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年级 六年级下册单元名称 第5单元《浩瀚宇宙》单元主题 宇宙探索家——解密星空奥秘课时安排 4课时一、单元主题“宇宙探索家——解密星空奥秘”以太阳系、星座、宇宙探索为核心,引导学生建立宇宙系统观,培养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能力。二、单元情境“中国航天局少年宇航员训练计划”学生化身“少年宇航员”,完成三项任务:1.任务一:太阳系模型工程师(制作太阳系模型)2.任务二:星座观测员(识别四季星座并设计星座仪)3.任务三:深空探测设计师(设计火星探测方案)最终举办“宇宙探索成果展”,展示学习成果。三、课标分析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9.宇宙中的地球 核心概念13.工程设计与物化(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学习内容 9.5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学段目标(5~6年级) ①描述太阳系组成;②识别北斗七星等星座;③了解人类太空探索历程; ④设计并制作太阳系模型,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四、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太阳系》《神秘星空》《探索宇宙》三课,以宇宙尺度为线索,引导学生从近地天体逐步拓展至深空探索,建立对宇宙的系统认知。第17课《太阳系》通过模型制作与数据分析,探究太阳系结构(八大行星排列、相对大小与距离),理解恒星、行星、卫星的区别。制作比例太阳系模型,对比行星特征(如地球的宜居性、木星的巨行星属性),结合数学计算深化空间概念。第18课《神秘星空》聚焦银河系构成(恒星、星云、星团)及星座文化,学习利用北极星定位、识别夏季星座(如天琴座织女星、天鹰座牛郎星)。使用星图软件(如Stellarium)模拟四季星空,分析星座划分的科学与文化意义,辨析天文现象与占星术的区别。第19课《探索宇宙》梳理了人类太空探索历程(从伽利略望远镜到中国空间站),探讨航天技术(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对科学认知与社会发展的影响。设计“太空探索时间轴”,分析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采样)与深空探测(天问一号)的科技突破,反思太空探索的挑战与价值。三课呈现“由近及远、由认知到实践”的递进结构:1.知识层级:太阳系(行星尺度)→ 银河系(恒星尺度)→ 宇宙探索(技术应用)。2.能力进阶:模型建构(《太阳系》)→ 观测分析(《神秘星空》)→ 工程思维(《探索宇宙》)。3.核心素养:贯穿“科学观念-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如通过星座观测强化实证精神,通过航天史感悟科技创新。4.关系解读:(1)纵向递进:从具体天体模型(《太阳系》)到宏观星系观测(《神秘星空》),最终升华至技术驱动的宇宙探索(《探索宇宙》)。(2)横向整合:每课融合跨学科元素(数学比例计算、传统文化中的星座神话、工程伦理),呼应青岛版教材“科学-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编写理念。五、教学目标科学观念 描述太阳系结构、星座运动规律及航天技术原理。科学思维 1.运用模型推理行星运动规律;2.对比分析星座变化特征。探究实践 1.制作太阳系模型;2.使用星图软件观测星座;设计探测方案态度责任 1.感受中国航天精神;2.树立宇宙探索的科学志向。六、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已学习地球自转/公转(五年级),但对宇宙尺度缺乏直观认知。2.学习难点:抽象理解天体运动规律;跨学科整合地理、物理知识。3.兴趣点:航天工程、星座神话、动手制作模型。七、学习活动设计1.太阳系 太阳系模型工程师 探究行星运动规律 数学(计算行星轨道比例);美术(绘制行星特征卡)2.神秘星空 四季星座观测员 识别北斗七星及季节变化 信息技术(Stellarium软件模拟);语文(撰写星座神话故事)3.探索宇宙 火星探测设计师 设计探测车解决科学问题 工程(设计图+材料制作);社会(分析中国探月工程意义)八、教学方法1.项目驱动法:以“火星探测车设计”为终任务,分阶段完成资料搜集→方案设计→模型测试。2.模拟实验法:用三球仪模拟日地月运动;用LED灯+黑布模拟星座观测。3.争议讨论法:辩论“载人航天的必要性”,培养批判性思维。九、学习方法1.合作探究:小组分工制作太阳系模型(材料组、数据组、组装组)。2.思维可视化:用双气泡图对比行星与恒星特征。3.迁移应用:将星座运动规律迁移到野外方向辨别实践。十、评价策略(一)单元总体评价 过程性评价(70%):实验记录单(30%)、模型作品(30%)、课堂表现(10%) 终结性评价(30%):宇宙探索成果展答辩(二)活动评价表活动1:太阳系模型制作(第17课)(★,★★,★★★)模型准确性 ★行星位置基本正确★★行星顺序和相对大小合理★★★标注行星特征(如光环、颜色)合作表现 ★参与小组分工★★主动承担任务并协助他人★★★组织协调小组高效完成科学表达 ★能说出1-2个行星特点★★解释行星公转规律★★分析行星环境与地球差异活动2:银河系探索(第18课)(★,★★,★★★)资料处理能力 ★收集1-2种星系图片★★对比螺旋星系与椭圆星系差异★★★分析银河系结构对太阳系的影响空间思维 ★理解光年概念★★用比例尺模拟太阳系位置★★★解释银河系运动规律文化联结 ★复述1个星座故事★★对比中西星座命名差异★★★批判分析星座运势科学性活动3:航天发展史(第19课)(★,★★,★★★)时间线梳理 ★列出3个航天里程碑事件★★排序人类太空探索阶段★★★分析技术突破与社会需求关联批判性思维 ★识别1项航天风险★★对比载人/无人探测优劣★★★论证深空探测伦理问题国家认同 ★说出中国1项航天成就★★对比中外火星探测技术★★★设计未来中国深空计划分层作业设计活动1:太阳系模型制作基础作业(行星档案卡) 制作行星信息卡(名称、位置、特征) ★ 完成3张卡片★★ 5张卡片含科学数据★★★ 8张卡片+对比分析提升作业(模型优化) 改进模型(如添加卫星/小行星带) ★ 添加1个新元素★★ 2个元素+功能说明★★★ 3个元素+科学依据拓展作业(外星家园) 设计宜居外星基地方案 ★ 描述1种生存条件★★ 解决2大生存挑战★★★ 完整生态系统设计活动2:银河系探索基础作业(星座连线) 绘制夏季大三角星座图 ★ 标出3颗主星位置★★ 添加星座神话故事★★★ 分析恒星生命周期提升作业(光年计算) 计算地球到比邻星所需时间 ★ 列出光年公式★★ 正确计算单程时间★★★ 对比不同飞船速度差异拓展作业(宇宙文明) 撰写地外文明探索倡议书 ★ 提出1条探索理由★★ 2条理由+风险评估★★★ 完整方案(目标/方法/伦理)活动3:航天发展史基础作业(航天大事记) 制作中国航天时间轴(2003-2023) ★ 列出3件大事★★ 5件含图文说明★★★ 10件+技术突破分析提升作业(探测器对比) 对比天问一号与毅力号火星车 ★ 找出1项差异★★ 3项差异+原因分析★★★ 5项差异+技术路线图拓展作业(未来太空城) 设计2050月球基地概念图 ★ 标注1个功能区★★ 3个功能区+能源方案★★★ 完整生态循环系统作业分层设计评价说明1.基础作业:聚焦知识记忆与复现,达标要求为正确率≥80%2.提升作业:强调知识迁移应用,需包含数据分析或对比论证3.拓展作业:鼓励创新思维,评价侧重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此设计符合2022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要求,同时通过分层任务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