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
年级 三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1单元《动物与环境》
单元主题 生命智慧:动物身体里的环境密码
课时安排 5课时
一、单元主题
生命智慧:动物身体里的环境密码
围绕动物身体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性关系,揭示动物通过四肢、皮肤、翅膀等器官应对环境挑战的生存智慧。
二、单元大情景
“动物生存挑战营”
学生化身“动物生存研究员”,通过四项任务破解动物适应环境的奥秘:
1.任务一:破解运动之谜(《动物的四肢》)
2.任务二:皮肤探秘(《动物的皮肤》)
3.任务三:飞翔密码(《动物的翅膀》)
4.任务四:季节生存家(《冬眠与迁徙》)
最终完成《动物生存档案》,参加“动物适应性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内容 7.1 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举例说明动物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如四肢、皮肤)及行为方式(冬眠、迁徙)。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含《动物的四肢》《动物的皮肤》《动物的翅膀》《冬眠与迁徙》4课,围绕“动物如何适应环境”的核心问题展开,引导学生探究动物身体结构与行为对环境适应的科学原理。
第1课《动物的四肢》通过观察猫、猴子、袋鼠等动物的四肢特征(如肉垫、蹄、鳍),探究四肢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如消音、防滑、游泳)。模拟猫足肉垫实验(方凳+毛巾),验证肉垫的缓冲、防滑作用。
第2课《动物的皮肤》分析鱼鳞、北极熊皮毛、变色龙皮肤等不同表皮结构的适应性功能(如防水、保暖、伪装)。并通过鱼体黏液模拟实验(气球+洗洁精),验证黏液减少阻力的作用;鱼类体色伪装实验(灰色纸+彩色“小鱼”),探究保护色机制。 最终得出皮肤覆盖物(鳞、毛、甲)及颜色是动物生存的重要适应特征的结论。
第3课《动物的翅膀》 对比鸟类、昆虫、企鹅的翅膀形态与功能(飞行、滑翔、游泳),探究翅膀结构与飞行能力的关联。通过羽毛特性实验(掂重、防水、剖开观察中空结构); 纸飞机模拟实验(不同“翅膀”大小对比飞行时间)。
得出翅膀面积与飞行稳定性正相关,羽毛的轻质、防水性支撑飞行功能的结论。
第4课《冬眠与迁徙》对比青蛙(冬眠)与大雁(迁徙)的季节性行为,分析动物应对环境变化(温度、食物)的策略。通过大麻哈鱼洄游繁殖的生命周期,揭示迁徙对物种延续的意义。最终得出关键结论:冬眠与迁徙是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生存行为,确保能量保存与繁殖成功。
本单元所有课程均围绕“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核心概念,通过实验观察(如模拟猫足、鱼黏液)与案例分析(如北极熊皮毛),强化“生物多样性源于适应性”的科学观念。以“生物适应性”为主线,通过实验探究(占比70%)与案例分析(占比30%),引导学生从具象结构(四肢、皮肤、翅膀)到抽象行为(冬眠、迁徙)逐层理解动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最终形成“形态—功能—行为”三位一体的生态认知框架。知识。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动物通过四肢、皮肤、翅膀等结构适应环境;
2.理解冬眠/迁徙是应对季节变化的策略。
科学思维 1.通过对比实验归纳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猫足肉垫消音实验);2.用模型解释动物行为。
探究实践 1.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动物结构功能;
2.制作“动物适应性”思维导图。
态度责任 1.树立保护动物栖息地的意识;
2.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爱动物,但抽象思维较弱,需借助实物观察与实验。
2.认知基础:已知常见动物名称,但对“适应性”缺乏系统认知;实验操作能力初步形成。
3.学习难点: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抽象关系;设计对比实验时变量控制易混淆。
七、活动设置
(一)活动1:破解运动之谜(《动物的四肢》)
1.目标:探究动物四肢形态与运动环境的关系。
2.达成方式:
(1)实验:用毛巾包裹凳腿模拟猫足肉垫,对比消音效果(科学+工程)。
(2)角色扮演:扮演骆驼穿越“沙漠”(沙池),分析宽大脚掌防陷原理(体育+戏剧)。
(二)活动2:皮肤探秘(《动物的皮肤》)
1.目标:验证皮肤特征对生存的保护作用。
2.达成方式:
(1)实验:气球涂洗洁精模拟鱼体黏液,测试水中阻力和触感(科学+数学:测量滑动距离)。
(2)调查:收集动物皮肤图片,制作“皮肤功能图鉴”(美术+信息技术)。
(三)活动3:飞翔密码(《动物的翅膀》)
1.目标:分析翅膀结构与飞行能力的关联。
2.达成方式:
(1)模型制作:用卡纸、吸管制作鸟翼模型,测试不同翼展的滑翔距离(工程+数学:记录数据)。
(2)数据分析:对比鸽子、蝴蝶翅膀形态,归纳飞行特点(跨学科:生物力学初步)。
(四)活动4:季节生存家(《冬眠与迁徙》)
1.目标:理解动物应对季节变化的行为策略。
2.达成方式:
(1)情景模拟:用地图标记大雁迁徙路线,分析气候与食物关系(地理+社会)。
(2)辩论赛:“冬眠是否等于睡觉?”(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
八、教学方法
1.问题链驱动:
层级提问:“猫走路为何安静?”→“肉垫结构如何消音?”→“人类如何借鉴这一设计?”
2.具身化学习:
学生用身体模拟青蛙跳跃、鸟类振翅,感受运动时肢体发力方式。
3.可视化工具:
使用双气泡图对比水陆动物皮肤差异(如鱼vs北极熊)。
九、学习方法
1.观察四步法:
一看(形态)、二摸(质感)、三测(数据)、四记(表格+绘图)。
2.实验设计口诀:
“变量唯一,对比清晰;重复三次,数据更准”(控制变量法简化记忆)。
3.项目式协作:
4人小组分角色:记录员、操作员、材料员、汇报员,轮换任务。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
过程性评价(60%) 实验操作规范性、思维导图逻辑性、合作贡献度 《动物生存档案》记录册
终结性评价(40%) “动物适应性”模型设计与答辩 评分量表+展示视频
(二)分活动评价表
第1课《动物的四肢》
观察记录完整性 能记录猫足肉垫的1项功能(如防滑) ★
能记录猫足肉垫的2项功能(如防滑、消音) ★★
能记录猫足肉垫的3项功能并举例说明 ★★★
实验操作规范性 能完成模拟猫足实验,但未记录现象 ★
能完成实验并记录1种现象(如“有毛巾的凳子声音小”) ★★
能对比记录“有/无肉垫”的差异,并用结论解释猫足功能 ★★★
合作参与度 需同伴提醒才能参与操作 ★
主动完成分配的观察任务 ★★
主动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如调整毛巾厚度) ★★★
第2课《动物的皮肤》
特征描述准确性 能描述鱼皮肤有鳞片或黏液中的1项特征 ★
能描述鱼皮肤鳞片和黏液的功能(如防水) ★★
能对比鱼与哺乳动物皮肤差异,并说明适应环境的原因 ★★★
模拟实验分析 能完成“涂洗洁精的气球”模拟实验 ★
能记录模拟实验现象(如“涂洗洁精后更光滑”) ★★
通过实验分析鱼黏液减少阻力的原理,并举例其他动物 ★★★
拓展探究 能列举1种动物皮肤特点(如北极熊毛发厚) ★
能列举2种动物皮肤特点并简单说明功能 ★★
设计表格对比3种动物皮肤特征与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
第3课《动物的翅膀》
实验设计合理性 能按步骤完成纸飞机实验 ★
能控制变量(如纸张大小、投掷高度)进行实验 ★★
设计对比实验验证“翅膀大小与飞行时间关系” ★★★
数据分析能力 记录1组飞行时间数据 ★
记录2组数据并得出“翅膀越大飞行越久”的结论 ★★
用图表展示数据,并解释鸟翅膀结构与飞行能力的关联 ★★★
创新应用 列举1种动物翅膀特点(如企鹅翅膀短) ★
比较2种动物翅膀(如鸟vs昆虫)的差异 ★★
设计仿生学方案,说明科学原理 ★★★
第4课《冬眠与迁徙》
分类匹配准确性 正确匹配1种动物过冬方式(如青蛙→冬眠) ★
正确匹配3种动物过冬方式(冬眠/迁徙/换毛) ★★
分类5种动物并解释其行为对生存的意义 ★★★
资料分析深度 收集1种动物迁徙路线图 ★
分析迁徙原因(如食物、温度)并标注路线关键点 ★★
结合地图和气候数据,预测气候变化对动物迁徙的影响 ★★★
批判性思维 提出“动物为何不全部迁徙”的疑问 ★
对比冬眠与迁徙的能耗差异,说明不同策略的优劣 ★★
辩论“人类活动是否影响动物迁徙”,提供证据支持观点 ★★★
十一、作业设计
第1课《动物的四肢》
基础作业 收集3种动物四肢图片并标注名称) 正确标注1种动物 ★
正确标注3种动物 ★★
标注3种动物并描述其形态特点 ★★★
提升作业 对比猫足与马蹄适应环境的差异 列举1项差异(如肉垫vs硬蹄) ★
对比2项差异并说明功能 ★★
用表格对比3项差异,分析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
拓展作业 设计“仿生动物足”缓震鞋垫 画出设计草图 ★
说明设计原理(如模仿猫足肉垫) ★★
制作实物模型并测试效果 ★★★
第2课《动物的皮肤》
基础作业 填写动物皮肤特征表(如鱼→鳞片) 正确填写1种动物特征 ★
正确填写3种动物特征 ★★
填写5种动物特征并分类 ★★★
提升作业 分析北极熊皮肤如何适应寒冷环境 指出“毛发厚”1项特征 ★
说明2项适应特征 ★★
结合“减少热量散失”原理,解释结构与功能的关联 ★★★
拓展作业 制作“动物皮肤功能”科普海报 包含1种动物皮肤介绍 ★
包含3种动物皮肤功能图解 ★★
设计互动模块 ★★★
第3课《动物的翅膀》
基础作业 折两种不同翼展的纸飞机并记录飞行距离 完成1种纸飞机测试 ★
记录2种纸飞机飞行距离数据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翼展越大,飞行距离越长” ★★★
提升作业 研究鸟羽毛结构(轻、防水)对飞行的作用 描述1项羽毛特征(如“轻”) ★
解释2项特征如何辅助飞行 ★★
对比昆虫膜翅与鸟羽翅的优劣,说明进化适应性 ★★★
拓展作业 设计“仿生翅膀”飞行器模型 画出设计草图 ★
标注关键结构(如翼型弧度) ★★
制作可滑翔的实物模型,测试并优化 ★★★
第4课《冬眠与迁徙》
基础作业 制作“动物过冬方式”卡片(冬眠/迁徙/换毛) ★:完成1种动物卡片 ★★:完成3种动物卡片并正确分类
★★★:用思维导图分类5种动物,标注行为意义
提升作业 分析冬眠与迁徙的优劣:
1. 对比能量消耗差异
2. 列举面临的风险(如迁徙途中的天敌) ★:列举1项差异 ★★:对比2项差异并说明原因★★★:结合案例论证策略适应性
拓展作业 设计“候鸟迁徙保护方案”:
1. 分析候鸟迁徙路径(如东亚路线)
2. 提出减少人类干扰的措施 ★:提出1条措施 ★★:设计2条措施并说明原理★★★:绘制保护地图,标注关键保护点(如青岛湿地站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