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九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选题如图示意亚洲大陆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沿30°N纬线,青藏高原的海拔范围是( )A.1000-2000米 B.2000-3000米 C.3000-5000米 D.5000-8000米2.亚洲大陆沿30°N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是( )A.低一高 B.高一低 C.高一低一高 D.低—高—低3.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河(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自西向东消失在沙漠中C.呈向心状汇入内陆的湖泊 D.自东向西注入沼泽湿地4.受地形影响,年均温最低的地形单元是( )A.阿拉伯半岛 B.伊朗高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图1示意南亚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图2示意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孟买位于印度半岛(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6.孟买的气温特征为( )A.全年高温 B.冬冷夏热 C.终年寒冷 D.全年温和7.雨季时,孟买盛行( )A.东北季风 B.东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西南季风8.受气候影响,孟买的传统民居( )A.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下泄 B.底部架空,利于防风抗震C.墙体厚,夏季隔热冬季防寒 D.开窗较多,利于采光取暖西亚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如图示意西亚石油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 )A.里海及其沿岸地区 B.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C.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D.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10.波斯湾沿岸地区唯一的出海通道是( )A.曼德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霍尔木兹海峡 D.土耳其海峡11.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西亚主要产油国应( )A.发展单一商品经济 B.限制向外输出石油C.加大初级农矿产品的出口比重 D.大力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卢旺达是东非高原上的内陆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为卢旺达在制造业、农业等领域提供了支持,卢旺达的辣椒、咖啡等特色农产品也大量销往中国。如图示意卢旺达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卢旺达位于( )A.非洲 B.北美洲 C.亚洲 D.大洋洲13.首都基加利气候凉爽,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距海近 C.地势高 D.河流多14.在中卢合作中,中国为卢旺达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提供了( )A.矿产资源 B.劳动力 C.土地 D.技术15.卢旺达努力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A.加大畜牧业投入,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B.发展粮食生产,增加进口农产品品种C.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D.鼓励生育,增加人口总量和劳动力规模如图示意南极越冬科考队员日志(节选)和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南极大陆沿海一带,科考队员可见( )A.鸸鹋 B.斑马 C.骆驼 D.企鹅17.日志中“这一天”,进行野外科考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A.低温和极夜 B.沙尘和暴风雪 C.烈风和暴雨 D.强太阳辐射18.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 )A.极夜时间短 B.常住人口多 C.地高天更寒 D.距离海洋近19.从南极冰盖中钻取的深层冰芯,可用来研究( )A.地球自转 B.气候变化 C.河道变迁 D.生物起源东东同学展示了自己绘制的世界部分大沙漠的分布图(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位于亚欧大陆的大沙漠有( )A.加利福尼亚沙漠 B.阿拉伯沙漠C.西澳大利亚沙漠 D.撒哈拉沙漠21.南半球的沙漠多分布在( )A.南极圈及以南地区 B.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C.赤道附近沿海地区 D.中高纬度地区的大陆内部22.在图示沙漠地区生长的天然植被( )A.好暖喜湿 B.喜凉耐湿 C.喜光耐旱 D.耐寒抗风23.沙漠地区具有开发价值的新能源包括( )A.水能 B.潮汐能 C.地热能 D.太阳能油橄榄是一种常绿树种,原产于地中海地区,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国家是世界主要的油橄榄种植国。结合欧洲西部气候分布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24.温带海洋性气候( )A.全年高温多雨 B.适宜牧草生长C.气温年较差大 D.适宜种植水稻25.适宜油橄榄生长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26.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的共同特征有( )A.位于高纬度 B.位于欧洲北部 C.濒临大西洋 D.位于半岛之上斯瓦尔巴群岛(如图)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有居民约3000人。该岛大约90%的土地是冰川和荒原冻土,植物稀少,生态环境脆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斯瓦尔巴65%的地区被划入自然公园,以保护( )A.独特的动植物资源 B.独特的人文景观C.丰富的煤、铁资源 D.居民的生活习惯28.斯瓦尔巴群岛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寒冷 C.降水稀少 D.物种丰富29.为保护环境,斯瓦尔巴适宜发展( )A.采矿业、渔业 B.种植业、纺织业 C.畜牧业、林业 D.旅游业、极地科考30.游客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可以( )A.乱丢垃圾 B.采摘野花 C.观光摄影 D.捕猎野兽二、解答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日本资源贫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该国利用地理位置、科学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等优势,工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面对劳动力短缺、消费需求减少等突出问题,日本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图1示意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2示意日本位置优势的框图。(1)日本工业区集中分布在 洋沿岸和 海沿岸地区。(2)图2横线上应填入:① ;② ;③ 。(3)日本对外贸易主要依靠海洋运输,分析海洋运输的显著优势。(4)随着人口 问题的加剧,日本国内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5)简述日本为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所采取的可行性措施。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俄罗斯地域辽阔,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航空、管道运输等均很发达。如图示意俄罗斯主要矿产、铁路分布。(1)俄罗斯横跨 大陆的北部,北部濒临 洋。(2)简述俄罗斯铁路的分布格局。(3)列举两种俄罗斯铁路运输的主要货物。(4)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西伯利亚北部地区没有修建铁路的原因。①气候的影响: ;②资源分布的影响: ;③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5) 是俄罗斯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的基本方式,被称为“俄罗斯的生命线”。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美国国土面积辽阔,耕地面积位居全球第一,农业人口仅占2%,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和农业科技引领者。密西西比河浇灌着美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美国国内的交通大动脉。密西西比河流域肥沃的黑土地、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美国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控制了洪水,进一步促进了工农业可持续发展。如图示意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位置。(1)密西西比河支流 ,流域面积 ,水量大,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2)评价密西西比河对沿岸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①积极影响: ;②消极影响: 。(3)简述美国为控制洪水所采取的具体措施。(4)简要分析美国粮食产量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口密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如图示意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人口及矿产分布。(1)两国中, 属于发达国家,该国首都是 。(2)简述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3)从气候角度分析两国人口稀疏区的成因。①澳大利亚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原因: 。②巴西北部人口稀少。原因: 。(4)任选一国简述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可从资源、劳动力等方面入手)。参考答案1.C 2.D 3.A 4.C5.B 6.A 7.D 8.A9.D 10.C 11.D12.A 13.C 14.D 15.C16.D 17.A 18.C 19.B20.B 21.B 22.C 23.D24.B 25.A 26.D27.A 28.B 29.D 30.C31.(1) 太平 濑户内(2) 曲折 原料和燃料 工业产品(3)运量大;运输成本低(4)老龄化(5)鼓励生育;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等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依靠技术、资金优势,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32.(1) 亚欧 北冰(2)西密东疏(欧洲部分铁路线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铁路线稀疏,多沿南部山区分布)。(3)煤、石油、金属矿产、林木等(4) 北部纬度高,冬季长而寒冷,冻土广布 北部矿产资源分布较少 北部人口稀疏,城市数量少。(5)(油气)管道33.(1) 多 大(广)(2) 供水、发电、灌溉、养殖、航运、发展旅游等 中下游地区洪涝多发。(3)修建水利枢纽工程;流域内植树种草;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加固防洪大堤等。(4)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水热条件较好。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有效防灾减灾,控制了洪水。34.(1) 澳大利亚 堪培拉(2)气候适宜;海运便利:开发历史早;经济水平较高;地形平坦等。(3) 气候过于干旱 气候过于湿热(4)澳大利亚: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技术水平高;海运便利。或巴西:资源丰富;工业用水充足;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海运便利;政策支持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