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年级 四年级上册单元名称 第6单元《技术与生活》单元主题 技术解码生活——工程思维与创新实践课时安排 3课时一、单元主题“技术解码生活——工程思维与创新实践”围绕技术产品设计原理(刹车系统)、技术应用(发酵技术)、技术与社会关系三大核心,引导学生理解技术如何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工程思维与社会责任感。二、单元大情景“未来工程师训练营”学生化身“生活工程师”,通过三阶段任务破解技术奥秘:1.任务一:安全卫士(《刹车的学问》)→ 探究刹车原理,设计防滑装置模型。2.任务二:食品科学家(《面团长大了》)→ 实验验证酵母发酵条件,制作创意面点。3.任务三:技术观察员(《技术产品与生活》)→ 调研技术产品双面性,设计“未来智能生活”方案。最终成果:举办“技术博览会”展示创新作品。三、课程标准分析核心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学习内容 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5-6年级)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3-4年级)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能提出满足限制条件的设计方案; ②会制作实物模型并改进; ③理解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便利性。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含《刹车的学问》《面团长大了》《技术产品与生活》三课,围绕“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核心主题,引导学生从工程设计、生物技术应用和社会影响三个维度理解技术与生活的联系。《刹车的学问》主要通过自行车和汽车的刹车系统,探究刹车结构的组成(控制部分、传动部分、制动部分)及工作原理。分析刹车片的作用,设计对比实验验证摩擦力对制动效果的影响,理解“安全设计”的工程思维。《面团长大了》主要探究面团发酵的科学原理,包括酵母菌的作用(将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温度对发酵的影响,以及发酵食品(馒头、面包等)的制作。观察面团膨胀过程,对比冷热水对发酵速度的影响,理解微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技术产品与生活》主要分析古今技术产品(如木拱廊桥、太阳能灯、智能手机)如何改善生活,讨论技术产品的环保性与创新性。调查校园中的技术产品,设计“未来环保材料”方案,思考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三课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形成递进式能力培养链:1.工程设计基础(《刹车的学问》):从机械原理切入,培养学生系统性设计思维和安全意识。2.生物技术应用(《面团长大了》):通过生物发酵原理,强化观察实验能力,体现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转化。3.技术与社会互动(《技术产品与生活》):从产品功能拓展到社会影响,引导学生反思技术的创新与责任。三课之间通过“机械→生物→社会”的进阶学习,学生将:(1)掌握“问题—设计—优化”的工程思维路径;(2)理解技术对生活的多维度影响(安全、健康、便利);(3)形成“观察现象→探究原理→创新应用”的科学实践能力。五、教学目标科学观念 1. 理解刹车中的摩擦力、酵母发酵原理;2. 列举技术产品的利弊。科学思维 1. 通过对比实验优化设计方案;2. 用系统分析法评估技术影响。探究实践 1. 制作刹车模型并测试性能;2. 设计面团发酵对比实验。态度责任 1. 认识技术创新的社会价值;2. 培养安全操作与环保意识。六、学情分析1.年龄特点:四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为主,对动手实验兴趣浓厚,但抽象理解(如微生物发酵)需借助可视化实验。2.认知基础:已知“力改变物体运动”(三下),但对技术系统性设计缺乏经验。3.学习难点:理解酵母发酵的生化原理;平衡技术便利性与负面影响。七、活动设置(一)活动1:刹车工程师(《刹车的学问》)1.主题:破解“摩擦力制动”密码2.目标:通过实验归纳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3.达成方式:(1)实验:对比粗糙/光滑路面小车制动距离(科学+数学数据统计)。(2)工程制作:用橡皮、砂纸设计轮胎防滑贴(劳动教育)。(二)活动2:发酵实验室(《面团长大了》)1.主题:酵母的“魔法”2.目标:验证温度、糖分对发酵的影响。3.达成方式:(1)对比实验:4组面团(常温/冷藏/加糖/无糖)观察膨胀率(科学探究)。(2)制作“发酵日记”绘本(美术+语文)。(三)活动3:技术辩论赛(《技术产品与生活》)1.主题:智能手机是帮手还是干扰?2.目标:辩证分析技术产品的社会影响。3.达成方式:(1)社会调查:采访家人对手机使用的观点(德育)。(2)设计“未来教室智能设备”方案(工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1.问题链驱动:例:刹车实验中提问“为何下坡需低速?→摩擦生热→轮胎磨损”,引发因果推理。2.项目式学习(PBL):以“设计校园安全自行车”为总项目,分解为刹车优化、材料选择子任务。3.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食品质检员”,检测面团发酵合规性(渗透食品安全教育)。九、学习方法1.实验记录法:使用《发酵变量记录表》对比温度、糖分的影响。2.原型迭代法:刹车模型设计遵循“草图→制作→测试→改进”流程。3.批判性讨论:针对“技术依赖症”开展小组辩论,培养辩证思维。十、评价策略(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过程性评价 60% 实验记录单、小组协作评分表成果性评价 40% 创新设计方案、模型功能性测试(二)分活动评价表活动1:刹车的学问结构认知 准确识别自行车刹车系统的控制/传动/制动部件 1星:识别≤1类部件2星:识别2类部件3星:完整识别3类部件并说明功能模型制作 小组合作完成刹车模型,体现结构联动 1星:独立完成单部件2星:合作组装基础模型3星:模型可演示制动原理原理理解 用箭头图解释力的传递路径 1星:画出单环节传递2星:画出完整传递路径3星:标注关键部件作用原理活动2:面团长大了发酵观察 连续3天记录面团体积、气味、纹理变化 1星:记录1天基础数据2星:记录3天数据3星:数据+现象描述(如气泡)原理关联 解释酵母作用与面团膨胀的关系 1星:提及“酵母产生气体”2星:说明“气体使面团膨胀”3星:关联发酵方程式应用迁移 设计控制变量实验(如温度对发酵影响) 1星:提出单一变量2星:设计对比组3星:预测结果并验证活动3:技术产品与生活古今对比 对比木拱廊桥与现代桥梁的结构差异 1星:列举1项差异2星:分析2项差异原因3星:总结材料/工艺演进规律问题解决 针对生活问题(如防烫)设计技术方案 1星:提出基础方案2星:方案含结构草图3星:说明原理并测试可行性社会责任 分析技术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如塑料替代方案) 1星:指出1项影响2星:提出改进建议3星:设计可持续替代方案十一、作业设计活动1:刹车的学问基础作业 绘制自行车刹车系统结构图,标注三大部件 1星:画出部件无标注2星:标注1-2类部件3星:完整标注+功能说明提升作业 用橡皮筋、纸板模拟刹车传动,记录力传递效果 1星:完成模型组装2星:演示力的传递3星:优化模型提升制动效率拓展作业 调研汽车ABS系统,对比其与自行车刹车的异同 1星:列举1项差异2星:分析2项原理差异3星:用流程图解释ABS工作过程活动2:面团长大了基础作业 记录面团发酵前后体积、气味、触感的变化 1星:记录1项特征2星:记录2项特征3星:记录3项特征+对比描述提升作业 设计实验探究糖/盐对发酵速度的影响 1星:设置单一变量组2星:记录两组数据3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拓展作业 制作创意发酵食品,记录菌种与条件的关系 1星:完成制作2星:记录关键步骤3星:分析失败原因或优化方案活动3:技术产品与生活基础作业 列举3种古代技术产品及其现代替代品 1星:列举1组2星:列举2组3星:列举3组+功能对比提升作业 为校园设计“防雨书包架”,提交设计草图并说明结构 1星:画出基础草图2星:标注核心部件3星:说明材料选择与防水原理拓展作业 撰写报告分析智能手机的利与弊,提出“减少依赖”的创新方案 1星:指出1利1弊2星:提出1项改进3星:设计“专注模式”功能原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