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浙教版)八年级上2.1 力第2章“第4课时”力与空间探索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学习目标科学观念: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掌握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垂线的应用;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科学思维:理解重力三要素的具体表示方式,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探究实践: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通过观察法等进行总结实验现象的相关规律,学习知识迁移法、转换法的应用、实验探究法等能力;态度责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知识巩固1、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2、力的单位是 ,符号 ;3、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 ;4、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都属于 力;5、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牛顿 N弹簧测力计(弹簧秤)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也越长弹水为什么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很显然,这是因为水受到方向朝下的力的作用。生活中,你可以随处发现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地球对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的作用。探究新知一、重力1、重力:(1)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作重力;(2)重力的符号:G(3)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4)重力的单位:牛顿(N)(5)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2、地球上物体都有重力:地球对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的作用,所以地球上的物体都有重力。成熟的苹果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作用,会从树上落到地面。请再举几个例子来证明重力的存在。讨论交流①物体落地:当我们抛出一个球或者一本书,它们最终都会落到地上。这是因为地球的重力在对这些物体施加向下的拉力;②骑自行车时遇到下坡路:即使不蹬自行车,车辆还能继续滑行,这是因为重力的作用;③石块从高处到低处的滚动、滑落、崩塌:这也是重力作用的结果;④羽毛球的下端做得重一些:这是利用降低重心使球在下落过程中保护羽毛;⑤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轨迹是竖直向下的;⑥水往低处流:无论我们如何摆放容器,水总是会流向最低的地方。这是因为重力使得水分子之间产生压力差,导致水从高处流向低处;⑦体重测量:当我们站在秤上,秤显示的重量就是我们的身体受到地球重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⑧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通过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从而证明重力的存在;等。探索活动1)如图 2.1-17,将装有染色水的水槽放在铁架台底座上,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让小球浸入水中。待小球静止时,观察细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并在图上画出这个夹角。2)再把铁架台倾斜一定的角度,待小球静止时,观察细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并在图上画出这个夹角。3)根据实验现象确认重力的方向。水平线重力作用线总是与水平面成90°角度,即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视频:视频辅助教学:重力的方向(点击图片播放)探究新知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重力的方向总是不变的。(注意不是垂直向下)4、重力方向的应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特征在生活和生产中有重要应用。例如,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重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GGGG质量不同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并不相同。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找出两者之间大小的关系。如图2.1-20,重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质量是已知的,实验中可以选取钩码为被测物体。1)每小组准备 1个弹簧测力计、4个质量均为100 g的钩码。探索活动探究新知2)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1~4个钩码受到的重力,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中。3)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上描点,连接这些点,看看重力和质量有什么关系。0.110.30.221030.44101010.0.1 0.2 0.3 0.454321...重力与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定值。探究新知二、重力大小1、重力的测量:重力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或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2、重力的大小:实验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 9.8N/kg。用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注:通常情况下,g常取10N/kg。探究新知3、G=mg的应用举例:(1)根据质量求重力:例题1、一块质量为 0.2 kg 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解 :由 G = mg 可知,木块受到的重力 :G 木= m 木 g = 0.2 kg×9.8 N/ kg = 19.6 N答:木块的重力为19.6N。探究新知(2)根据重力,求质量:例题2、一个人受到的重力是 490 N,他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解 :由 G = mg 可得,m= ;Ggm = = 490N/ 9.8N/kg = 50kgGg答:这个人的质量为50kg。探究新知(3)重力的图示:例题3、有一个质量为0.5kg的球,画出重力的图示。2.5NG球=m球g=0.5kg×10N/kg=5N.G=5N课堂练习1、如图是小明在双休日时去公园玩过山车的情景。下列关于此过程中小明自身重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小变化,方向不变B.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大小和方向都变化D.方向变化,大小不变B课堂练习2、小科利用量角器、重锤和细线自制水平仪,放置于桌面上(如图),则该桌面( )A.左面低,右面高B.左面高,右面低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B课堂练习3、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A.成熟的苹果不会落向地面B.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C.用力将鸡蛋扔在地上,鸡蛋不破D.飞扬的灰尘永远留在空中C课堂练习4、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B.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C.小亮处理数据,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初步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D.小明处理数据,画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如图),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A课堂练习5、小金同学想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质量秤”。他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的物块的重力,所得数据记录于表中。(g取10N/kg)(1)小金改装的原理是m= (填公式);(2)利用该“质量秤”可测得最大物体质量为 g;(3)已知月球上的g约为地球上的1/6,若把如图弹簧测力计移至月球表面,称量同一物体时指针的示数将 (选填字母)。A.变大 B.变小 C.不变G/g500B课堂总结2.1 力(4)……重力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3、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表达式:G=mgg= 9.8 N/kg,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粗略计算时g =10 N/kg。分层作业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复习“2.1 力”全部相关内容。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24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上§2.1 力(4) 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重力; 2、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3、掌握重力的方向; 4、知道重垂线的应用;5、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重力1、物体由于 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号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重力的作用点位于 物体上;3、重力的方向总是 ;(1)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其重力的方向 ;(2)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时,其重力的方向 ;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 可用于检测墙体是否竖直,等。知识点2、重力的大小1、重力大小可用 进行测量;重力的单位是 ;2只鸡蛋的重力约为 ;2、重力的大小与 有关: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比;3、重力的计算公式: ,其中g= ,表示地球上的物体, ;4、重力的大小除了与质量有关,还跟物体所在的 和 有关。二、例题讲解例题1、如图是小明在双休日时去公园玩过山车的情景。下列关于此过程中小明自身重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B.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D.方向变化,大小不变(例题1图) (例题2图)例题2、小科利用量角器、重锤和细线自制水平仪,放置于桌面上(如图),则该桌面( )A.左面低,右面高 B.左面高,右面低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例题3、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A.成熟的苹果不会落向地面 B.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C.用力将鸡蛋扔在地上,鸡蛋不破D.飞扬的灰尘永远留在空中例题4、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B.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C.小亮处理数据,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初步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D.小明处理数据,画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如图),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例题5、小金同学想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质量秤”。他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的物块的重力,所得数据记录于表中。(g取10N/kg)(1)小金改装的原理是m= (填公式);(2)利用该“质量秤”可测得最大物体质量为 g;(3)已知月球上的g约为地球上的1/6,若把如图弹簧测力计移至月球表面,称量同一物体时指针的示数将 (选填字母)。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三、课后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附近的物体均受重力的作用 B. 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重力的作用C. 正在上升的氢气球不受重力作用 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2、小明对身边一些物体所受重力的估测,其中正确的是 ( )A. 一本物理书所受的重力大约是40 N B. 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大约是0.5 NC. 一枚大头针所受的重力大约是0.1 N D. 餐桌所受的重力大约是8 N3、飞船在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甲航天员在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另一乙航天员站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A.甲乙测量结果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B.甲乙都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C.甲测量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乙的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D.甲测不出物体的质量,乙测得的质量和地球上一样4、下列关于g=10 N/k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kg=10 N B.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受重力的10倍B.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受重力的10倍C. 质量是10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 ND. 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 N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足球的重心在球心B. 宇航员杨利伟从地面到太空质量不变,其所受重力也不变C. 砌墙时用铅垂线确定方向科用的是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 跳水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越落越快,主要是因为受到重力6、如右图所示,支杆OB固定在板BC上,小球A用细绳悬挂在杆端O处,用此装置可研究重力的方向。现从图示位置将板缓慢放平,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虚线与BC垂直)之间的夹角α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7、在空间站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如空间站中的航天员感觉不到任何重力的存在),会产生一些与地球上不同的有趣的实验现象。如图是在天宫空间站中航天员把乒乓球压入水中静止后放手,一段时间后再慢慢倒转杯子。以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乒乓球将保持静止 B.乒乓球上浮或下沉C.杯中的水面只会保持水平 D.杯中的水和乒乓球将会流出8、如图为正在太空中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在完全失重的中国空间站的实验舱里,无法完成的是(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B.让笔记本悬浮在空中C.用重垂线校正物体是否竖直放置 D.用握力棒锻炼臂力9、飞船在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甲航天员在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另一乙航天员站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A.甲乙测量结果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B.甲乙都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C.甲测量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乙的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D.甲测不出物体的质量,乙测得的质量和地球上一样10、月球对其表画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11、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其中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小明先将一个正常的铁制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丁所示的示数,再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 样的力F0(F0>1N)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乙图读数为F0-1N,丙图读数为1N B.乙图读数为F0+1N,丙图读数为F0-1N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1N D.乙图读数为F0-1N,丙图读数为F0(第11题图) (第12题图)12、小李同学为了研究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他提着用细线吊着的物体从A处走到B处,再从B处走到C处,如图所示。该现象表明:___________。当小李松手之后,物体就会落下,这又表明:___________。13、小明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质量/千克 重力/牛 比值( )/(牛·千克-1) 比值平均值/牛·千克-1)0.10 0.99 9.90.20 1.960.30 2.91 9.7(1)在实验探究中,需要的主要测量工具是 和 。(2)将上表空白处补充完整。(3)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14、在研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用最大刻度值是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测得如下数据: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600弹簧测力计示数G/N 0..98 1..96 2..94 3.92 4..90 无示数(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g=9..8N/kg,意思是( )A.在地球上9.8N接近1kgB.重1N的物体质量为9.8kgC.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D.1kg刚好是9.8N(2)用弹簧测力计能测出物体的重力,以下知识没有应用到的是( )A.二力平衡的条件B.物体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C.弹簧的伸长量跟其所受的拉力的关系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15、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楚老师给不同小组提供了相同规格及标度相同的透明坐标纸(如图甲所示),随机提供绿豆、红豆或黄豆一包(每组只有一种豆类),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测得多组重力与质量的实验数据。(1)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成G-m的图像;发现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 ;(2)有小组提出可以将绿豆和黄豆两组数据的透明坐标纸进行重叠后,观察绘制的图像,图线可能是图乙中 ,以此判断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已知ρ绿豆﹥ρ黄豆)(3)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老师提出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测量液体的密度秤,具体操作如下: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为1N,装满水后总重力为3N,再装满另一液体时示数为4N,则液体密度为 kg/m3;(4)小唐做“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他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然后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弹簧下端,测出弹簧的长度为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作出的F-x图像是 并加以说明(其他操作都正确): 。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1、 地球的吸引 G 2、地球 受力3、 竖直向下 (1) 不改变 (2) 不改变 4、 重垂线知识点2、1、 弹簧测力计 牛顿 1N 2、 质量 正3、 G=mg 9.8N/kg 质量为1kg时受到的重力是9.8N;4、 纬度 高度二、例题讲解:例题1、B解析: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G=mg可知,物体的质量不变,则物体的重力不变,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B符合题意。例题2、B解析:当地面水平时,水平仪上的细线会对准量角器中间的刻度。当地面不水平时,细线偏向哪侧,说明哪侧更低一些。根据图片可知,细线偏向中线的右侧,即左侧高右侧低,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B符合题意。例题3、C解析:因为物体受到重力,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成熟的苹果落向地面,茶杯里的水能倒入嘴里,飞扬的灰尘会落到地面。如果没有重力,那么这些现象就不会发生,故A、B、D正确不合题意;无论鸡蛋是否受到重力,我们用力将鸡蛋扔在地上,鸡蛋都会撞破,故C错误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例题4、A解析:A.本实验中,并没有求比值的平均值,而是通过比值的大小寻找重力和质量的数量关系,故A错误符合题意;B.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上小,但是物体仍然有重力,所以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故B正确不合题意;C.小亮处理数据,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发现它们的比值都相等,因此初步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C正确不合题意;D.小明处理数据,画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如图),因为二者的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所有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只有A符合题意。例题5、(1)G/g (2)500 (3)B解析:(1)小金改装的原理是m=G/g;(2)根据图片可知,测力计的最大示数为5N,则最大物体质量为:; (3)将同一物体拿到月球上质量保持不变,月球上的g为地球上的1/6,根据G=mg可知,月球上测力计的示数是地球上示数的1/6,故B符合题意。三、课后练习:1、A 2、A 3、D 4、B 5、B 6、A 7、A 8、C9、D 10、B 11、D1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3、(1)弹簧测力计;天平 (2)9.8;9.8 (3)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定值14、(1)C (2)B15、(1)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C(3)1.5×103 (4)B,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也会使弹簧伸长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上科学§2.1力教学设计课题 2.1力(4)……重力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教材分析 力是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正确理解力的概念是学好初中科学的基础。本节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力及其作用效果、力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图示、力的测量、重力。对力的学习,也必将加深对运动的理解,同时对力的理解也将为后续压力、浮力等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拟用4课时完成教学。本节课为第4课时,主要介绍重力。重力是初中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前学生已有力及力的三要素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重力是进一步深化和延伸,从知识上看,重力在力学学习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后续受力分析等内容的基础;从思想方法上看,重力与人类生活结合相当紧密,所以掌握好重力的相关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掌握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垂线的应用;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科学思维: 理解重力三要素的具体表示方式,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探究实践: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通过观察法等进行总结实验现象的相关规律,学习知识迁移法、转换法的应用、实验探究法等能力;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重点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难点 重力产生的原因、区分竖直与垂直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 2、力的单位是 ,符号 ; 3、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 ; 4、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都属于 力; 5、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 导入:水为什么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很显然,这是因为水受到方向朝下的力的作用。 生活中,你可以随处发现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地球对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的作用。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重力 1、重力: (1)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作重力; (2)重力的符号:G (3)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4)重力的单位:牛顿(N) (5)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2、地球上物体都有重力: 地球对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的作用,所以地球上的物体都有重力。 讨论交流: 成熟的苹果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作用,会从树上落到地面。请再举几个例子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参考:①物体落地:当我们抛出一个球或者一本书,它们最终都会落到地上。这是因为地球的重力在对这些物体施加向下的拉力;②骑自行车时遇到下坡路:即使不蹬自行车,车辆还能继续滑行,这是因为重力的作用;③石块从高处到低处的滚动、滑落、崩塌:这也是重力作用的结果;④羽毛球的下端做得重一些:这是利用降低重心使球在下落过程中保护羽毛;⑤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轨迹是竖直向下的;⑥水往低处流:无论我们如何摆放容器,水总是会流向最低的地方。这是因为重力使得水分子之间产生压力差,导致水从高处流向低处;⑦体重测量:当我们站在秤上,秤显示的重量就是我们的身体受到地球重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⑧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通过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从而证明重力的存在;等。 探索活动: 1)如图 2.1-17,将装有染色水的水槽放在铁架台底座上,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让小球浸入水中。待小球静止时,观察细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并在图上画出这个夹角。 2)再把铁架台倾斜一定的角度,待小球静止时,观察细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并在图上画出这个夹角。 3)根据实验现象确认重力的方向。 参考: 视频辅助教学:重力的方向 3、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重力的方向总是不变的。(注意不是垂直向下) 4、重力方向的应用: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特征在生活和生产中有重要应用。例如, 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重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 探索活动: 质量不同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并不相同。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找出两者之间大小的关系。 如图2.1-20,重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钩码的质量是已知的,实验中可以选取钩码为被测物体。 1)每小组准备 1个弹簧测力计、4个质量均为100 g的钩码。 2)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1~4个钩码受到的重力, 测量结果记录在表中。 3)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上描点,连接这些点,看看重力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参考:二、重力大小 1、重力的测量: 重力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或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2、重力的大小: 实验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 9.8N/kg。 用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注:通常情况下,g常取10N/kg。 3、G=mg的应用举例: (1)根据质量求重力: 例题1、一块质量为 0.2 kg 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 (2)根据重力,求质量: 例题2、一个人受到的重力是 490 N,他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重力的图示: 例题3、有一个质量为0.5kg的球,画出重力的图示。 直接给出重力的定义,这是教学概念的一种常用方法从分析重力的三要素入手重力的方向的探索由师生共同完成帮助学生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且不变的(注意区分垂直向下)及时进行学法指导通过对不同质量的钩码的重力的测量,数据分析来获知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成质量与重力成正比理解g的含义规范解题思路及解题规范课堂练习 1、如图是小明在双休日时去公园玩过山车的情景。下列关于此过程中小明自身重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B.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D.方向变化,大小不变 (例题1图) (例题2图)2、小科利用量角器、重锤和细线自制水平仪,放置于桌面上(如图),则该桌面( B ) A.左面低,右面高 B.左面高,右面低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3、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C ) A.成熟的苹果不会落向地面 B.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C.用力将鸡蛋扔在地上,鸡蛋不破 D.飞扬的灰尘永远留在空中4、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B.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可以完成本实验C.小亮处理数据,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表),初步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D.小明处理数据,画出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如图),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5、小金同学想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质量秤”。他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的物块的重力,所得数据记录于表中。(g取10N/kg) (1)小金改装的原理是m= (填公式); (2)利用该“质量秤”可测得最大物体质量为 g; (3)已知月球上的g约为地球上的1/6,若把如图弹簧测力计移至月球表面,称量同一物体时指针的示数将 (选填字母)。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参考:(1)G/g (2)500 (3)B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板书设计 2.1 力(4)……重力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重力的受力物体:地球上的一切物体 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3、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表达式:G=mg g= 9.8 N/kg,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粗略计算时g =10 N/kg。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2.1 力 (4).pptx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2.1 力(4) 学案.doc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2.1 力(4)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重力的方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