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第7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近代科学与文化 课件(4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第7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近代科学与文化 课件(42张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17世纪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史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
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爱迪生
早期汽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既感受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工业化国家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6、7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由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的转化过程或转化之后的状态。工业化首先从英国开始,逐渐向欧洲其他地区和美国拓展,进而发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据材料归纳,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并举例说明?
格式:观点(论述)+史实
一、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2)英国与德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分别是?
英国:1801-1851年
德国:1851-1881年
美国: 19世纪前50年,从530万增加到2319万,1911年达9197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英国:19世纪前50年,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1911年达到3607万。
影响: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人口迅速增长。如美国从19世纪20年代的约1000万人增长为1914年的1亿人。
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根本原因)
结合材料,分析推动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1、医疗条件的改善
2、农业的发展
3、政局稳定
4、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一、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分析图表中,英国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英国劳动力构成示意图
材料二:在利兹的毛纺织厂里,1813年女工占26.3%,1830年升至34.2%。1816年,苏格兰棉纺织厂里女工占68.3%,诺丁汉郡棉纺工厂的女工占63.6%……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性别、工作与工资》乔伊斯·伯内特
变化:
①工业革命促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②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③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一、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2.劳动力结构:
1858年,新的《婚姻和离婚法》终于通过。新法中有4条都直接来自卡洛琳的经历。英格兰于同年8月通过了《儿童监护法》,将7岁以下的儿童监护权赋予母亲,并确立了被剥夺监护权的父母接触子女的权利。这项法律打破了英格兰法律的父权制基础,被认为是英国女权运动在争取妇女平等权利的首次成功。
伊丽莎白·加勒特·安德森(1836~1917)英国女医生。第一个要求进入医学院学习的女生。遭到拒绝后自学成才,于1865年获得行医执照。在伦敦帮助创办了妇幼医院,并开办女子医学院。后医院以其名命名。1908年当选为奥尔德堡市第一任女市长。
(1882-1941)
卡洛琳·诺顿
推广大众教育的目的
推广大众教育的影响
据材料归纳,大众教育推广的目的?影响?(4分)
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欧洲国家推广大众教育的措施?(4分)
格式:动词+名词;
①推行教育改革;
②建立系统教育体系;
③立法开设资助学校;
④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一、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图为近代法国课堂
图为晚清私塾
近代法国和晚清进行教育的相同目的是什么( )
A . 缓和阶级矛盾 B .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C . 维护封建统治 D . 推动城市化发展
B
自然科学
四书五经
适应工业化的发展需要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一、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城市化
二、城市化
工业革命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工业化
城市化
推动
促进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下面图表和相关史事反映了什么现象?
城市化进程加快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 沃尔特·惠特曼
城市化的优点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
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
城市化的问题
二、城市化
19世纪前期的巴黎
狭窄肮脏的伦敦街道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建立。
一些城市富人的卫生间开始有了抽水马桶
初期的城市缺乏统一规划而十分拥挤,城市环境也很差。
二、城市化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早期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环境污染: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伦敦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5天内丧生者达5000多人。
机器时代的“享受”
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但这些巨大的蒸汽轮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1962年警察戴着口罩防雾
工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2.贫富分化加剧:
观察左边两幅图片,说明其反映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现象: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
此现象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影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工人运动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3.社会矛盾激化: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故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工人反抗斗争激烈
工人运动兴起
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工业革命
工业
资产阶级
工业
无产阶级
《共产党宣言》
剥削和反抗
“卢德分子”破坏机器的场景漫画
工业革命加深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工人运动开始出现。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对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的评价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大众文化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
“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给自然界和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贫富分化加剧,激化了社会矛盾。
“双刃剑”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国家民族的富强,必须要大力发展科技;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工业革命
人口变化
城市化
社会问题
大众教育普及
人口增长
劳动力结构变化
妇女地位提高
无产阶级壮大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环境污染
贫富分化
推动
带来
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带来
促进
促进
促进
人物 国籍 代表作或成就
科学家
文学家
艺术家
牛顿
居里夫人
达尔文
巴尔扎克
列夫·托尔斯泰
贝多芬
梵高
英国
波兰
英国
法国
俄国
德国
荷兰
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
发现了钋和镭元素(两度获得诺贝尔奖)
《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小说集:“人间喜剧”
经典之作:《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英雄交响曲》
《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自主梳理:阅读教材P28-P32,完成表格
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
达尔文

科学改造世界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
牛顿
国籍
英国
三大成就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科学巨著
标志物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地 位
影 响
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时 代
17世纪中期—18世纪前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四、科学家:牛顿与达尔文
牛顿被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如果我看的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现在我面前的浩翰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严谨谦虚的科学态度
1727年牛顿因病与世长辞,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为纪念牛顿,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简称“牛”;
198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把662号小行星命名为牛顿小行星。
四、科学家:牛顿与达尔文
达尔文
(1809-1882年)
达尔文
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
国籍
英国
成 就
地 位
时 代
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及殖民扩张时期)
四、科学家:牛顿与达尔文
近代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之一
材料:1831年,达尔文受“小猎犬号”(贝格尔舰)船长的邀请,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船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考察。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达尔文乘“小猎犬号”环球航行路线图
达尔文环球考察的时代背景
背景:19世纪初期,正值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学思想的发展
他考察后得出的“相反的结论”是什么?
生物进化论
著作:《物种起源》
四、科学家:牛顿与达尔文
达尔文《物种起源》
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人类是进化而来的
打破神创论
问题思考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
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科学家:牛顿与达尔文
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①物种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②生物的发展和进化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③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核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影响:
四、科学家:牛顿与达尔文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达尔文雀
1895年,严复在天津先后发表了系列文章,称道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动植如此,民人亦然”。1897年他又翻译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复的做法(  )
A.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
B.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C.营造了民主共和的社会氛围
D.使维新变法得到群众支持
A
为近代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四、科学家:牛顿与达尔文
居里夫人
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元素;
1910年,居里夫人提炼出金属态的纯镭。
国籍
波兰
成 就
居里夫人
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荣 誉
世界上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时 代
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
四、科学家:牛顿与达尔文
我们既需要科学的理性主义,也需要文学的人文关怀,你知道近代哪些文学巨匠呢?
雨果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海明威
莎士比亚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文学记录世界
国籍
法国
代 表 作
地 位
巴尔扎克
时 代
19世纪(法国工业革命及大革命时期)
小说集《人间喜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五、文学家: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
法 巴尔扎克
(1799年—1850年)
1799
生于法国
1831-35
发表《欧也妮·葛朗台》
发表《高老头》
1850
逝世
“人间喜剧”小说集
工业革命拓展到法国、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包括一生创作的的90多部小说
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五、文学家: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的文学巨著《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 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阶级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
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阶级形象。代表人物《高利贷者》中高布赛克:剥削方式单一,经营手段落后;生活方式陈旧,极端吝啬,这是资本主义早期剥削者的特点。
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阶级形象。代表人物《欧也妮 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剥削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带有投机性;生活方式仍带有早期资产阶级极度吝啬的特点。
3.具有垄断时期金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阶级形象。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剥削方式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欺骗性,经营手段超越经营范围,向政权渗透;生活方式现代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
法国社会变迁史
五、文学家: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
三大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国籍
俄国
代 表 作
评 价
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时 代
19世纪—20世纪初(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
五、文学家: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
地 位
19世纪世界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俄国伟大的作家。
他的小说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
除了科学的启蒙,文学的关怀,我们还需要艺术的熏陶,你知道近代哪些艺术家呢?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贝多芬
梵高
肖邦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艺术装点世界
国籍
德国
《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合唱交响曲》
代表作品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①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②它气势磅礴,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英雄》的曲名。
时 代
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早期
六、艺术大师:贝多芬、梵高
音乐泰斗,德国天才作曲家,将古典交响乐推向新的巅峰,同时又开创浪漫派先河的伟大音乐家。
地位
作品特点
他的作品构思宏大,气势磅礴,充满了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
《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国籍
荷兰
代 表 作
梵高
◎《梵高自画像》
时 代
19世纪 第二次工业革命、殖民地反抗时期
六、艺术大师:贝多芬、梵高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被誉为“用生命作画的人”
作品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他的笔下一切似乎都在运动和旋转着,充满了激情和生命力,精神和世态达到最完美的统一。
地 位
作品特点
戴草帽的自画像
巴黎:1887年夏
带深色毛毡帽的自画像
巴黎 1886年春
叼烟斗带草帽的自画像
阿尔:1888年8月
耳朵上扎绑带的自画像
阿尔:1889年1月
《星月夜》
《加歇医生》
《阿尔的朗卢桥》
合作探究:近代科技文化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经济基础:
3.国家政策:
2.思想因素:
4.主观条件: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思想解放运动对神学的冲击,促使人们摆脱思想束缚
欧洲国家重视和鼓励科技发明
个人的不懈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
类别 代表人 国籍 主要成就、代表作品 人物或作品评价
科学 牛顿 英国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达尔文 英国 《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从生物科学角度打破了神创论
文学 巴尔扎克 法国 小说集“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19 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托尔斯泰 俄国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俄国革命的镜子”
音乐 贝多芬 德国 《英雄交响曲》 作品表达对自由、
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绘画 梵高 荷兰 《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表达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然科学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
热爱生活善待人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