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年级 四年级下册单元名称 第4单元《植物的生长》单元主题 生命的律动——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课时安排 4课时一、单元主题生命的律动——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围绕植物生命周期、环境适应性及人类活动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生长规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与生态责任意识二、单元情景“校园植物研究所”科研任务学生化身“植物研究员”,接受三项任务:1.任务一:种植观察员(对应第13课)——种植辣椒,记录生命周期。2.任务二:环境侦探(对应第14课)——探究莲、仙人掌等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3.任务三:乡土调查员(对应第15课)——调查家乡植物资源,设计保护方案。 最终形成《植物生长科学报告》,举办“植物博览会”展示成果。三、课标分析《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9.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8.1植物通过多种方式繁殖9.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①描述植物生命周期阶段;②举例说明植物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③设计调查方案,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四、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种辣椒》《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调查家乡植物》这3课。第13课《种辣椒》 以种植辣椒为实践载体,引导学生观察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生命周期。 重点探究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水、阳光、空气、温度),并通过制定观察计划、记录生长过程,培养中长期科学观察能力。 渗透“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的核心概念。第14课《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通过对比莲、仙人掌等植物在不同环境(水生、沙漠)中的形态特征(如莲叶蜡质层、仙人掌刺状叶),分析植物结构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植物通过适应环境维持生存”的科学观念,并拓展到生态保护意识。第15课《调查家乡植物》 组织实地调查活动,分类记录家乡常见植物(如观赏植物、经济作物),分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单元以“植物生命过程—环境适应性—人类互动”为线索,形成递进式探究链条:1.纵向递进:从个体生长规律(《种辣椒》)→环境适应性(《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社会应用(《调查家乡植物》)。2.横向关联:三课均围绕“结构与功能”“稳态与调节”跨学科概念展开,如辣椒生长需求(生命系统层次)、莲的呼吸孔(结构与功能)、经济作物分类(技术与社会)。五、教学目标科学观念 ①描述植物生命周期阶段;②解释植物结构与环境适应的关系(如莲叶通气组织)。科学思维 ①通过对比实验归纳生长条件的影响;②运用数据分析植物分布规律。探究实践 ①设计辣椒种植观察计划;②制作“莲藕适应性”模型;③用图表统计家乡植物种类。态度责任 ①形成长期观察的科学态度;②提出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六、学情分析1.年龄特点: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具象思维为主,对动手实验兴趣浓厚,但持续记录能力较弱。2.认知基础:已掌握种子萌发条件(三年级),但对植物全周期生长及环境适应性缺乏系统认知。3.学习难点:理解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如莲藕气孔作用),自主设计调查方案。七、学习活动设计第13课《种辣椒》 1.生命日记2.生长密码 ①制订种植计划;②记录生长阶段特征。 ①制作《生长记录册》(美术+语文);②测量茎高变化(数学折线图)。第14课《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1.生存挑战赛2.结构解密 ①对比水/旱生植物结构差异;②解释适应性特征。 ①解剖莲藕观察气孔(实验探究);②设计“沙漠植物”生存海报(美术+工程)。第15课《调查家乡植物》 1.乡土侦察兵2.保护行动派 ①设计调查路线及工具;②提出植物保护倡议。 ①绘制社区植物地图(地理+信息技术);②撰写《植物保护提案》(语文+德育)。八、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发布“研究所任务卡”(如“破解莲藕通气秘密”),引导探究方向。2.实验探究法:对比实验:设置光照/水分变量组,观察辣椒生长差异。3.项目式学习:“家乡植物名片”设计:整合调查数据制作图文展板。九、学习方法1.五感观察法:触摸仙人掌蜡质层、嗅闻莲藕断面的通气组织,直观理解适应性。2.合作学习:小组分工:记录员(数据)、观察员(现象)、汇报员(结论)。3.迁移应用:将辣椒种植经验迁移至家庭盆栽养护(如番茄)。十、评价策略(一)总体评价 1.过程性评价(60%):观察记录完整性、实验操作规范性。 2.终结性评价(40%):《植物生长报告》科学性、展览创意性。(二)分活动评价表活动1:种辣椒 观察记录 能记录辣椒生长的基本阶段(如发芽、长叶)。 能记录生长环境(光照、浇水)对辣椒的影响。 能分析数据并总结辣椒生长的规律。实验操作 能按步骤完成种植,但需教师指导。 能独立完成种植,并调整浇水/光照量。 能设计对比实验(如向阳vs背阴)。合作交流 参与小组讨论,但发言较少。 主动分享观察发现,提出简单问题。 能组织小组汇报,解答他人疑问。活动2:莲的适应 观察分析 能描述莲叶、藕的外部特征。 能解释莲叶蜡质层或藕孔的作用。 能对比莲与陆生植物的适应差异。科学推理 能说出“莲适合水中生长”的结论。 能用实验证据(如浮力测试)支持结论。 能设计实验验证莲的呼吸方式。活动3:仙人掌探究 资料整理 收集1-2条仙人掌特点的资料。 整理仙人掌与沙漠环境的关系。 制作图文结合的《沙漠植物图鉴》。模型制作 制作简易仙人掌模型(如黏土)。 模型能体现刺状叶/储水茎特征。 模型附带功能说明(如减少蒸腾)。活动4:家乡植物调查 调查计划 列出3种家乡植物名称。 制定包含时间、地点的调查表。 设计保护濒危植物的行动方案。社会责任 知道植物对人类有用途。 提出1条保护植物的建议。 发起班级“护绿小分队”实践活动。十一、作业设计活动1:种辣椒基础作业(画生长图) ★:画出3个生长阶段,标注简单。★★:画出5个阶段,标注器官名称。★★★:添加环境因素(如“雨天停止生长”)。提升作业(对比实验报告) ★:记录两组辣椒的高度差异。★★:分析光照/水量对生长速度的影响。★★★:提出优化种植的建议。拓展作业(生长档案) ★:档案含照片和文字记录。★★:档案含折线图分析生长趋势。★★★:档案附科学日记(如“意外发现虫害”)。活动2:莲的适应基础作业(莲结构标注) ★:标出莲叶、藕、莲子。★★:标注功能(如“莲叶防水”)。★★★:用箭头表示水分/气体运输路径。提升作业(实验设计) ★:设计“莲叶排水”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改进实验(如对比不同叶片角度)。拓展作业(适应性海报) ★:展示1种水生植物图片。★★:对比2种水生植物的适应特点。★★★:设计“水下植物园”创意方案。活动3:仙人掌探究基础作业 (仙人掌素描) ★:画出基本形态。★★:标注刺、茎等结构。★★★:用颜色区分储水组织。提升作业 (生存指南) ★:列出2条仙人掌耐旱原因。★★:模拟“沙漠暴雨”对仙人掌的影响。★★★:编写《仙人掌救援手册》(如腐烂处理)。拓展作业 (对比研究) ★:比较仙人掌与芦荟的异同。★★:分析多肉植物家庭养护误区。★★★:提出“沙漠绿化”的可行性方案。活动4:家乡植物调查基础作业(植物名录) ★:列出5种本地植物名称。★★:标注1种经济作物用途。★★★:按用途分类(药用/食用/观赏)。提升作业(保护倡议) ★:写出1条保护标语。★★:设计保护宣传单(图文结合)。★★★:策划校园“植物认养”活动。拓展作业(生态报告) ★:描述1种濒危植物现状。★★:分析人类活动对植物的影响。★★★:撰写《家乡生态修复提案》。评价说明:1.评价层级:★(达标)、★★(良好)、★★★(优秀),对应课程标准中的“合格→良好→典范”水平。2.差异化设计:基础作业聚焦知识掌握,提升作业强调分析应用,拓展作业鼓励创新实践。3.跨学科融合:作业中融入美术(绘图)、语文(报告)、数学(数据统计)等学科能力要求。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