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年级 四年级上册单元名称 第2单元《冷与热》单元主题 温度探秘局——解开冷热世界的科学密码课时安排 6课时一、单元主题温度探秘局——解开冷热世界的科学密码以温度变化为核心,探究热传递、气体性质及其在自然现象(如风、热气球)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二、单元大情景成立“温度探秘局”学生化身“温度特工”,完成三项任务:1.任务一:破解温度密码(测量工具制作与校准)2.任务二:追踪热能踪迹(热传递与气体膨胀实验)3.任务三:解密自然之力(风与热气球现象分析)最终目标:设计《校园热能地图》,提出节能方案。三、课程标准分析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3.2 热传递现象3.3 气体热胀冷缩 ①描述温度测量方法,解释热传递规律(课标3.2②)②设计实验验证气体性质(课标3.3③)13.工程设计与物化 13.1 简单仪器制作 ③制作温度计模型并校准(课标13.1⑤)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哪杯水热》《温度计的秘密》《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热气球上升的秘密》《风的形成》这5课。第6课《哪杯水热》 引导学生通过感官和工具(温度计)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建立“温度”概念。对比不同环境(室内/室外、阳光/背阴处)的气温差异。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理解摄氏度(℃)的含义。探究百叶箱的作用及一日气温变化规律(如最高温出现在14:00)。第7课《温度计的秘密》 揭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观察温度计结构(玻璃泡、液柱、刻度)。实验验证水/酒精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的现象(如加热后液柱上升)。强调水银温度计破碎后的处理措施(汞中毒防护)。第8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拓展热胀冷缩原理到固体和气体,解释生活现象。分析车胎爆裂原因(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实验验证气体热胀冷缩(如瘪乒乓球热水复原)。列举应用案例:铁轨缝隙、电线夏松冬紧。理解材料性质与工程设计的关系(如预留膨胀空间)。第9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探究热空气上升原理及其应用。塑料袋罩酒精灯观察上升现象(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上升)。分析生活实例:抽油烟机安装位置、空调/暖气布局。技术应用:孔明灯、热气球的设计原理。第10课《风的形成》 综合热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风的成因。模拟实验:蜡烛加热瓶内空气→冷空气流入形成风(烟流轨迹观察)。分析海陆风成因(比热容差异导致昼夜风向变化)。本单元以“温度感知→原理探究→现象解释→实际应用”为主线,形成递进式知识链:1.基础层(第6-7课):建立温度概念,掌握测量方法,理解热胀冷缩原理(液体→气体/固体)。2.现象层(第8-9课):用原理解释生活现象(车胎爆裂)和技术产品(热气球)。3.综合层(第10课):整合热传递、气体性质等知识,解决自然现象(风的形成)。 各课关系框架如下:五、教学目标科学观念 1.理解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标准 2.掌握热传递与气体膨胀规律科学思维 1.通过对比实验归纳热传递方向 2.用模型解释气体体积变化探究实践 1.制作校准温度计模型 2.设计热气球升空实验态度责任 1.认识热能安全使用的重要性 2.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六、学情分析1.年龄特点:四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为主,对实验兴趣浓厚,但抽象概念(如“热传导”)需结合生活实例。2.认知基础:已知“冷热”生活经验,但对温度量化、热传递路径缺乏系统认知。3.学习难点:理解“气体膨胀导致压强变化”;设计控制变量的热传递实验。七、活动设置(一)活动1:温度特工集训营(《哪杯水热》)1.主题:感知温度差异2.目标:区分冷热程度,提出测量需求。3.达成方式:(1)盲测三杯水(凉、温、热),用手触摸排序(生物感知)。(2)讨论“手感不可靠”的原因,引出温度计必要性(科学辩论+数学排序)。(二)活动2:秘密武器研发(《温度计的秘密》)1.主题:制作简易温度计2.目标:理解液体热胀冷缩原理。3.达成方式:(2)实验:红墨水+玻璃管,观察热水/冰水中液柱变化(科学实验)。(2)用尺子标注刻度,对比标准温度计校准(数学测量+工程制作)。(三)活动3:气体膨胀事件(《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1.主题:解密气体热胀冷缩2.目标:验证气体受热体积膨胀。3.达成方式:(1)实验1:加热密封塑料瓶,观察瓶盖崩开(安全实验)。(2)实验2:气球套瓶口,热水淋瓶身观察膨胀(对比实验)。(四)活动4:热能动力计划(《热气球上升的秘密》)1.主题:设计迷你热气球2.目标:应用热空气上升原理。3.达成方式:(1)用纸杯、蜡烛、塑料袋制作热气球(工程实践)。(2)记录不同蜡烛数量下的升空高度(数据统计+技术应用)。(五)活动5:自然之力解码(《风的形成》)1.主题:模拟风洞实验2.目标:解释冷热空气流动形成风。3.达成方式:(1)蜡烛+风车置于箱内,观察烟雾流动方向(模型构建)。(2)绘制海陆风形成图(地理融合+艺术表达)。八、教学方法1.问题链驱动:例:自行车胎爆裂→“气体遇热会怎样?”→“如何证明?”→“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工程思维渗透:温度计制作需经历“设计-测试-校准-改进”流程,强化迭代思维。3.跨学科融合:数学(刻度校准)、技术(热气球结构)、地理(风形成)协同推进。九、学习方法1.合作探究法:4人小组分工(操作员、记录员、安全员、汇报员),轮换角色确保参与。2.错例分析法:分析“热气球无法升空”的失败案例,排查原因(材料过重/热量不足)。3.家庭实验室:观察家中暖气片附近空气流动,记录现象并分享。十、评价策略(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科学观念 单元测试(温度计原理、热传递规律) 30%探究实践 实验报告单+温度计模型 40%态度责任 节能方案设计+小组协作表现 30%(二)分活动评价表活动1:温度测量小能手(第6课《哪杯水热》)科学观念 能说出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能解释环境对温度的影响(如阳光/背阴) 能分析一日气温变化规律探究实践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1种环境温度 独立测量2种环境温度并记录 绘制气温折线图并总结变化规律态度责任 遵守实验安全规则 主动记录数据 提出节能建议活动2:温度计探秘(第7课《温度计的秘密》)科学观念 知道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 能解释水4℃以下的反常膨胀 对比不同液体(水/酒精)膨胀差异探究实践 观察加热后液柱上升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水的反常膨胀 用分子运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态度责任 操作中注意安全(轻拿轻放) 规范处理水银温度计破碎情况 制作安全警示海报活动3:热胀冷缩工程师(第8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科学观念 说出气体受热膨胀导致车胎爆裂 举例固体热胀冷缩(铁轨缝隙) 解释电线“夏松冬紧”的工程原理探究实践 完成乒乓球复原实验 设计固体膨胀实验(铜球过环) 提出防止爆胎的创新方案态度责任 列举1个生活应用案例 分析3个工程中的热胀冷缩设计 撰写“材料与热设计”科普小报活动4:热空气冒险家(第9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科学观念 知道热空气上升原理 解释抽油烟机安装位置的科学依据 对比热气球与孔明灯升空差异探究实践 成功使塑料袋受热上升 制作简易热气球模型并试飞 设计可控升降的热气球装置态度责任 遵守用火安全 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失败原因 撰写《热力飞行器发展史》研究报告活动5:风的侦探(第10课《风的形成》)科学观念 说出风是空气流动形成 解释海陆风昼夜风向变化 分析台风成因与防风措施探究实践 观察蜡烛烟流显示的风向 模拟海陆风实验并记录现象 设计社区风力发电选址方案态度责任 列举2种风能利用方式 制作“风害防护”宣传单 提出校园防风林种植计划十一、作业设计第6课《哪杯水热》作业基础作业 记录早晚气温各1次 数据记录完整 数据+简单对比(如早晚温差) 绘制一周气温折线图并总结规律提升作业 对比教室内外/阳光下背阴处气温 完成2组对比测量 分析差异原因 提出校园降温建议(如绿化)拓展作业 调查不同材质地表温度 测量2种地表温度 分析吸热差异 撰写《城市热岛效应》调查报告第7课《温度计的秘密》作业基础作业 标注温度计结构(玻璃泡/液柱) 正确标注3个部件 标注+功能说明 制作温度计工作原理动画解说提升作业 实验验证水4℃以下反常膨胀 完成实验并记录现象 用分子模型解释现象 设计“防水管冻裂”装置拓展作业 研究酒精温度计与煤油温度计差异 列举2点差异 分析差异原因 制作《温度计发展史》手抄报第8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作业基础作业 列举3个热胀冷缩生活案例 案例描述正确 案例+原理说明 分析高压锅安全阀工作原理提升作业 设计防止铁轨变形的方案 提出1种方案(如留缝隙) 画设计草图 制作铁轨伸缩缝模型并测试拓展作业 研究桥梁伸缩缝中的科学 收集2种桥梁伸缩缝图片 分析材料选择(如橡胶) 撰写《桥梁与温度》科学小论文第9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作业基础作业 解释孔明灯升空原理 说明“热空气上升” 对比孔明灯与热气球差异 分析载人热气球燃料选择提升作业 制作简易热气球(塑料袋+蜡烛) 成功升空10秒 改进设计延长滞空时间 设计可控高度的热气球拓展作业 探究抽油烟机安装高度的科学 测量不同高度油烟浓度 用热空气原理解释数据 提出厨房节能改造方案第10课《风的形成》作业基础作业 绘制风的形成动态图 正确标注气流方向 添加温差标注 用连环画形式展示昼夜海陆风变化提升作业 设计“校园风力监测站” 连续记录3天数据 用表格对比不同地点风力 结合温度数据解释风力差异拓展作业 制作“风力能源宣传册” 包含1种风能利用方式 科学原理+地理分布 三学科融合+原创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