交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春风得意马蹄疾”“怒发冲冠”“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哀民生之多艰”表达的情绪分别是()
A. 喜、怒、哀、惧 B. 惧、怒、喜、哀
C. 喜、哀、怒、惧 D. 喜、怒、惧、哀
4.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展示了如下图片资料。
根据这些图片资料,你认为老师正在讲解的主题可能是()
A.学会调节情绪 B.体验美好情感 C.抑制负面感受 D.追求青春飞扬
5.人生路漫漫,有喜也有悲,学会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成为情绪的主人。下列生活情境与调节情绪的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生活情境 调节方法
① 考试时,心情总会紧张,于是闭上眼睛、深呼吸,就不那么紧张了 放松训练
② 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坏了,心情很郁闷,但一想到接下来要进行的篮球友谊赛,心情就好起来了 认知调节
③ 考试失利后,心情烦躁,于是约几个朋友一起打篮球,结束后感觉轻松多了 合理宣泄
④ 粗心做错数学题,被老师批评,心情低落,但想到老师的用意,就不那么难过了 注意转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6.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德行的具体表现。以下对自尊认识正确的是()
①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②自尊的人豁达乐观,懂得尊重他人
③自尊的人只需要看重自己的人格
④有自尊心的人一定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毛泽东曾勉励广大青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段话告诉我们要()
A.树立远大的理想,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B.对未来充满希望,拥有自信乐观的豪情
C.不怕困难与挫折,坚信正义将战胜邪恶
D.调节不良的情绪,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
8.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
A.自信是实现青春梦想的唯一力量 B.要知廉耻、明是非
C.青春就是拥有无尽的遐想 D.要找准定位,客观认识自己
9.“别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把伞。”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A.自尊自爱 B.自立自强
C.自信自律 D.自怨自艾
10.学校将开展“君子当自强”的主题活动,某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其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
A.闻鸡起舞 B.悬梁刺股
C.高山流水 D.断面画粥
11. 2025年4月22日是第56 个世界地球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共建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
①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体现了人类主宰自然、利用自然的理念
③体现了保护自然、禁用资源的理念
④体现了我们应尊重、顺应自然规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2.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这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 ()
A.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和而不同,交流互鉴
C.源远流长,没有中断 D.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13.在几千年的中国政治思想传统中,民本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下列对于“重民本”这一核心思想理念解读正确的是()
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要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
②“仁民爱民”体现了人民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③重民本要做到爱民保民利民,满足人民的一切需求
④我们应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反映出作者奉行的生活理念是 ()
①俭约自守 ②享乐主义
③消费主义 ④中和泰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为了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我们应该()
①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②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
③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
④倡导立已达人,兼济天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五新年贺词中指出:“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新年贺词中体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要求我们()
①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
②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③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
④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下列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
A.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C.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D.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18.“徒法不能以自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仅有法令制度是不能自行实施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建设法治国家,关键是立法
B.要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
C.法律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
D.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19.在列车上,一名男子不肯对号入座,公然“霸座”,被处以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对该案例解读正确的是 ()
①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②公民行使权利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③要尊重自己的权利
④公民不得滥用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0.大到买卖房产、设立公司,小到点外卖、缴纳物业费······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依据。这表明民法典 ()
①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②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④是最完美的法律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21.人身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在生活中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下列各项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的是 ()
①小张擅自用小林的头像制作表情包
②某企业拒绝随意透露职工的信息
③钱某匿名资助贫困生小陈完成学业
④小刘冒名顶替小齐到某大学上学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22.小龙把春节期间长辈给的压岁钱购买成学习用品,捐赠给家庭困难的同学 这是行使了公民对财产的()
A.使用权 B.处分权 C.收益权 D.占有权
23.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①售卖盗版书籍
②出版社经作者同意后发表其作品
③照相馆未经他人同意将其艺术照在橱窗展示以招揽顾客
④老师上课展示名人伟人照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4.被告人冯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刑法
②冯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③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行政处罚
④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52分)
25.(9分)【探索青春 收获成长】
某学校的“心灵信箱”收到三位同学的来信:
信件一:进入初中后,我不喜欢父母干涉自己的事情,有心理话也不愿意对别人讲,不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可我也希望有人理解和陪伴。这段时间我一直感到很困惑。
信件二:最近,我情绪低落,两次数学考试都没有考好,参加英语词汇大赛也遭淘汰。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不知道该怎样证明自己。
信件三: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生,与班上的一位男生很谈得来,他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在学习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没想到这引起了其他同学的误解,为此,我痛苦极了,不知道该怎么与他交往。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给他们回复,帮助他们化解烦恼。
26.(12分)【品味美好情感 做自强的人】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我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让我体验到了奉献的快乐。那种无私付出、不图回报的感觉,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它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滋养。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情感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作用 (6分)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精神追求与行动准则。这四个字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更是一种民族精神。漫漫人生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2)结合材料,请你分析青少年怎样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6分)
27.(6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探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这些大国重器的名字,延续前人的梦想,书写新的历史,体现了独特“中国式浪漫”。
选择一项大国重器,说说其命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6分)
28.(25分)【学法守法 增强法治观念】
活动一:依依无端被同校一群16岁学生盯上了,这些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长期在线上课堂,社交平台上发送侮辱谩骂、诬陷依依的网络信息,甚至将网络聊天记录剪辑制作成视频再次传播,导致其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干扰。最终,这些学生被依法逮捕并提起公诉。
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欺凌、网络暴力行为有什么危害 遇到这些行为时,应该怎么办 (7分)
活动二:2025年3月9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其中显示,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数量上升,犯罪类型较为集中。据统计,2024 年中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01526人,同比上升4.3%。盗窃罪、诈骗罪、聚众斗殴罪、强奸罪、抢劫罪等五类犯罪受理审查起诉人数合计占69.5%,其中盗窃犯罪人数最多,占33%。可见,未成年人犯罪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青少年怎样做到严于律己,远离违法犯罪 (6分)
活动三: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园,但七年级的小强同学不顾学校规定,偷偷把手机带进学校、并在上课期间用手机玩游戏,被发现后老师对其进行了教育,强调法律规定和学校要求。
小强却说:“带手机是我的个人私事,没必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3)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法律保障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小强的言行进行评析。(6分)
活动四:学习了法律的相关知识后,七年级2班为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班主任决定召开一次以“学习法律、运用法律”为主题的班会。
(4)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并说一说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6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 共48分)
1-5 CADAC 6-10 ABDBC 11-15 CDBBA 16-20 ADDCC 21-24 ABAC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52分)
25.①针对信件一:青春期会出现闭锁与开放的矛盾心理,要学会接纳和调适,主动与父母、朋友沟通,分享感受,克服烦恼。②针对信件二:要树立自信,正确看待挫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通过努力提升自己,重拾信心。③针对信件三:与异性交往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不必过于在意他人误解,保持正常的同学关系。(每点3分,共9分)
26.(1)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②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③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④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即可)
(2)①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②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学习;④不断激发自身潜能,积极进取,超越自我。(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即可)
27.示例:“嫦娥探月”中的“嫦娥”源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月球的向往和探索精神,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浪漫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将传统神话与现代科技结合,传承了文化基因,彰显了文化自信。(6分,选择任一大国重器合理阐述即可)
28.(1)危害:①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②破坏校园秩序和社会和谐;③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如名誉权、人格尊严权等。(3分,每点1分)
做法:①保持冷静,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②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视频等;③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法律保护。(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
(2)①增强法治观念,学习法律知识,明确法律的禁止性规定;②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③明辨是非,增强自控能力,谨慎交友;④从小事做起,遵纪守法,防微杜渐。(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即可)
(3)小强的言行是错误的。①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带手机入校园看似是个人私事,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学校规定,可能影响学习和校园秩序,并非与法律无关。②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不能将个人行为凌驾于法律之上。(每点3分,共6分)
(4)宣传标语:学法用法,做守法好少年;增强法治观念,共建和谐校园等。(2分,合理即可)
方法: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他人帮助;②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去向;③保护好现场,为公安机关办案提供线索等。(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