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显微镜的使用 课件 (共41张PPT) 冀少版(2024) 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 显微镜的使用 课件 (共41张PPT) 冀少版(2024) 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一章 细胞
第一节 显微镜的使用
学习目标
1、识别显微镜的各主要部件和作用(重难点)
2、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想一想
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呢?
显微镜
12、镜臂
连接,握镜作用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3、镜柱
支撑镜身
14、镜座
稳定镜身
2、镜筒
1、目镜
连接目镜与物镜,
让光线通过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放大物像作用
3、转换器
转换物镜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4、物镜
放大物像作用
5、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6、通光孔
让光线通过
7、压片夹
固定玻片标本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8、遮光器
调节光线强弱作用
通过调节光圈来调节光线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光圈
9、反光镜
反射光线
调节光线强弱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平面镜:反射光线
凹面镜:增强光线
10、粗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
大范围调节镜筒高度
调节焦距
找到物像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顺时针旋转镜筒下降
逆时针旋转镜筒上升
顺降逆升
11、细准焦螺旋
细微调节镜筒高度
调节焦距
物像清晰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结构及作用:
1. 具有放大物像功能的结构是:
2. 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3. 可以调整焦距的结构是:
目镜和物镜
反光镜和遮光器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可以快速找到物像
可以使清晰的物像
显微镜
镜座
镜柱
载物台
镜臂
通光孔
压片夹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镜筒
目镜
物镜
遮光器
反光镜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0X 16X 20X
目镜长度_____
放大倍数_____
物镜长度_____放大倍数_____
越短
越大
越短
越小
反比
正比
物镜
目镜
10×

放大倍数
10×
16 ×
40×
请你算一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整体放大倍数
50×
100×
160×
200×
400×
640×
放大物像
调节光线
调节焦距
目镜:成反比
物镜:成正比
遮光器:强 小

反光镜: 暗 大

粗准焦螺旋:大范围调节,找到物像
细准焦螺旋:小范围调节,清晰物像
当堂练习
1、下列显微镜结构中,与调节光线的强弱有关的结构是( )
A.物镜 B.目镜
C.反光镜 D.粗准焦螺旋
2、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时,转动下列哪个结构,能大范围地升降镜筒( )
A.转换器 B.遮光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C
C
当堂练习
4、在下列镜头的组合中,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目镜5×,物镜5×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10× D.目镜10×,物镜15×
D
当堂练习
B
如果在目镜为"5x"、物镜为"10x"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是十字型的17个细胞,那么在物镜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x,视眼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
A.3个 B.5个
C.7个 D.9个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哪些步骤?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安放装片
4、调整焦距
5、观察
6、收放
1、取镜和安放
取镜: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安放:
放置实验台偏左距边缘10cm处或一拳(轻放、放稳)
右握左托偏左放
2、对光(三转)
转换器 转换低倍物镜
遮光器 转换最大光圈
反光镜 转动反光镜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
(①转动顺序:自上而下,②左眼注视目镜)
获得均匀白亮/明亮的视野
光路路线
3、安放装片
把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紧,使标本对准通光孔中心。
4、调整焦距(三转)
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距离2-3cm)眼睛注视物镜(避免压坏玻片)。
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眼睛看目镜,直至看到模糊的像。
转动细准焦螺旋,眼睛看目镜,直至看到清晰的像。
5、观察
移动破片,将“上”字移到视野中央,进行观察
6、收放
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用擦镜纸擦镜头;
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呈外“八” 字,下降镜筒至最低,转动遮光器使其遮住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呈竖直方向,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哪些步骤?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安放装片
4、调整焦距
5、观察
6、收放
一提,三转(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
标本正对通光孔
上升时先粗后细
一提;三转(转换器,粗准焦螺旋,反光镜)
边降边看
想一想并讨论:
1.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出现污点,如何判断污点位置。
2.字母e在显微镜里观察到的物像是怎样的?找出显微镜成像的规律。
3.若字母在显微镜视野左下方,要想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心,如何移动装片?
4.用低倍镜观察完之后换用高倍镜,观察视野亮度如何变化?
5.低倍镜内物像数量多还是高倍镜内多?
想一想并讨论:
1.判断污点的方法:移动物镜、目镜、玻片标本中的任一处,若污点跟着移动,则在该处。
2.e在显微镜里观察到的物像是 ,显微镜里显示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翻转)。
3.若字母在显微镜视野左下方,要想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心,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心
物象在哪往哪移
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放大倍数越小,物像越小,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放大倍数、细胞数目与视野明暗关系
4.高倍镜视野变暗
5.低倍镜内物像数量多。
三、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镊子:夹取工具
胶头滴管: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烧杯:可用于加热配制溶液/转移液体。
解剖针:解剖器具
滴瓶:可用来盛放少量实验试剂。
三脚架和石棉网:使器具均匀缓慢受热,防止器具破裂。
放大镜:放大物像
刀片:切割实验材料。
培养皿:盛放培养液或培养基,进行细胞或组织培养。
酒精灯:加热工具
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
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加热工具
1、酒精量:1/4-2/3
3、外焰加热
2、火柴点燃,不能对火
4、灯盖熄灭,不能吹
三脚架和石棉网的使用方法
使器具均匀缓慢受热,防止器具破裂。
试管夹的使用方法
1、从试管底部套入。
2、夹在距试管口1/3处。
使用注意
1、在生物实验室我们经常使用酒精灯加热,那么灭火是要注意安全。酒精灯的酒精不能少于1/4,也不能超过容积2/3。
2、试管夹的使用:使用过程中试管夹要夹在距试管口的1/3处或者中上部。
3、刀片、镊子、解剖针等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4、载玻片、盖玻片易碎,使用过程中轻拿轻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