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贯彻新发展理念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3.宏观调控的内涵、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常用手段
4.梳理宏观调控是如何助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即可)
温故而知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我国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拥护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
科学精神:通过了解坚持新发展理念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深化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教学重难点: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注意:人民≠公民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怎么做?)
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为了人民
共同富裕≠同步富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推动高质量发展
(1)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2)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3)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以人民为中心
新发展理念
实践路径
基本原则
以人民
为中心
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意义
读《党的二十大报告》 悟道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思考:材料怎么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收入差距较大
创新能力不够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经济结构不够优化
我国文化产业板块内部的不平衡性...
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
(1)时代需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2)人民需求: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地位: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2.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时政热词:科技创新(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管理体制创新、文化创新、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等。
侧重点 原因 措施

新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第一动力。 ①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②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侧重点 原因 措施
协调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时政热词: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发展、西部开发等。(东中西、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
2.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侧重点 原因 措施
绿色 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时政热词:新环保法、垃圾分类、塞罕坝精神(治沙)、生态移民、生物多样性大会等。
2.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2.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侧重点 原因 措施
开放 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政热词:“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口博览会、外商投资法等。
2.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侧重点 原因 措施
共享 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要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
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时政热词:全民健康保险计划、共享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等。
实践十九号卫星
——我国成功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研究与发射:
花了几年时间,在航空航天科研基地研究开发(北京)。
9月2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甘肃)成功发射。
主要功能与搭载载荷:
空间育种试验:搭载了国家选送的相关植物种子,发挥空间育种优势,提升中国空间育种科技水平,加速种质资源创新步伐,使科技发展有利于全体人民。
技术验证: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在轨飞行试验验证机会,推动空间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国际合作:搭载了泰国、巴基斯坦等 5 个国家申请搭载的载荷,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成为促进航天国际合作的良好平台。
技术突破:
在可重复使用、高承载比等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验证了新一代高性能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各项技术指标。
协调发展
创新发展
开放发展
绿色发展
共享发展
材料中是怎样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A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互联网销售、建立大数据平台,并尝试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
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销售,产品畅销海内外;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发展绿色产业;
在一些落后乡镇,实行精准帮扶,使原来的落后镇变成“魅力乡镇”。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加强与京津两地的合作,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创新发展
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
协调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A省的成功做法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理念 解决问题 原因 措施(怎样贯彻)
创新
发展 发展动力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第一动力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协调
发展 发展不平衡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
内在要求, 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
发展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开放
发展 发展内外联动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
必由之路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享
发展
社会公平正义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 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归纳整理:新发展理念
坚持

发展
理念
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
原因:P34
内容及其
相互关系
要求: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内涵: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要求
意义: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确立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发展为了人民(内涵)
发展依靠人民(内涵)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内涵)
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
共享发展
内容
相互关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因为( )
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③有助于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④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C
课后练习
【解析】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的领导,①错误。②: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②正确。③: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③错误。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④正确。故本题选C。
2.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基于智能物联网技术的传感器、电子设备、智能办公设备、工业智能装备等智能制造设备需求大增,但也面临产业链被“卡脖子”的风险。这给我国相关企业发展的启示是( )
①坚持合作共贏,推动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协调运转
②坚持开放发展,立足国际市场加大高新技术引进
③坚持共享发展,完善分配机制提高内部管理效能
④坚持创新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课后堂练习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新时代,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说明( )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②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已经形成
④全体人民同步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后练习
4.习近平主席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彰显中国维护世界共同利益、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信念与决心,让更多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应该( )
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立足全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②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③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坚持互利融通,构建内外联动格局 
④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坚持持续均衡,确保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后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