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二 物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选题(本题共 7 小题,每题 2 分,共 14 分)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B C A B D A C二.作图题(本题共 2 小题,每题 2 分,共 4 分)8. 图 1(给分建议): 8. 图 2(给分建议):画出重力 0.5,标出大小 0.5; 画出阻力臂 l2 0.5,垂直符号 0.5;画出浮力 0.5,标出大小 0.5; 画出最小动力 F1 0.5,垂直符号 0.5;共 2 分。 共 2 分。三、实验填空题(共 6 题,每空 1 分,共 23 分)9. 0 (用)滚动代替滑动 (或“变滑动为滚动”)10. 漂浮 = < =11. 密度 3.8 105大于12. (1) 匀速直线 (错字、漏字均不得分)(2) A(3) 无关(4) 不需要 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QQABBQMlwwiQkBRACA7bQUEYCAsQsIGTLQoGQQAYqAxCiQFABCA=}#}13. (1) 钢球(2) 转换法 (错字不得分)(3) 甲、丙(4) 不能(5) 没有控制物体(或钢球)的速度相同(写成高度不给分)14. (1) 是(2) 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值(或“方便测量力臂”,或“便于读出力臂”都给分。)(3) (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 F1l1 = F2l2)注:因第(3)小题中已经有“当杠杆平衡时”的表述,因此这几个字可写可不写。(4) 可以探究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侧时的平衡条件,或可以探究力臂不在杠杆上时的平衡条件,或可以探究动力和阻力不在竖直方向上时的平衡条件,或使杠杆平衡条件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普适性)。(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四、计算题(共 2 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15. (1) 5×104 Pa(2) 7.5×107 N(3) 1.5×108 J解析: (1) P = 水 gh = 1.0×103 kg/m3×10 N/kg×5 m = 5×104 Pa (2 分)(其中,写出公式 1 分,代入物理数据 0.5 分,计算结果 0.5 分,共 2 分)(2) F 浮=G 排= m 排 g = 7.5×106 kg×10 N/kg = 7.5×107 N (2 分)(其中,写出公式 1 分,代入物理数据 0.5 分,计算结果 0.5 分,共 2 分)(3) 西宁舰满载时:m 总 = m 排 = 7.5×106 kgG 总= m 总 g = 7.5×106 kg×10 N/kg = 7.5×107 N (1 分)或直接写成:漂浮时,G 总 = F 浮= 7.5×107 N由题意知:f = 0.01 G 总 = 0.01×7.5×107 N = 7.5×105 N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 F 牵 = f = 7.5×105 N (1 分)以下两种方法任选其一即可。方法一:s = vt = 20 m/s×10 s = 200 m (1 分){#{QQABBQMlwwiQkBRACA7bQUEYCAsQsIGTLQoGQQAYqAxCiQFABCA=}#}W 牵 = F 牵 s = 7.5×105 N×200 m = 1.5×108 J (1 分)方法二:(给分同上) P = = = F 牵 v = 7.5×105 N×20 m/s = 1.5×107 W W 牵 = Pt = 1.5×107 W×10 s = 1.5×108 J16. (1) 2400 J (或 2.4×103 J)(2) 150 W(3) 80%解析:(1) W 有 = Gh = mgh = 80 kg×10 N/kg×3 m = 2400 J (2 分)(其中,写出公式 1 分,代入物理数据 0.5 分,计算结果 0.5 分,共 2 分。若分两步写则每步各 1 分)(2) 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 2,拉力做功为W 总 = Fs = F×2h = 500 N×2×3 m = 3000 J (2 分)(给分规则同上)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3000 P = = = 150 W (2 分) 20 有 2400 (3)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 = ×100% = ×100% = 80% (2 分) 总 3000 五、综合分析题(共 2 题,每空 1 分,共 13 分)17. 【工作原理】(1) 漂浮 (写“平衡”不给分)【项目制作】(2)在小筒内放入适当的重物 (或在小筒内放入合适的配重,或在小筒底部缠绕适量的金属丝,答案合理即可。)(3) 1 5(4) 500(5) 均匀【项目迭代】 (6)减小小筒的横截面积 (或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18. (1)质量 (2)C (3)存在(4)失重 不变(5) 6.67×1024{#{QQABBQMlwwiQkBRACA7bQUEYCAsQsIGTLQoGQQAYqAxCiQFABCA=}#}图1图2三、实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23分)9.如图3(甲)所示,两位同学用20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500N的木箱,没有推动,此时木箱受到的合力为N;在木箱的底部垫上几根圆木后,便能轻松地推动木箱了,如图3(乙)所示,这是通过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甲图3主题四:物理与社会发展10.密度计是利用(选填“漂浮”或“悬浮”)原理来测量的仪器,如图4,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液体里均静止不动,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E,两种液体的密度P仰_P,密度计排开两种液体的重力G甲G2。(选填“>”、“<"或“=")图4初二物理第3页共8页1l.2025年2月27日,Xiaomi SU7 ultra正式上市,如图S所示。该车为追求极致的轻量化,许多部件采用了碳纤维制造,将车重降低到1.9吨。碳纤维制造部件可减轻重量,说明碳纤维材料的小:若该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m2,则它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a。车的尾部设计“导流板”的形状是上平下凸,高速行驶时,气流对导流板上表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对导流板下表面的压强,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g=10N/kg)图5主题五:物理探究与实验12.如图6(甲)所示,是小聪和小明一起“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情景,对“滑动摩擦力大小是与压力有关,还是与重力有关?”这一问题,小聪和小明设计了如图6(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乙丙图6(1)把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2)实验步骤乙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wfA.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B.木块的重力(3)对比甲、乙两步骤,发现步骤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可以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填“有关”或“无关”)。(4)解决了疑问之后,他们没有停止思考。结合对实验过程的反思,决定把装置改成图6(丙),此装置(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块下方的长木板。实验过程中发现气球挂得越多,测力计示数稳定后示数越小,说明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初二物理第4页共8页13.小强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时,用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钢球做了如图7(甲、乙、丙)所示的实验,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的位置。1.5hnnnnnnmnm分丙图7(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填“木块”“钢球”或“斜面”)的动能。(2)实验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推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动能的大小,物理学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3)比较两图可得:速度相同时,钢球质量越大,动能越大。(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5)同桌小宁根据乙、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而小强认为小宁的判断依据不正确,理由是:d14.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问题。四图8实验序号动力F(N)动力臂l(cm)阻力F(N)阻力臂l,(cm)12153102410P533115(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8所示。此时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2)在调节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主要是(3)某小组的同学采用两边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当杠杆平衡时,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通过对表格中数据分析归纳,得到的结论是初二物理第5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 初二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pdf 深圳罗湖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